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互助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优势和潜力,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以为互助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优势;潜力;存在问题;对策;青海互助
中图分类号F30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6-0377-02
1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1种植规模逐步扩大
近年来,互助县充分利用高原气候冷凉的优势,大力引进蔬菜新品种,蔬菜种植面积逐步增加。2009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2 666.67 hm2,总产量达116 419t,较上年增加6 294 t,增长5.7%;平均单产43 755 kg/hm2,较上年增加2 460 kg/hm2,增长6%。201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3 333.33 hm2,占全县农作物面积的5.5%,其中:设施蔬菜493.33 hm2,露地蔬菜2 840 hm2(特色蔬菜面积达1 667 hm2,占蔬菜总播种面积的50%,套复种1 067 hm2,其他蔬菜106 hm2)。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无害化管理的要求,全县先后在台子、东和、林川、丹麻、塘川、哈啦直沟、高寨等乡镇建立66.67 hm2设施农业基地3个、6.67 hm2设施农业基地7个。围绕设施温棚建设,全县设施蔬菜初步形成以哈拉直沟辣椒生产基地;塘川镇莴笋、番茄、黄瓜生产基地;南门峡、东和、东沟、丹麻等乡镇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台子、威远镇花卉、果品、种苗、精细蔬菜生产基地;露地蔬菜初步形成了以脑山地区豆类生产为主、腰巴地区以互助长白葱、娃娃菜为主、川水地区以叶菜类为主的反季节蔬菜生产格局[1]。
1.2科技兴菜步伐加快
通过举办蔬菜技术培训班、现场会,积极引进、推广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先后引进优良蔬菜品种26个和适用新技术6项,全县蔬菜良种覆盖率达90%。同时,积极推广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逐步减少化肥施用量,引进先进的病虫无害化防治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2010年全县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 033.33 hm2,占蔬菜总面积的31%,绿色蔬菜生产面积达到66.67 hm2,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并积极申报注册了无公害蔬菜品牌。
1.3流通体系渐趋完善
近年来,互助县加快蔬菜流通体系建设,把积极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作为做大做强蔬菜产业的关键环节来抓,不断拓宽销售渠道[2],解决蔬菜卖难与滞销的问题。目前,组建成立了青海介实农产品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台子滩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并配套蔬菜恒温保鲜库、交易棚、办公设施;指导、扶持成立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个,在蔬菜流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互助县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和潜力
2.1四大优势
2.1.1良好的生态优势。互助县地处青藏高原,山清水秀林茂,生态环境优越,农业生态环境受工业“三废”影响小,大气质量完全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一级标准,是生产无公害特色蔬菜的理想地区。
2.1.2丰富的资源优势。一是耕地资源丰富,全县现有耕地7.07万hm2,适宜发展露地蔬菜面积达到1.67万hm2,而同期蔬菜种植面积仅3 333.33 hm2,只占适宜发展露地蔬菜耕地面积的20%,发展空间很大。二是劳动力资源充足。蔬菜属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种植需要较多的劳动力支撑,蔬菜种植对劳动力的需求则是粮食的4~5倍,是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三是气候资源适宜。互助县属大陆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凉爽,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 521.7 h,日照率为57%,年平均气温为3.4 ℃,无霜期110 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32.4 mm;有沙塘川河、哈拉直沟河、红崖子沟河和大通河4条水系,水资源丰富;土壤以栗钙土和黑钙土为主,pH值为8.4,土层深厚,土壤养分丰富,持水量较大,十分适宜蔬菜生长。
2.1.3充足的有机肥源优势。互助县农民具有积攒农家肥的良好传统,年积攒农家肥240万m3以上,同时随着农村户用沼气项目的实施,通过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不仅为全县蔬菜产品优质、安全、生态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源,还能变废为宝,绿化环境。
2.1.4有效的政策优势。按照《青海省黄河、湟水流域特色农牧业发展规划》和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战略规划,县委、县政府把蔬菜产业列入“十二五”期内重点发展目标。同时随着国家对农机具补贴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将对提高全县蔬菜种植机械化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2.2三大潜力
2.2.1市场需求大。互助县每年冬、春蔬菜供应从11月至次年4—5月,自产蔬菜严重不足,6—9月蔬菜生产量最大,此时是南方城市需菜的旺季,蔬菜供应紧张。且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数量、花色品种和质量上对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蔬菜消费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增长。如西宁地区现有城市人口220多万,按年人均消费180 kg计,每年需优质商品蔬菜39.6万t;互助县现有人口38万多人,年需蔬菜6.8万t,并呈逐年增加趋势,发展蔬菜产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2.2.2比较效益高。蔬菜生产具有种植周期短、见效快、比较效益高的优点,是大田种植结构调整的首选作物。一般情况蔬菜平均纯收益为3万元/hm2,是其他作物的3~8倍。据调查,互助长白葱平均产量90 t/hm2,产值达到9万元/hm2,扣除生产成本纯收益6万元/hm2。
2.2.3储运冷链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县乡公路密集,通乡公路全部实现黑色化,村道大部分硬化,运输条件便利,将为农产品的运输、销售提供方便。尤其是平大公路、丹高公路、宁互高速公路等为蔬菜的快速外运提供了极其便捷的交通。同时,碧翠园蔬菜贸易有限公司、台子批发市场低温保鲜库新扩建项目的动工建设,全县蔬菜低温储藏量将达到1.2万t,使蔬菜进入市场的新鲜度得到有效保障,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3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地建设投入不足,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原有的蔬菜基础设施已老化,抗灾能力差;二是蔬菜龙头企业较少,产业化经营程度低,产后分装、加工、贮藏、保鲜等环节开发薄弱;三是蔬菜交易市场发育不完善,流通体系薄弱;四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进程较慢,规模不大,且蔬菜有品无牌现象突出,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五是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发展蔬菜产业的思想观念滞后,没有充分认识到蔬菜产业对农民增收发挥的重要作用。
4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4.1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企业,一批稳固的规模生产基地,一套工作班子”的总体思路,切实加强对蔬菜产业的领导,不断研究新形势下菜篮子发展中的问题,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各部门应搞好协调与配合,增强为农服务意识,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齐抓共管,为蔬菜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该县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4.2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
牢固树立“扶持龙头、扶持能人”就是扶持产业的思想,通过资金整合“捆绑”集中投放,扶持一批好企业、好基地、好项目,做到扶一个成一个。一是财政部门将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引进蔬菜新品种、新材料,优化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等。二是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工商、民间资本参与蔬菜产业化开发,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到蔬菜产业发展上。三是积极利用国家、省有关支持农业优势产业的优惠政策,编报针对性强、前景好、潜力大的项目,多渠道争取上级资金扶持。
4.3推进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服务
蔬菜产业的发展,依靠科技、搞好服务是关键。积极联合相关科研、教学单位,做好良种开发、夏菜冷链储运、净菜真空包装运销、反季节蔬菜增效技术等综合性研究课题协作攻关[3],不断提高蔬菜种植科技含量,重点推广新品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同时,不断完善县、乡、村3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技术指导与配套服务工作;加强蔬菜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安排县、乡技术人员参加国家、省、地举办的蔬菜技术培训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重点产菜乡镇至少配备1名蔬菜专业技术人员,在蔬菜专业村积极培育科技示范户,把技术服务延伸到农业生产田;积极培育蔬菜科技示范户、专业种植大户等各类人才,聘请教授、专家讲课,切实加强菜农的科技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蔬菜种植技术。
4.4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蔬菜产业化水平,积极引导、培育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是关系全县蔬菜产业升级、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组织保证;是提高菜农的组织化程度,推进蔬菜产业化,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积极引导和扶持蔬菜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法人团体,实现有组织、有计划地面向市场,发展生产,进入流通,逐步改变目前千家万户搞生产、单门独户进市场的局面,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4]。
4.5强化质量安全,建立健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
建立完善蔬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系列标准,使蔬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有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产地环境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强化种子、化肥、农药等蔬菜生产投入品的市场管理,以强制性手段严禁不合格蔬菜投入品的销售与使用,堵截各种污染源头;全面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严格生产过程控制,力争蔬菜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并积极探索有机蔬菜生产,提升互助县蔬菜品质。建立健全自检和执法机关监督抽检相结合的检验检测体系,除完善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外,重点产菜乡镇逐步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点、农残检测站(点),建立蔬菜产品的送检和抽检长效机制,逐步推行蔬菜市场准入和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确保为市场提供优质“放心菜”。
5参考文献
[1] 郑志军.三大战略做强宿豫设施蔬菜产业[J].江苏农村经济,2010(5):31.
[2] 孟素艳,王秋华,孙华峰.卢龙县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河北农业,2010(4):41-42.
[3] 胡建杰.建设叶菜功能区增强蔬菜供应能力[J].上海蔬菜,2010(2):12-13.
[4] 扈立家,李天来.我国蔬菜产业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952-1953.
[5] 周明,熊光权,叶丽秀.我国特色蔬菜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301-1302.
关键词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优势;潜力;存在问题;对策;青海互助
中图分类号F30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6-0377-02
1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1种植规模逐步扩大
近年来,互助县充分利用高原气候冷凉的优势,大力引进蔬菜新品种,蔬菜种植面积逐步增加。2009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2 666.67 hm2,总产量达116 419t,较上年增加6 294 t,增长5.7%;平均单产43 755 kg/hm2,较上年增加2 460 kg/hm2,增长6%。201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3 333.33 hm2,占全县农作物面积的5.5%,其中:设施蔬菜493.33 hm2,露地蔬菜2 840 hm2(特色蔬菜面积达1 667 hm2,占蔬菜总播种面积的50%,套复种1 067 hm2,其他蔬菜106 hm2)。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无害化管理的要求,全县先后在台子、东和、林川、丹麻、塘川、哈啦直沟、高寨等乡镇建立66.67 hm2设施农业基地3个、6.67 hm2设施农业基地7个。围绕设施温棚建设,全县设施蔬菜初步形成以哈拉直沟辣椒生产基地;塘川镇莴笋、番茄、黄瓜生产基地;南门峡、东和、东沟、丹麻等乡镇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台子、威远镇花卉、果品、种苗、精细蔬菜生产基地;露地蔬菜初步形成了以脑山地区豆类生产为主、腰巴地区以互助长白葱、娃娃菜为主、川水地区以叶菜类为主的反季节蔬菜生产格局[1]。
1.2科技兴菜步伐加快
通过举办蔬菜技术培训班、现场会,积极引进、推广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先后引进优良蔬菜品种26个和适用新技术6项,全县蔬菜良种覆盖率达90%。同时,积极推广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逐步减少化肥施用量,引进先进的病虫无害化防治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2010年全县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 033.33 hm2,占蔬菜总面积的31%,绿色蔬菜生产面积达到66.67 hm2,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并积极申报注册了无公害蔬菜品牌。
1.3流通体系渐趋完善
近年来,互助县加快蔬菜流通体系建设,把积极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作为做大做强蔬菜产业的关键环节来抓,不断拓宽销售渠道[2],解决蔬菜卖难与滞销的问题。目前,组建成立了青海介实农产品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台子滩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并配套蔬菜恒温保鲜库、交易棚、办公设施;指导、扶持成立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个,在蔬菜流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互助县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和潜力
2.1四大优势
2.1.1良好的生态优势。互助县地处青藏高原,山清水秀林茂,生态环境优越,农业生态环境受工业“三废”影响小,大气质量完全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一级标准,是生产无公害特色蔬菜的理想地区。
2.1.2丰富的资源优势。一是耕地资源丰富,全县现有耕地7.07万hm2,适宜发展露地蔬菜面积达到1.67万hm2,而同期蔬菜种植面积仅3 333.33 hm2,只占适宜发展露地蔬菜耕地面积的20%,发展空间很大。二是劳动力资源充足。蔬菜属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种植需要较多的劳动力支撑,蔬菜种植对劳动力的需求则是粮食的4~5倍,是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三是气候资源适宜。互助县属大陆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凉爽,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 521.7 h,日照率为57%,年平均气温为3.4 ℃,无霜期110 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32.4 mm;有沙塘川河、哈拉直沟河、红崖子沟河和大通河4条水系,水资源丰富;土壤以栗钙土和黑钙土为主,pH值为8.4,土层深厚,土壤养分丰富,持水量较大,十分适宜蔬菜生长。
2.1.3充足的有机肥源优势。互助县农民具有积攒农家肥的良好传统,年积攒农家肥240万m3以上,同时随着农村户用沼气项目的实施,通过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不仅为全县蔬菜产品优质、安全、生态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源,还能变废为宝,绿化环境。
2.1.4有效的政策优势。按照《青海省黄河、湟水流域特色农牧业发展规划》和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战略规划,县委、县政府把蔬菜产业列入“十二五”期内重点发展目标。同时随着国家对农机具补贴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将对提高全县蔬菜种植机械化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2.2三大潜力
2.2.1市场需求大。互助县每年冬、春蔬菜供应从11月至次年4—5月,自产蔬菜严重不足,6—9月蔬菜生产量最大,此时是南方城市需菜的旺季,蔬菜供应紧张。且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数量、花色品种和质量上对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蔬菜消费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增长。如西宁地区现有城市人口220多万,按年人均消费180 kg计,每年需优质商品蔬菜39.6万t;互助县现有人口38万多人,年需蔬菜6.8万t,并呈逐年增加趋势,发展蔬菜产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2.2.2比较效益高。蔬菜生产具有种植周期短、见效快、比较效益高的优点,是大田种植结构调整的首选作物。一般情况蔬菜平均纯收益为3万元/hm2,是其他作物的3~8倍。据调查,互助长白葱平均产量90 t/hm2,产值达到9万元/hm2,扣除生产成本纯收益6万元/hm2。
2.2.3储运冷链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县乡公路密集,通乡公路全部实现黑色化,村道大部分硬化,运输条件便利,将为农产品的运输、销售提供方便。尤其是平大公路、丹高公路、宁互高速公路等为蔬菜的快速外运提供了极其便捷的交通。同时,碧翠园蔬菜贸易有限公司、台子批发市场低温保鲜库新扩建项目的动工建设,全县蔬菜低温储藏量将达到1.2万t,使蔬菜进入市场的新鲜度得到有效保障,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3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地建设投入不足,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原有的蔬菜基础设施已老化,抗灾能力差;二是蔬菜龙头企业较少,产业化经营程度低,产后分装、加工、贮藏、保鲜等环节开发薄弱;三是蔬菜交易市场发育不完善,流通体系薄弱;四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进程较慢,规模不大,且蔬菜有品无牌现象突出,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五是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发展蔬菜产业的思想观念滞后,没有充分认识到蔬菜产业对农民增收发挥的重要作用。
4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4.1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企业,一批稳固的规模生产基地,一套工作班子”的总体思路,切实加强对蔬菜产业的领导,不断研究新形势下菜篮子发展中的问题,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各部门应搞好协调与配合,增强为农服务意识,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齐抓共管,为蔬菜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该县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4.2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
牢固树立“扶持龙头、扶持能人”就是扶持产业的思想,通过资金整合“捆绑”集中投放,扶持一批好企业、好基地、好项目,做到扶一个成一个。一是财政部门将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引进蔬菜新品种、新材料,优化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等。二是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工商、民间资本参与蔬菜产业化开发,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到蔬菜产业发展上。三是积极利用国家、省有关支持农业优势产业的优惠政策,编报针对性强、前景好、潜力大的项目,多渠道争取上级资金扶持。
4.3推进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服务
蔬菜产业的发展,依靠科技、搞好服务是关键。积极联合相关科研、教学单位,做好良种开发、夏菜冷链储运、净菜真空包装运销、反季节蔬菜增效技术等综合性研究课题协作攻关[3],不断提高蔬菜种植科技含量,重点推广新品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同时,不断完善县、乡、村3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技术指导与配套服务工作;加强蔬菜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安排县、乡技术人员参加国家、省、地举办的蔬菜技术培训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重点产菜乡镇至少配备1名蔬菜专业技术人员,在蔬菜专业村积极培育科技示范户,把技术服务延伸到农业生产田;积极培育蔬菜科技示范户、专业种植大户等各类人才,聘请教授、专家讲课,切实加强菜农的科技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蔬菜种植技术。
4.4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蔬菜产业化水平,积极引导、培育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是关系全县蔬菜产业升级、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组织保证;是提高菜农的组织化程度,推进蔬菜产业化,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积极引导和扶持蔬菜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法人团体,实现有组织、有计划地面向市场,发展生产,进入流通,逐步改变目前千家万户搞生产、单门独户进市场的局面,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4]。
4.5强化质量安全,建立健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
建立完善蔬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系列标准,使蔬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有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产地环境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强化种子、化肥、农药等蔬菜生产投入品的市场管理,以强制性手段严禁不合格蔬菜投入品的销售与使用,堵截各种污染源头;全面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严格生产过程控制,力争蔬菜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并积极探索有机蔬菜生产,提升互助县蔬菜品质。建立健全自检和执法机关监督抽检相结合的检验检测体系,除完善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外,重点产菜乡镇逐步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点、农残检测站(点),建立蔬菜产品的送检和抽检长效机制,逐步推行蔬菜市场准入和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确保为市场提供优质“放心菜”。
5参考文献
[1] 郑志军.三大战略做强宿豫设施蔬菜产业[J].江苏农村经济,2010(5):31.
[2] 孟素艳,王秋华,孙华峰.卢龙县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河北农业,2010(4):41-42.
[3] 胡建杰.建设叶菜功能区增强蔬菜供应能力[J].上海蔬菜,2010(2):12-13.
[4] 扈立家,李天来.我国蔬菜产业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952-1953.
[5] 周明,熊光权,叶丽秀.我国特色蔬菜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30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