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eryan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多地用于教学实践,特别是班班通项目的完成,更变革着我们的教学活动。但如何加以运用,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笔者拟从教学实际和听课情况出发,谈一点儿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多媒体 课堂容量 创设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48-01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多地用于教学实践,也正在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有众多的优势:可化抽象为具体,增强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求知欲,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教学中如果运用不当,不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带来负面影响,这就违背了多媒体使用的初衷。下面,本人就上课实践与听课情况,谈谈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几点认识。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带来的有效与高效
  1.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自读课文,是报告文学家吴刚的佳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作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有关罗布泊的对比资料,让学生了解近年来罗布泊今昔的变化。这样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2.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增加课堂容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依靠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学生上课是被动接受,单调枯燥,课堂容量小、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教学低效。由于计算机的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具有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相同的时间内,能接收更多的文字、声音、视频等信息,课堂教学容量自然能大大增加。
  3.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
  在某次公开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介绍了海伦·凯勒的生平,并精心选取了电影《海伦?凯勒》中的几分钟视频片断,给学生创设了教学情境:海伦虽然身患残疾,但她的品性、人格却是美好的;虽然面对种种在他人看来难以克服的困难,但她却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一个残疾人的生命价值。这一切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一种震撼,,学生从海伦·凯勒身上悟出了生命的真谛:奉献、创造和奋斗。同时也顺利地实现本课的情感目标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等。然而,不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产生的低效与负效也是比比皆是的。
  二、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多媒体不能代替讲解
  语文是母语课程,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学活动中要重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教师应该凭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动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如果教师上课时过多地演示课件,学生会把精力主要集中在视觉上,忽视了听觉感受,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就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核心。
  2.多媒体不能代替板书
  我们时常在听课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堂课下来,教师在黑板上只是写了个课文题目,其他几乎没有什么内容,这种“无纸化”教学的弊端是存在的。如果是小学生,长此以往,学生的书写能力会大打折扣,语文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教师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一方面,会给教师自身增添不少魅力,学生会欣赏教师的“书法艺术”,并将感染着学生;再有,教师将重要内容写在黑板上,学生会有一个清晰的听课线索,从而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如果用屏幕替代黑板,屏幕内容不断变换,学生感知反而模糊。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使用,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3.多媒体不能忽视主体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多媒体教学虽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与效率,但不是多媒体运用得越多越好。过多地运用它,就成了专家、教授的讲座,学生成了听众,失去了应有的主体地位;过多地运用,自然要占据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就大大减少。实践证明,过多的多媒体教学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产生了教学的负效应。因此,使用多媒体应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使用,这样有利于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总之,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使多媒体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44-01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民种地效益偏低。在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不少企业大量用工的情况下,农村许多青壮年为了维持生计,抛下父母、子女,涌入城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于是就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据统计,目前在校的1500名学生中,近一半都是留守儿童
【摘要】我们经常可以在历史课中看到这样的情景:讲坛上,教师口若悬河;讲坛下,学生死气沉沉。原因主要表现在教师缺乏教学技巧;学生对历史课缺乏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打造高效课堂呢?这是每位历史老师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本人从学习兴趣、方法途径等方面谈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研究的观点。  【关键词】学习兴趣 方法途径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摘要】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要立足文本,以学定教,在分层教学中实现高效教学。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巧妙结合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情感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我,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生本理念 小学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45-02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31-01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 的确,国家要兴旺,民族要昌盛,社会要进步都离不开创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我深有感触,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