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课堂教学;创新品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3—0173—01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思维颇为丰富的活动,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学生一旦处于主动状态,必定会爆发出无限的创造火花。现代教育理论提倡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注重学生健全的个性品质的形成,让学生在各种课堂实践活动中真正地“动”起来。在各种个性品质中创新品质尤为重要,因为创新个性品质是各种创新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课堂作为适时开发儿童创新品质的重要基地,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营造宽松气氛,唤醒学生创新的信心
传统的教育重视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模式不但不利于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更为严重的是它直接浇灭了学生内心深处那束创新的小火苗。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自由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要在“科研进课堂”活动中唤起学生的自信,并需要在师生间创设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氛围,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潜能,树立自信。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个性,只有在他喜欢的活动里才会投入,才有自信。
二、巧妙设计疑问,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的课堂提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设计课堂提问既要针对教学重难点,更要与学生的兴趣紧密相连,投其所好,巧妙设计疑问,让他们的好奇心成为课堂教学中事半功倍的催化剂。例如,创编故事《皮球掉进池塘了》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播放茂盛的大树、碧绿的草地、清澈的池水、活泼可爱的小猴子……生动的画面配上轻松悦耳的音乐营造出和谐欢快的学习氛围,接着教师问学生:“你们想去这个美丽的树林吗?愿意成为小动物们的朋友们?”以此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整体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进而启发:“这节课我们要开动脑筋,帮助小猴想出更多办法,比一比,看谁的办法多,谁的办法好!”孩子们在创设的情境中饶有兴趣地展开丰富的想象,想出了很多好办法,是设疑激趣为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三、尊重独特见解,启发学生创新的思维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個“再创造”的过程,不同的生活经历、个性特征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就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允许甚至鼓励、表扬学生有不同想法,允许学生个性张扬,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各抒己见,进行创新。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抓住创新点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求异中创新。例如,给出1、2、3、4、5、6、7、8,八个数字,完成下面等式“?+?=9”每个数字不能重复使用,可以有几个算式?教师的巧妙处理,不仅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而且也尊重了学生的不同看法,是教师的创新助推了孩子们探索和求知欲望。
四、开展良性竞争,鼓励学生创新的行为
竞争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由竞争产生的奋发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和适应竞争环境的心理能力都是二十一世纪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素质。教师必须结合平时的教学,通过各种方法创设竞争的机会,让全体学生在竞争中一展所长,不断进取。例如,学习完《想飞的乌龟》后,教师要求各小组学生把精彩的部分演出来,看谁演得好,孩子们纷纷开动脑筋,出谋献策,在表演时,每组同学都在前一组同学表演的基础上吸取优点,改进不足,演技越来越高,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进步这么快呢?是竞争,是进取心为内驱力所萌发的创新灵感,因此,进取心是创新人才所必备的个性品质,也是让学生成为未来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
五、丰富活动载体,磨炼学生的创新意志
创新人才之所以会取得成就,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创新意志的训练,如科学课上做实验遇到困难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育课上的各种耐力训练和冬天的形式多样的抗寒训练,品德与社会课上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认识到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只要自己大胆尝试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必然得到强化。
编辑:张 昀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3—0173—01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思维颇为丰富的活动,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学生一旦处于主动状态,必定会爆发出无限的创造火花。现代教育理论提倡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注重学生健全的个性品质的形成,让学生在各种课堂实践活动中真正地“动”起来。在各种个性品质中创新品质尤为重要,因为创新个性品质是各种创新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课堂作为适时开发儿童创新品质的重要基地,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营造宽松气氛,唤醒学生创新的信心
传统的教育重视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模式不但不利于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更为严重的是它直接浇灭了学生内心深处那束创新的小火苗。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自由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要在“科研进课堂”活动中唤起学生的自信,并需要在师生间创设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氛围,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潜能,树立自信。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个性,只有在他喜欢的活动里才会投入,才有自信。
二、巧妙设计疑问,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的课堂提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设计课堂提问既要针对教学重难点,更要与学生的兴趣紧密相连,投其所好,巧妙设计疑问,让他们的好奇心成为课堂教学中事半功倍的催化剂。例如,创编故事《皮球掉进池塘了》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播放茂盛的大树、碧绿的草地、清澈的池水、活泼可爱的小猴子……生动的画面配上轻松悦耳的音乐营造出和谐欢快的学习氛围,接着教师问学生:“你们想去这个美丽的树林吗?愿意成为小动物们的朋友们?”以此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整体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进而启发:“这节课我们要开动脑筋,帮助小猴想出更多办法,比一比,看谁的办法多,谁的办法好!”孩子们在创设的情境中饶有兴趣地展开丰富的想象,想出了很多好办法,是设疑激趣为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三、尊重独特见解,启发学生创新的思维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個“再创造”的过程,不同的生活经历、个性特征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就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允许甚至鼓励、表扬学生有不同想法,允许学生个性张扬,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各抒己见,进行创新。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抓住创新点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求异中创新。例如,给出1、2、3、4、5、6、7、8,八个数字,完成下面等式“?+?=9”每个数字不能重复使用,可以有几个算式?教师的巧妙处理,不仅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而且也尊重了学生的不同看法,是教师的创新助推了孩子们探索和求知欲望。
四、开展良性竞争,鼓励学生创新的行为
竞争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由竞争产生的奋发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和适应竞争环境的心理能力都是二十一世纪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素质。教师必须结合平时的教学,通过各种方法创设竞争的机会,让全体学生在竞争中一展所长,不断进取。例如,学习完《想飞的乌龟》后,教师要求各小组学生把精彩的部分演出来,看谁演得好,孩子们纷纷开动脑筋,出谋献策,在表演时,每组同学都在前一组同学表演的基础上吸取优点,改进不足,演技越来越高,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进步这么快呢?是竞争,是进取心为内驱力所萌发的创新灵感,因此,进取心是创新人才所必备的个性品质,也是让学生成为未来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
五、丰富活动载体,磨炼学生的创新意志
创新人才之所以会取得成就,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创新意志的训练,如科学课上做实验遇到困难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育课上的各种耐力训练和冬天的形式多样的抗寒训练,品德与社会课上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认识到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只要自己大胆尝试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必然得到强化。
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