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相关者对高校的发展正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大学制度因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校治理应该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要实现共同和谐治理,首先要了解他们的需求,这样才能针对性地建立起稳固高效的治理结构。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及高校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治理建议。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公立高校;治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258-02
一、大学治理结构内涵
关于大学治理结构,学术界没有统一而权威的概念,张维迎认为,大学目标需要通过一整套的制度安排来实现,这些制度安排就是治理结构,就是大学的治理。沈有禄认为:现在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在多元化投资高校中出资人所有权与高校法人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关于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契约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委托—代理制度。而高校治理应该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笔者认为大学治理结构是指在大学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为了以较低的委托—代理成本解决因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大学治理结构包括内部和外部治理结构,内部治理结构主要解决的是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的分配和行使问题,外部治理结构指大学与以政府和市场为主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治理。
二、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分析
1.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首先在公司战略和治理等理论中得到广泛研究,作为其研究的核心人物之一,弗里曼(1983)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所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由此,可以知道高校利益相关者是指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对高校目标实现产生影响,或被高校影响着的个人和群体。作为一个非赢利性组织,高校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其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科研需求单位、企业、社区、校友、家长、社会大众、兄弟院校、金融机构等。
2.利益相关者需求分析。学生投入费用、时间、机会成本等,期望得到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人生规划、就业指导等。教师是大学教育的主体,投入创新型脑力劳动、学习经费、时间和精力等,期望得到工资待遇的提高、职务升迁和学术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管理人员是大学运行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服务者,期望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学校较快发展、获得较好的学校荣誉、职务的升迁、工资待遇的提高。政府作为高校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提供大学教育经济、科研资助、财政拨款等,期望扩大国家的人力资源,增强国家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校友是学校已输出的“产品”,母校的发展意味着校友在不用支付额外费用的情况下文凭的含金量会大幅度增加,可以成为其发展的“搭便车”者,他们期望母校能够有更好更快地发展。用人单位期望高校的毕业生有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团队合作精神等。
三、中国公立高校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1.高校和政府存在严重的依附关系。长期以来,中国大学和政府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行政和实质上的隶属关系,政府通过任命高校领导,提供财政拨款,集举办权、管理权于一身。由于其在高校中的定位不明确,陷入了“越位”与“缺位”的困境中,在微观管理上,过多控制高校的内部具体事务,如学科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人员招聘等。在宏观管理上,政府没有从全局考虑学校办学能力、贷款额度、建设规模、发展规划等主要矛盾,对高校的监管不到位,处于“缺位”的状态。虽然现在一直在强调扩大学校自主权,但只要全能型政府掌握着大学的人权与财权,他就从根本上控制着高校。
2.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失衡。当前高校学术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校长担任,校长是学校最高权利代表,也是学术的权利核心。在这种行政权力主导的治理模式下,大学内部组织趋向官僚化和行政本位,行政权力高于学术权力。政府将大学作为行政机构或行政机构延伸部门来管理,赋予高校管理者各种行政级别,而且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意识浓重,千百年来,我们的社会价值一直以“官”定位,官越大社会价值越高,就连学术上最高荣誉称号的两院院士享受的某些待遇,也逐渐演变成等同于副部级等,各种原因促成了行政、学术权力的失衡。
3.管理者短期化行为屡见不鲜。校长作为大学最重要的管理者,是公立高校最高行政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校长对行政、学术、教学等工作有决定权,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往往容易出现短期化行为。为了获得更大的升迁机会,在自己任职期内校长可能会一味追求学校规模建设等外在政绩而忽略内部质量的提高,出现“逆向选择”的现象。
4.教师群体在学校中的地位出现新问题。教师是高等教育的提供者、组织指导者、参与合作者,是高校最主要人力资源的所有者。然而长期以来,教职工用来民主管理学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在运行过程中常常被形式化,高校领导不重视教代会的职权,在事关学校发展全局特别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上不能及时听取教师建议,教职工代表的权利无法实现。
四、建立兼顾利益相关者的高校治理结构
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及公司治理经验,并结合中国基本国情和高校特点,笔者主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治理结构(如下图所示):
1.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治理。政府与高校存在严重的依附关系,理顺这两者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明晰产权,解决所有者缺位、国有资产管理权虚置的问题,在教育部设立高等教育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产权管理职能,负责制定高等教育国有资产管理的方针、政策、起草有关法律法规。其次,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心适当下移,落实办学自主权,形成政府指导、社会评价和同行竞争等因素构成的外部治理结构。从直接行政干预到间接宏观调控,由直接管理者转变为间接监督者,让学校拥有充分的决策和行政权。最后,高校可以成立以政府为核心的由全部出资者组成的高校理事会,作为公立高校的最高决策机构,行使决策权,总揽大局。通过相关制度的制定明确规定政府的地位及职权范围,解决政府越位缺位的现象,将外部出资者纳入其中,牵制政府部分权力,为高校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外部力量,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2.建立完善由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董事会。建立由党委领导的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董事会,作为常设权力机构,行使经营管理和部分决策权。根据利益相关者的密切程度,决定其在校董会中的比例。董事实行任期制,任期由高校章程规定。董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对理事会负责。董事会要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党委通过对价值观、办学方向、董事会的重大决定行使否决权、通过组织思想工作实现对高校教师学生的领导以及提名推选其他董事候选人来实现。
3.完善校长选举制度,发挥校长治校优势。选校长在大学治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中国现行任命制已显现出很多弊端,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经验。董事会委托校长对高校进行经营管理,校长由民主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对董事会负责。董事会指定利益相关者组成的遴选委员会,委员会选举出两名候选人,交董事会决定最佳人选,最终由理事会任命。校长选举的一切事项公开、民主,只要是懂大学、懂教育的有能力的都可以竞选校长。校长上位后赋予其足够的行政权力,校长的任务是管理好学校,无论他以前是研究学问还是做行政的,必须放开无关事务,专心做好行政工作,发挥校长治校的强大作用。校长领导各专业委员会具体管理学校内部事务。
4.加强学术委员会和校务委员会权威。学术权力在大学组织管理中应得到加强,把属于学术方面的权力交还给教授,完善“教授治学”模式,提高学术委员会在决策中的地位和权利范围。学术委员会由董事会直接产生,下面可根据需要设立教授会、评议会等,与校长形成制衡,为校长教育教学管理提供咨询。学术委员会主要由资深教授、专家、教师、学生代表组成,主要职责是职称评审、学位授予、教育教学及学科研究规划等。以教职工代表为主的校务委员会由董事会产生,由教职工代表、学生、管理人员组成,就有关学校行政事务方面的问题与校长进行讨论研究,制衡校长行政权力。
5.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形成高校、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监督反馈体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构,让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真正地参与监督。监督机构不仅要对权力形式进行监督还要注重权力形式的质量和效率的监督,对决策和执行的重要环节进行连续跟踪监督解决高校内部监督弱化的现象,保障出资人、学生、教师等的利益,维护高校的公益性目标,使高校健康运行。
高校把利益相关者纳入治理结构中,必将是一种漫长艰辛的改革,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高校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在治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利益冲突,所以还要建立一个解决利益冲突的机制。当然,利益相关者理论也有它自身的缺陷,正如前文所述,高校的利益相关者有很多,所以管理起来难免会很复杂。但总体而言,利益相关者理论还是有很强生命力的,就要求管理者对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参与基础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聂锐,张燚,等.高校与利益相关者互动发展的组织创新与行为调适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2] 王卫星.中国公办高校治理结构的探讨[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8,(2).
[3] 王丽洁.对中国公立高校治理机构的若干思考[J].管理世界,2009,(7).
[责任编辑 陈 鹤]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公立高校;治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258-02
一、大学治理结构内涵
关于大学治理结构,学术界没有统一而权威的概念,张维迎认为,大学目标需要通过一整套的制度安排来实现,这些制度安排就是治理结构,就是大学的治理。沈有禄认为:现在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在多元化投资高校中出资人所有权与高校法人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关于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契约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委托—代理制度。而高校治理应该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笔者认为大学治理结构是指在大学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为了以较低的委托—代理成本解决因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大学治理结构包括内部和外部治理结构,内部治理结构主要解决的是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的分配和行使问题,外部治理结构指大学与以政府和市场为主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治理。
二、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分析
1.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首先在公司战略和治理等理论中得到广泛研究,作为其研究的核心人物之一,弗里曼(1983)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所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由此,可以知道高校利益相关者是指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对高校目标实现产生影响,或被高校影响着的个人和群体。作为一个非赢利性组织,高校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其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科研需求单位、企业、社区、校友、家长、社会大众、兄弟院校、金融机构等。
2.利益相关者需求分析。学生投入费用、时间、机会成本等,期望得到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人生规划、就业指导等。教师是大学教育的主体,投入创新型脑力劳动、学习经费、时间和精力等,期望得到工资待遇的提高、职务升迁和学术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管理人员是大学运行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服务者,期望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学校较快发展、获得较好的学校荣誉、职务的升迁、工资待遇的提高。政府作为高校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提供大学教育经济、科研资助、财政拨款等,期望扩大国家的人力资源,增强国家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校友是学校已输出的“产品”,母校的发展意味着校友在不用支付额外费用的情况下文凭的含金量会大幅度增加,可以成为其发展的“搭便车”者,他们期望母校能够有更好更快地发展。用人单位期望高校的毕业生有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团队合作精神等。
三、中国公立高校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1.高校和政府存在严重的依附关系。长期以来,中国大学和政府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行政和实质上的隶属关系,政府通过任命高校领导,提供财政拨款,集举办权、管理权于一身。由于其在高校中的定位不明确,陷入了“越位”与“缺位”的困境中,在微观管理上,过多控制高校的内部具体事务,如学科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人员招聘等。在宏观管理上,政府没有从全局考虑学校办学能力、贷款额度、建设规模、发展规划等主要矛盾,对高校的监管不到位,处于“缺位”的状态。虽然现在一直在强调扩大学校自主权,但只要全能型政府掌握着大学的人权与财权,他就从根本上控制着高校。
2.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失衡。当前高校学术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校长担任,校长是学校最高权利代表,也是学术的权利核心。在这种行政权力主导的治理模式下,大学内部组织趋向官僚化和行政本位,行政权力高于学术权力。政府将大学作为行政机构或行政机构延伸部门来管理,赋予高校管理者各种行政级别,而且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意识浓重,千百年来,我们的社会价值一直以“官”定位,官越大社会价值越高,就连学术上最高荣誉称号的两院院士享受的某些待遇,也逐渐演变成等同于副部级等,各种原因促成了行政、学术权力的失衡。
3.管理者短期化行为屡见不鲜。校长作为大学最重要的管理者,是公立高校最高行政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校长对行政、学术、教学等工作有决定权,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往往容易出现短期化行为。为了获得更大的升迁机会,在自己任职期内校长可能会一味追求学校规模建设等外在政绩而忽略内部质量的提高,出现“逆向选择”的现象。
4.教师群体在学校中的地位出现新问题。教师是高等教育的提供者、组织指导者、参与合作者,是高校最主要人力资源的所有者。然而长期以来,教职工用来民主管理学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在运行过程中常常被形式化,高校领导不重视教代会的职权,在事关学校发展全局特别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上不能及时听取教师建议,教职工代表的权利无法实现。
四、建立兼顾利益相关者的高校治理结构
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及公司治理经验,并结合中国基本国情和高校特点,笔者主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治理结构(如下图所示):
1.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治理。政府与高校存在严重的依附关系,理顺这两者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明晰产权,解决所有者缺位、国有资产管理权虚置的问题,在教育部设立高等教育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产权管理职能,负责制定高等教育国有资产管理的方针、政策、起草有关法律法规。其次,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心适当下移,落实办学自主权,形成政府指导、社会评价和同行竞争等因素构成的外部治理结构。从直接行政干预到间接宏观调控,由直接管理者转变为间接监督者,让学校拥有充分的决策和行政权。最后,高校可以成立以政府为核心的由全部出资者组成的高校理事会,作为公立高校的最高决策机构,行使决策权,总揽大局。通过相关制度的制定明确规定政府的地位及职权范围,解决政府越位缺位的现象,将外部出资者纳入其中,牵制政府部分权力,为高校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外部力量,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2.建立完善由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董事会。建立由党委领导的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董事会,作为常设权力机构,行使经营管理和部分决策权。根据利益相关者的密切程度,决定其在校董会中的比例。董事实行任期制,任期由高校章程规定。董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对理事会负责。董事会要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党委通过对价值观、办学方向、董事会的重大决定行使否决权、通过组织思想工作实现对高校教师学生的领导以及提名推选其他董事候选人来实现。
3.完善校长选举制度,发挥校长治校优势。选校长在大学治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中国现行任命制已显现出很多弊端,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经验。董事会委托校长对高校进行经营管理,校长由民主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对董事会负责。董事会指定利益相关者组成的遴选委员会,委员会选举出两名候选人,交董事会决定最佳人选,最终由理事会任命。校长选举的一切事项公开、民主,只要是懂大学、懂教育的有能力的都可以竞选校长。校长上位后赋予其足够的行政权力,校长的任务是管理好学校,无论他以前是研究学问还是做行政的,必须放开无关事务,专心做好行政工作,发挥校长治校的强大作用。校长领导各专业委员会具体管理学校内部事务。
4.加强学术委员会和校务委员会权威。学术权力在大学组织管理中应得到加强,把属于学术方面的权力交还给教授,完善“教授治学”模式,提高学术委员会在决策中的地位和权利范围。学术委员会由董事会直接产生,下面可根据需要设立教授会、评议会等,与校长形成制衡,为校长教育教学管理提供咨询。学术委员会主要由资深教授、专家、教师、学生代表组成,主要职责是职称评审、学位授予、教育教学及学科研究规划等。以教职工代表为主的校务委员会由董事会产生,由教职工代表、学生、管理人员组成,就有关学校行政事务方面的问题与校长进行讨论研究,制衡校长行政权力。
5.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形成高校、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监督反馈体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构,让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真正地参与监督。监督机构不仅要对权力形式进行监督还要注重权力形式的质量和效率的监督,对决策和执行的重要环节进行连续跟踪监督解决高校内部监督弱化的现象,保障出资人、学生、教师等的利益,维护高校的公益性目标,使高校健康运行。
高校把利益相关者纳入治理结构中,必将是一种漫长艰辛的改革,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高校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在治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利益冲突,所以还要建立一个解决利益冲突的机制。当然,利益相关者理论也有它自身的缺陷,正如前文所述,高校的利益相关者有很多,所以管理起来难免会很复杂。但总体而言,利益相关者理论还是有很强生命力的,就要求管理者对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参与基础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聂锐,张燚,等.高校与利益相关者互动发展的组织创新与行为调适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2] 王卫星.中国公办高校治理结构的探讨[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8,(2).
[3] 王丽洁.对中国公立高校治理机构的若干思考[J].管理世界,2009,(7).
[责任编辑 陈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