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而降的《奔流》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a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多年后,我还在想,当年的小说处女作为什么没有投稿《奔流》呢?
  那是一个什么年代啊!“文革”浩劫刚刚结束,思想解放大潮决堤,新时期之初的文学最先冲破精神桎梏,成为社会政治的风向标,作用甚至可以超过红头文件,往往一篇小说发表就炸开一片思想禁区,一期文学刊物问世就引来万众争购阅读。那时,河南省首屈一指的文学杂志《奔流》,对于豫西一个小县城的文学青年来说,多么神圣、多么神秘、多么神奇!记得在宝丰县文化馆那一间拥挤的陋室里,青年男女们以文学的名义促膝围坐,谈论着顶礼膜拜的《奔流》,历数着一个个高山仰止的编辑名字,眼睛发亮,脸颊发烫,像一群情窦初开却不敢告白的少男少女。
  我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就是像写情书一样悄悄完成的,那时我28岁。大学毕业教了两年书,到调入宝丰时,怀着沉重的身孕不好上講台,我暂时留在了县教育局办公室,接接电话,收收文件。后来老局长不让我走了,我在这里安定下来。生下儿子后,家就在教育局小院里,一间低矮潮暗的老屋,隔壁羊肉面馆腌肉的盐渍从墙根洇过来。那时空闲很多,儿子吃奶时我就看书,儿子睡了呢,就睡在身后的雕栏木床上,我就拿起笔,伏在木棂窗前涂涂抹抹。听说一位熟识的农村姑娘为一件事哭泣,我就写了一个短篇小说《野花瓣儿》,从乡下姑娘一次转瞬即逝的机遇中,传递农村改革开放初期解冻苏醒的气息,其实没有完整的故事,只是一团纠结的情愫。后来有位大学老师分析说是写了“人性的异化与复归”,我不大敢认账。
  一直到1981年初秋,随教育局迁址搬家到城郊,我担心忙乱中把稿子弄丢了,才想到了投稿。而在怯弱的心里,庄严持重的《奔流》犹如远远的一座巍巍殿堂,敬畏得很,是不敢奢望登门而入的。碰巧,这时看到了《文汇报》刊登的《萌芽》月刊目录,既是“萌芽”嘛,年轻作者也许可以在这里露露头儿,于是就将稿子投寄上海。《萌芽》编辑张重光老师很快回函,让我修改一下,再次寄出已将近11月底。谁料才过了几天,我正在院子水池边洗衣裳,办公室小王匆匆赶来告诉我,今天报纸上《萌芽》目录登你的名字了!我两手水淋淋地跑到办公室一看,《野花瓣儿》竟然荣居1981年第12期《萌芽》头条,我大骇。
  更加惊诧的是,刚刚收到《萌芽》寄来的杂志,县文化馆文友张黑吞告诉我,河南省作家协会来电话,询问宝丰是否有我这个人;几天后,又接县委宣传部通知,《奔流》杂志编辑将到宝丰来见我。
  那天独自回家的城郊路上,忽然听到县广播站播送本县新闻的大喇叭里传出“王钢”和“野花瓣儿”等字眼,它们响亮地飘旋于晚霞映照的天空,我的心怦怦跳,脸肯定红了,也有些惊惶无措。连高兴都来不及,接二连三的震荡太突然了,我对这一切还没有做好准备。微微的眩晕中,我感觉到了命运的摇曳。
  1981年底那个冬日,《奔流》从天而降!为了基层的一名小作者,《奔流》专门派编辑杜道恒老师从省城到宝丰来了。杜老师淳朴温厚的笑容,一下融化了我的紧张忐忑,原来,《奔流》杂志如此亲切热诚,《奔流》编辑如此平易近人,特地送来了一个葱茏美好的春天!全县的文学爱好者也奔走相告,渴慕已久的《奔流》编辑专程到宝丰来了,这不仅是我一个人的节日盛事。讨论会上,大家团团簇拥着杜老师,杜老师热情鼓励宝丰县的文学创作发展,也对《野花瓣儿》给予了专业的分析和肯定。他告诉大家,第12期《萌芽》杂志一到郑州,首篇《野花瓣儿》作者名字前面标注的“河南宝丰”,就引起了省作协的关注,当时省里正在召开一个创作座谈会,便把这期《萌芽》发给那些已经崭露头角的青年作者们阅评……
  哦,当一百多公里之外偏僻县城的一名小作者完全不知情的时候,在遥远的省城,以培养文学新人为己任的省作协和《奔流》杂志已经把她捧在了手心里。而这个幸运的人竟然是我!
  从此,《奔流》成为我的一个温暖的文学摇篮。在《野花瓣儿》荣获河南省1981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又被《小说月报》转载,收入《萌芽小说佳作选》等4本作品集,并译入《中国现代农村小说选》在日本出版之后,我的短篇小说《相望》《乱红飞过秋千去》,相继在《奔流》主编庞嘉季、王大海和编辑们的悉心指导下发表。
  命运还真是摇曳多姿。我从宝丰县调到许昌地区文联才一年,小说创作刚刚进入酣畅状态,1984年却又调入河南日报文艺处,改行当了新闻记者。一心不能二用,在中篇小说《天地玄黄》获“莽原文学奖”之后,我的小说创作不得不戛然而止。可是,《奔流》曾经在一名年轻作者心中植入的一种生命基因似的身份归属感,岂是能够一刀割舍的?我曾问过从新闻记者转为作家的张一弓老师,身在报社兼顾文学创作可以两全吗?他以亲身经历断然予以否决。可我仍不甘心,努力尝试一种折中兼容的方式,将新闻要素与文学元素嫁接在一起,刷新报告文学创作,形成了作家张宇所说的“王钢文体”,作品在全省范围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以此立足文坛,守望文学直至如今。这也正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吧。
  30多年了,我依然庆幸自己初踏文坛享有的殊遇,《奔流》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衷心希望《奔流》杂志传承办刊初衷,把更多文学新人捧在温暖的手心里。
其他文献
每个人都有娘,我也有,可我娘是个疯子。  我们全家至今都不知娘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为什么疯了……  娘的奶水里有“神经病”  23年前,有个年青的女子流落到我们村,她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见人就傻笑,且毫不避讳地当众小便,村里一些男人也就常围着她转。因此,村里的媳妇们常对着那女子吐口水,有的媳妇还上前踹她几脚,叫她“滚远些”。可她就是不走,依然傻笑着在村里转悠。  那时,我父亲已有35岁,他曾在石
期刊
7月26日上午,近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怀揣新时代的文学梦想,满怀激情来到三门峡卢氏这座蓝天白云相拥、青山秀水环绕的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共同见证奔流文学院的盛大开启。未来一周时间,文友们还将在卢氏迎宾馆,参与到由全国名家亲授的第七届作家研修班中。  河南省委宣传部原副巡视员李宪林,河南省文联副主席苗树群,河南省原文联副主席田中禾,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原巡视员席保安,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
期刊
▲ 陆费逵雕塑中华书局之父陆费逵其人  中华书局主要创始人陆费逵(1886-1941年),复姓陆费,字伯鸿,生于陕西汉中,其祖上曾在清朝乾隆年间以翰林院编修任《四库全书》总校官,是位编辑大家。其父长年幕游,少时恒受母训。母亲开放的教育思想,让陆费逵得以自由学习。1898年,13岁的他就开始阅读当时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汲取新思想,不免与父亲有思想冲突,却仍得母亲支持,“于是便不照老式子读书,自己研究古
期刊
2018年的夏季,注定在你人生的旅程中,将永久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雨季提前来临,暴风骤雨就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随时随地光顾我们的生活。而你,24岁的花季姑娘,迎来了你的大学毕业季,同时,也将携手你的白马王子一同走进神圣的婚姻殿堂。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作为养育你24年的母亲,心中万语千言想对你述说,却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哽咽无语、泪湿枕巾!依稀仿佛,那个光着屁股、四肢被父亲的一只大手抓着、
期刊
1957年1月,《奔流》由《河南文艺》改名而来。这是《奔流》在河南文艺史上的初次登场,距今已整整60年。  关于“奔流”这个名称的来源,南丁在《经七路34号》一书中说“要继承鲁迅的传统,发扬鲁迅的精神”。  追溯到更早的时候,鲁迅先生在1928年创办了文学刊物《奔流》。《北京文学》知名编辑王秀云写道:“如果以魯迅先生1928年创刊《奔流》算起,《奔流》已经九十大寿了。”  上世纪60年代在《奔流》
期刊
自1957年1月河南省文联将《河南文艺》改出《奔流》至今,过去了60年。60年,不是简单数字的增添,也包含一个刊物在时世、际遇、挫折、生活以及知识的更迭中,追寻扎实前进路程的涵义。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复刊《奔流》,尤其是在纸媒不断走下坡路的当下?也有不少人认为,《奔流》会成为我越来越沉重的负担,甚至,压垮我。  是的,我的的确确感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举步维艰。但同时,我也看到了有越来越多热爱
期刊
《奔流》的发展有几个阶段。最早叫《翻身文艺》,后更名为《河南文艺》。《河南文艺》办至1956年底,1957年1月改出《奔流》,开本由《河南文艺》的三十二开改为十六开。这是《奔流》的前身。再往前追溯,《奔流》的名称源自鲁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曾经办过《奔流》《莽原》《热风》等刊物,后来河南就沿用了鲁迅办过的刊物名称办刊。这也说明了我们河南省文联的文学刊物,就是要继承鲁迅的传统,发扬鲁迅的精神。 
期刊
我是1982年到1986年在《奔流》当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编辑,那个时候的编辑,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认真,所以辛苦。总是能见到老编辑晚上八九点钟还在办公室烟雾腾腾地改稿子。有些稿子真的是被红笔弄花成一片。而编辑送审的稿子,也是要先前动过的,起码错字别字和语句不通的地方都要红笔动过。若是稿子递上去没怎么动,被审看时发现再用红笔勾出来,然后退给你,那可真是汗颜不堪。  当时《奔流》编辑部是每稿必复,因为
期刊
我是1980年调到《奔流》的。我原来在商城县文教局,后来又调动到文化局。“文革”之后,《奔流》缺人,要从全省选拔人才,有两个条件:一个是高中语文教师,一个是发表过作品,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  我符合《奔流》选拔人才的条件,但当时父亲身体不好,我说我要晚点来。当时的主编是庞嘉季,他说那要请示老主席于黑丁。于老师得知我的情况,他说你这是孝子,等你两年吧。  另外,商城县不放人,信阳地区也不想让走。当时
期刊
《奔流》是我省创办最早的文学期刊,在其有生之年,曾为发现培养我省作者,繁荣和发展我省文学事业,作出过巨大的不可磨灭也无可替代的作用,当时我省的青年作家大多是从这里起步走向全国的。  我是1984年4月调进《奔流》做小说编辑的。1982年1月大学毕业后的我,先是在《妇女生活》干了两年,1984年春准备调到黄河文艺出版社,正要办手续的时候,接到时任《奔流》主编丁琳先生的电话,说是有要事让我去一趟。省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