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始终没有跳出“为作文而作文”的怪圈。“教师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本身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中的影响不可忽视。
关键词:教师角色;创造性表述;人格教育;个性发展
近年来,人们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构建了“乐于写(1~2年级)→自由写(3~4年级)→学会写(5~6年级)→独立写(7~9年级)”的训练序列。这种训练把学生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与乐于表达自己真实需要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与以往教材相比,这种训练序列确实更科学,但是,新课标仅仅给我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理论框架,至于具体如何操作依然是未知数。于是在具体的作文训练中,出现了教师人为地拔高习作目标、片面追求习作数量等现象。“立意要高,要有意义”“构思要巧妙,描述要精美,辞藻要华丽,要讲究修辞的运用”等等标准无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令广大小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对作文无形中产生了恐惧心理。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格教育呢?
一、树立正确的作文观,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
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关于作文,我想大概先得想想学生为什么要学作文。回答似乎并不难,当然是: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写作文。”叶老先生这番话言简意赅,点明要义。《语文课程标准》在“實施建议”部分还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这句对写作的要求来看,强调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竭力教育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树立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好学风。记得在一张小测试卷上,我看到了这样一篇题目为《一件令人讨厌的事》的文章: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在学校里我非常气恼、愤恨。
我叫邴英杰,同学们常常说我:“大饼!大饼!哈哈……我要吃大饼”!同学们每次说完,我都会很不开心,也会找一个理由来安慰自己。在学校里,没有一个人会喜欢我,甚至都讥讽我。
还记得有一次,我匆匆地来到了学校,同学们正在教室里等着嘲笑我,我走进教室,他们就大喊:“哈哈……大饼!你家是卖烧饼的,明天给我们多带来几个,给我们尝一尝……”。我总是说:“我不是卖烧饼的,你们要吃,去小摊买,我家没有!”可能这样可以让我的心里会好受一点。我不知道我应该怎么办才好,只好遮盖起来。
为什么我会姓邴?为什么我会在这个学校里读书?为什么同学们不来安慰我反而讥讽我?
点评:说实话,该同学平时的作文并不怎么流畅,没想到这次的文章却能一气呵成。究其原因,这件事取之于他自身的生活积累,长时间的心理压力,产生了一吐为快的创作欲望。内心思想的独白和真实情感的倾诉,使本文独放光彩。笔者以此为契机,再次对学生强调:作文是一种自我精神性的实践活动,它与自我心灵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真实就是美。
二、端正教师的角色观,影响学生的人格形成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因而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人格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育者人格的作用。”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证明,教师人格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所以教师要自觉、积极地自我塑造,使自己成为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学识功底厚实、热爱学生的人。
我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德行、才学、见识、能力。所以在交流《一件讨厌的事》这篇文章时,我不仅仅停留在文章真实才能感动人的教育上,还在班级中针对这件事展开了讨论。整个过程,我始终没有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是倾听,再倾听,心绪被学生感染着、激动着。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善待学生错误的理念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生:学生受到教师责任心的感染,从而认真、负责地从事学习,相信会逐渐形成有责任心的人格;而触动孩子们自己心灵的对话,在他们的心灵中培植了真、善、美的幼苗,让他们渐渐学会欣赏、学会分享、学会赞美、学会感恩。
三、优化作文训练,发展学生的人格教育
通过阅读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发表情达意的心理冲动。具体地说就是在文本解读活动中达到沟通与默契,搅动积淀在学生心底的生活积累,触动他们敏感多情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写作上的冲动,让语言激流宣泄出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广开生活之源,深掘精神隧道,使学生能够做到关注生活,有感而发。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把生活看成七色阳光,即便是同学中间的冲突、矛盾、误会、争吵都可以看成是生活中的一朵朵小浪花,一种生活的乐趣,这些都是自己思考写作的好题材,而不能把它当作是一种烦恼,一种包袱。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表现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亲身经历,描绘内心世界,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烙上情感个性的印记,涂上独特心灵的色彩。
关键词:教师角色;创造性表述;人格教育;个性发展
近年来,人们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构建了“乐于写(1~2年级)→自由写(3~4年级)→学会写(5~6年级)→独立写(7~9年级)”的训练序列。这种训练把学生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与乐于表达自己真实需要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与以往教材相比,这种训练序列确实更科学,但是,新课标仅仅给我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理论框架,至于具体如何操作依然是未知数。于是在具体的作文训练中,出现了教师人为地拔高习作目标、片面追求习作数量等现象。“立意要高,要有意义”“构思要巧妙,描述要精美,辞藻要华丽,要讲究修辞的运用”等等标准无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令广大小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对作文无形中产生了恐惧心理。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格教育呢?
一、树立正确的作文观,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
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关于作文,我想大概先得想想学生为什么要学作文。回答似乎并不难,当然是: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写作文。”叶老先生这番话言简意赅,点明要义。《语文课程标准》在“實施建议”部分还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这句对写作的要求来看,强调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竭力教育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树立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好学风。记得在一张小测试卷上,我看到了这样一篇题目为《一件令人讨厌的事》的文章: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在学校里我非常气恼、愤恨。
我叫邴英杰,同学们常常说我:“大饼!大饼!哈哈……我要吃大饼”!同学们每次说完,我都会很不开心,也会找一个理由来安慰自己。在学校里,没有一个人会喜欢我,甚至都讥讽我。
还记得有一次,我匆匆地来到了学校,同学们正在教室里等着嘲笑我,我走进教室,他们就大喊:“哈哈……大饼!你家是卖烧饼的,明天给我们多带来几个,给我们尝一尝……”。我总是说:“我不是卖烧饼的,你们要吃,去小摊买,我家没有!”可能这样可以让我的心里会好受一点。我不知道我应该怎么办才好,只好遮盖起来。
为什么我会姓邴?为什么我会在这个学校里读书?为什么同学们不来安慰我反而讥讽我?
点评:说实话,该同学平时的作文并不怎么流畅,没想到这次的文章却能一气呵成。究其原因,这件事取之于他自身的生活积累,长时间的心理压力,产生了一吐为快的创作欲望。内心思想的独白和真实情感的倾诉,使本文独放光彩。笔者以此为契机,再次对学生强调:作文是一种自我精神性的实践活动,它与自我心灵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真实就是美。
二、端正教师的角色观,影响学生的人格形成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因而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人格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育者人格的作用。”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证明,教师人格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所以教师要自觉、积极地自我塑造,使自己成为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学识功底厚实、热爱学生的人。
我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德行、才学、见识、能力。所以在交流《一件讨厌的事》这篇文章时,我不仅仅停留在文章真实才能感动人的教育上,还在班级中针对这件事展开了讨论。整个过程,我始终没有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是倾听,再倾听,心绪被学生感染着、激动着。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善待学生错误的理念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生:学生受到教师责任心的感染,从而认真、负责地从事学习,相信会逐渐形成有责任心的人格;而触动孩子们自己心灵的对话,在他们的心灵中培植了真、善、美的幼苗,让他们渐渐学会欣赏、学会分享、学会赞美、学会感恩。
三、优化作文训练,发展学生的人格教育
通过阅读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发表情达意的心理冲动。具体地说就是在文本解读活动中达到沟通与默契,搅动积淀在学生心底的生活积累,触动他们敏感多情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写作上的冲动,让语言激流宣泄出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广开生活之源,深掘精神隧道,使学生能够做到关注生活,有感而发。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把生活看成七色阳光,即便是同学中间的冲突、矛盾、误会、争吵都可以看成是生活中的一朵朵小浪花,一种生活的乐趣,这些都是自己思考写作的好题材,而不能把它当作是一种烦恼,一种包袱。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表现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亲身经历,描绘内心世界,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烙上情感个性的印记,涂上独特心灵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