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好的文章扣人心弦,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写是关键,改又是写作成功的关键。“美文不厌千回改”道出了改的重要性。作为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改”作文能力的培养。
一、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改
通过教师讲古代文人修改文章的佳话,引导学生认识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如:宋朝诗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起初为“到”又改为“过”,又删掉而改作“入”,随后又改作“满”,总共选用了十多个字,最终改为“绿”字。这一“绿”字不光写出了春风吹拂的动态,又渲染了江南沿岸一片新绿的色彩,传达了整个大自然蕴含的生机和气韵。又如唐代诗人贾岛“推敲”二字的选用等等。让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激发学生改文兴趣。同时教师要抓住时机激发学生改文兴趣,如:《发生在……的一件事》,有位同学既写了在家里又写了在路上最后又写到学校的事,不知道怎样补充该命题,最后我让同学们共同讨论补充,有同学便补充为《发生在昨天的一件事》,很好。
二、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改
在修改文章时,学生往往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指导。指导时教师先投影出示“典型例文”,即,教师多年积累的或在本次作文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优、中、差等作文3-4篇,再引导学生发现例文中存在的问题。
1、解决“物”的问题
无论写景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要做到典型选材、内容具体,最忌空洞无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是如此。如:写景文如何做到内容具体?不妨从时间、空间、逻辑等方面展开。《美丽的小兴安岭》从春夏秋冬四季时间上展开;《济南的冬天》从山顶、山坡、山脚空间上展开;《春》从春草、春花、春雨、春风、春人等角度展开;《沁园春·雪》则是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教学生以蓝本,给学生以拐杖,在改中反思,在改中提高。
2、解决“思”的问题
思考事件的来龙去脉,探究故事的前因后果,编织严谨美妙的故事情节,“文贵在曲”嘛。要善于让学生走上讲台,即兴说出或者写出作文的写作提纲,让学生共同修改。教师要巧点妙拨,旁敲侧击,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我學会了骑自行车》有同学写道:“爸爸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我一学就会了。”教师可以提问:“难道就没有波折吗?《分马》一文,如何由分马写到换马?《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三打”是怎样有机组织为一体的?”让学生思考感受如何推动故事情节,如何把事写具体,如何把人写活,积累写作经验,掌握写作技巧,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解决“意”的问题
“意高而文胜”,作文如做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纠正作文中不正确的、不健康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有位同学在作文中说他妈妈把邻居家的鸡子捉住,给他蒸吃补身体,他很高兴。我批阅后告诉他:“鸡子是别人的财产,不是自己的,应该归还他人,你妈妈这样做是不对的。”后来这个同学回家便“吵”了他的妈妈,并写了一篇作文交上来,言辞尖锐,我又耐心地开导他:“你妈妈虽然不对,但你也不能语言尖刻。”后来,这位同学高兴地告诉我,他妈妈赔了邻居家的鸡子。我也很高兴:这不是个很好的题材吗?何不把这感人的情节写下来呢?诸如此类,我在作文教学中不放过任何一次教育机会,扬其“闪光点”,改其“小误区”,善用“发现法”“褒奖法”激励学生作文与做人的进步。
学生通过实践,把“改”上升为写作的理性知识,于写中学改,在改中练写,以写带改,以改促写,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领悟“改”的内容,“改”的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有了一个立体认识,这样指导,变纸上谈兵为实战演习,增强了修改指导的针对性、准确性、及时性,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学生“改”文意识增强了,真正认识到写作之后进行深加工的重要性,使学生的写作水平真正得到了提高。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邑县第二中学)
一、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改
通过教师讲古代文人修改文章的佳话,引导学生认识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如:宋朝诗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起初为“到”又改为“过”,又删掉而改作“入”,随后又改作“满”,总共选用了十多个字,最终改为“绿”字。这一“绿”字不光写出了春风吹拂的动态,又渲染了江南沿岸一片新绿的色彩,传达了整个大自然蕴含的生机和气韵。又如唐代诗人贾岛“推敲”二字的选用等等。让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激发学生改文兴趣。同时教师要抓住时机激发学生改文兴趣,如:《发生在……的一件事》,有位同学既写了在家里又写了在路上最后又写到学校的事,不知道怎样补充该命题,最后我让同学们共同讨论补充,有同学便补充为《发生在昨天的一件事》,很好。
二、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改
在修改文章时,学生往往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指导。指导时教师先投影出示“典型例文”,即,教师多年积累的或在本次作文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优、中、差等作文3-4篇,再引导学生发现例文中存在的问题。
1、解决“物”的问题
无论写景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要做到典型选材、内容具体,最忌空洞无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是如此。如:写景文如何做到内容具体?不妨从时间、空间、逻辑等方面展开。《美丽的小兴安岭》从春夏秋冬四季时间上展开;《济南的冬天》从山顶、山坡、山脚空间上展开;《春》从春草、春花、春雨、春风、春人等角度展开;《沁园春·雪》则是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教学生以蓝本,给学生以拐杖,在改中反思,在改中提高。
2、解决“思”的问题
思考事件的来龙去脉,探究故事的前因后果,编织严谨美妙的故事情节,“文贵在曲”嘛。要善于让学生走上讲台,即兴说出或者写出作文的写作提纲,让学生共同修改。教师要巧点妙拨,旁敲侧击,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我學会了骑自行车》有同学写道:“爸爸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我一学就会了。”教师可以提问:“难道就没有波折吗?《分马》一文,如何由分马写到换马?《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三打”是怎样有机组织为一体的?”让学生思考感受如何推动故事情节,如何把事写具体,如何把人写活,积累写作经验,掌握写作技巧,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解决“意”的问题
“意高而文胜”,作文如做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纠正作文中不正确的、不健康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有位同学在作文中说他妈妈把邻居家的鸡子捉住,给他蒸吃补身体,他很高兴。我批阅后告诉他:“鸡子是别人的财产,不是自己的,应该归还他人,你妈妈这样做是不对的。”后来这个同学回家便“吵”了他的妈妈,并写了一篇作文交上来,言辞尖锐,我又耐心地开导他:“你妈妈虽然不对,但你也不能语言尖刻。”后来,这位同学高兴地告诉我,他妈妈赔了邻居家的鸡子。我也很高兴:这不是个很好的题材吗?何不把这感人的情节写下来呢?诸如此类,我在作文教学中不放过任何一次教育机会,扬其“闪光点”,改其“小误区”,善用“发现法”“褒奖法”激励学生作文与做人的进步。
学生通过实践,把“改”上升为写作的理性知识,于写中学改,在改中练写,以写带改,以改促写,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领悟“改”的内容,“改”的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有了一个立体认识,这样指导,变纸上谈兵为实战演习,增强了修改指导的针对性、准确性、及时性,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学生“改”文意识增强了,真正认识到写作之后进行深加工的重要性,使学生的写作水平真正得到了提高。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邑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