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年初,与贵刊编辑部交流,进行一个岁末年初的回顾与展望。回顾好办,对于一年来发生的事情,站在专业的角度多多少少可以说上两句。展望不好办,尤其是身处中国的大环境,面对2004年,从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到市场销售媒介经营,哪一处不是充满着变数呢?宏观者不妨大放厥词,诉求盛世太平。然而,微观者不得不寻寻觅觅,在营销丛林之中杀出一条血路。
就广告界而言,连续两年的广告生态环境研究使我对于这个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广告业已经初具规模,然而,历史太浅而速度太快,遗留了不少的问题。整个社会对于这个行业依然存在一种盲目的偏见,而广告业自身,最近又经常集体失语。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每隔一两年,业内总有几个集中的话题,例如代理制问题,真实性问题,本土广告与跨国公司竞争问题等等,标志着行业的发展路向。然而,2004年的焦点话题是什么呢?南方的广告人依然是在埋头苦干,一向喜欢高谈阔论的京城广告人却忽然变得集体沉默。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是不是一种变局将至的防范心态?
时至2004年的今天,首先值得关注的就是国际资本的动向。在国际市场的棋盘之中,中国广告业也就是当中一枚棋子,在巨大的国际资本拨弄之下,这枚棋子将会如何走动?举手投足必然牵动无数人的神经。
与资本的走向相比,媒介经营的新动向也值得重视。正在经历“集团化”阵痛的媒介,在数字化、产业化的两股旋风夹击之下,经营压力有增无减。单纯依赖广告收入的道路越走越窄,然而,新的收入模式现在还是空中楼阁。事业的飞速发展和相对滞后的收入越来越形成巨大的反差,形成媒介内部一种未曾有过的压力。经营收入的压力往往演化为市场空间的扩展,因而,“跨地区经营”和“跨媒体经营”成为发展战略文本的常用语。以报业为首的“跨地区经营”已经开始了,不过,“跨媒体经营”还是依然停留在理论层面。
2004年,广电媒介称之为“产业发展年”和“数字发展年”,新的管理体制与数字电视会给中国广告经营带来什么影响?理论界反应滞后,业务一线茫然无知,这真有点危险。
企业-广告主的动向当然不可忽略。在广告大舞台上,那些曾经赫赫有名的大企业大品牌,风骚几年又销声匿迹,如实表明了现在市场竞争的残酷。我们不必研读各方发布的经济报告书,有空到商场看看就可以感觉到需求的疲惫和商家的无奈。翻阅近年的财经营销杂志,游击战正规战打完了,品牌的故事讲过了,大创意大策划也用完了,营销研讨会虽然群情激昂,然而,多少还是感到江郎才尽。市场竞争无所不在,从产品到服务,从区域到全球,从经济到政治,竞争的规模,手段和形态都日新月异。问题是,广告在新的营销战争之中扮演了什么样角色呢?如同现代战争的大规模杀伤进化为精确打击,单纯的实力抗衡演化为综合的文化竞争,广告理论与广告表现当然也要与时俱进。
一位广告前辈说过,广告其实没有什么秘密,所有的秘密都隐含在产品之中。那么,解开秘密的钥匙就是对于生活需求的把握和消费欲望的掌控。然而,多年来高举营销大旗的诸位,一直把消费者视为“标的”、“猎物”,研究消费者,掌握消费流行一直是营销界的软肋。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度,很大程度是依赖政府的投资拉动,如果没有市场需求的承托,高速迅速演化为泡沫。而刺激需求、唤醒欲望正是广告的强项。
然而,我们扪心自问,行吗?无论是对于媒介人、广告人还是营销人,2004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可能是步履艰难、迂回曲折,也可能是风云激荡、前途光明。
就广告界而言,连续两年的广告生态环境研究使我对于这个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广告业已经初具规模,然而,历史太浅而速度太快,遗留了不少的问题。整个社会对于这个行业依然存在一种盲目的偏见,而广告业自身,最近又经常集体失语。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每隔一两年,业内总有几个集中的话题,例如代理制问题,真实性问题,本土广告与跨国公司竞争问题等等,标志着行业的发展路向。然而,2004年的焦点话题是什么呢?南方的广告人依然是在埋头苦干,一向喜欢高谈阔论的京城广告人却忽然变得集体沉默。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是不是一种变局将至的防范心态?
时至2004年的今天,首先值得关注的就是国际资本的动向。在国际市场的棋盘之中,中国广告业也就是当中一枚棋子,在巨大的国际资本拨弄之下,这枚棋子将会如何走动?举手投足必然牵动无数人的神经。
与资本的走向相比,媒介经营的新动向也值得重视。正在经历“集团化”阵痛的媒介,在数字化、产业化的两股旋风夹击之下,经营压力有增无减。单纯依赖广告收入的道路越走越窄,然而,新的收入模式现在还是空中楼阁。事业的飞速发展和相对滞后的收入越来越形成巨大的反差,形成媒介内部一种未曾有过的压力。经营收入的压力往往演化为市场空间的扩展,因而,“跨地区经营”和“跨媒体经营”成为发展战略文本的常用语。以报业为首的“跨地区经营”已经开始了,不过,“跨媒体经营”还是依然停留在理论层面。
2004年,广电媒介称之为“产业发展年”和“数字发展年”,新的管理体制与数字电视会给中国广告经营带来什么影响?理论界反应滞后,业务一线茫然无知,这真有点危险。
企业-广告主的动向当然不可忽略。在广告大舞台上,那些曾经赫赫有名的大企业大品牌,风骚几年又销声匿迹,如实表明了现在市场竞争的残酷。我们不必研读各方发布的经济报告书,有空到商场看看就可以感觉到需求的疲惫和商家的无奈。翻阅近年的财经营销杂志,游击战正规战打完了,品牌的故事讲过了,大创意大策划也用完了,营销研讨会虽然群情激昂,然而,多少还是感到江郎才尽。市场竞争无所不在,从产品到服务,从区域到全球,从经济到政治,竞争的规模,手段和形态都日新月异。问题是,广告在新的营销战争之中扮演了什么样角色呢?如同现代战争的大规模杀伤进化为精确打击,单纯的实力抗衡演化为综合的文化竞争,广告理论与广告表现当然也要与时俱进。
一位广告前辈说过,广告其实没有什么秘密,所有的秘密都隐含在产品之中。那么,解开秘密的钥匙就是对于生活需求的把握和消费欲望的掌控。然而,多年来高举营销大旗的诸位,一直把消费者视为“标的”、“猎物”,研究消费者,掌握消费流行一直是营销界的软肋。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度,很大程度是依赖政府的投资拉动,如果没有市场需求的承托,高速迅速演化为泡沫。而刺激需求、唤醒欲望正是广告的强项。
然而,我们扪心自问,行吗?无论是对于媒介人、广告人还是营销人,2004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可能是步履艰难、迂回曲折,也可能是风云激荡、前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