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教育工作者认识及水平的提高,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容易被大家忽视,从而影响了应用的效果,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甚至画蛇添足。如何更好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下面我就谈一下自己一点浅显的看法:
一、注意多媒体技术的表现手法及弊端
我们要充分认识多媒体技术的表现手法,了解它的优点和不足,利用其优势为教与学服务,在无法显示其优势的环节中,舍弃它。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很多人都能认识到,但其弊端却很容易被人忽视。
(一)重视多媒体技术的弊端
多媒体设备是死的,课件也是人事先做好的,虽然具有交互性和可控性的特点,但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它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不可能解决课堂上出现的所有问题。简单地说,它在教学中的人文性不足。
现在由于各种原因,有很多的教学课件不是教师本人制作的,只是按部就班的操作,按事先安排好的教案去讲。在讲课中,缺少与学生的联系与交流,学生有一些疑问,面对多媒体的死模式,怕老师尴尬而又无法启齿。这样,便导致了学生学而不实,老师授而不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节课就成了课件演示课,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缺少对师生的人文关怀,尤其是忽略了学生的需要。
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践中师——机——生有机关系的形成,并不是单纯指教师编制课件,然后由课件来教学生,而是强调教师广泛深入地参与到多媒体辅助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广泛参与到多媒体辅助下的学习中去,达到师——机——生的互动。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是包含了教师对教育思想的理解,教师的经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资源的充分合理使用以及实施过程中复杂微妙的师生双边活动等在内的过程。即使一个设计精良的教学课件,一个由一流的计算机专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等制作的教学课件,一个渗入了“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实现了某种时髦的“教学策略”的以替代教师为目标的教学课件,其教学效果也难以与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相匹敌。因为,无论这个课件设计的多么精致,也根本不可能具有一个教师能做到的通过他的感官,从学生的体态、表情、语言和声调等数个方法获得大量的信息,及时、微妙、有人情味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在这个层面上的交互,恰好是现代教育思想所要强调的人文精神。这个要求,使无论多么先进的机器都显得简单、苍白和低能,而人却能表现出叹为观止的生动、丰富和智慧。因而,这种人文关怀要教师自己去呈现,机器是无法替代的。
(二)了解多媒体技术的表现形式,灵活、恰当运用
多媒体技术利用文字、图形、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使信息的呈现生动、直观、丰富、灵活,具有化小为大,化大为小,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的神奇魅力。我们在教学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这些表现手法,选择学生最喜欢,教师最擅长,表现最直观,对达成目标最有效的方法。
我们要正确认识多媒体的作用,明白多媒体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不可能完全取代老师。而且,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一些弊端,有些教学中是不适合运用多媒体的,教师不能赶时髦,要树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观念,不盲目使用多媒体。
二、多媒体的运用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在有些人眼里,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越多,则其教育思想和观念就越先进。放眼现在的各级各类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几乎没有不使用多媒体的。如果有谁不循此道,则大奖、好评可能就会与之失之交臂,而一提到传统教学,很多人不屑一顾。多媒体成为一种时髦。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充分不充分好像成为评价一堂课的好坏的标准。殊不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运用程度才是评价一堂课的成败的关键。那种赶时髦,做作的表演课,无非是老师晋级、出名的工具,不但会耗费师生大量的精力,浪费教学资源,而且没有任何可操作性,不适合大多数学校和学生,对教育教学没有丝毫益处。
我们不是反对运用多媒体技术,而应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的优缺点,要把它运用得恰到好处,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为此,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应特别关注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的发展和需要。在某一环节中,多媒体技术是否运用和如何运用,要看它与其他手段相比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是否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如果不能做到,就改用其他方法或以其他方法为补充。
另外,有些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不适合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完成的。如数学课中公式的推导,语文课中的朗读,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为主的习题课,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索能力为主的活动课和实验课等。对此,我们虽然不能把它们一一区分清楚,但我们能找出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侧重点。只有目标明确了,我们才能做出合理的取舍。
三、提高师生素质,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只有灵活掌握多媒体技术,才能提高对它的认识,对其有效地利用,不至于走向误区。有许多老师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经过系统的多媒体技术培训,在讲课时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强拉上马,求人做课件,做了自己又不会用,这样势必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在很多地方,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知之甚少,根本无法实现人机交互和自主学习。这样,教学效果反而不如传统教学。因而,要运用好多媒体技术,使它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教师和学生都要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如学习制作PowerPoint课件,简单的Flash动画,掌握多媒体设备的连接与调试,能在网上搜索有用的教学资源等。
四、注重学生探索意识和吃苦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技术虽然具有交互性与可控性的特点,可以实现双向教学,通过人机对话,及时反馈,调节学习进程,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因材施教。但是,如果学生缺乏探索意识,畏惧困难,在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时避重就轻,在探索中形成“等着看老师答案”的惰性心理,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使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无法显现。因而,在多媒体技术运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探索意识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学生迎难而上,享受成功的快乐。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自己更好地学习服务。
多媒体技术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它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深入,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作为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我们只有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加强学习,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科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真正使它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才能使这项新技术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一、注意多媒体技术的表现手法及弊端
我们要充分认识多媒体技术的表现手法,了解它的优点和不足,利用其优势为教与学服务,在无法显示其优势的环节中,舍弃它。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很多人都能认识到,但其弊端却很容易被人忽视。
(一)重视多媒体技术的弊端
多媒体设备是死的,课件也是人事先做好的,虽然具有交互性和可控性的特点,但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它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不可能解决课堂上出现的所有问题。简单地说,它在教学中的人文性不足。
现在由于各种原因,有很多的教学课件不是教师本人制作的,只是按部就班的操作,按事先安排好的教案去讲。在讲课中,缺少与学生的联系与交流,学生有一些疑问,面对多媒体的死模式,怕老师尴尬而又无法启齿。这样,便导致了学生学而不实,老师授而不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节课就成了课件演示课,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缺少对师生的人文关怀,尤其是忽略了学生的需要。
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践中师——机——生有机关系的形成,并不是单纯指教师编制课件,然后由课件来教学生,而是强调教师广泛深入地参与到多媒体辅助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广泛参与到多媒体辅助下的学习中去,达到师——机——生的互动。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是包含了教师对教育思想的理解,教师的经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资源的充分合理使用以及实施过程中复杂微妙的师生双边活动等在内的过程。即使一个设计精良的教学课件,一个由一流的计算机专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等制作的教学课件,一个渗入了“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实现了某种时髦的“教学策略”的以替代教师为目标的教学课件,其教学效果也难以与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相匹敌。因为,无论这个课件设计的多么精致,也根本不可能具有一个教师能做到的通过他的感官,从学生的体态、表情、语言和声调等数个方法获得大量的信息,及时、微妙、有人情味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在这个层面上的交互,恰好是现代教育思想所要强调的人文精神。这个要求,使无论多么先进的机器都显得简单、苍白和低能,而人却能表现出叹为观止的生动、丰富和智慧。因而,这种人文关怀要教师自己去呈现,机器是无法替代的。
(二)了解多媒体技术的表现形式,灵活、恰当运用
多媒体技术利用文字、图形、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使信息的呈现生动、直观、丰富、灵活,具有化小为大,化大为小,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的神奇魅力。我们在教学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这些表现手法,选择学生最喜欢,教师最擅长,表现最直观,对达成目标最有效的方法。
我们要正确认识多媒体的作用,明白多媒体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不可能完全取代老师。而且,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一些弊端,有些教学中是不适合运用多媒体的,教师不能赶时髦,要树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观念,不盲目使用多媒体。
二、多媒体的运用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在有些人眼里,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越多,则其教育思想和观念就越先进。放眼现在的各级各类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几乎没有不使用多媒体的。如果有谁不循此道,则大奖、好评可能就会与之失之交臂,而一提到传统教学,很多人不屑一顾。多媒体成为一种时髦。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充分不充分好像成为评价一堂课的好坏的标准。殊不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运用程度才是评价一堂课的成败的关键。那种赶时髦,做作的表演课,无非是老师晋级、出名的工具,不但会耗费师生大量的精力,浪费教学资源,而且没有任何可操作性,不适合大多数学校和学生,对教育教学没有丝毫益处。
我们不是反对运用多媒体技术,而应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的优缺点,要把它运用得恰到好处,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为此,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应特别关注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的发展和需要。在某一环节中,多媒体技术是否运用和如何运用,要看它与其他手段相比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是否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如果不能做到,就改用其他方法或以其他方法为补充。
另外,有些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不适合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完成的。如数学课中公式的推导,语文课中的朗读,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为主的习题课,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索能力为主的活动课和实验课等。对此,我们虽然不能把它们一一区分清楚,但我们能找出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侧重点。只有目标明确了,我们才能做出合理的取舍。
三、提高师生素质,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只有灵活掌握多媒体技术,才能提高对它的认识,对其有效地利用,不至于走向误区。有许多老师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经过系统的多媒体技术培训,在讲课时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强拉上马,求人做课件,做了自己又不会用,这样势必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在很多地方,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知之甚少,根本无法实现人机交互和自主学习。这样,教学效果反而不如传统教学。因而,要运用好多媒体技术,使它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教师和学生都要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如学习制作PowerPoint课件,简单的Flash动画,掌握多媒体设备的连接与调试,能在网上搜索有用的教学资源等。
四、注重学生探索意识和吃苦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技术虽然具有交互性与可控性的特点,可以实现双向教学,通过人机对话,及时反馈,调节学习进程,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因材施教。但是,如果学生缺乏探索意识,畏惧困难,在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时避重就轻,在探索中形成“等着看老师答案”的惰性心理,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使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无法显现。因而,在多媒体技术运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探索意识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学生迎难而上,享受成功的快乐。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自己更好地学习服务。
多媒体技术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它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深入,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作为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我们只有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加强学习,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科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真正使它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才能使这项新技术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