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的前途

来源 :东方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l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历史学家高家龙著作《大公司与关系网》记述1880-1937年六家中外大企业在华的组织变迁。当时的外企和民企都努力将中国员工从中世纪的人身关系摆脱出来。美孚石油把员工派驻外地,内外棉和申新建设的工人社区,有后来计划经济单位办社会的雏形。
  半个世纪之后,外企和民企重新登上历史舞台,本书的逻辑也就重演。学者甘阳著书《统三统》,试图整合中国古典、革命和西化三个传统,他的理想在企业界已经实现一部分。典型民企的组织文化,如果可以称为组织文化,往往是中世纪的人身关系、类政治动员和泰罗式科学管理随机的拼凑。直到今天,几代员工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起步的。
  但之所以称为拼凑,三者本质上是冲突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难以为继。柳传志那一代人也许只能隐忍:“大环境改造不了,你就努力去改造小环境。小环境还是改造不了,你就好好去适应环境,等待改造的机会。”新一代有更多选择,没有耐心等待,而是拍屁股走人,换个环境。85后在职业生涯早期跳槽的频率远高于前辈们。
  中国制造长期以低人工成本著称,不仅仅是工资低,世界上还有很多穷苦的人民。而是中国工人可以在低廉的工资下严格执行工作流程、纪律。可以说从高家龙研究的那个时代到现在,对中世纪国民性的改造,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也就注定走向反面。
  2010年就发生 “12连跳”的悲剧。这也是个世代问题。年轻一代没有吃过父辈的苦,见识过父辈没有见识过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很多农二代从小跟着打工的父母,在城市长大,从来没有种过地。机械操作就变地不可忍受。
  低工资也已不能维持。从2000年代中期以来,民工荒越演越烈,不只技术工人,普工也缺。民工荒的重要成因之一,中国已经通过刘易斯拐点。这一概念用来分析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输送殆尽,用工成本即开始上升,标志着向发达国家转型。
  网上有科学工作者转述见闻:一个做实验的教授来实验室玩,对我说:我们的工作极端无聊,每天就是磨晶体,做电镜……我问:那招个做手机贴膜的民工岂不是手艺更好?教授答:请不起啊,民工在北京一个月五六千,博士只要两千多。
  人工整体上涨,看起来对员工是好事。但企业付出更高的成本,能换来需要的价值吗?传统将员工分成蓝领和白领,这是大工业的分工,工业的原则是通过标准化获得规模经济。早在1990年代,《哈佛商业评论》就注意到,已经只有约1/3的成本直接来自制造,2/3则来自流转成本,这是由于客户需求的差异化造成的。
  十几年过去,这个比例进一步拉大,同理C2C,在美国发生的早晚,越来越早,在中国也会发生。未来的员工分成少数的标准化工人和多数的差异化工人,解决方案专家。不幸的是,我们培养了太多标准化工人。大学生的简历上都写四六级,Office熟练。文革前的学制甚至更合理一些,初中毕业之后,所谓两条腿走路,上高中自费,上技校有很高的补贴。
  如何转型?公共教育改革来日方长,员工和企业的关系越来越不稳定,也不能指望企业培训。小伙伴们可以靠自学吗?在社会大学中接受再教育。
  外企长期是就业的优先选择,待遇优厚,管理规范,又有面子,能实现人生价值。这种光环逐渐黯淡了。业务上受到本土企业的猛烈挑战。历任多家知名外企高管的杜家滨评价:我在中国从来没有觉得生意好做,即使开始好做,后来肯定也会变得难做,大家都进来了。业界还有段子:美国人发明技术,日本人精益求精,然后中国人学会了,于是大家都穷了。
  外企职业生涯也早有“玻璃天花板”的说法,尽管看不见,它就挡在那。2006年4月“史上最牛女秘书”向公众暴露了外企管理的另一面。对这一事件有多种解读,其中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外企形成一个来自大陆以外华人地区的中高级经理阶层,与本土经理人群体存在矛盾,在这件事中以一种奇特的方式爆发。
  外企的薪资优势在逐渐侵蚀。《世界是平的》曾风行一时。而对于全球企业的普通员工,世界不是平的,而是向下倾斜的。2000年代初,外媒还在讨论白领岗位从欧美向第三世界转移,而到这一年代后期,在国内外企派遣员工已很常见。压缩成本还有一些“人性化”的方法,比如把员工从美国派回中国,等他安家落户,就降到local的水平。
  国企却已不是吴下阿蒙。如今基本退出竞争性领域,收缩到资本密集和政策壁垒行业,待遇优厚,管理也大有长进。就业形势严峻,于是相当一部分85后流向国企及机关事业单位,与20多年前相反的方向。
  1984年潘石屹分配到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传说办公室新分来一个女大学生,对发给自己的桌椅十分挑剔。潘劝她凑活用,她十分认真地说:“小潘,你知道吗,这套桌椅可能会陪我一辈子的。”1987年潘石屹辞职,揣着80元南下。
  现在国家有钱了,机关也不会再一套桌椅坐一辈子,但85后会有这样坐一辈子的觉悟吗?或者即使他们有觉悟,参考历史经验,就能坐得住吗?我猜想,他们中的一部分有一天会逃回北上广。其实北上广的发展已经到达某种极限,而因为高铁拓展,工业内迁等动力,很多二三线城市迸发生机。可能更多的人,经过若干年积累,会选择就近创业。
其他文献
马克思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实现高度和谐。这是因为,未来社会人与人之间公平正义的实现、科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采用、自由时间的增加和合理利用以及人们
最新一版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从90年代初开始编制,历经近十年,终于新千年到来之际,由国务院批准通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也因此完成了我国所有经济特区总体规划编制的
9月23日,32名黑马学员抵达美国,开启一场长达8天的深度体验之旅。他们参观了硅谷最知名的创业企业,与一线的创始人面对面接触,如谷歌、Facebook、领英等。  第①站:谷歌 9月24日  谷歌搜索专家、《浪潮之巅》作者吴军在此做了精彩分享——硅谷的起源,他总结了硅谷发展的3个原因:1. 多元的文化。2. 颠覆性思维。3. 拒绝平庸的态度。  “Google公司开放自由,员工散落在沙发中,公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