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帝国陷入危机的时候,老将总是比新人更容易获得掌舵的权力,所以在雅虎危机时,创始人杨致远只好自己挺身而出做了CEO,如今的索尼也是如此。
2012年2月1日,索尼公司宣布由副总裁平井一夫出任新的CEO兼总裁。平井一夫在1984年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了索尼唱片,已经在索尼旗下的娱乐、电脑等诸多品牌的公司里足足历练了将近28年,让他来换掉前任总裁斯金格可谓顺理成章,更重要的因素是,无论多么国际化,索尼都是个日本品牌,而平井一夫是个日本人。
根据财报显示,索尼预计2011年的亏损会高达29亿美元,这已经是索尼连续第4年巨亏了。
当苹果的股票市值水涨船高之时,索尼的巨亏显得有点颜面尽失,因为它之前成功地并购多家美国公司,曾经让日本商业帝国的雄风势不可挡,但如今,“索大人”有点迷失方向了。
索尼并不靠电子产品赚钱
故事要从被换下台的索尼前总裁斯金格说起,因为这位总裁最初的职业经历是一名记者,没错,由记者掌舵的索尼帝国。
1989年,在盛田昭夫的主导之下,索尼在美国收购了CBS的电影和音乐部门,但不久之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索尼的这笔收购赔得很惨,当时被美国媒体说成是“日本人的入侵”的商业收购,变成了索尼最大的笑柄。
但索尼或者说日本企业对于美国的那种态度始终没有变,他们期待着有一天可以卷土重来,再次“入侵美国”。
斯金格的出现,满足了索尼董事会的这个奢望。
由他制作的电视节目曾经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为卖座的晚间节目之一,而斯金格本人更是9度获得艾美奖,这样的履历表让他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电视人而不是商业领袖。但实际上,他从1997年开始担任索尼美国的CEO,并且在他的主导之下,索尼美国的业务开始注重于电影和娱乐,因为那是斯金格的强项,直到2004年,索尼并购了在电影界威望过人的米高梅电影公司,就是电影片头有只狮子吼的那家,这是索尼的高峰。
第二年也就是2005年,索尼董事会出人意料地任命索尼美国的负责人斯金格出任索尼的总裁兼CEO,这是索尼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外国人总裁。
记者出身的斯金格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内容为王,把内容作为索尼帝国的支柱,在诸如《卧虎藏龙》等大片的片头都打上了索尼的蓝色印记,这多半是因为斯金格自己对于内容制作更为熟悉。这在索尼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为索尼向来都是一家以技术取胜的日本企业。
与乔布斯在车库里创立了苹果差不多,1945年,井深大在百货商店的仓库里创立了索尼的雏形,此后,这家公司就一直以突破性的技术性产品而闻名,从晶体管到彩色电视机,从录像带到随身听Walkman,再到电子游戏机Play Station,索尼从来都不是做内容的,斯金格的决策是正确的吗?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家以电视机、录像带、随身听、游戏机闻名的日本企业,如今却主要在依靠金融服务赚钱,其中包括寿险、非寿险和银行业务。根据美国资深IT网站分析认为,索尼如今营业额最大的领域的确是人们习惯性认为的电子产品,利润最大的领域却是金融服务业,利润第二大的领域是电影,第三是音乐,营业额最大的电子产品的利润却排在倒数第二位,也就是说,电脑卖得多,但是并不赚钱,很可能还在赔钱卖。
索尼由盛而衰的例子,被很多媒体和分析家看成是“制造业衰落、金融业崛起”的经典例子,但问题是,在欧美都在金融危机的时刻,索尼唯一的赚钱依靠也岌岌可危了,那么,它的前途又在何方呢?
平井一夫,选他就是选游戏
如果说索尼董事会任命斯金格为总裁,是希望他在电影娱乐产业让索尼重振雄风的话,那么索尼对新总裁平井一夫的选择则说明:索尼下一步的赌注在游戏产业。
平井一夫在1984年加入索尼唱片,大约10年后的1995年,他进入了索尼美国的电脑娱乐公司,此后至今,他一直是索尼美国电脑娱乐公司的负责人,他代表了索尼旗下产业中另一个辉煌品牌:电子游戏Play Station。
目前,索尼Play Station3的销量超过了微软的X-Box360,说明索尼在电子游戏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平井一夫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却与游戏机无关,他宣布索尼也将在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移动设备领域燃起新的战火,挑战苹果的霸权地位。索尼计划将Vita系统拓展至更多产品,智能机应用很快采用Vita系统。平井一夫表示,Vita系统作为移动系统而不仅仅是游戏系统。也就是说,他想把他在游戏机操作系统上的成功延续到平板电脑或手机领域。
一步步从基层走上如今的总裁之位,平井一夫深知责任之重。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平井一夫坦言:如果不能扭转业绩,那么索尼将面临严峻的形势。他还说,自己的战略目标是:“让该公司的16.8万名员工认识到,昔日在制造方面的成就必须由销售美妙绝伦的用户体验取代。公司不能只是继续作为一个很棒的硬件产品提供商而存在。”他的意思很明确,索尼作为一家电子产品生产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要做更好的用户体验,就像是苹果商店里成千上万的APP应用程序一样,给用户一个丰富的体验。
他的思路是对的,至少暂时是。
据咨询机构的数据,在2011年第三季度,智能机的全球出货量达到了2400万部,而Android 的市场份额达到了52.5%,三星名列智能手机第一大制造商。
智能机市场进入IOS、Android两强争霸阶段。就在此刻,索尼收购索尼爱立信中爱立信的全部股份之后,籍首款安卓系统智能手机发布时机,正式公告索尼移动的全智能机时代的到来。
这是在2012年年初索尼在上海高调发布的首款安卓智能手机XPERIA LT26i透漏的意味,而选择在中国发布,则显得有点意味深长。
索尼与爱立信的分手,既表明了索尼之前与爱立信合作手机策略的失败,也说明它将在下一步专注于手机领域的决心,只是面对强大的苹果,索尼的过人之处在哪里?索尼选择上海作为新款手机发布地,可以说明索尼在电子游戏之外又看到了另一个未来新的增长点:中国。在诺基亚将亚太地区总部搬家到了北京之后,索尼在上海的新机发布证明了这一点,这至少比苹果在中国区的迟缓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算平井一夫决定了索尼要做好用户体验,但是索尼自己的平台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索尼应该为自己的平台开发更多自身的应用程序。这些程序必须是独一无二的、令人难忘的,帮助消费者充分认识到索尼所提供服务的价值所在。例如,对谷歌来说,安卓平台上最常用的应用程序都是谷歌自己开发的,这无疑是正确的。如果索尼开发出自己的平台,并为平台开发出高质量的应用软件,至少会赢得消费者和程序员的青睐。
索尼的战线一直都很长,从金融到电脑,从手机到相机,除了日本的拳头产品汽车之外,很少有什么是索尼不从事的领域。具体在电子产品领域也是如此,索尼旗下的每一种电子消费品都有一个商店,电子读物有读物商店,音乐有音乐商店,电影有电影商店,游戏有游戏商店,但是苹果的所有产品都只有一个商店,它叫苹果商店。
高度的内容整合,正是索尼所需要的。
索尼与美国的纠结
无论是索尼美国的斯金格,还是索尼美国电脑娱乐的平井一夫,索尼似乎对于美国的从业经验十分看重,总是从美国分公司中挑选索尼总部的总裁人选,这是索尼内部的一个共识:美国经验是行业未来的方向。尽管平井一夫是个日本人,但是他毕业于日本的基督教大学,在日本和美国长大,英文流利,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日美文化混血”。
对于美国经验到底是遵循还是挑战,对美国品牌是超越还是跟随,索尼的品牌文化中始终存在一个非常纠结的问题:索尼与美国的亲疏。但索尼决定了选择一个美国人斯金格来帮助索尼在电影音乐等领域赚钱的时候,另一个美国人乔布斯却在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使得以做电子产品著名的索尼完全陷入被动的局面。
索尼与美国的关系,实际上体现了日本的全球化焦虑症,而正如诸多学者所直言的那样,所谓全球化,其实就是美国化。1963年,索尼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领军人物盛田昭夫举家迁往美国,因为他觉得只有全家搬到美国,才能“了解美国人,了解他们的市场,了解他们的消费习惯和各种规定”。
但是美国的市场瞬息万变,苹果在微软重压之下的崛起几乎是无法预料的事情,乔布斯独具个人风格的领导艺术也是索尼无法效仿的,总是跟在美国人后面,是索尼一心想要全球化的心态优势,也是它最大的劣势。
2012年2月1日,索尼公司宣布由副总裁平井一夫出任新的CEO兼总裁。平井一夫在1984年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了索尼唱片,已经在索尼旗下的娱乐、电脑等诸多品牌的公司里足足历练了将近28年,让他来换掉前任总裁斯金格可谓顺理成章,更重要的因素是,无论多么国际化,索尼都是个日本品牌,而平井一夫是个日本人。
根据财报显示,索尼预计2011年的亏损会高达29亿美元,这已经是索尼连续第4年巨亏了。
当苹果的股票市值水涨船高之时,索尼的巨亏显得有点颜面尽失,因为它之前成功地并购多家美国公司,曾经让日本商业帝国的雄风势不可挡,但如今,“索大人”有点迷失方向了。
索尼并不靠电子产品赚钱
故事要从被换下台的索尼前总裁斯金格说起,因为这位总裁最初的职业经历是一名记者,没错,由记者掌舵的索尼帝国。
1989年,在盛田昭夫的主导之下,索尼在美国收购了CBS的电影和音乐部门,但不久之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索尼的这笔收购赔得很惨,当时被美国媒体说成是“日本人的入侵”的商业收购,变成了索尼最大的笑柄。
但索尼或者说日本企业对于美国的那种态度始终没有变,他们期待着有一天可以卷土重来,再次“入侵美国”。
斯金格的出现,满足了索尼董事会的这个奢望。
由他制作的电视节目曾经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为卖座的晚间节目之一,而斯金格本人更是9度获得艾美奖,这样的履历表让他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电视人而不是商业领袖。但实际上,他从1997年开始担任索尼美国的CEO,并且在他的主导之下,索尼美国的业务开始注重于电影和娱乐,因为那是斯金格的强项,直到2004年,索尼并购了在电影界威望过人的米高梅电影公司,就是电影片头有只狮子吼的那家,这是索尼的高峰。
第二年也就是2005年,索尼董事会出人意料地任命索尼美国的负责人斯金格出任索尼的总裁兼CEO,这是索尼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外国人总裁。
记者出身的斯金格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内容为王,把内容作为索尼帝国的支柱,在诸如《卧虎藏龙》等大片的片头都打上了索尼的蓝色印记,这多半是因为斯金格自己对于内容制作更为熟悉。这在索尼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为索尼向来都是一家以技术取胜的日本企业。
与乔布斯在车库里创立了苹果差不多,1945年,井深大在百货商店的仓库里创立了索尼的雏形,此后,这家公司就一直以突破性的技术性产品而闻名,从晶体管到彩色电视机,从录像带到随身听Walkman,再到电子游戏机Play Station,索尼从来都不是做内容的,斯金格的决策是正确的吗?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家以电视机、录像带、随身听、游戏机闻名的日本企业,如今却主要在依靠金融服务赚钱,其中包括寿险、非寿险和银行业务。根据美国资深IT网站分析认为,索尼如今营业额最大的领域的确是人们习惯性认为的电子产品,利润最大的领域却是金融服务业,利润第二大的领域是电影,第三是音乐,营业额最大的电子产品的利润却排在倒数第二位,也就是说,电脑卖得多,但是并不赚钱,很可能还在赔钱卖。
索尼由盛而衰的例子,被很多媒体和分析家看成是“制造业衰落、金融业崛起”的经典例子,但问题是,在欧美都在金融危机的时刻,索尼唯一的赚钱依靠也岌岌可危了,那么,它的前途又在何方呢?
平井一夫,选他就是选游戏
如果说索尼董事会任命斯金格为总裁,是希望他在电影娱乐产业让索尼重振雄风的话,那么索尼对新总裁平井一夫的选择则说明:索尼下一步的赌注在游戏产业。
平井一夫在1984年加入索尼唱片,大约10年后的1995年,他进入了索尼美国的电脑娱乐公司,此后至今,他一直是索尼美国电脑娱乐公司的负责人,他代表了索尼旗下产业中另一个辉煌品牌:电子游戏Play Station。
目前,索尼Play Station3的销量超过了微软的X-Box360,说明索尼在电子游戏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平井一夫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却与游戏机无关,他宣布索尼也将在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移动设备领域燃起新的战火,挑战苹果的霸权地位。索尼计划将Vita系统拓展至更多产品,智能机应用很快采用Vita系统。平井一夫表示,Vita系统作为移动系统而不仅仅是游戏系统。也就是说,他想把他在游戏机操作系统上的成功延续到平板电脑或手机领域。
一步步从基层走上如今的总裁之位,平井一夫深知责任之重。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平井一夫坦言:如果不能扭转业绩,那么索尼将面临严峻的形势。他还说,自己的战略目标是:“让该公司的16.8万名员工认识到,昔日在制造方面的成就必须由销售美妙绝伦的用户体验取代。公司不能只是继续作为一个很棒的硬件产品提供商而存在。”他的意思很明确,索尼作为一家电子产品生产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要做更好的用户体验,就像是苹果商店里成千上万的APP应用程序一样,给用户一个丰富的体验。
他的思路是对的,至少暂时是。
据咨询机构的数据,在2011年第三季度,智能机的全球出货量达到了2400万部,而Android 的市场份额达到了52.5%,三星名列智能手机第一大制造商。
智能机市场进入IOS、Android两强争霸阶段。就在此刻,索尼收购索尼爱立信中爱立信的全部股份之后,籍首款安卓系统智能手机发布时机,正式公告索尼移动的全智能机时代的到来。
这是在2012年年初索尼在上海高调发布的首款安卓智能手机XPERIA LT26i透漏的意味,而选择在中国发布,则显得有点意味深长。
索尼与爱立信的分手,既表明了索尼之前与爱立信合作手机策略的失败,也说明它将在下一步专注于手机领域的决心,只是面对强大的苹果,索尼的过人之处在哪里?索尼选择上海作为新款手机发布地,可以说明索尼在电子游戏之外又看到了另一个未来新的增长点:中国。在诺基亚将亚太地区总部搬家到了北京之后,索尼在上海的新机发布证明了这一点,这至少比苹果在中国区的迟缓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算平井一夫决定了索尼要做好用户体验,但是索尼自己的平台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索尼应该为自己的平台开发更多自身的应用程序。这些程序必须是独一无二的、令人难忘的,帮助消费者充分认识到索尼所提供服务的价值所在。例如,对谷歌来说,安卓平台上最常用的应用程序都是谷歌自己开发的,这无疑是正确的。如果索尼开发出自己的平台,并为平台开发出高质量的应用软件,至少会赢得消费者和程序员的青睐。
索尼的战线一直都很长,从金融到电脑,从手机到相机,除了日本的拳头产品汽车之外,很少有什么是索尼不从事的领域。具体在电子产品领域也是如此,索尼旗下的每一种电子消费品都有一个商店,电子读物有读物商店,音乐有音乐商店,电影有电影商店,游戏有游戏商店,但是苹果的所有产品都只有一个商店,它叫苹果商店。
高度的内容整合,正是索尼所需要的。
索尼与美国的纠结
无论是索尼美国的斯金格,还是索尼美国电脑娱乐的平井一夫,索尼似乎对于美国的从业经验十分看重,总是从美国分公司中挑选索尼总部的总裁人选,这是索尼内部的一个共识:美国经验是行业未来的方向。尽管平井一夫是个日本人,但是他毕业于日本的基督教大学,在日本和美国长大,英文流利,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日美文化混血”。
对于美国经验到底是遵循还是挑战,对美国品牌是超越还是跟随,索尼的品牌文化中始终存在一个非常纠结的问题:索尼与美国的亲疏。但索尼决定了选择一个美国人斯金格来帮助索尼在电影音乐等领域赚钱的时候,另一个美国人乔布斯却在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使得以做电子产品著名的索尼完全陷入被动的局面。
索尼与美国的关系,实际上体现了日本的全球化焦虑症,而正如诸多学者所直言的那样,所谓全球化,其实就是美国化。1963年,索尼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领军人物盛田昭夫举家迁往美国,因为他觉得只有全家搬到美国,才能“了解美国人,了解他们的市场,了解他们的消费习惯和各种规定”。
但是美国的市场瞬息万变,苹果在微软重压之下的崛起几乎是无法预料的事情,乔布斯独具个人风格的领导艺术也是索尼无法效仿的,总是跟在美国人后面,是索尼一心想要全球化的心态优势,也是它最大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