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班主任应该通过适度期待、及时肯定、善意批评等方式,肯定学生的优点,借此在学生心中树立自律意识,克服自己的缺点——即通过对优点和长处的肯定和表扬而消灭缺点和不足,最终实现教育目的。
【关键词】班主任 适度期待 及时肯定 善意批评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赏识教育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意识,有利于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在班主任工作中,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同样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适度的期待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著名试验,他们在一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各选出三个班的学生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通知教师说:“这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实际上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教师接受了“权威语言的暗示”,对名单上的学生态度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偏爱心理和情感。结果八个月后,对这些学生进行智能测验,发现这些学生的成绩确实进步了。这就是人们称之为“教师期望效应”的试验。从这个试验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以赏识的态度对待他们,对他们抱有适度的期望,经过一段时间,他们会感受到教师的期望是一种信任、一种鼓励和一种爱,会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因而也就取得了如老师期望的效果。
教师适时地对学生提出适度的期望,是极其重要的。所谓适度,即对学生的期望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适时,即选择恰当的时机,且不同的阶段对学生的期望也应不同。例如:在班级中,对于平时考试总有不及格现象的学生,希望其能在下一次考试中争取全部通过,消灭不及格;此后,在其成绩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希望他们学得再扎实一些,争取能够获得奖学金;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博览群书,多学习一些课外知识,增强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其素质。这样,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起适宜的期望目标,就如在学生心头点燃了知识大厦阶梯上的一盏盏明灯,促使他们不断前进,不断攀登。
二、及时的肯定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老师的讽刺挖苦、吹毛求疵会挫伤学生的志气,而发自内心的肯定则会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肯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建立在人的心理需求和社会性特征的基础上的,实质上也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它避免了“批评和指责”的负面效应,而是承认差异,肯定长处,还个体自尊和自信,使差异缩小、消失,使个体向完美的方向发展。
实践证明,学生一旦有进步,得到老师及时、中肯而饱含热情的评价,哪怕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都会让他们感到无限温暖,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一旦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赏识,便会立即点燃希望之火,其本能的表现则是积极地配合。作为教师要尽量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并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位学生的长处,予以及时的肯定、表扬,这里“及时”两字很重要。在课堂上,学生准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或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疑难问题等等,教师都要及时予以肯定,这样不仅树立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从而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更有效地发挥。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地激励。我所带的班级有一个学生,由于性格比较孤僻,难以和同学打成一片,因而集体观念有些淡薄。但这个学生英语学得相当好,在第一次英语过级考试时就过了四级。我及时肯定了他的成绩,并且希望他发挥长处,为班集体学英语做点贡献。后来,班里的同学每周写一篇英语短文交给他进行批改,他非常认真。这样不但促进了班级学英语的热情,而且也使他融入到集体中来,促进了能力的提高,并在第二次英语过级考试时通过了六级。
三、善意的批评
赏识教育不只是表扬和鼓励,而且也包含批评。不仅可以批评,而且可以更大胆地批评,奥秘在于“士可杀不可辱”,应该在“看得起,够朋友”的前提下批评。教师应该采取谅解式、迂回式、委婉式的批评,且不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联系个人品德进行批评。当学生犯错误时,应该私下里和学生谈心,推心置腹,善意地指出错误,就事论事,对症下药,提出改正的意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通的桥梁,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提高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416400 湖南省花垣县第一中学)
【关键词】班主任 适度期待 及时肯定 善意批评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赏识教育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意识,有利于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在班主任工作中,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同样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适度的期待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著名试验,他们在一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各选出三个班的学生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通知教师说:“这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实际上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教师接受了“权威语言的暗示”,对名单上的学生态度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偏爱心理和情感。结果八个月后,对这些学生进行智能测验,发现这些学生的成绩确实进步了。这就是人们称之为“教师期望效应”的试验。从这个试验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以赏识的态度对待他们,对他们抱有适度的期望,经过一段时间,他们会感受到教师的期望是一种信任、一种鼓励和一种爱,会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因而也就取得了如老师期望的效果。
教师适时地对学生提出适度的期望,是极其重要的。所谓适度,即对学生的期望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适时,即选择恰当的时机,且不同的阶段对学生的期望也应不同。例如:在班级中,对于平时考试总有不及格现象的学生,希望其能在下一次考试中争取全部通过,消灭不及格;此后,在其成绩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希望他们学得再扎实一些,争取能够获得奖学金;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博览群书,多学习一些课外知识,增强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其素质。这样,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起适宜的期望目标,就如在学生心头点燃了知识大厦阶梯上的一盏盏明灯,促使他们不断前进,不断攀登。
二、及时的肯定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老师的讽刺挖苦、吹毛求疵会挫伤学生的志气,而发自内心的肯定则会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肯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建立在人的心理需求和社会性特征的基础上的,实质上也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它避免了“批评和指责”的负面效应,而是承认差异,肯定长处,还个体自尊和自信,使差异缩小、消失,使个体向完美的方向发展。
实践证明,学生一旦有进步,得到老师及时、中肯而饱含热情的评价,哪怕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都会让他们感到无限温暖,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一旦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赏识,便会立即点燃希望之火,其本能的表现则是积极地配合。作为教师要尽量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并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位学生的长处,予以及时的肯定、表扬,这里“及时”两字很重要。在课堂上,学生准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或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疑难问题等等,教师都要及时予以肯定,这样不仅树立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从而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更有效地发挥。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地激励。我所带的班级有一个学生,由于性格比较孤僻,难以和同学打成一片,因而集体观念有些淡薄。但这个学生英语学得相当好,在第一次英语过级考试时就过了四级。我及时肯定了他的成绩,并且希望他发挥长处,为班集体学英语做点贡献。后来,班里的同学每周写一篇英语短文交给他进行批改,他非常认真。这样不但促进了班级学英语的热情,而且也使他融入到集体中来,促进了能力的提高,并在第二次英语过级考试时通过了六级。
三、善意的批评
赏识教育不只是表扬和鼓励,而且也包含批评。不仅可以批评,而且可以更大胆地批评,奥秘在于“士可杀不可辱”,应该在“看得起,够朋友”的前提下批评。教师应该采取谅解式、迂回式、委婉式的批评,且不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联系个人品德进行批评。当学生犯错误时,应该私下里和学生谈心,推心置腹,善意地指出错误,就事论事,对症下药,提出改正的意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通的桥梁,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提高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416400 湖南省花垣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