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柯鲁柯镇安康村的代存忠,原籍在海东市乐都区浦台乡化庄村,属于脑山地区。到21世纪初,坐落在山头上的化庄村水、电、路都不通,代存忠的三辈都生活在这个地方,他和其他村民一样,以种小麦、青稞、豌豆为生,因为没有水源,只能靠天吃饭,家里的境况可想而知。碰上大旱之年,辛苦白费不说,连肚子都吃不饱。在代存忠的记忆里,他就盼个秋天,因为不管一年的收成有没有,到了秋天总能吃上几顿饱饭。代存忠是个老实忠厚的人,他内心有一个信条:只要活着,只要肯干,总有一碗饭吃。但是,在那个鸟都不拉屎的地方,尽管代存忠一家十分努力,但还是空手而归,连两个孩子的温饱都解决不了。代存忠慌了,他第一次有了想离开化庄村的念头。
2003年,化庄村遭遇大旱,一年的收成就这样付之东流。看着两个女儿的眼神,想着妻子暗自抹泪的情景,代存忠再也坐不住了,离开乐都离开化庄村的念头在他内心变得越发坚定起来,他觉得走出去讨饭吃也比靠天吃饭强。按他的话说,只要有一双手,勤快一点儿,总会有出路。于是,他想起了几年前认识的一个叫包二浪的朋友。
包二浪是他到黄南修路打工时认识的。修路期间,他和包二浪很是聊得来,每天晚上收工以后,他和包二浪便将草原当床,天当房,看着满天的星星聊很久,他们聊自己的家乡,聊家里的亲人,把打工的艰难和辛苦全部抛诸脑后。包二浪听说了他家的情况以后,颇为感慨地对他说:“代兄弟,你们海东是出麦子的地方,一条湟水河奔流而下,那可是老天爷给你们的福利,你说你的家乡连年遭旱,谁信啊?!”在包二浪的心里,海东可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哪里像海西,茫茫戈壁,一眼望不到头的荒漠,一年四季刮不完的风。代存忠听完包二浪的疑惑后便将自己家的情况细细描述了一番,半信半疑的包二浪越发觉得不可思议。看着代存忠无助的眼神,包二浪拍着胸脯说:“代兄弟,如果你的家乡真的那么不中用,那你就到海西來,到德令哈农场来,我们海西虽说条件艰苦,但比起你的老家,至少还能让你的妻儿老小吃上一顿囫囵饭,只要你肯干,保证不饿肚子。”
此时,包二浪的话在代存忠的脑子里回荡着,他认为该是他下定决心的时候了,如果再守着这方没有水、没有电、闭塞荒芜的土地,他们一家就永远脱不了贫穷的帽子。下定了决心,代存忠带着家里仅有的1000元钱,背着两床被子,带着妻女在秋收无望和失落中离开了他生活40多年的故乡。
到德令哈农场,正是收获的季节。一大堆一大堆的菜籽和小麦像山一样堆在农场的打麦场上,看到像山一样堆起来的粮食,代存忠的心里便充满了希望。这样的收成在化庄村,一整个大队都赶不上。正在此时,一个乐都口音的老汉问起他来:“小伙子,看你拖家带口的,背了不少东西,你这是打哪里来?到农场找谁?”一听到家乡口音,代存忠眼前一亮,原来这里还有老乡。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代存忠像找到了救星一般诉起苦来。老汉听完代存忠的诉说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小伙子,别担心,你要是来这个地方推日子,这是一个好地方,只要吃得了苦,至少饿不死你们一家。”随后在乐都老乡的指引下,代存忠到一大队找到了当年一起打工的包二浪。两个多年未见的人,自然有说不完的话。两个人喝着小酒,听着各自发生的事,不知不觉一夜就过去了。知道代存忠在家乡遭遇的种种以后,包二浪说:“在这里谋生挺好的,但这个地方蚊子多、风大,你们能受得了吗?”听完包二浪的话后,代存忠毫不犹豫地说:“我一定要在这里扎根。”
第二天,包二浪给他找了三间土坯房,就这样,一家人安顿了下来。虽然安顿下来了,但接下来等着他的是一个又一个困难。代存忠记得很清楚,刚来的时候,正是秋天,蚊子格外疯狂,黑压压一片,肆无忌惮地侵袭着农场的角角落落。全家老小被蚊子咬得没有一块好肉,两个女儿不停地哭闹,看着孩子受尽了罪,代存忠的心都碎了。可是比起饿肚子,被蚊子咬算什么。何况听村民们说德令哈的蚊子认人,待个两三年就不咬了。代存忠不停地哄着女儿,劝着媳妇。慢慢地,天冷了,蚊子也少了,总算是消停了。可是,让代存忠没有想到的是,德令哈这个地方的风吹起来更是要命,尤其到了冬天,大风像是长了眼睛一样,专门往他们住的土坯房里钻,没有办法,只能靠塑料布封堵。全家人围坐在炉火旁都感觉不到热,看着冻得发抖的两个孩子,媳妇坐不住了,哭天抹泪地说:“两个孩子小,生活不习惯,气候不习惯,再这样下去,我们还没吃一顿饱饭就被这里的气候折磨死了,我要带着孩子们回家,家里虽然吃不饱肚子,但是也没有这样的苦受。”一看到媳妇哭,代存忠也哭,他不停地劝说媳妇,不停地安慰两个女儿,这个时候,除了给她们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之外,他什么都做不了。就这样,两个人守护着两个女儿,迎着无法想象的困难在德令哈农场熬过了2004年的那个冬天。
德令哈是蒙古语,翻译成汉语是“金色的世界”。相传,蒙古的铁骑到达这个地方的时候,正是黄昏,大漠戈壁残阳如血,这位身经百战的蒙古大汗情不自禁地欢呼:“德令哈。”从此,这一片戈壁就被叫作“德令哈”。公元1637年,西蒙古固始汗将德令哈分给自己的一个儿子八台吉。八台吉察看自己所分的领地时正逢金色八月,草原一片金黄,四周群山环绕,中间一片空旷的牧场,美丽的湖泊水天一色。台吉不禁喜出望外,大声叫道:“苍天给我们部落赏赐了这片宝地,那就把这个地方叫作‘阿里腾德令哈’吧!”从此这个地方就定名为“阿里腾德令哈”。世事变迁,如今的德令哈依然是世人眼里的金色世界,这座矗立在高原的城市不再是海子笔下荒芜的城,它是一座绿色的城市,2.7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近10万人生活,宽阔的街道、耸立在绿茵中的楼房、袭人的花香让这座小城清新脱俗,天然雅致。
第二年,渐渐熟悉了生活环境的代存忠一家不再有回老家的念头,在包二浪和村委会的帮助下,代存忠填了表,到镇政府盖了章子,从德令哈派出所要了准迁证,把一家四口的户口从乐都迁到了德令哈,算是真正稳定了下来。
那一年春天,野心勃勃摩拳擦掌的代存忠承包了一个老板的10亩地,开始了他的二次创业之路。德令哈的春天,在代存忠眼里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看着一望无际的田野,看着农田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代存忠仿佛就看到了秋天一片金黄的景色,看到了一堆堆粮食就堆放在自己的眼前,媳妇和女儿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这一年,代存忠种了10亩菜籽,这10亩地承载着代存忠的希望,因此,他格外上心,浇水、除草都不马虎。春去夏来,看着10亩菜籽一天天长大,开出黄灿灿的花,他就开心得睡不着觉。代存忠说:“秋天的时候,菜籽就打了2000多斤,这么多的菜籽,我就像个孩子一样一遍一遍地扬尘,圆溜溜的菜籽抛到空中又滚落一地,你不知道那是啥感觉……”代存忠装了二十几袋菜籽,摞满了房间的一个墙角。看着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的这么多的菜籽,代存忠和媳妇高兴得说不出话来,他们觉得,好日子要来了,他们总算是熬到头了。
当年,他把菜籽卖出去得了2000多元,看着手里沉甸甸的钱,代存忠的信心更加足了,他坚信,只要在这个地方勤勤恳恳,付出努力,一定能够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接下来的几年,代存忠和妻子在附近的砖场打工。用架子车拉砖坯子进窑,夫唱妇随,一个人拉一个人推,两个人不怕累也不怕苦,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两三千元钱,生活一下子好了起来。大女儿也争气,考上了大学,一家人和和美美,对生活也有了盼头。
2013年,政府危房改造项目给了代存忠夫妇5000元钱,存了一点小积蓄的代存忠两口子盖了四间砖房。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代存忠躺在新房子的大炕上,有点儿不相信眼前的光景。他的祖辈在乐都化庄村生活了几辈子,住的依然是土坯房。每一代都是忠厚老实的种田人,每一代都拼尽自己的力量想让家人过得好,却都没有他在德令哈的这九年活得有希望、有滋味、有信心。他的爷爷含泪而去,最终都没有让老人家畅畅快快地吃一顿没有负担的饭,现在他的父亲还在那个靠天吃饭的乐都化庄村,只因为落叶归根,始终走不出贫穷了一辈子的大山,走不出乐都。
就在代存忠一家人沉浸在幸福的生活中不久,家里发生了又一次变故。2014年,媳妇得了妇科囊肿,近两万元的医药费把这个刚刚有点儿起色的家庭再一次推向了贫困的边缘。看着媳妇被病痛折磨得没有一点儿精神,想到近两万元的手术费,代存忠又一次绝望了。刚盖了房子,大女儿的生活费需要给,现在媳妇又病了,这可如何是好,这日子咋过啊,活个啥人啊?!看着媳妇的脸,听着女儿从学校打来的电话,代存忠蹲在院子的南墙根下哭了,两行清泪流不尽一个男人的无助和绝望,他觉得他连往前走一步的勇气都没有了。
生活要继续,媳妇的病也一定要治,代存忠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又向亲朋好友借了8000元钱,算是付清了医药费。但是,这个刚刚有了盼头的家庭就这样被拖到了贫困的行列。媳妇是不能再干重活了,两个孩子都还在上学,代存忠是这个家里唯一的指望。
代存忠说:“那一年对我来说是个噩梦,我们两口子夫唱妇随,一起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媳妇对这个家庭、对我、对两个孩子,太重要了。没有媳妇,那个家也就名存实亡了。”看着痛苦不堪的媳妇,代存忠的心都碎了。想着这件事,他彻夜难眠,有时候半夜爬起来就在院子里溜达。海西一旦进入秋冬季,那个风吹起来能要人的命,可他站在院子里一点儿也感觉不到风吹进身体刺骨的疼。有时候他也怀疑,如果他们一家还在乐都,媳妇是不是就不得这样的病,一家人虽然饿肚子,却能够相守相依,总比失去的好。
苍天不负有心人,2015年,赶上精准扶贫,代存忠的家庭情况得到了村委会、镇政府、驻村干部的关注。经过层层审核,代存忠被列为贫困户,当年医药费就报了16000多元。代存忠怎么也没有想到,妻子得病了,国家还能报销这么多医药费。同时,为了解决生活来源,代存忠被聘为护林员,一个月有2400元的工资。村委会又让包括他在内的所有贫困户操心120亩藜麦,按天计算,在藜麦种植和收成期间,每人一天有100元的劳务费,年底分红又分到2000元,当年的收入就达到1万多元。
走进代存忠家,干干净净的院子里,向日葵已经结了果实,亮亮堂堂、落地式大窗户的四间封闭房坐北朝南,太阳照在这个小院子里,安静又温馨。走进房间,各种小花在封闭的阳台上争奇斗妍。屋子里55寸的液晶电视、双开门的冰箱、冰柜、現代的流行沙发样样俱全,你怎么也想不到这是贫困户的家。代存忠说:“这是这两年精准扶贫的好处,国家看到了我的困难,驻村干部看到了我的困难,村委会看到了我的困难,努力让我脱贫,享受国家的各种政策,我不仅吃公家的饭,我的两个女儿上学也有补助,我从心里感谢国家,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是的,精准扶贫让代存忠2016年的年收入达到12972元,已经实现了脱贫。
2017年,代存忠看到了藜麦的种植前景,在村里承包了10亩地种起了藜麦。种藜麦是个操心的活儿,除了承包费、拔草、有机肥的费用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支出,只要手脚勤快一些,多操心一些,一定有收获。就如代存忠预料的一样,2017年,藜麦的价格上涨,当年收获藜麦2000多斤,在驻村干部康书记的推荐下,代存忠的藜麦卖了两万多元,也让代存忠对种植藜麦更加有信心了。这一年,代存忠的收入达到了16544元。
2018年,代存忠在香日德农场按一亩地400元的价格承包了100亩地,藜麦的长势好,按照他的说法,一亩地能收二三百公斤。为了把藜麦种好,代存忠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了一棵藜麦。问他为什么只种一棵,他说他在做实验,看看藜麦种稀一点儿好还是种稠一点儿好。院子里的藜麦长得很高大,结的藜麦也要比地里的好。他说:“家里的小环境要比地里的环境好一些,所以会长这么好。但总体来说,还是种稀一点儿比较好。”他打算明年在香日德农场再承包100亩地,全部种成藜麦,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要把我的日子过得像藜麦一样红红火火”。
对代存忠来说,这两年自己被列为贫困户,成了他的逆鳞,他始终觉得他还算是一个勤快的人,让他戴着贫困户的帽子他觉得很丢人。按他的话说,像鸡一样两个爪爪刨紧些,勤快些,总有吃的,总有挣钱的地方。天天戴着贫困户的帽子,出去了以后被村子里的人说自己是贫困户,心里总是不舒服。因此,代存忠每天就想着怎么能够脱贫,怎样才能脱贫。现在的他不但实现了脱贫,而且一年比一年好,差不多都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真正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代存忠所在的安康村隶属柯鲁柯镇,是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据安康村书记周统寿介绍,安康村2003年3月建制,全村169户654人,少数民族41户162人,耕地面积1579亩,劳动力规模有300人,贫困户有7户共25人。人均居住建筑面积20平方米,户均建设用地面积600平方米,人均耕地面积4亩,农作物以小麦、青稞、油菜、枸杞、藜麦为主。
安康村的大多数村民都是1993年从互助县五十乡引劳到德令哈农场种地的,村书记来自互助县奎浪村,那里属于纯脑山地区。周统寿回忆起在互助的生活经历时说:“那时候,我们的奎浪村十年九旱,交通也不便。在我的记忆里,我是饿着肚子长大的,吃土豆长大的。去一趟城里,要翻山越岭,走好几个小时才能到。我们也很努力,但我真的穷怕了,为了讨生活,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背井离乡,来到了海西州德令哈。刚来到海西的时候,水利、设备都跟不上,加上气候不习惯,生活很艰苦。最主要的是,那时候还被当地人歧视,但不管那个时候过得多么艰苦,我们都能坚持,因为我们能吃饱肚子。”
2003年,德令哈农场改制,19000亩田地全部分给了引劳、移民过来的4244人。周统寿感慨地说:“有了自己的土地,大家的积极性高了,干劲儿也足了,加上政府投入的资金力度一年比一年多,水、电、住房改造,道路村村通等扶贫项目一拨又一拨,就像改革开放的浪潮,我们能看到这浪,能感觉到歌曲里唱的那样的春天,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政府所做的努力。就拿水来说,2003年之前,喝的是大坑积的水。2003年,申请人畜饮水工程,打120米深的井把地底下的水引上来,通到家家户户。2018年,借助城市管网工程,把德令哈市自来水公司的安全饮用水通到了村民的家里。总的来说,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我们所有的村都达到了亮化、绿化、美化的要求。现在家家户户都是封闭式的砖房,喝着政府花了100多万元从德令哈拉到家里的自来水,吃着自己种的粮食,看着像山一样摞起来的装满粮食的麻袋,这日子你都不知道有多殷实。自从村容村貌整个大变样了以后,白墙青瓦,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走在巷道里,有时候我都能笑出声来。说句大实话,我们的生活比有些来村里扶贫的干部的生活还要好,房子比他们的宽敞,电视也比他们的大……除了种田,我们还可以干副业挣钱,去铁路、光伏电站干活,海西的发展快,可以干的活也很多,只要肯干,你就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2015年10月,精准扶贫工作开展,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委会立即行动,将村里一些没有分给农户的土地进行了平整,总共平整出120亩土地,将州委、州政府投资的30万元全部用在种植藜麦上,当年收益12.5万元。村里有7户贫困户,3户缺土地致贫,3户因病致贫,1户的户主在地里干活时把腿摔坏了,没有接好,因病致贫。村委会就将这120亩藜麦的打理都归给这7户贫困户,4月和5月是藜麦的种植时间,10月是收获的季节,给他们每天100元的务工费,一年下来每户可以拿到4000元,然后再按10%左右分红。这样下来每年每户贫困户的劳务收入就达到了11000元。剩下的钱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缴医疗保险,给考上大学的学生每人奖励1000元,代交全村1579亩地的灌溉用水和村民生活用水的水費。对于安康村里没有户口的23户,村里在孩子的上学、房屋改造等福利方面同等对待,在本地缴纳医疗保险还可以享受本地的医疗报销制度。
2017年,安康村拿到50万元的援青资金,村委会和驻村干部在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开会研究,将30万元用于购买机械,20万元用于藜麦的扩大再种植。2017年,安康村发展集体经济,通过发展藜麦种植收益18万元,7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000元,给积极争取脱贫致富的三户贫困户分别奖励1000元,医疗保险代交年龄从60岁调到50岁,给考上大学和高中的10名孩子每人奖励1000元,代交人畜饮水水电费6500元,代交1500亩农田灌溉水费22500元。村里的树需要管护,给4名村里的环境卫生林业管护员每人1000元的管护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好政策和村民们的辛勤耕耘换来了安康村村民的幸福生活,也换来了一个更加向上更加祥和的民族团结大家庭。现在安康村有169户人家,不说其他的机械设备,光私家车就有87辆。村民们有时给驻村干部开玩笑说:“我们住的是封闭式小别墅,开着私家车,吃的是天然无污染的自家种的菜,这生活比你们城里人好。”更重要的是,村里的党员每人负责3户住户,平常一有时间就把党的好政策宣讲给村民,让家家户户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对从海东及其他地区以引劳、移民等方式到海西的村民来说,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配套政策让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变成了现实。政府坚定不移的脱贫决心,点燃的不仅仅是大家脱贫的愿望,更是想尽一切办法实现致富的理想。村民换脑筋、换思想,发挥自己的特长,找技术、找门路自力更生,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发展的平台,注入了脱贫的精神动力,扫除了“头脑贫困”的障碍,自己站了起来,做到了真正的精神脱贫。
走访村里的村民,大家有着同样的感触,他们对海东的记忆已经越来越淡。那些久远的记忆里,除了饿肚子,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不自信,对将来的无助和渺茫。而德令哈农场却是改变他们命运的转折点,让他们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期盼,有了更多的打算,那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真实地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他们是幸福的,更是幸运的。有一位年近70岁的老太太这样说:“我们这些人,都是来自海东的,我见过湟中、湟源的,也见过民和、乐都的,听别人说还有化隆、循化的。我是互助人,我们在原来的家乡都是穷困潦倒的人家,穷到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现在我们的生活像是到了天堂一样。说一句公道话呀,是海西接纳了海东的贫困户,帮了海东的大忙了。”
夏末初秋的季节,走在村巷里,每户村民的大门口都种了一种叫芫荽梅的花,开得极其艳丽。小巷干净又安静,恍若时间在这里是停止的。家家户户的门都是锁着的,一问才知道都出去干活了。这个季节正是枸杞采收的季节,别说放暑假的孩子们,就连60岁以上的老太太也要出去干活,采摘枸杞。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连交养老金都从一家每人一两百元的最低档提高到现在每人都交2000元。就连柯鲁柯镇没有户口的800多户村民,只要人勤快,过上好日子也是没有一点儿问题的。
作者简介:寒竹,本名田梅秀。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税月如歌》、报告文学《坚守》《那片瀚海,那片情》,主编文集《铭刻在废墟上的记忆》。
2003年,化庄村遭遇大旱,一年的收成就这样付之东流。看着两个女儿的眼神,想着妻子暗自抹泪的情景,代存忠再也坐不住了,离开乐都离开化庄村的念头在他内心变得越发坚定起来,他觉得走出去讨饭吃也比靠天吃饭强。按他的话说,只要有一双手,勤快一点儿,总会有出路。于是,他想起了几年前认识的一个叫包二浪的朋友。
包二浪是他到黄南修路打工时认识的。修路期间,他和包二浪很是聊得来,每天晚上收工以后,他和包二浪便将草原当床,天当房,看着满天的星星聊很久,他们聊自己的家乡,聊家里的亲人,把打工的艰难和辛苦全部抛诸脑后。包二浪听说了他家的情况以后,颇为感慨地对他说:“代兄弟,你们海东是出麦子的地方,一条湟水河奔流而下,那可是老天爷给你们的福利,你说你的家乡连年遭旱,谁信啊?!”在包二浪的心里,海东可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哪里像海西,茫茫戈壁,一眼望不到头的荒漠,一年四季刮不完的风。代存忠听完包二浪的疑惑后便将自己家的情况细细描述了一番,半信半疑的包二浪越发觉得不可思议。看着代存忠无助的眼神,包二浪拍着胸脯说:“代兄弟,如果你的家乡真的那么不中用,那你就到海西來,到德令哈农场来,我们海西虽说条件艰苦,但比起你的老家,至少还能让你的妻儿老小吃上一顿囫囵饭,只要你肯干,保证不饿肚子。”
此时,包二浪的话在代存忠的脑子里回荡着,他认为该是他下定决心的时候了,如果再守着这方没有水、没有电、闭塞荒芜的土地,他们一家就永远脱不了贫穷的帽子。下定了决心,代存忠带着家里仅有的1000元钱,背着两床被子,带着妻女在秋收无望和失落中离开了他生活40多年的故乡。
到德令哈农场,正是收获的季节。一大堆一大堆的菜籽和小麦像山一样堆在农场的打麦场上,看到像山一样堆起来的粮食,代存忠的心里便充满了希望。这样的收成在化庄村,一整个大队都赶不上。正在此时,一个乐都口音的老汉问起他来:“小伙子,看你拖家带口的,背了不少东西,你这是打哪里来?到农场找谁?”一听到家乡口音,代存忠眼前一亮,原来这里还有老乡。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代存忠像找到了救星一般诉起苦来。老汉听完代存忠的诉说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小伙子,别担心,你要是来这个地方推日子,这是一个好地方,只要吃得了苦,至少饿不死你们一家。”随后在乐都老乡的指引下,代存忠到一大队找到了当年一起打工的包二浪。两个多年未见的人,自然有说不完的话。两个人喝着小酒,听着各自发生的事,不知不觉一夜就过去了。知道代存忠在家乡遭遇的种种以后,包二浪说:“在这里谋生挺好的,但这个地方蚊子多、风大,你们能受得了吗?”听完包二浪的话后,代存忠毫不犹豫地说:“我一定要在这里扎根。”
第二天,包二浪给他找了三间土坯房,就这样,一家人安顿了下来。虽然安顿下来了,但接下来等着他的是一个又一个困难。代存忠记得很清楚,刚来的时候,正是秋天,蚊子格外疯狂,黑压压一片,肆无忌惮地侵袭着农场的角角落落。全家老小被蚊子咬得没有一块好肉,两个女儿不停地哭闹,看着孩子受尽了罪,代存忠的心都碎了。可是比起饿肚子,被蚊子咬算什么。何况听村民们说德令哈的蚊子认人,待个两三年就不咬了。代存忠不停地哄着女儿,劝着媳妇。慢慢地,天冷了,蚊子也少了,总算是消停了。可是,让代存忠没有想到的是,德令哈这个地方的风吹起来更是要命,尤其到了冬天,大风像是长了眼睛一样,专门往他们住的土坯房里钻,没有办法,只能靠塑料布封堵。全家人围坐在炉火旁都感觉不到热,看着冻得发抖的两个孩子,媳妇坐不住了,哭天抹泪地说:“两个孩子小,生活不习惯,气候不习惯,再这样下去,我们还没吃一顿饱饭就被这里的气候折磨死了,我要带着孩子们回家,家里虽然吃不饱肚子,但是也没有这样的苦受。”一看到媳妇哭,代存忠也哭,他不停地劝说媳妇,不停地安慰两个女儿,这个时候,除了给她们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之外,他什么都做不了。就这样,两个人守护着两个女儿,迎着无法想象的困难在德令哈农场熬过了2004年的那个冬天。
德令哈是蒙古语,翻译成汉语是“金色的世界”。相传,蒙古的铁骑到达这个地方的时候,正是黄昏,大漠戈壁残阳如血,这位身经百战的蒙古大汗情不自禁地欢呼:“德令哈。”从此,这一片戈壁就被叫作“德令哈”。公元1637年,西蒙古固始汗将德令哈分给自己的一个儿子八台吉。八台吉察看自己所分的领地时正逢金色八月,草原一片金黄,四周群山环绕,中间一片空旷的牧场,美丽的湖泊水天一色。台吉不禁喜出望外,大声叫道:“苍天给我们部落赏赐了这片宝地,那就把这个地方叫作‘阿里腾德令哈’吧!”从此这个地方就定名为“阿里腾德令哈”。世事变迁,如今的德令哈依然是世人眼里的金色世界,这座矗立在高原的城市不再是海子笔下荒芜的城,它是一座绿色的城市,2.7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近10万人生活,宽阔的街道、耸立在绿茵中的楼房、袭人的花香让这座小城清新脱俗,天然雅致。
第二年,渐渐熟悉了生活环境的代存忠一家不再有回老家的念头,在包二浪和村委会的帮助下,代存忠填了表,到镇政府盖了章子,从德令哈派出所要了准迁证,把一家四口的户口从乐都迁到了德令哈,算是真正稳定了下来。
那一年春天,野心勃勃摩拳擦掌的代存忠承包了一个老板的10亩地,开始了他的二次创业之路。德令哈的春天,在代存忠眼里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看着一望无际的田野,看着农田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代存忠仿佛就看到了秋天一片金黄的景色,看到了一堆堆粮食就堆放在自己的眼前,媳妇和女儿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这一年,代存忠种了10亩菜籽,这10亩地承载着代存忠的希望,因此,他格外上心,浇水、除草都不马虎。春去夏来,看着10亩菜籽一天天长大,开出黄灿灿的花,他就开心得睡不着觉。代存忠说:“秋天的时候,菜籽就打了2000多斤,这么多的菜籽,我就像个孩子一样一遍一遍地扬尘,圆溜溜的菜籽抛到空中又滚落一地,你不知道那是啥感觉……”代存忠装了二十几袋菜籽,摞满了房间的一个墙角。看着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的这么多的菜籽,代存忠和媳妇高兴得说不出话来,他们觉得,好日子要来了,他们总算是熬到头了。
当年,他把菜籽卖出去得了2000多元,看着手里沉甸甸的钱,代存忠的信心更加足了,他坚信,只要在这个地方勤勤恳恳,付出努力,一定能够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接下来的几年,代存忠和妻子在附近的砖场打工。用架子车拉砖坯子进窑,夫唱妇随,一个人拉一个人推,两个人不怕累也不怕苦,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两三千元钱,生活一下子好了起来。大女儿也争气,考上了大学,一家人和和美美,对生活也有了盼头。
2013年,政府危房改造项目给了代存忠夫妇5000元钱,存了一点小积蓄的代存忠两口子盖了四间砖房。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代存忠躺在新房子的大炕上,有点儿不相信眼前的光景。他的祖辈在乐都化庄村生活了几辈子,住的依然是土坯房。每一代都是忠厚老实的种田人,每一代都拼尽自己的力量想让家人过得好,却都没有他在德令哈的这九年活得有希望、有滋味、有信心。他的爷爷含泪而去,最终都没有让老人家畅畅快快地吃一顿没有负担的饭,现在他的父亲还在那个靠天吃饭的乐都化庄村,只因为落叶归根,始终走不出贫穷了一辈子的大山,走不出乐都。
就在代存忠一家人沉浸在幸福的生活中不久,家里发生了又一次变故。2014年,媳妇得了妇科囊肿,近两万元的医药费把这个刚刚有点儿起色的家庭再一次推向了贫困的边缘。看着媳妇被病痛折磨得没有一点儿精神,想到近两万元的手术费,代存忠又一次绝望了。刚盖了房子,大女儿的生活费需要给,现在媳妇又病了,这可如何是好,这日子咋过啊,活个啥人啊?!看着媳妇的脸,听着女儿从学校打来的电话,代存忠蹲在院子的南墙根下哭了,两行清泪流不尽一个男人的无助和绝望,他觉得他连往前走一步的勇气都没有了。
生活要继续,媳妇的病也一定要治,代存忠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又向亲朋好友借了8000元钱,算是付清了医药费。但是,这个刚刚有了盼头的家庭就这样被拖到了贫困的行列。媳妇是不能再干重活了,两个孩子都还在上学,代存忠是这个家里唯一的指望。
代存忠说:“那一年对我来说是个噩梦,我们两口子夫唱妇随,一起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媳妇对这个家庭、对我、对两个孩子,太重要了。没有媳妇,那个家也就名存实亡了。”看着痛苦不堪的媳妇,代存忠的心都碎了。想着这件事,他彻夜难眠,有时候半夜爬起来就在院子里溜达。海西一旦进入秋冬季,那个风吹起来能要人的命,可他站在院子里一点儿也感觉不到风吹进身体刺骨的疼。有时候他也怀疑,如果他们一家还在乐都,媳妇是不是就不得这样的病,一家人虽然饿肚子,却能够相守相依,总比失去的好。
苍天不负有心人,2015年,赶上精准扶贫,代存忠的家庭情况得到了村委会、镇政府、驻村干部的关注。经过层层审核,代存忠被列为贫困户,当年医药费就报了16000多元。代存忠怎么也没有想到,妻子得病了,国家还能报销这么多医药费。同时,为了解决生活来源,代存忠被聘为护林员,一个月有2400元的工资。村委会又让包括他在内的所有贫困户操心120亩藜麦,按天计算,在藜麦种植和收成期间,每人一天有100元的劳务费,年底分红又分到2000元,当年的收入就达到1万多元。
走进代存忠家,干干净净的院子里,向日葵已经结了果实,亮亮堂堂、落地式大窗户的四间封闭房坐北朝南,太阳照在这个小院子里,安静又温馨。走进房间,各种小花在封闭的阳台上争奇斗妍。屋子里55寸的液晶电视、双开门的冰箱、冰柜、現代的流行沙发样样俱全,你怎么也想不到这是贫困户的家。代存忠说:“这是这两年精准扶贫的好处,国家看到了我的困难,驻村干部看到了我的困难,村委会看到了我的困难,努力让我脱贫,享受国家的各种政策,我不仅吃公家的饭,我的两个女儿上学也有补助,我从心里感谢国家,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是的,精准扶贫让代存忠2016年的年收入达到12972元,已经实现了脱贫。
2017年,代存忠看到了藜麦的种植前景,在村里承包了10亩地种起了藜麦。种藜麦是个操心的活儿,除了承包费、拔草、有机肥的费用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支出,只要手脚勤快一些,多操心一些,一定有收获。就如代存忠预料的一样,2017年,藜麦的价格上涨,当年收获藜麦2000多斤,在驻村干部康书记的推荐下,代存忠的藜麦卖了两万多元,也让代存忠对种植藜麦更加有信心了。这一年,代存忠的收入达到了16544元。
2018年,代存忠在香日德农场按一亩地400元的价格承包了100亩地,藜麦的长势好,按照他的说法,一亩地能收二三百公斤。为了把藜麦种好,代存忠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了一棵藜麦。问他为什么只种一棵,他说他在做实验,看看藜麦种稀一点儿好还是种稠一点儿好。院子里的藜麦长得很高大,结的藜麦也要比地里的好。他说:“家里的小环境要比地里的环境好一些,所以会长这么好。但总体来说,还是种稀一点儿比较好。”他打算明年在香日德农场再承包100亩地,全部种成藜麦,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要把我的日子过得像藜麦一样红红火火”。
对代存忠来说,这两年自己被列为贫困户,成了他的逆鳞,他始终觉得他还算是一个勤快的人,让他戴着贫困户的帽子他觉得很丢人。按他的话说,像鸡一样两个爪爪刨紧些,勤快些,总有吃的,总有挣钱的地方。天天戴着贫困户的帽子,出去了以后被村子里的人说自己是贫困户,心里总是不舒服。因此,代存忠每天就想着怎么能够脱贫,怎样才能脱贫。现在的他不但实现了脱贫,而且一年比一年好,差不多都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真正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代存忠所在的安康村隶属柯鲁柯镇,是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据安康村书记周统寿介绍,安康村2003年3月建制,全村169户654人,少数民族41户162人,耕地面积1579亩,劳动力规模有300人,贫困户有7户共25人。人均居住建筑面积20平方米,户均建设用地面积600平方米,人均耕地面积4亩,农作物以小麦、青稞、油菜、枸杞、藜麦为主。
安康村的大多数村民都是1993年从互助县五十乡引劳到德令哈农场种地的,村书记来自互助县奎浪村,那里属于纯脑山地区。周统寿回忆起在互助的生活经历时说:“那时候,我们的奎浪村十年九旱,交通也不便。在我的记忆里,我是饿着肚子长大的,吃土豆长大的。去一趟城里,要翻山越岭,走好几个小时才能到。我们也很努力,但我真的穷怕了,为了讨生活,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背井离乡,来到了海西州德令哈。刚来到海西的时候,水利、设备都跟不上,加上气候不习惯,生活很艰苦。最主要的是,那时候还被当地人歧视,但不管那个时候过得多么艰苦,我们都能坚持,因为我们能吃饱肚子。”
2003年,德令哈农场改制,19000亩田地全部分给了引劳、移民过来的4244人。周统寿感慨地说:“有了自己的土地,大家的积极性高了,干劲儿也足了,加上政府投入的资金力度一年比一年多,水、电、住房改造,道路村村通等扶贫项目一拨又一拨,就像改革开放的浪潮,我们能看到这浪,能感觉到歌曲里唱的那样的春天,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政府所做的努力。就拿水来说,2003年之前,喝的是大坑积的水。2003年,申请人畜饮水工程,打120米深的井把地底下的水引上来,通到家家户户。2018年,借助城市管网工程,把德令哈市自来水公司的安全饮用水通到了村民的家里。总的来说,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我们所有的村都达到了亮化、绿化、美化的要求。现在家家户户都是封闭式的砖房,喝着政府花了100多万元从德令哈拉到家里的自来水,吃着自己种的粮食,看着像山一样摞起来的装满粮食的麻袋,这日子你都不知道有多殷实。自从村容村貌整个大变样了以后,白墙青瓦,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走在巷道里,有时候我都能笑出声来。说句大实话,我们的生活比有些来村里扶贫的干部的生活还要好,房子比他们的宽敞,电视也比他们的大……除了种田,我们还可以干副业挣钱,去铁路、光伏电站干活,海西的发展快,可以干的活也很多,只要肯干,你就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2015年10月,精准扶贫工作开展,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委会立即行动,将村里一些没有分给农户的土地进行了平整,总共平整出120亩土地,将州委、州政府投资的30万元全部用在种植藜麦上,当年收益12.5万元。村里有7户贫困户,3户缺土地致贫,3户因病致贫,1户的户主在地里干活时把腿摔坏了,没有接好,因病致贫。村委会就将这120亩藜麦的打理都归给这7户贫困户,4月和5月是藜麦的种植时间,10月是收获的季节,给他们每天100元的务工费,一年下来每户可以拿到4000元,然后再按10%左右分红。这样下来每年每户贫困户的劳务收入就达到了11000元。剩下的钱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缴医疗保险,给考上大学的学生每人奖励1000元,代交全村1579亩地的灌溉用水和村民生活用水的水費。对于安康村里没有户口的23户,村里在孩子的上学、房屋改造等福利方面同等对待,在本地缴纳医疗保险还可以享受本地的医疗报销制度。
2017年,安康村拿到50万元的援青资金,村委会和驻村干部在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开会研究,将30万元用于购买机械,20万元用于藜麦的扩大再种植。2017年,安康村发展集体经济,通过发展藜麦种植收益18万元,7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000元,给积极争取脱贫致富的三户贫困户分别奖励1000元,医疗保险代交年龄从60岁调到50岁,给考上大学和高中的10名孩子每人奖励1000元,代交人畜饮水水电费6500元,代交1500亩农田灌溉水费22500元。村里的树需要管护,给4名村里的环境卫生林业管护员每人1000元的管护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好政策和村民们的辛勤耕耘换来了安康村村民的幸福生活,也换来了一个更加向上更加祥和的民族团结大家庭。现在安康村有169户人家,不说其他的机械设备,光私家车就有87辆。村民们有时给驻村干部开玩笑说:“我们住的是封闭式小别墅,开着私家车,吃的是天然无污染的自家种的菜,这生活比你们城里人好。”更重要的是,村里的党员每人负责3户住户,平常一有时间就把党的好政策宣讲给村民,让家家户户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对从海东及其他地区以引劳、移民等方式到海西的村民来说,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配套政策让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变成了现实。政府坚定不移的脱贫决心,点燃的不仅仅是大家脱贫的愿望,更是想尽一切办法实现致富的理想。村民换脑筋、换思想,发挥自己的特长,找技术、找门路自力更生,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发展的平台,注入了脱贫的精神动力,扫除了“头脑贫困”的障碍,自己站了起来,做到了真正的精神脱贫。
走访村里的村民,大家有着同样的感触,他们对海东的记忆已经越来越淡。那些久远的记忆里,除了饿肚子,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不自信,对将来的无助和渺茫。而德令哈农场却是改变他们命运的转折点,让他们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期盼,有了更多的打算,那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真实地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他们是幸福的,更是幸运的。有一位年近70岁的老太太这样说:“我们这些人,都是来自海东的,我见过湟中、湟源的,也见过民和、乐都的,听别人说还有化隆、循化的。我是互助人,我们在原来的家乡都是穷困潦倒的人家,穷到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现在我们的生活像是到了天堂一样。说一句公道话呀,是海西接纳了海东的贫困户,帮了海东的大忙了。”
夏末初秋的季节,走在村巷里,每户村民的大门口都种了一种叫芫荽梅的花,开得极其艳丽。小巷干净又安静,恍若时间在这里是停止的。家家户户的门都是锁着的,一问才知道都出去干活了。这个季节正是枸杞采收的季节,别说放暑假的孩子们,就连60岁以上的老太太也要出去干活,采摘枸杞。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连交养老金都从一家每人一两百元的最低档提高到现在每人都交2000元。就连柯鲁柯镇没有户口的800多户村民,只要人勤快,过上好日子也是没有一点儿问题的。
作者简介:寒竹,本名田梅秀。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税月如歌》、报告文学《坚守》《那片瀚海,那片情》,主编文集《铭刻在废墟上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