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一段时间在农村中小学校调研,看到不少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盖起了高楼大厦,铺上了塑胶跑道,配上了完善的体育器材和现代化的“三机一幕”等教学设备。在感受农村学校可喜变化的同时,也感觉农村学校越来越城市化了。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深思:农村学校的城市化是否就意味着现代化了?更重要的是不是就更加有利于农村孩子健康成长了?
我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农村渡过的,上高中时到了县城,上大学时到了省城,大学毕业留在了城市,自己也参观过很多的名校,虽然都很美,但在我心中最值得留恋的还是我的小学和初中的校园。
我上的小学是一所很普通的农村小学,设施简陋,校园面积不大,七八亩见方;学生不多,一百多人;没有围墙,四周都是合抱粗的柳树;只有三排平房,六间教室,也被同样合抱粗的柳树分割着;所谓操场就是一片空地中间还被老师们开辟出来种上了菜,或者放几只山羊,用篱笆围着。篱笆边的地上长着叫不出名字的各色野草野花,而我们当时上体育课大多就是围着这篱笆跑步。春天来了,满院皆绿,群芳吐艳。小朋友们爬上树头,折柳枝,编柳帽,吹柳笛。由于树挨着树,连在一起,有时我们还在树上捉迷藏,其乐融融。老师们也把操场耕翻起来,校园里四处弥漫着泥土的芳香。同学们脱去了沉重的冬衣,换上轻薄的春装,趴在新土上,深呼吸,顿时感到心旷神怡;或者脱去冬袜,赤着脚在上面疯跑。初春的黄土细腻而带有丝丝凉意,实在是舒服极了。还有的小朋友从土里捡出白白胖胖的土蚕,放在手心里,痒痒的,那感觉确实非同一般!
夏天更是孩子们的季节,聒噪的蝉声吵得我们难以上课,小伙伴们就爬到树上赶知了,或者找一只竹杆,绑上塑料袋去套它们。红红的长着亮亮翅膀的大蜻蜓落在篱笆上,小朋友们便蹑手蹑脚地靠近,巧了便能得到那只众多小朋友向往的通体透亮的“蜻蜓王”。或者午后到离学校不远的池塘里游泳,扎猛子,打水仗,捉青蛙,疯玩一阵子,然后顶一片荷叶回学校。秋天来了,满校园都是金黄色,片片柳叶,一地“金条”。后来看到西方的一幅油画,也是描写秋天的树,还有一条大道,也很美,但还是感觉不如我那时的校园美。躺在“金条”铺就的“床”上,望着天高云淡,树影婆娑,还有比这更惬意的吗?冬天最妙的时候是下雪,我们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搓着通红的手跳着,笑着,那笑声真的可以把柳条上的积雪震落下来!那时冬天还是比较冷的,但在我的记忆中并没有留下多少冷的痕迹。周围的柳树上被附近的乡亲们挂上了红薯秧,这里便成了麻雀过冬的窝。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只要拿上一只手电筒,就可以在红薯秧中发现很多这些毛茸茸的东西。它们不会飞,一动不动的,一晚上可以捉不少呢。
上初中时到了镇上,这是一所比较规范的学校了。已经有了围墙,教室也成了楼房,比起小学一下课就可以冲出教室有点不方便了。学校里依然有很多郁郁葱葱的树,有笔直冲天的杨树,有一开花就会引来很多蜜蜂的洋槐树,也有一起风就哗哗作响的宽叶法国梧桐,而柳树少了,晚上也开始上课。即使这样,我还是有很多欢乐。结识了更多的同学,好奇于物理、化学课上的实验,惊讶于显微镜下的细胞世界。课余时间还可以到学校旁边的池塘里,用一根折弯了的针钓龙虾,或者到镇上看看露天电影,快乐的成分依然不少。
到县城的高中报到的那天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彩旗飘飘,迎风招展。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教学楼更高了,还有标准的操场跑道,很是气派,然而树却很小很少。简单热烈的开学典礼结束后回到自己的班级继续开班会,一位严肃的中年人走进教室,一看就是教学很认真、让人很害怕的那种。先说了几句祝贺的话,然后是语重心长的说教,公布了一系列这不准那不准。最后一句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我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考大学!”以后的情况就和现在的很多学校一样了,我们这些从农村中出来的“野孩子”也慢慢地理解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所以后来在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很是有同感。
回顾自己的上学经历,我很自然地想起了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著作《爱弥儿》,在这部被后人称为“教育的自然福音”名著中,作者集中地阐明了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提出了根据年龄施教的分期理论,认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同的年龄阶段应有不同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操之过急势必揠苗助长,适得其反;反之,不免延误机宜,事倍功半。而我接受教育的经历恰恰在无意中暗合了卢梭的教育思想。农村小学和初中几年快乐的时光深深地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使我的童年过的“像儿童的样子”,学会了用各种感官去体会周围的一切。到今天,在大学和高中课本上学的东西大多已经记不太清晰了,而眼睛一闭,仿佛又嗅到了泥土特有的芳香,柳条的清新,听到聒噪的蝉鸣,看到满地黄黄的“金条”和躲在红薯秧中可爱的麻雀,让我感到童年乃至人生的幸福,也成了我向现在的孩子炫耀的资本之一。
同样地,我儿时的小学也已经“现代化”了,高大的楼房代替了低矮的平房,修葺一新的水泥操场,标准的跑道取代了挂满野花的篱笆墙。那些合抱粗的大柳树早已不知去向,高高的砖墙把学校围成火柴盒一样的方块。一些名贵低矮的花木点缀着校园。站在空荡荡的操场中央,目睹满眼繁华,追忆往昔,感慨颇多。
或许对一些重点学校、中心学校的高楼大厦看惯了,或许是童年的记忆历久弥深,我参观的学校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却是一个名不经传的村小。一进门便是两排笔直的白杨,足足有合抱粗。白杨后面是花池,栽了很多叫不出名字的花,一问校长才知道都是乡间常见的花,校长解释说:“因为常见,所以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学生也因为熟悉这些花的特性,所以学起来比较容易,也容易感兴趣,于是生物课的内容就有了。”原来这里是生物课堂!再往里走,就是一排排整齐的教室了,这里的教室都是平房,而且每一排教室之间都栽满了白杨,一棵棵直冲云霄,依在树上,顺着树梢望去,便是蔚蓝蔚蓝的天空,霎时舒心。是没有资金盖不起楼房、买不起名贵树苗吗?校长回答说有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为孩子们的安全考虑,尤其是近几年来频频出现的楼房坍塌事件和楼梯拥挤造成的伤亡事件让人担心,所以学校选择盖平房。白杨树长得快,学习是高耗氧的工作,多栽些树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氧气。再往里走,就到操场了,这个操场很特别,跑道全是用鹅卵石铺成的,都是全校师生从村头的河沟里挖出来的。操场上到处都是当地的一种被称为“地爬虎”的草。这种草长不高,紧挨着地皮长,而且耐旱、耐磨。操场最北面挖了一口百米见方的大水池,储了一池清水。这是干什么用的?校长有点不好意思地摸摸头,“这是我们的游泳池。现在农村的河流也污染的多,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游泳,我们师生去年才挖的。另外也从调节空气方面来考虑的。北方天干。”
诚然,农村学校现代化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之必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学校可以吸收、利用城市学校积累的一切好的做法和经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学习借鉴这些做法的时候不能忘掉自己的本色和特色,不应该摈弃原有的好的传统,不应该抛弃和破坏原有的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失去了本色、特色、传统的东西,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农村学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完全可以拥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这种特色是城市学校望尘莫及的。农村学校可以现代化,但不应该城市化。城市化并不意味着现代化。
教育是因为不同而多彩、而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我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农村渡过的,上高中时到了县城,上大学时到了省城,大学毕业留在了城市,自己也参观过很多的名校,虽然都很美,但在我心中最值得留恋的还是我的小学和初中的校园。
我上的小学是一所很普通的农村小学,设施简陋,校园面积不大,七八亩见方;学生不多,一百多人;没有围墙,四周都是合抱粗的柳树;只有三排平房,六间教室,也被同样合抱粗的柳树分割着;所谓操场就是一片空地中间还被老师们开辟出来种上了菜,或者放几只山羊,用篱笆围着。篱笆边的地上长着叫不出名字的各色野草野花,而我们当时上体育课大多就是围着这篱笆跑步。春天来了,满院皆绿,群芳吐艳。小朋友们爬上树头,折柳枝,编柳帽,吹柳笛。由于树挨着树,连在一起,有时我们还在树上捉迷藏,其乐融融。老师们也把操场耕翻起来,校园里四处弥漫着泥土的芳香。同学们脱去了沉重的冬衣,换上轻薄的春装,趴在新土上,深呼吸,顿时感到心旷神怡;或者脱去冬袜,赤着脚在上面疯跑。初春的黄土细腻而带有丝丝凉意,实在是舒服极了。还有的小朋友从土里捡出白白胖胖的土蚕,放在手心里,痒痒的,那感觉确实非同一般!
夏天更是孩子们的季节,聒噪的蝉声吵得我们难以上课,小伙伴们就爬到树上赶知了,或者找一只竹杆,绑上塑料袋去套它们。红红的长着亮亮翅膀的大蜻蜓落在篱笆上,小朋友们便蹑手蹑脚地靠近,巧了便能得到那只众多小朋友向往的通体透亮的“蜻蜓王”。或者午后到离学校不远的池塘里游泳,扎猛子,打水仗,捉青蛙,疯玩一阵子,然后顶一片荷叶回学校。秋天来了,满校园都是金黄色,片片柳叶,一地“金条”。后来看到西方的一幅油画,也是描写秋天的树,还有一条大道,也很美,但还是感觉不如我那时的校园美。躺在“金条”铺就的“床”上,望着天高云淡,树影婆娑,还有比这更惬意的吗?冬天最妙的时候是下雪,我们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搓着通红的手跳着,笑着,那笑声真的可以把柳条上的积雪震落下来!那时冬天还是比较冷的,但在我的记忆中并没有留下多少冷的痕迹。周围的柳树上被附近的乡亲们挂上了红薯秧,这里便成了麻雀过冬的窝。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只要拿上一只手电筒,就可以在红薯秧中发现很多这些毛茸茸的东西。它们不会飞,一动不动的,一晚上可以捉不少呢。
上初中时到了镇上,这是一所比较规范的学校了。已经有了围墙,教室也成了楼房,比起小学一下课就可以冲出教室有点不方便了。学校里依然有很多郁郁葱葱的树,有笔直冲天的杨树,有一开花就会引来很多蜜蜂的洋槐树,也有一起风就哗哗作响的宽叶法国梧桐,而柳树少了,晚上也开始上课。即使这样,我还是有很多欢乐。结识了更多的同学,好奇于物理、化学课上的实验,惊讶于显微镜下的细胞世界。课余时间还可以到学校旁边的池塘里,用一根折弯了的针钓龙虾,或者到镇上看看露天电影,快乐的成分依然不少。
到县城的高中报到的那天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彩旗飘飘,迎风招展。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教学楼更高了,还有标准的操场跑道,很是气派,然而树却很小很少。简单热烈的开学典礼结束后回到自己的班级继续开班会,一位严肃的中年人走进教室,一看就是教学很认真、让人很害怕的那种。先说了几句祝贺的话,然后是语重心长的说教,公布了一系列这不准那不准。最后一句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我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考大学!”以后的情况就和现在的很多学校一样了,我们这些从农村中出来的“野孩子”也慢慢地理解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所以后来在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很是有同感。
回顾自己的上学经历,我很自然地想起了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著作《爱弥儿》,在这部被后人称为“教育的自然福音”名著中,作者集中地阐明了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提出了根据年龄施教的分期理论,认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同的年龄阶段应有不同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操之过急势必揠苗助长,适得其反;反之,不免延误机宜,事倍功半。而我接受教育的经历恰恰在无意中暗合了卢梭的教育思想。农村小学和初中几年快乐的时光深深地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使我的童年过的“像儿童的样子”,学会了用各种感官去体会周围的一切。到今天,在大学和高中课本上学的东西大多已经记不太清晰了,而眼睛一闭,仿佛又嗅到了泥土特有的芳香,柳条的清新,听到聒噪的蝉鸣,看到满地黄黄的“金条”和躲在红薯秧中可爱的麻雀,让我感到童年乃至人生的幸福,也成了我向现在的孩子炫耀的资本之一。
同样地,我儿时的小学也已经“现代化”了,高大的楼房代替了低矮的平房,修葺一新的水泥操场,标准的跑道取代了挂满野花的篱笆墙。那些合抱粗的大柳树早已不知去向,高高的砖墙把学校围成火柴盒一样的方块。一些名贵低矮的花木点缀着校园。站在空荡荡的操场中央,目睹满眼繁华,追忆往昔,感慨颇多。
或许对一些重点学校、中心学校的高楼大厦看惯了,或许是童年的记忆历久弥深,我参观的学校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却是一个名不经传的村小。一进门便是两排笔直的白杨,足足有合抱粗。白杨后面是花池,栽了很多叫不出名字的花,一问校长才知道都是乡间常见的花,校长解释说:“因为常见,所以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学生也因为熟悉这些花的特性,所以学起来比较容易,也容易感兴趣,于是生物课的内容就有了。”原来这里是生物课堂!再往里走,就是一排排整齐的教室了,这里的教室都是平房,而且每一排教室之间都栽满了白杨,一棵棵直冲云霄,依在树上,顺着树梢望去,便是蔚蓝蔚蓝的天空,霎时舒心。是没有资金盖不起楼房、买不起名贵树苗吗?校长回答说有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为孩子们的安全考虑,尤其是近几年来频频出现的楼房坍塌事件和楼梯拥挤造成的伤亡事件让人担心,所以学校选择盖平房。白杨树长得快,学习是高耗氧的工作,多栽些树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氧气。再往里走,就到操场了,这个操场很特别,跑道全是用鹅卵石铺成的,都是全校师生从村头的河沟里挖出来的。操场上到处都是当地的一种被称为“地爬虎”的草。这种草长不高,紧挨着地皮长,而且耐旱、耐磨。操场最北面挖了一口百米见方的大水池,储了一池清水。这是干什么用的?校长有点不好意思地摸摸头,“这是我们的游泳池。现在农村的河流也污染的多,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游泳,我们师生去年才挖的。另外也从调节空气方面来考虑的。北方天干。”
诚然,农村学校现代化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之必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学校可以吸收、利用城市学校积累的一切好的做法和经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学习借鉴这些做法的时候不能忘掉自己的本色和特色,不应该摈弃原有的好的传统,不应该抛弃和破坏原有的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失去了本色、特色、传统的东西,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农村学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完全可以拥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这种特色是城市学校望尘莫及的。农村学校可以现代化,但不应该城市化。城市化并不意味着现代化。
教育是因为不同而多彩、而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高等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