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赧虎鱼是对虾的敌害鱼类,在对虾养殖池塘人为套养一定数量的赧虎鱼,当对虾发病时,赧虎鱼及时吞食病、弱虾,从而切断病、弱虾被健康虾摄食的途径,达到控制虾病进一步蔓延的目的。
1.材料与方法
矛尾复鰕虎鱼(学名:Synechogobius hasta)为鲈形目、赧虎鱼科、复赧虎鱼属的近海暖温性底层小型鱼类。常见于淤泥底质的海区或栖于河口底层,我省沿海分布较多。矛尾复鰕虎鱼体型较小,当年成鱼体长一般10cm左右,由于其头大、口裂大,对对虾常造成一定危害,是对虾养殖中的敌害鱼类。本试验所用矛尾复鰕虎鱼鱼苗由当地海边捕获,尾重8~9g,虾苗是由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一丰南区对虾综合试验站提供的凡纳滨对虾“中科1号”苗种,虾苗体长1.0cm左右。试验地点为丰南区金旺水产良种场。试验池塘共3个,单池面积1.33hm2,池塘水深1.5~1.8m,每口池塘配备3 kW增氧机2台。5月5号开始放养虾苗,虾苗密度12万尾/hm2;5月20号放养鰕虎鱼苗,密度分450尾/hm2、900尾/hm2两种,详见表1。养殖期间,南美白对虾投喂唐海“中天勤”牌饵料,鰕虎鱼不投喂料。日常换水、增氧、投饵等管理相同。
2.试验结果
2.1出塘情况
对照池、试验池1、试验池2出池时间分别为8月3日、9月5日和9月5日,对虾平均规格100尾/kg、64尾/kg、66尾/kg,总产对虾分别为640.5kg、950.0kg、945.0kg,回捕率分别为40%、38%和39%。赧虎鱼出塘规格30~32尾/kg,回捕率85%。各池经济效益分析详见表2。
2.2虾病防控情况
试验发现,对照池7月31号首先发病,8月2号死虾严重无法控制,8月3日立即出池销售,养殖时间只有90d。由于出池规格小,售价较低,对照池养殖亏损6390元。两个试验池8月10日同时发病,持续7d后病情逐步稳定,摄食正常。8月28日再次发病,9月5日出池销售,养殖时间123d。试验池比对照池养殖时间延长33d。
3.讨论及结论
以上试验可以看出,赧虎鱼对防控虾病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一是虾病初始发生的时间晚,试验池比对照池晚10d;二是病情较轻,发病虾池可以通过辅助性措施(如池水消毒、增加有益细菌、优化藻类结构等使水环境得到优化)缓解对虾病情,进而得到控制。尤其是在养殖前期(对虾9cm之前),一旦对虾发病,鰕虎鱼基本能在7d左右控制虾病蔓延。但由于赧虎鱼体型娇小,当对虾10cm之后,鰕虎鱼只能摄食与自身体长相当的病虾,大规格对虾难以被赧虎鱼整条吞食,这样就会留下病虾残渣,易使健康虾捡食导致虾病扩散,从而致养殖后期又再次出现虾病。
总之,利用矛尾复赧虎鱼防控虾病是可行的。海水养虾由于缺乏合适的生态防控鱼类,而赧虎鱼是本地野生种,来源广,成本低,获得性好,不失为当前我省养虾防病种类中的合适选择。应当注意的是,一定要控制好赧虎鱼放养密度,使其与对虾密度(30~60):1左右。如果赧虎鱼数量过多,将严重影响对虾产量。
1.材料与方法
矛尾复鰕虎鱼(学名:Synechogobius hasta)为鲈形目、赧虎鱼科、复赧虎鱼属的近海暖温性底层小型鱼类。常见于淤泥底质的海区或栖于河口底层,我省沿海分布较多。矛尾复鰕虎鱼体型较小,当年成鱼体长一般10cm左右,由于其头大、口裂大,对对虾常造成一定危害,是对虾养殖中的敌害鱼类。本试验所用矛尾复鰕虎鱼鱼苗由当地海边捕获,尾重8~9g,虾苗是由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一丰南区对虾综合试验站提供的凡纳滨对虾“中科1号”苗种,虾苗体长1.0cm左右。试验地点为丰南区金旺水产良种场。试验池塘共3个,单池面积1.33hm2,池塘水深1.5~1.8m,每口池塘配备3 kW增氧机2台。5月5号开始放养虾苗,虾苗密度12万尾/hm2;5月20号放养鰕虎鱼苗,密度分450尾/hm2、900尾/hm2两种,详见表1。养殖期间,南美白对虾投喂唐海“中天勤”牌饵料,鰕虎鱼不投喂料。日常换水、增氧、投饵等管理相同。
2.试验结果
2.1出塘情况
对照池、试验池1、试验池2出池时间分别为8月3日、9月5日和9月5日,对虾平均规格100尾/kg、64尾/kg、66尾/kg,总产对虾分别为640.5kg、950.0kg、945.0kg,回捕率分别为40%、38%和39%。赧虎鱼出塘规格30~32尾/kg,回捕率85%。各池经济效益分析详见表2。
2.2虾病防控情况
试验发现,对照池7月31号首先发病,8月2号死虾严重无法控制,8月3日立即出池销售,养殖时间只有90d。由于出池规格小,售价较低,对照池养殖亏损6390元。两个试验池8月10日同时发病,持续7d后病情逐步稳定,摄食正常。8月28日再次发病,9月5日出池销售,养殖时间123d。试验池比对照池养殖时间延长33d。
3.讨论及结论
以上试验可以看出,赧虎鱼对防控虾病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一是虾病初始发生的时间晚,试验池比对照池晚10d;二是病情较轻,发病虾池可以通过辅助性措施(如池水消毒、增加有益细菌、优化藻类结构等使水环境得到优化)缓解对虾病情,进而得到控制。尤其是在养殖前期(对虾9cm之前),一旦对虾发病,鰕虎鱼基本能在7d左右控制虾病蔓延。但由于赧虎鱼体型娇小,当对虾10cm之后,鰕虎鱼只能摄食与自身体长相当的病虾,大规格对虾难以被赧虎鱼整条吞食,这样就会留下病虾残渣,易使健康虾捡食导致虾病扩散,从而致养殖后期又再次出现虾病。
总之,利用矛尾复赧虎鱼防控虾病是可行的。海水养虾由于缺乏合适的生态防控鱼类,而赧虎鱼是本地野生种,来源广,成本低,获得性好,不失为当前我省养虾防病种类中的合适选择。应当注意的是,一定要控制好赧虎鱼放养密度,使其与对虾密度(30~60):1左右。如果赧虎鱼数量过多,将严重影响对虾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