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远离β稳定线原子核的衰变是当前核物理领域的一个前沿热点.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在HIRFL-RIBLL1上开展的轻核区极丰质子核的衰变研究.首先介绍实验方法,包括β-p-γ符合测量的探测器阵列以及当前发展的连续束注入-衰变方法.随后重点介绍22Si和27S的衰变研究及相关话题,包括国际现状和国内工作的进展.在22Si衰变研究中,发现了奇特的β2p衰变模式,由此首次从实验上确定了22Si的质量.此外,与22O的β衰变作对比,发现跃迁到子核第一个1+激发态的不对称性达209%,是迄今为止最大的镜像不对称性,为探索同
【机 构】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北京102413;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桂林541004;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北京10241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离β稳定线原子核的衰变是当前核物理领域的一个前沿热点.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在HIRFL-RIBLL1上开展的轻核区极丰质子核的衰变研究.首先介绍实验方法,包括β-p-γ符合测量的探测器阵列以及当前发展的连续束注入-衰变方法.随后重点介绍22Si和27S的衰变研究及相关话题,包括国际现状和国内工作的进展.在22Si衰变研究中,发现了奇特的β2p衰变模式,由此首次从实验上确定了22Si的质量.此外,与22O的β衰变作对比,发现跃迁到子核第一个1+激发态的不对称性达209%,是迄今为止最大的镜像不对称性,为探索同位旋破缺提供了新线索.在27S衰变研究中,观察到28条衰变分支,其中24条βp分支是新发现的,由此构建了完善的衰变纲图.进一步,推导出了26Si(p,γ)27P热核反应率,探讨了在新星和X射线暴场景中对星际26A1核合成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在全国人大与肯尼亚线上研讨会上,我发言的主题是\'战胜新冠肺炎病毒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我主要从医护人员培训、传播正能量、医院闭环管理等方面介绍我国疫情防控的真实情况和我的亲身经历.”rn2020年11月20日下午,全国人大与肯尼亚议会举行线上研讨会.在我全国人大代表和肯议员以“加强议会交流,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进行研讨交流时,全国人大代表祝淑钗通过视频方式,向肯方分享经验做法和亲身感受.
多分辨率拓扑优化(multi-resolution topology optimization,MTOP)方法将有限元网格和密度网格解耦,采用较粗的网格(超单元)进行有限元分析,从而大大降低了拓扑优化过程中的结构分析成本.但MTOP方法每次迭代都需要根据超单元内的平均密度计算有限元单刚,不仅精度不够且在过滤半径较小的情况容易出现棋盘格现象和QR模式.为解决相应问题,本文将超单元视为子结构,通过静态凝聚得到超单元刚度阵,并进一步根据拓扑优化过程中子结构的密度分布特征组建了其模板库,从而省去了超单元单刚的重复
本文给出了由L-fuzzy子群确定的L-fuzzy同余关系并讨论了其性质.
复合材料以其轻质高强高模、可设计性强等优点成为结构轻量化的重要用材.然而,随着复合材料组分、结构以及性能需求的日益复杂化,以实验观测、理论建模和数值模拟为主体的传统研究范式,在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设计和制造等方面遇到了新的科学问题与技术瓶颈.其中,实验观测不足、理论模型缺乏、数值分析受限、结果验证困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先进复合材料在面向未来工程领域中应用的发展.人工智能方法以数据驱动的模型替代传统研究中的数学力学模型,直接由高维高通量数据建立变量间的复杂关系,捕捉传统力学研究方法难以发现的规律,在
湍流的无序性要求对拟序结构的研究必须从统计的角度出发,而聚类连通法(clus-tering method)则是实现拟序结构与统计方法深度融合的有力工具.该方法是一种基于数据的流动特征提取方法,它将每个连通域,即单个拟序结构作为一个统计样本.此外,其衍生的基于连通域空间重叠的时空追踪方法可以进一步研究这些结构的时空演化,该方法将每个拟序结构从生成到消亡的演化过程也视为统计样本,从而实现了对拟序结构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过程的统计刻画.本文回顾了聚类连通法的发展历程并着重介绍了人们采用该方法在雷诺切应力结构、速度
本文研究了无限深流体中非线性定常表面波的稳定性(Lamb 1964,Moiseev 1960).在第1节中,将带有自由表面的理想流体动力学方程转换为有关正则变量的方程:以正则变量来表示波形η(r,t)和表面速度势函数Ψ(r,t).通过引入正则变量,可以将表面波的稳定性问题视为色散介质中非线性波这一更具普遍性问题的一部分(Akhmanov 1964,Zakharov 1965).本文其余部分的结果也适用于一般情况.在第2节中,使用与van der Pohl类似的方法,得到了一个用于描述小振幅近似下的非线性波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量子多体系统,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基本微观层次.经过逾一个世纪的科学研究,人们已经发现并认识了许多核现象,这些核现象深化了人类对微观物质结构的认知.同时,以核电站和放射性医疗为代表,核物理研究对社会经济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尽管核物理实验和理论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从纯科学的角度讲,核层次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例如,将核子结合在一起的核力是什么?它是如何管控着核中的核子?为了定量地理解这个重大科学问题,必须构建或创立不同特征的“核场所”,沿着不同的“途径”,采
依据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时极端的力热环境状态,阐述分析了大推力发动机强振动、大静载、多源激励和传递路径复杂的力学特点.静力学方面介绍了整机结构载荷分析和组件静力学分析方法,动力学方面介绍了整机低频模型、精细化动力学修正、多源载荷等效等问题的研究情况.针对发动机典型的部件,梳理了大推力发动机研制中面临的力学挑战,包括高温高压燃气摇摆装置、转子动力学、动静干涉流体激振、诱导轮汽蚀振荡、大范围轴向力平衡、超音速涡轮颤振、推力室热疲劳、喷管侧向力载荷、总装管路疲劳断裂等问题,指出了力学需求和未来研究方向.最后
In 2011,through in situ Raman spectroscopic analyses of sam-ples in a high-pressure optical cell (HPOC),called “hydrothermal diamond-anvil cell” (HDAC) [1] the S3-was recognized as a stable trisulfur radical ion in geological fluids at elevated temperatur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体内的白体活性物质,介导体内多种生理功能.1934年,von Euler[1]首次发现了前列腺素,当时认为此物质可能是由前列腺所分泌,因此命名为前列腺素.1957年Bergstr(o)m与Samuelsson[2]分离出两种前列腺素纯品(PGF1和PGF2α),并在后续研究中阐明了前列腺素的结构和代谢过程.20世纪60年代出现前列腺素药物的研究高潮.1982年,Sune Bergstr(o)m、Bengt Samuelsson和John V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