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金顶

来源 :行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dszc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次峨眉山金顶开光,是四川省政府办的一件大好事、善事,是宗教政策在四川峨眉山贯彻落实的充分体现,世界影响巨大。通过这次盛大的法会,我们国家再一次向国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表明中国公民是有宗教信仰自由的。
  一直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和中国的文化相融合,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与时俱进的。两千多年的历史证明,佛教是正教,是慈悲之教,理性之教。佛教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佛教所提倡的做人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劝人向善,与人为善,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学佛首先要学习怎样做人,学佛是人最基础的教育。做人之道首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成道之前,先要做好一个公民。
  当戒忍大和尚知道我们的佛文化旅行将致力于关注中国CEO的精神家园时,希望我们能通过佛文化体验旅游这样的方式让中国的CEO学会运用佛法的思想去指导自己的事业。戒忍方丈指出:目前,中国许多以各行业CEO为代表的富人或成功人士,普遍心浮气躁,不懂得知足、回报社会,缺乏信仰。佛教文化可以净化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构建精神家园。企业家们到底为谁搞企业,为国家,为人民,还是为自己?赚钱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有许多问题值得大家思考,无论做什么,一定要思想正确,目标正确。钱不能随意享用、乱用,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还有很多,我们应该懂得忧国忧民,关爱社会。坦坦荡荡做人,全心全意为民,学会知恩报恩,用佛喜的心态去做好事,获得真正心灵的满足和自在。
  青岛佛教协会会长、湛山寺方丈明哲长老业识海茫茫菩提心作舟
  有情登觉岸悲智愿无休
  佛教本身是历史上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下,政治多元化、文化国际化、信息全球化,社会经济发展获得空前繁荣。但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国际上,政治多元化,各国之间的竞争一天比一天激烈,西方一些国家以自我为中心,不断引起世界争端,各种矛盾突出。社会不安宁,世界不和平,时刻存在战争隐患。社会生活中,很多人物欲膨胀,急功近利,道德沦丧,这与国家倡导的精神文明严重失调。导致这些的原因就是主观世界的错误。征服一个世界,需要的是崇高的道德,需要的是真理。世界和平,人心安宁才是人性所向,众望所归的真理。
  明哲长老指出:普贤菩萨的十大愿中的“恒顺众生”,就是要顺服人心,要想众生所想,想众生所需要的。众生欢喜,诸佛欢喜,这与我们国家党和政府提出的要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一致的。
  这次是普贤菩萨的开光法会,对于教导众生、净化人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普贤菩萨行愿无尽,表明了菩萨的愿力是没有时限性的,是超越时间空间限制的,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超越时空,这样的行愿精神实在太伟大了!
  香根大活佛
  无限风光在金顶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十方普贤”屹立在海拔3077米的金顶主峰上,成为世界最高的汉传佛教圣像。朝圣者和游人前往,均能感受得到“佛在景中,景在佛中,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的境界。
  希望汉藏两地多进行文化交流,共同为佛教文化的发展,为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六榕寺方丈法量大和尚
  华藏世界 灿烂庄严
  这次盛会活动,充分体现了国家的宗教政策在峨眉山得到贯彻落实。通过恢复金顶历史的面貌,更好地使峨眉山佛教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根通长老
  有大愿 行大事 坚持不懈 一定会成功


  成都市文殊院寂贞长老
  华藏世界更加辉煌


  峨眉山能成为响誉海内外的佛教名山,一直以来指导思想明确,各方面建设做得很到位,这次法会,对推动峨眉山、整个四川的佛教文化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佛教文化中证悟,博爱宽容、知恩报恩,利益社会,我们的国家将会变得更加强盛。
  成都市文殊院方丈宗性大和尚
  峨眉金顶 佛光普照
  短短三年时间,金顶十方普贤能够铸造完成,昔日华藏世界的庄严得以全面恢复,这是峨眉山佛教僧团和海内外的高僧大德以及各级政府和各方人士共同发心努力的结果,峨眉山佛教也将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48米高的十方普贤菩萨像及其全新的建筑群,已经成为峨眉山佛教的标志,这将全面提升峨眉山在中国佛教名山和世界佛教界的影响和地位。
  宁波市七塔禅寺可祥方丈
  风雨无阻 行愿无尽
  这次开光法会对峨眉山佛教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峨眉山是佛教圣地,是菩贤菩萨行化之道场,在国内国外都非常有名。这次法会,充分展示了佛教圣地峨眉山贯彻落实国家宗教政策,在寺院管理、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活动组织等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如此盛大的法会,也充分展现了我们中国佛教的崭新面貌,标志着佛教作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展中的伟大复兴;同时,更深刻地体现了我们国家政通人和、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这样大的佛教盛事活动对进一步提高中国佛教名山的知名度、推广佛教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以及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说起“普贤行愿”,可祥方丈进一步指出:普贤菩萨的精神重在“行”,就是去实践。“行”是一往前行,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道路泥泞,坎坷曲折。作为一个寺院的方丈,可祥大和尚深情地说:菩贤菩萨的精神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使我在修学和寺院管理上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悲悯众生,永往前行。
  四川甘孜州德格县绒戈寺洛桑多吉活佛
  糊涂 放下 自在
  “我倡导乐修佛法,放下布袋,难得和尚……心包太虚、量现德才、无窍即悟 、法无高低、应机最妙。我要给参加佛文化旅行的CEO和所有企业的CEO们说:做人行事,量大福大,容天容地,市场为王……。
  峨眉山佛教协会副会长传智法师
  喜看峨眉新妙颜
  恢复金顶原貌,维护世界遗产的历史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一直是我们的心愿。现在,这处目前中国最大的金属建筑群终于可以重新展现撼人心魄的魅力了。
  这次法会,凝聚了几个因缘:首先是国泰民安,其次是国家对宗教政策的深入彻底地贯彻落实;第三是峨眉山有这样的盛会与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峨眉山佛教和海内外的高僧大德共同的发心,使得在短短三年时间里,金顶十方普贤的铸造完成和恢复昔日华藏世界的庄严,充分体现了现代高科技和传统文化的绝美融合。
  诸法因缘生,希望大家在今后进一步关心峨眉山佛教文化的发展。
  四川新都宝光寺坚固长老
  学习菩萨行愿 促进社会发展
  行愿无尽,是普贤菩萨的理想,这次峨眉山开光法会是佛教界难得的大盛事,希望大家能学习菩萨的行愿精神,为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台山塔院寺如空方丈
  般若心 清凉界
  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法会净化人们的心灵,教导众生用佛法的道理在世间做事情,世界自然安宁、清凉。
其他文献
“洞天首步”四个大字豁然在前,对攀登者来说无疑是非常刺激与兴奋的。我们一行去躯足在写有洞天首步的古老牌坊前合影留念。登峨眉山来到这里就开始有些高度了,更让人兴奋的是这儿开始可以见到积雪。不一会儿映入眼帘的就是参天大树与山峦叠翠,时而飘来的云雾、善意来袭的野猴不断的让我和可爱的队友们陶醉于这一刻又好奇的憧憬着下一刻。以至于完全的放下了一年到头的疲劳。每一步都是下意识的往前蹿去,大家都非常开怀放任地投
期刊
早在2006年初,我便听大学同学赵倩女士讲,她要办一本心灵文化杂志,用媒体人的角度来传播中国传统的佛教文化。对于我这样一个毕业于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长期从事证券投资分析的人来说,并不是完全的赞同,更不用说立即成为一名行愿人!由于是大学同班同学,加上钦佩赵倩女士能够放弃自己原有的高收入工作,全身心投入创办杂志这样的精神,我才半信半疑地开始了解一些佛教知识,认识佛学,接触更多与佛法有关的东西。 
期刊
今生有幸结缘《行愿》读刊,受益良多。劝善教行的精神食粮,每时每刻都在清洗着我心中的污垢。在此感恩6年来,为《行愿》杂志默默付出的每一位行愿家人!深深感恩我们行愿创始人千辛万苦的付出——从此世间多了一丝光明,照亮心灵的黑暗之处;多了一把柔软的刷子,洗净心灵的污秽尘垢。  感恩自然万物滋育了我,让我好好活着,在人生的路上一步步努力前行。  感恩父母给予我生命,辛辛苦苦把我抚养成人。  感恩给予我改变力
期刊
一年一次的 “行愿心灵之旅”是行愿传媒的核心品牌活动。是行愿心灵家园为感恩每一位家园人和行愿读者所组织的缘聚学修活动。是在所有支持《行愿》杂志的高僧大德和有缘人的关爱推动下因缘组织构建的。“行愿之旅”旨在通过参访、朝圣和聆听高僧大德的开示、授课、解惑以及大家的互动分享、交流等方式引导有缘人走进并感悟、实践传统文化的智慧,构建自己的心灵家园。用智慧指导生命,和谐家庭,成就事业,快乐人生!  2013
期刊
嗨!终于实现了十年来的愿望。1999年是我人生中最宝贵最贫乏的岁月。这年因为我即将为人之母不得以离开工作多年的地方,满怀喜悦准备着未来,想象着宝宝到人间后的一切……  5 月3 号凌晨经过几个小时撕心裂肺的疼痛挣扎的宝宝终于与我顺利见面,天刚微微亮,我的身体经过一夜的折腾也有些微微亮了(有点感觉)。又渴又饿看看时间想起昨晚妈妈来看我时告诉我今天一早就送好吃的过来,还告诉我一些分娩的经验,要如何与宝
期刊
我是广东罗定市苹塘中学的一名人民教师,有幸与我们伟大的《行愿》结缘。这种缘份是如何结下的呢?这要感谢我的小姨子吴丽思女士,是她在2016年春节把这本杂志从广西南宁市带回来的,从而与它结下良缘,使我在这个花花世界中寻到了另一种精神享受,获得了智慧和力量。  《行愿》杂志是一本以智慧为指导的心灵成长读物,创办于2006年,到今年刚好十周年。《行愿》是一本通俗、大众化、可读性强的杂志,它关注心灵成长,传
期刊
9年前,我和印顺法师第一次在成都相识,那时《行愿》杂志刚创刊一年。当他知道我们自己出资在民间出版和传播这本佛文化读物时,认同之下鼓励我们这条路并不容易,需要用心努力坚持。这些年虽然相见不多,但他一直关注和支持《行愿》杂志通俗化、大众化、时尚化的现代佛文化传媒探索之路。  在因为《行愿》和法师的一些沟通中,他的智慧、真诚、坦荡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大家去弘法寺,他总是非常谦和、开心地和大家聊天。信众的
期刊
一直觉得,唯有受过苦的人,有会和慈悲结缘,唯有善良的人,才能和《行愿》结缘。  为何我们有今日的聚合,那是因为我们前生的尘缘。我很庆幸,今日能和你们相聚。这种如家人般的温暖,让我每当失望、落魄时,备感力量。  我很感谢《行愿》的文字,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每当捧起书,静静读着那简单而质朴的文字,让我备感清凉。我这些年也经历了很多变故:离婚,妈妈重病缠身等。这一路走来,感恩很多善良的人帮助,感恩熊文华老
期刊
来之前已经在网上细细查了南华寺的详细资料,千年古刹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南华寺之所以能够在今天依然名播四海,恐怕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保留了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真身。惠能大师在中国佛教史和哲学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人们。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带着对这首充满禅机的四句偈的崇敬之情,我和
期刊
欢 迎 辞  望满空云朵之来去,  想地上众生之相遇。  一期一会,不可思议,  与自己,与某些人,也与某个地方相遇。  所有初遇,恰如重逢,  所有重逢,亦是初遇。  行愿“心期四”,每周星期四,  给自己一些安静的时间、空间……  放下尘事,感悟生命。  行愿“心期四”云聚,  在这里,遇见自己。  “云聚”缘起  《行愿》的创办,以及此处心灵家园的落成,缘于创始人和所有行愿人的美好心愿。行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