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其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从社会化、网络化大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探讨出发,研究了图书馆事业管理的创新,并提出了基于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事业管理体系的实现途径,以期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管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馆发展 事业管理 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3(c)-0255-02
圖书馆事业作为社会事业的重要部分之一,其发展往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创新。全球不同国家的图书馆事业发展历程也是不尽相同的,我国图书馆自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成绩,但是客观来看,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既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与特色,又要抱有世界眼光和创新意识。
1图书馆事业社会化、网络化趋势的发展与形成
信息社会的到来推动了网络化环境的形成,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已经从一个自我封闭的“知识库”转变为一个通过信息网络与全球各地相连接的社会化图书馆。这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和谐一致,合作共赢。在社会化图书馆的信息网络环境中,许多问题需要全球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图书馆同力合作,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进行共同研究,联合作业,才能节约成本,逐步解决。当前许多数字化图书馆项目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往往就是依靠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来完成的。
其二,相互依存,互通有无。知识总量的急剧增加使得世界上任何一个图书馆也不可能收尽所有存在和新出现的信息。建立一个权威的图书情报中介机构,对全球性的知识资源进行统筹布置,合理规划文献收藏范围。各大图书馆应当根据这一全局性的规划与建立自己的特色馆藏,借助全球化信息网络的资源共享,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读者提供高水平的知识服务。
其三,标准规范,相互兼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普及和应用,数字化技术、网络化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备保障手段。由于管理体制尚待完善,我国一些图书馆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着标准混乱、各行其是、缺乏规范的现象,许多信息化投资较为盲目,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这些混乱的情况给现代图书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带来了许多障碍。社会化的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创新需要相互兼容的图书馆信息化和网络化系统,需要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图书馆数据库及文献传递、传输协议。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到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国际化潮流中去[1]。
要解决这些问题与需求,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必须树立社会化、网络化图书馆的创新理念,积极推动各方力量建设一个具有协调和规划职能的图书情报协作机构,对我国图书馆发展与创新提供助力,加强区域性图书馆的管理。从1995年开始,我国图书馆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合并,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中国国家图书馆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合作,与中科院的资源共享合作等。这些尝试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示范。在当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国社会化图书馆事业创新必然会不断向前迈进。
2图书馆事业管理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提出了将知识也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要素,知识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就是不断创新的知识。组织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其关键在于对知识的收集、分享、创新、应用。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收集、整理、传递和加工中心,必然对组织的知识需求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2]。因此,社会化、网络化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就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基于进行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在观念、模式、手段、体制等方面不断进行改进。
2.1 创新管理观念
其一,树立创新人才观。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作为知识与智力的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才是组织自我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图书馆管理者不仅要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构建人才引进与使用机制;还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掘人才知识智力潜能,发挥物质与精神激励的合力,激发图书馆职工的工作热情与创新思维,提高工作效率。
其二,树立创新市场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现代图书馆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国内许多社会化较早的图书馆在知识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这些探索缺乏战略性的思考,更缺乏创新市场观念的引导。图书馆管理者必须树立创新的市场观念,认识到知识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信息化、产业化方面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信息传递、传播、储存、创新的优势,开发特色知识产品,为国家及区域创新体系服务。
其三,树立系统观、共享观。现代图书馆是社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组成部分,图书馆管理者必须建立系统观,以全局性的观念来关注图书馆文献信息建设,注重馆际间的联合与共享;具备超前意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图书馆的现在与未来,对文献信息资料的共享流动进行合理规划,积极学习其他图书馆的管理经验,拓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来源渠道。
2.2 创新管理模式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新旧交替。作为现代图书馆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创新管理模式就是推动现代知识创新机制、形象和氛围的新旧转换。
其一,建立图书馆知识创新机制。知识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组织在动态能力及核心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而现代图书馆要增强自身发展的动力,也必须关注知识创新,优化人才队伍,构建知识服务团队,形成合理人才配置结构,建立激励机制。不仅利用图书馆内的合理化建议,也充分发挥外界知识智力资源。对战略发展到信息化建设都充分采用馆内外的创新资源。
其二,塑造图书馆知识服务对外形象。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中信息服务产业正在成为世界支柱产业,其生产总值比重不断上升。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服务质量的高低正在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因此,塑造良好的知识服务形象,提供高质量的知识产品,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创新模式的必由之路。
其三,营造图书馆知识服务氛围。现代图书馆不仅仅是书籍收藏的场所,而是正在成为终身教育、文化交流、信息传递、知识海洋的中心,具有保持人类文化、传播知识信息、开展文化教育、开发智力资源等重要功能。因此,图书馆必须努力营造知识服务的氛围,创造知识学习的优良环境。现代图书馆不仅要为读者提供学习场所,还要为读者提供一个知识创新、激发潜能的平台。
2.3 创新管理手段与体制
其一,现代图书馆要创新管理手段。通过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进行人才评价,提供职业发展规划,为图书馆员工认识自我,提高岗位技能进行管理方式创新;允许员工自我发展,允许创新失败,为员工的创新活动提供组织保障。
其二,现代图书馆要创新管理体制。现代图书馆要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来形成合理系统化的激励约束机制,再造图书馆内部机制,调动图书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基于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事业管理体系构建
可持续发展要求发展不仅是数量的增长,还包括不断提高组织潜力,追求组织发展的质量。所以,发展不能以破坏资源基础为条件,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相协调才能持续。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图书馆事业要尊重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不能超越信息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要保护信息资源环境持续利用的能力。所以要科学地、合理地利用新资源,保护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现代图书馆作为文献检索中心、信息检索中心、网络资源中心和终身教育中心,它的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乃至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立创新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事业管理体系就很有意义。根据我国目前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要在图书馆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管理体系,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3.1 增强效益,提升活力
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时代经济背景的,图书馆事业应当在国家适当投入,充分考虑社会效益的基础上,积极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这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图书馆保持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图书馆必须在文献信息增值方面下功夫,发挥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和专长,不断生产出高知识含量的信息产品,如可以生产各种文摘主题资料汇编、信息分析与研究、咨询报告、各类数据库光盘等,利用图书馆的读者流进行文献信息产品及文化用品的销售,利用图书馆的信息流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利用图书馆的文献流进行市场的调研。只有这样,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可能。
3.2 以人为本,和谐关系
人本管理就是要以人为本,在图书馆事业管理体系中就是要以图书馆员工为本。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馆藏与建筑转向管理与服务。图书馆员工在这一转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存储、交流、生产、制造和创新的过程中他们才是主角。因此,现代图书馆事业管理中,要重视图书馆员工的教育、培养和使用,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注意发挥员工的主体性作用[3];在图书馆事业管理中运用一切管理手段,更充分地体现出图书馆员工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图书馆工作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同时,图书馆是一个社会文化公益性机构,它的生存与发展与广大读者、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创建图书馆和谐的公共关系体系对其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这要求我们对内要注重图书馆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的建立,对外要特别注意与广大公众保持良好的关系,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从而为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合作、理解、关心、支持的外部氛围。
参考文献
[1] 方家忠.论美国图书馆事业保障与行政管理体制及其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0,30(3):37~29.
[2] 王莹.浅谈专业图书馆管理[J].图书情报工作,2009(z1):169~171.
[3] 孔德利.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图书馆事业发展[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6):41~44.
关键词:图书馆发展 事业管理 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3(c)-0255-02
圖书馆事业作为社会事业的重要部分之一,其发展往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创新。全球不同国家的图书馆事业发展历程也是不尽相同的,我国图书馆自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成绩,但是客观来看,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既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与特色,又要抱有世界眼光和创新意识。
1图书馆事业社会化、网络化趋势的发展与形成
信息社会的到来推动了网络化环境的形成,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已经从一个自我封闭的“知识库”转变为一个通过信息网络与全球各地相连接的社会化图书馆。这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和谐一致,合作共赢。在社会化图书馆的信息网络环境中,许多问题需要全球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图书馆同力合作,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进行共同研究,联合作业,才能节约成本,逐步解决。当前许多数字化图书馆项目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往往就是依靠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来完成的。
其二,相互依存,互通有无。知识总量的急剧增加使得世界上任何一个图书馆也不可能收尽所有存在和新出现的信息。建立一个权威的图书情报中介机构,对全球性的知识资源进行统筹布置,合理规划文献收藏范围。各大图书馆应当根据这一全局性的规划与建立自己的特色馆藏,借助全球化信息网络的资源共享,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读者提供高水平的知识服务。
其三,标准规范,相互兼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普及和应用,数字化技术、网络化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备保障手段。由于管理体制尚待完善,我国一些图书馆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着标准混乱、各行其是、缺乏规范的现象,许多信息化投资较为盲目,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这些混乱的情况给现代图书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带来了许多障碍。社会化的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创新需要相互兼容的图书馆信息化和网络化系统,需要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图书馆数据库及文献传递、传输协议。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到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国际化潮流中去[1]。
要解决这些问题与需求,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必须树立社会化、网络化图书馆的创新理念,积极推动各方力量建设一个具有协调和规划职能的图书情报协作机构,对我国图书馆发展与创新提供助力,加强区域性图书馆的管理。从1995年开始,我国图书馆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合并,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中国国家图书馆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合作,与中科院的资源共享合作等。这些尝试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示范。在当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国社会化图书馆事业创新必然会不断向前迈进。
2图书馆事业管理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提出了将知识也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要素,知识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就是不断创新的知识。组织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其关键在于对知识的收集、分享、创新、应用。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收集、整理、传递和加工中心,必然对组织的知识需求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2]。因此,社会化、网络化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就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基于进行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在观念、模式、手段、体制等方面不断进行改进。
2.1 创新管理观念
其一,树立创新人才观。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作为知识与智力的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才是组织自我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图书馆管理者不仅要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构建人才引进与使用机制;还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掘人才知识智力潜能,发挥物质与精神激励的合力,激发图书馆职工的工作热情与创新思维,提高工作效率。
其二,树立创新市场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现代图书馆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国内许多社会化较早的图书馆在知识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这些探索缺乏战略性的思考,更缺乏创新市场观念的引导。图书馆管理者必须树立创新的市场观念,认识到知识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信息化、产业化方面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信息传递、传播、储存、创新的优势,开发特色知识产品,为国家及区域创新体系服务。
其三,树立系统观、共享观。现代图书馆是社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组成部分,图书馆管理者必须建立系统观,以全局性的观念来关注图书馆文献信息建设,注重馆际间的联合与共享;具备超前意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图书馆的现在与未来,对文献信息资料的共享流动进行合理规划,积极学习其他图书馆的管理经验,拓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来源渠道。
2.2 创新管理模式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新旧交替。作为现代图书馆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创新管理模式就是推动现代知识创新机制、形象和氛围的新旧转换。
其一,建立图书馆知识创新机制。知识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组织在动态能力及核心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而现代图书馆要增强自身发展的动力,也必须关注知识创新,优化人才队伍,构建知识服务团队,形成合理人才配置结构,建立激励机制。不仅利用图书馆内的合理化建议,也充分发挥外界知识智力资源。对战略发展到信息化建设都充分采用馆内外的创新资源。
其二,塑造图书馆知识服务对外形象。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中信息服务产业正在成为世界支柱产业,其生产总值比重不断上升。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服务质量的高低正在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因此,塑造良好的知识服务形象,提供高质量的知识产品,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创新模式的必由之路。
其三,营造图书馆知识服务氛围。现代图书馆不仅仅是书籍收藏的场所,而是正在成为终身教育、文化交流、信息传递、知识海洋的中心,具有保持人类文化、传播知识信息、开展文化教育、开发智力资源等重要功能。因此,图书馆必须努力营造知识服务的氛围,创造知识学习的优良环境。现代图书馆不仅要为读者提供学习场所,还要为读者提供一个知识创新、激发潜能的平台。
2.3 创新管理手段与体制
其一,现代图书馆要创新管理手段。通过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进行人才评价,提供职业发展规划,为图书馆员工认识自我,提高岗位技能进行管理方式创新;允许员工自我发展,允许创新失败,为员工的创新活动提供组织保障。
其二,现代图书馆要创新管理体制。现代图书馆要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来形成合理系统化的激励约束机制,再造图书馆内部机制,调动图书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基于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事业管理体系构建
可持续发展要求发展不仅是数量的增长,还包括不断提高组织潜力,追求组织发展的质量。所以,发展不能以破坏资源基础为条件,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相协调才能持续。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图书馆事业要尊重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不能超越信息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要保护信息资源环境持续利用的能力。所以要科学地、合理地利用新资源,保护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现代图书馆作为文献检索中心、信息检索中心、网络资源中心和终身教育中心,它的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乃至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立创新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事业管理体系就很有意义。根据我国目前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要在图书馆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管理体系,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3.1 增强效益,提升活力
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时代经济背景的,图书馆事业应当在国家适当投入,充分考虑社会效益的基础上,积极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这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图书馆保持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图书馆必须在文献信息增值方面下功夫,发挥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和专长,不断生产出高知识含量的信息产品,如可以生产各种文摘主题资料汇编、信息分析与研究、咨询报告、各类数据库光盘等,利用图书馆的读者流进行文献信息产品及文化用品的销售,利用图书馆的信息流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利用图书馆的文献流进行市场的调研。只有这样,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可能。
3.2 以人为本,和谐关系
人本管理就是要以人为本,在图书馆事业管理体系中就是要以图书馆员工为本。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馆藏与建筑转向管理与服务。图书馆员工在这一转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存储、交流、生产、制造和创新的过程中他们才是主角。因此,现代图书馆事业管理中,要重视图书馆员工的教育、培养和使用,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注意发挥员工的主体性作用[3];在图书馆事业管理中运用一切管理手段,更充分地体现出图书馆员工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图书馆工作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同时,图书馆是一个社会文化公益性机构,它的生存与发展与广大读者、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创建图书馆和谐的公共关系体系对其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这要求我们对内要注重图书馆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的建立,对外要特别注意与广大公众保持良好的关系,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从而为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合作、理解、关心、支持的外部氛围。
参考文献
[1] 方家忠.论美国图书馆事业保障与行政管理体制及其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0,30(3):37~29.
[2] 王莹.浅谈专业图书馆管理[J].图书情报工作,2009(z1):169~171.
[3] 孔德利.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图书馆事业发展[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6):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