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语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时代风向的顺逆与个人成才的关系远非简单的正比例关系,顺境固然有利于成长,逆境却也能造就人才。无法选择社会际遇的个体,只要能勇于探索、自强不息,自然也会有一番作为,挥写出人生的华丽篇章。这是陈宗麒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中生物性灾害种类多、分布广、突发性强,对农业生产发展威胁极大。化学农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农业病虫害的水平,但是长期使用化学农药所导致的食品安全、土壤退化、农药残留、水源和环境的污染、生物链中断、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现。在农业生产上,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是控制农作物病虫草害发生、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陈宗麒一直寻求的安全、经济、持续和有效地控制农作物害虫的的科研之路。
科研苦旅当追梦
前苏联作家奥斯托洛夫斯基曾说过,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如果不是当年因为肢体残疾与大学失之交臂,不是历经坎坷为寻求一个正式职业,陈宗麒的人生也许会像其他人一样,平坦而顺畅很多。
面对上天带给他的种种磨难,陈宗麒与命运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以坚韧的意志和脚踏实地的勤奋,最终到达了理想的彼岸。
陈宗麒自幼渴求知识,富于幻想,富于探索精神,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索劲头和韧性。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与探索的精神是他终有所成的一个重要因素。1977年,恢复高考的机遇让他憧憬着科学殿堂的美好梦想,陈宗麒连续几年参加高考并且以高分上线,可都因身体带有那么点对工作和生活并无影响的残疾而被拒之门外。沮丧至极的他并没有放弃,边自学边试图寻找工作,可是命运再一次考验了他,因身体残疾的原因,始终为寻求一个正式工作历经波折和坎坷。
俗话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陈宗麒从做临时工做起,有幸遇到我国生物防治专家王履浙先生,从此与农业昆虫与害虫生物防治结缘。少时求知若渴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他开展了多种赤眼蜂室内生物学特性实验研究,以及赤眼蜂规模化扩繁和田间释放防治水稻害虫、玉米螟等应用示范工作。上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他又参与国家农业部项目,开展云南水稻害虫天敌资源调查。
这一坚持就是40多年,从临时工到科研辅助工人,从工人到科技人员,一步步,一路路,他以高一步低一步的残疾步履,走着自己坎坷的人生路,云南的崇山峻岭、田野乡村、田埂地头,遍布了他高低不平的足迹。期间,他一直不间断地以农作物害虫生物防治为主线,默默无闻地工作在农作物害虫天敌资源调查、害虫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应用等专业领域。
攻克难题显芳华
上个世纪到现在,由于环境的污染,温室效应,农药的滥用,农业害虫的再增猖獗,农田生态系统和生物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人类饱尝了破坏生物链的苦果。与农作物和昆虫打了半辈子交道的陈宗麒一直力主用生物防治措施治理害虫。
小菜蛾是世界性分布的重要蔬菜害虫,严重危害十字花科蔬菜,而小菜蛾繁殖效率高,几乎对所有化学农药都产生了抗性。更为严重的是,不断增加化学农药的施用浓度和次数,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等一系列生态恶果,小菜蛾成为“华佗无奈小虫何”的一种蔬菜害虫,因而小菜蛾的防治成为一大世界难题。
近几十年以来,已惯例每5年召开一次国际性小菜蛾及其防治技术方面的学术讨论会,来自世界各国的小菜蛾专家,集聚一堂就为交流讨论和总结小菜蛾的防治的方法和经验。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针对蔬菜重要害虫小菜蛾的严重危害,化学防治难度大以及带来的一系列食品安全、农药残留、农田污染等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陈宗麒另辟蹊径,寻求一种持续、安全、经济和有效地控制小菜蛾的新途径。
通过国际著名小菜蛾专家、生物防治专家N.S.Talekar博士的支持,陈宗麒引进了起源于欧洲的小菜蛾寄生性优势天敌昆虫——半闭弯尾姬蜂,他开始了小菜蛾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田间应用示范工作。
引进小菜蛾天敌昆虫,陈宗麒开展了对该种寄生蜂的主要繁殖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并取得田间释放定殖成功,成为国内天敌引种史又一成功的事例,该项研究成果也因此获得了云南省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奖和“彩云奖”。
获奖并不是研究的终止,反而是激励前行的动力。
这些年来,陈宗麒所带领的生物防治学科团队,仍以小菜蛾生物防治技术为主攻方向,主持和参与承担省部级课题多项,其中主持云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计划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持的国家农业部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农业)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多项,继续深入研究引进的半闭弯尾姬蜂的室内扩繁关键技术及其扩大应用。
他将研究重点锁定为:半闭弯尾姬蜂标准化和规模化扩繁技术体系,半闭弯尾姬蜂田间扩大释放应用。在成功地引进了半闭弯尾姬蜂获得田间释放定殖的基础上,面对姬蜂类室内标准化规模化扩繁难题,经过他的团队多年研究和探索,建立了一套半闭弯尾姬蜂标准化扩繁关键技术体系。
与此同时,通过室内观察,他发现,在半闭弯尾姬蜂寄生和攻击小菜蛾的同时,会导致大量小菜蛾垂丝掉入地面土中,有近10%~15%的低龄小菜蛾幼虫不能再爬上植株而致死。这一现象让陈宗麒就生物防治评价标准方面一些新的思路,改变了仅凭寄生率一种方法来评价寄生性天敌昆虫效果的传统评价标准。
通过多年多地在以云南省为主的小菜蛾发生区对半闭弯尾姬蜂的田间释放应用,这种寄生蜂不仅成功在云南各释放区成功定殖,而且对小菜蛾的田间种群发生危害起到了优势的自然控制作用,而且在不断地自然增殖和扩散,目前已在昆明、玉溪、大理、曲靖、保山、临沧、楚雄、昭通等地区都已广泛分布,成为控制小菜蛾田间发生危害的优势天敌资源昆虫。
薪火传承创新路
从临时工到科研辅助工人再到科研技术人员,陈宗麒一步一个脚印地又经历了从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到研究员的晋升经历,而每一步都历经波折和坎坷。天道酬勤,苦尽甘来。
现在的他已经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三级研究员,云南省省委联系专家,并担任云南省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三等级各1项,获美国农业部颁发的杰出国际合作成就奖;参与获得国家进步奖二等奖2项,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级多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在各级学术刊物主笔及以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并参与《中国农业全书 云南卷(天敌资源部分)》《云南百科全书》等工具书和学术专著的相关条目的撰稿。
能力愈强,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现在的他已不仅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还担负着传承的重任。对现在的他而言,纵使再多的荣誉光环照耀着他,都比不上打造一支凝聚力、战斗力强的团队更为重要。
目前,他带领的团队里都是年轻人。他指导大家开展科研项目研究,也注重培养团队集体意识,努力营造科学研究和科研文化氛围。他鼓励年轻人博览群书,也循循善诱地与大家交流和谈心。这是一个具有思想的学科团队,也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陈宗麒作为团队的“家长”,团队成员是他培养呵护的“孩子”,他总希望看到每个成员的成长和稳步向前,他寻求并且放手让年轻的科技人员承担担子,拓展路子,放开步子,积极参加国家生物防治团队的学术交流汇报,以及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考察活动。
近年来,陈宗麒及其团队积极开展和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主持承办两期包括小菜蛾和斑潜蝇方面的国际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推进国际合作交流,并参与亚洲开发银行ABD资助项目“支持蔬菜产业链促进大湄公河区域(GMS)国家繁荣及消除贫困”项目。
为害虫生物防治的理论与实践增砖添瓦,这是陈宗麒的夙愿,是他接力和传承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也是他所带领团队青年人前行的方向。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中生物性灾害种类多、分布广、突发性强,对农业生产发展威胁极大。化学农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农业病虫害的水平,但是长期使用化学农药所导致的食品安全、土壤退化、农药残留、水源和环境的污染、生物链中断、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现。在农业生产上,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是控制农作物病虫草害发生、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陈宗麒一直寻求的安全、经济、持续和有效地控制农作物害虫的的科研之路。
科研苦旅当追梦
前苏联作家奥斯托洛夫斯基曾说过,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如果不是当年因为肢体残疾与大学失之交臂,不是历经坎坷为寻求一个正式职业,陈宗麒的人生也许会像其他人一样,平坦而顺畅很多。
面对上天带给他的种种磨难,陈宗麒与命运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以坚韧的意志和脚踏实地的勤奋,最终到达了理想的彼岸。
陈宗麒自幼渴求知识,富于幻想,富于探索精神,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索劲头和韧性。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与探索的精神是他终有所成的一个重要因素。1977年,恢复高考的机遇让他憧憬着科学殿堂的美好梦想,陈宗麒连续几年参加高考并且以高分上线,可都因身体带有那么点对工作和生活并无影响的残疾而被拒之门外。沮丧至极的他并没有放弃,边自学边试图寻找工作,可是命运再一次考验了他,因身体残疾的原因,始终为寻求一个正式工作历经波折和坎坷。
俗话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陈宗麒从做临时工做起,有幸遇到我国生物防治专家王履浙先生,从此与农业昆虫与害虫生物防治结缘。少时求知若渴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他开展了多种赤眼蜂室内生物学特性实验研究,以及赤眼蜂规模化扩繁和田间释放防治水稻害虫、玉米螟等应用示范工作。上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他又参与国家农业部项目,开展云南水稻害虫天敌资源调查。
这一坚持就是40多年,从临时工到科研辅助工人,从工人到科技人员,一步步,一路路,他以高一步低一步的残疾步履,走着自己坎坷的人生路,云南的崇山峻岭、田野乡村、田埂地头,遍布了他高低不平的足迹。期间,他一直不间断地以农作物害虫生物防治为主线,默默无闻地工作在农作物害虫天敌资源调查、害虫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应用等专业领域。
攻克难题显芳华
上个世纪到现在,由于环境的污染,温室效应,农药的滥用,农业害虫的再增猖獗,农田生态系统和生物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人类饱尝了破坏生物链的苦果。与农作物和昆虫打了半辈子交道的陈宗麒一直力主用生物防治措施治理害虫。
小菜蛾是世界性分布的重要蔬菜害虫,严重危害十字花科蔬菜,而小菜蛾繁殖效率高,几乎对所有化学农药都产生了抗性。更为严重的是,不断增加化学农药的施用浓度和次数,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等一系列生态恶果,小菜蛾成为“华佗无奈小虫何”的一种蔬菜害虫,因而小菜蛾的防治成为一大世界难题。
近几十年以来,已惯例每5年召开一次国际性小菜蛾及其防治技术方面的学术讨论会,来自世界各国的小菜蛾专家,集聚一堂就为交流讨论和总结小菜蛾的防治的方法和经验。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针对蔬菜重要害虫小菜蛾的严重危害,化学防治难度大以及带来的一系列食品安全、农药残留、农田污染等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陈宗麒另辟蹊径,寻求一种持续、安全、经济和有效地控制小菜蛾的新途径。
通过国际著名小菜蛾专家、生物防治专家N.S.Talekar博士的支持,陈宗麒引进了起源于欧洲的小菜蛾寄生性优势天敌昆虫——半闭弯尾姬蜂,他开始了小菜蛾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田间应用示范工作。
引进小菜蛾天敌昆虫,陈宗麒开展了对该种寄生蜂的主要繁殖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并取得田间释放定殖成功,成为国内天敌引种史又一成功的事例,该项研究成果也因此获得了云南省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奖和“彩云奖”。
获奖并不是研究的终止,反而是激励前行的动力。
这些年来,陈宗麒所带领的生物防治学科团队,仍以小菜蛾生物防治技术为主攻方向,主持和参与承担省部级课题多项,其中主持云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计划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持的国家农业部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农业)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多项,继续深入研究引进的半闭弯尾姬蜂的室内扩繁关键技术及其扩大应用。
他将研究重点锁定为:半闭弯尾姬蜂标准化和规模化扩繁技术体系,半闭弯尾姬蜂田间扩大释放应用。在成功地引进了半闭弯尾姬蜂获得田间释放定殖的基础上,面对姬蜂类室内标准化规模化扩繁难题,经过他的团队多年研究和探索,建立了一套半闭弯尾姬蜂标准化扩繁关键技术体系。
与此同时,通过室内观察,他发现,在半闭弯尾姬蜂寄生和攻击小菜蛾的同时,会导致大量小菜蛾垂丝掉入地面土中,有近10%~15%的低龄小菜蛾幼虫不能再爬上植株而致死。这一现象让陈宗麒就生物防治评价标准方面一些新的思路,改变了仅凭寄生率一种方法来评价寄生性天敌昆虫效果的传统评价标准。
通过多年多地在以云南省为主的小菜蛾发生区对半闭弯尾姬蜂的田间释放应用,这种寄生蜂不仅成功在云南各释放区成功定殖,而且对小菜蛾的田间种群发生危害起到了优势的自然控制作用,而且在不断地自然增殖和扩散,目前已在昆明、玉溪、大理、曲靖、保山、临沧、楚雄、昭通等地区都已广泛分布,成为控制小菜蛾田间发生危害的优势天敌资源昆虫。
薪火传承创新路
从临时工到科研辅助工人再到科研技术人员,陈宗麒一步一个脚印地又经历了从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到研究员的晋升经历,而每一步都历经波折和坎坷。天道酬勤,苦尽甘来。
现在的他已经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三级研究员,云南省省委联系专家,并担任云南省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三等级各1项,获美国农业部颁发的杰出国际合作成就奖;参与获得国家进步奖二等奖2项,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级多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在各级学术刊物主笔及以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并参与《中国农业全书 云南卷(天敌资源部分)》《云南百科全书》等工具书和学术专著的相关条目的撰稿。
能力愈强,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现在的他已不仅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还担负着传承的重任。对现在的他而言,纵使再多的荣誉光环照耀着他,都比不上打造一支凝聚力、战斗力强的团队更为重要。
目前,他带领的团队里都是年轻人。他指导大家开展科研项目研究,也注重培养团队集体意识,努力营造科学研究和科研文化氛围。他鼓励年轻人博览群书,也循循善诱地与大家交流和谈心。这是一个具有思想的学科团队,也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陈宗麒作为团队的“家长”,团队成员是他培养呵护的“孩子”,他总希望看到每个成员的成长和稳步向前,他寻求并且放手让年轻的科技人员承担担子,拓展路子,放开步子,积极参加国家生物防治团队的学术交流汇报,以及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考察活动。
近年来,陈宗麒及其团队积极开展和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主持承办两期包括小菜蛾和斑潜蝇方面的国际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推进国际合作交流,并参与亚洲开发银行ABD资助项目“支持蔬菜产业链促进大湄公河区域(GMS)国家繁荣及消除贫困”项目。
为害虫生物防治的理论与实践增砖添瓦,这是陈宗麒的夙愿,是他接力和传承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也是他所带领团队青年人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