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对玉溪市易门县普贝乡哈尼族文化溯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简要介绍了易门县哈尼族人口溯源和分布状况,对普贝乡哈尼族语言文字、民间文学、音乐和舞蹈等方面的溯源进行了追踪调查,重点调研了当地的哈尼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哈尼族文化保护的几条建议,以期达到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相协调。
【关键词】哈尼族;语言文字;民间文学;音乐和舞蹈;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9.3 【文献标识码】A
概述
易门县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农业县,全县总辖3乡1镇、2个街道办事处、58个村社区,全县总人口17.8万人,主要民族有汉、彝、回、苗、哈尼等,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28%。其中,哈尼族人口1千多人,主要分布在易门县普贝乡朋多村委会,哈尼族是本地土著民族与南迁的西北氐羌人融合后世居民族。现居住于大朋多、张家村、傅家村的段、刘、傅、张等姓氏人家,唐宋年间为躲避战乱从世居的大理辗转迁徙到安宁、晋宁西部边缘一带居住,于明朝后期定居于大朋多、小朋多的贺姓,据介绍是唐代就从江西迁到云南,居住晋宁石板河数十代后,其后裔入赘小朋多村而融入哈尼族的。
一、语言文字和民间文学
朋多哈尼族无民族文字,无家谱。其民族史、家史靠口头流传下来,现在朋多哈尼族各姓氏的后代,均把自己从汉氏姓名的第一代先辈尊称为始祖,除贺姓可追溯到唐代,一般都是明代或以后才到朋多定居的。朋多哈尼族使用哈僾方言并带本地土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自称“窝泥话”。各村寨男女老幼都能讲流利的汉语。无本民族文字,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帮助创制的《哈尼族文字方案》没有在本地推广使用。自明代以来至今都通习汉文。
朋多哈尼族民间文学积淀丰厚,以口传的方式一代代流传下来。建国后,县专业群众文化工作者和业余文学爱好者搜集整理出了民间故事《驿马坡》《叫化子过路》《刘大富做寿》等,寓言《水牛和家狗》《狐狸和野猫》等;搜集了“鸟怕无翅,人怕无志”“好马有力气,好汉有志气”等哈尼民间谚语数十条,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民间文学宝库。
二、音乐和舞蹈
易门朋多哈尼族喜爱音乐,能歌善舞。过去,青年男女都喜欢弹奏月琴。其次,唱山歌是朋多哈尼族青年男女喜爱的活动,易门普贝朋多哈尼族民间山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如“生活的百科全书”,歌词来源于生活实践,自由灵活,富有哈尼族生活气息,歌节讲究对偶和韵律,自由又有规律,歌唱方式多样,有独唱、对唱、合唱、(地方称“合腔”),习俗歌等,还有一家人围坐火塘餐桌周围边用餐边唱歌的“几多依”(即“酒歌”)。唱的曲调大部分是流行于本县扒河下游民间的对口、三句长腔、四句長腔、合腔(俗称“旗子”)等山歌,还有薅秧调、八街调等。歌词内容多数是表达男女爱情、民间故事和地方风情的。
舞蹈是易门朋多哈尼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动。据旧县志记载,古时就有“吊者击锣鼓摇铃,头插鸡尾”跳名为“洗鬼”的丧葬舞蹈以及“挥扇环歌,抚掌踏足,以钲鼓芦笙为乐”的自娱性舞蹈。易门朋多定居的哈尼族,四百多年来,与杂居的汉、彝、苗等民族和睦相处,往来频繁,出现了民族文化互相融合的现象。风行于县内彝汉民族中的“秧佬鼓”,已成为朋多哈尼族的丧葬舞,流行于草箐、水塘彝族聚居区的“找老跺比”也成为朋多哈尼族的自娱性舞蹈。还有颇具朋多哈尼族特色的棕扇竹筒舞,主要表达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风俗礼仪和衣食住行
(一)节日
朋多哈尼族除了过春节、端午、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外,还有一些地方的节会活动。举例介绍如下。
祭路节:一年一次,日期不固定。每年由村民公推的村董筹措经费择日举行。祭日村内停止生产劳动,上午村人齐聚晒场举行仪式,由数人分立两端拉紧用尖刀草搓成的名叫“左绳”的草绳祈求天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全村平平安安。
青苗节:阴历六月六日过节,村内杀鸡宰羊,将鸡、羊血混合备用。各户将折来的白栎树枝叶蘸上混合的鸡、羊血后插入自家的稻田中,预防虫鸟侵害庄稼。
(二)礼仪
朋多哈尼族崇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谦逊自重、文明礼貌,善学习,与亲友、邻居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等美德。特别注重自我道德修养和对子女、晚辈的品德教育。
(三)住宅
历史上,朋多哈尼族由于长期遭受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另加上地处干热河谷地区,居住的房屋都是土掌房或茅草屋。新中国建立后,除个别人家保留作畜厩用的极少数土掌房、茅草房外,所有人家的住房都建成了土木结构房或砖瓦房。一些人家还住进了钢混结构房屋。朋多哈尼族村庄,除河谷地带的驿马坡、傅家村、张家村地势稍为平缓一点,其余的村庄大多座落在山坡上,由于受地基限制,房屋结构多数为两间一耳或两耳,也有三间两耳或两间一耳的。房屋周围都筑有矮院墙,留小天井。正房一明一暗或一明两暗;墙上凿洞或开窗,以通风透气。
(四)服饰
民国及新中国建立初期,朋多哈尼族妇女内穿无领长袖衬衫,袖口镶红色布边,外着镶边右衽大襟短袖衣,头缠花布包头(老年妇女缠黑布包头),腰系蓝布绣花圆头银链围腰,戴耳环、手镯,穿绣花圆口布鞋。男子穿无领右衽短衫或对襟衣,头缠青色或黑色布包头,闲时穿绣花剪刀口布鞋。逢节会期间,妇女衣服上有缨络、银泡、绣花饰物。
(五)饮食
大米为朋多哈尼族日常主食,包谷、小麦、蚕豆、薯类为辅食,并喜欢以自己制的酸辣咸菜佐餐。习惯上一天用餐两餐,农忙时有的人家加一餐。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糯米饭,有的人家还要春糯米糍粑,用以自食、待客或馈赠亲友。男子喜欢吸水烟筒,喜欢饮酒。
(六)婚姻
奉行一夫一妻制。新中国成立后,婚姻都是自主婚姻,男方较主动。一桩婚事一般都要经过相亲、提亲、压订、吃小酒、迎娶等程序。 四、现状及保护建议
易门县普贝乡哈尼族文化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形成有其独特地理特征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与其他哈尼族集聚区的文化有一定相似之处。随着经济发展、交通改善及社会的变迁,本民族地区与外界交往的深度和广度随之加强,民族文化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而民族文化的消逝已经成为所有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遍性问题,本文立足于易门县普贝乡哈尼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4点保护性建议。
(一)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举头并进
近几年国家把扶贫作为一项重大的任务来抓,少数民族地区将迎来经济发展的契机。而经济的发展往往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建议经济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举头并进,在发展普贝乡经济的同时挖掘本地区的民族文化产业,比如其民族特有的音乐舞蹈、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术品等,对一些有历史文化的建筑进行发掘性开发和保护,找准民族文化展示和旅游产业的切入点,既能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也能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二)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每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有其文化糟粕,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努力汲取现代文明的新鲜内容,既使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又使本民族文化具有当今时代的气息。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汲取先进文化血液,使它拥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延续的精神力量。
(三)用文化武装、用知识武装民族文化,积极传承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是维系一个民族思想和感情的纽带。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水平较低,人们的思想意识较单纯,对本民族的文化缺少深刻的认识,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较少人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问题,由于缺乏系统的文化知识,部分传承人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用知识武装民族文化,培养下一代对本民族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四)从规划上推进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
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将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维系本土文化独立性的国家战略高度予以系统部署,将其作为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文化自信、文化认同的重要举措。故地方政府应重视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作,从规划上推进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制定详细的少数民族保护规划方案,完善地方保护法规,配套发展基金,积极倡导公共参与,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杨卫东.论《同尼尼》[A].哈尼族研究文集[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1:97-107.
[2]李贵良,何建钢.易门县文史资料选揖第八揖(易门朋多的哈尼族).
[3]李维宝,张佩芝.哈尼族历法的演变[A].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858-866.
[4]曾怡园,奔厦·泽米,达荷.新中国云南哈尼族文學研究综述[J].当代文坛,2009(3):65-67.
[5]王丹丹.哈尼族民间舞蹈探析[J].大舞台,2011(2).
[6]李宣林.哈尼族的原始宗教与民族文化传承[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81-83.
[7]沈乾芳,郑宗玲,袁岳,杨林军.论红河县旅游开发与哈尼族族文化保护[J].红河学院学报,2005(2):22-25.
作者简介:曹翠芳(1969-),彝族,大学本科,玉溪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研究。
【关键词】哈尼族;语言文字;民间文学;音乐和舞蹈;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9.3 【文献标识码】A
概述
易门县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农业县,全县总辖3乡1镇、2个街道办事处、58个村社区,全县总人口17.8万人,主要民族有汉、彝、回、苗、哈尼等,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28%。其中,哈尼族人口1千多人,主要分布在易门县普贝乡朋多村委会,哈尼族是本地土著民族与南迁的西北氐羌人融合后世居民族。现居住于大朋多、张家村、傅家村的段、刘、傅、张等姓氏人家,唐宋年间为躲避战乱从世居的大理辗转迁徙到安宁、晋宁西部边缘一带居住,于明朝后期定居于大朋多、小朋多的贺姓,据介绍是唐代就从江西迁到云南,居住晋宁石板河数十代后,其后裔入赘小朋多村而融入哈尼族的。
一、语言文字和民间文学
朋多哈尼族无民族文字,无家谱。其民族史、家史靠口头流传下来,现在朋多哈尼族各姓氏的后代,均把自己从汉氏姓名的第一代先辈尊称为始祖,除贺姓可追溯到唐代,一般都是明代或以后才到朋多定居的。朋多哈尼族使用哈僾方言并带本地土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自称“窝泥话”。各村寨男女老幼都能讲流利的汉语。无本民族文字,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帮助创制的《哈尼族文字方案》没有在本地推广使用。自明代以来至今都通习汉文。
朋多哈尼族民间文学积淀丰厚,以口传的方式一代代流传下来。建国后,县专业群众文化工作者和业余文学爱好者搜集整理出了民间故事《驿马坡》《叫化子过路》《刘大富做寿》等,寓言《水牛和家狗》《狐狸和野猫》等;搜集了“鸟怕无翅,人怕无志”“好马有力气,好汉有志气”等哈尼民间谚语数十条,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民间文学宝库。
二、音乐和舞蹈
易门朋多哈尼族喜爱音乐,能歌善舞。过去,青年男女都喜欢弹奏月琴。其次,唱山歌是朋多哈尼族青年男女喜爱的活动,易门普贝朋多哈尼族民间山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如“生活的百科全书”,歌词来源于生活实践,自由灵活,富有哈尼族生活气息,歌节讲究对偶和韵律,自由又有规律,歌唱方式多样,有独唱、对唱、合唱、(地方称“合腔”),习俗歌等,还有一家人围坐火塘餐桌周围边用餐边唱歌的“几多依”(即“酒歌”)。唱的曲调大部分是流行于本县扒河下游民间的对口、三句长腔、四句長腔、合腔(俗称“旗子”)等山歌,还有薅秧调、八街调等。歌词内容多数是表达男女爱情、民间故事和地方风情的。
舞蹈是易门朋多哈尼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动。据旧县志记载,古时就有“吊者击锣鼓摇铃,头插鸡尾”跳名为“洗鬼”的丧葬舞蹈以及“挥扇环歌,抚掌踏足,以钲鼓芦笙为乐”的自娱性舞蹈。易门朋多定居的哈尼族,四百多年来,与杂居的汉、彝、苗等民族和睦相处,往来频繁,出现了民族文化互相融合的现象。风行于县内彝汉民族中的“秧佬鼓”,已成为朋多哈尼族的丧葬舞,流行于草箐、水塘彝族聚居区的“找老跺比”也成为朋多哈尼族的自娱性舞蹈。还有颇具朋多哈尼族特色的棕扇竹筒舞,主要表达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风俗礼仪和衣食住行
(一)节日
朋多哈尼族除了过春节、端午、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外,还有一些地方的节会活动。举例介绍如下。
祭路节:一年一次,日期不固定。每年由村民公推的村董筹措经费择日举行。祭日村内停止生产劳动,上午村人齐聚晒场举行仪式,由数人分立两端拉紧用尖刀草搓成的名叫“左绳”的草绳祈求天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全村平平安安。
青苗节:阴历六月六日过节,村内杀鸡宰羊,将鸡、羊血混合备用。各户将折来的白栎树枝叶蘸上混合的鸡、羊血后插入自家的稻田中,预防虫鸟侵害庄稼。
(二)礼仪
朋多哈尼族崇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谦逊自重、文明礼貌,善学习,与亲友、邻居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等美德。特别注重自我道德修养和对子女、晚辈的品德教育。
(三)住宅
历史上,朋多哈尼族由于长期遭受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另加上地处干热河谷地区,居住的房屋都是土掌房或茅草屋。新中国建立后,除个别人家保留作畜厩用的极少数土掌房、茅草房外,所有人家的住房都建成了土木结构房或砖瓦房。一些人家还住进了钢混结构房屋。朋多哈尼族村庄,除河谷地带的驿马坡、傅家村、张家村地势稍为平缓一点,其余的村庄大多座落在山坡上,由于受地基限制,房屋结构多数为两间一耳或两耳,也有三间两耳或两间一耳的。房屋周围都筑有矮院墙,留小天井。正房一明一暗或一明两暗;墙上凿洞或开窗,以通风透气。
(四)服饰
民国及新中国建立初期,朋多哈尼族妇女内穿无领长袖衬衫,袖口镶红色布边,外着镶边右衽大襟短袖衣,头缠花布包头(老年妇女缠黑布包头),腰系蓝布绣花圆头银链围腰,戴耳环、手镯,穿绣花圆口布鞋。男子穿无领右衽短衫或对襟衣,头缠青色或黑色布包头,闲时穿绣花剪刀口布鞋。逢节会期间,妇女衣服上有缨络、银泡、绣花饰物。
(五)饮食
大米为朋多哈尼族日常主食,包谷、小麦、蚕豆、薯类为辅食,并喜欢以自己制的酸辣咸菜佐餐。习惯上一天用餐两餐,农忙时有的人家加一餐。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糯米饭,有的人家还要春糯米糍粑,用以自食、待客或馈赠亲友。男子喜欢吸水烟筒,喜欢饮酒。
(六)婚姻
奉行一夫一妻制。新中国成立后,婚姻都是自主婚姻,男方较主动。一桩婚事一般都要经过相亲、提亲、压订、吃小酒、迎娶等程序。 四、现状及保护建议
易门县普贝乡哈尼族文化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形成有其独特地理特征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与其他哈尼族集聚区的文化有一定相似之处。随着经济发展、交通改善及社会的变迁,本民族地区与外界交往的深度和广度随之加强,民族文化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而民族文化的消逝已经成为所有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遍性问题,本文立足于易门县普贝乡哈尼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4点保护性建议。
(一)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举头并进
近几年国家把扶贫作为一项重大的任务来抓,少数民族地区将迎来经济发展的契机。而经济的发展往往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建议经济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举头并进,在发展普贝乡经济的同时挖掘本地区的民族文化产业,比如其民族特有的音乐舞蹈、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术品等,对一些有历史文化的建筑进行发掘性开发和保护,找准民族文化展示和旅游产业的切入点,既能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也能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二)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每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有其文化糟粕,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努力汲取现代文明的新鲜内容,既使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又使本民族文化具有当今时代的气息。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汲取先进文化血液,使它拥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延续的精神力量。
(三)用文化武装、用知识武装民族文化,积极传承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是维系一个民族思想和感情的纽带。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水平较低,人们的思想意识较单纯,对本民族的文化缺少深刻的认识,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较少人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问题,由于缺乏系统的文化知识,部分传承人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用知识武装民族文化,培养下一代对本民族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四)从规划上推进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
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将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维系本土文化独立性的国家战略高度予以系统部署,将其作为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文化自信、文化认同的重要举措。故地方政府应重视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作,从规划上推进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制定详细的少数民族保护规划方案,完善地方保护法规,配套发展基金,积极倡导公共参与,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杨卫东.论《同尼尼》[A].哈尼族研究文集[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1:97-107.
[2]李贵良,何建钢.易门县文史资料选揖第八揖(易门朋多的哈尼族).
[3]李维宝,张佩芝.哈尼族历法的演变[A].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858-866.
[4]曾怡园,奔厦·泽米,达荷.新中国云南哈尼族文學研究综述[J].当代文坛,2009(3):65-67.
[5]王丹丹.哈尼族民间舞蹈探析[J].大舞台,2011(2).
[6]李宣林.哈尼族的原始宗教与民族文化传承[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81-83.
[7]沈乾芳,郑宗玲,袁岳,杨林军.论红河县旅游开发与哈尼族族文化保护[J].红河学院学报,2005(2):22-25.
作者简介:曹翠芳(1969-),彝族,大学本科,玉溪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