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可以增加音乐基础知识,增强音乐欣赏能力,充分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美国音乐教育家格雷珍·希尔尼穆斯·比尔在其编著的美国教育专著《体验音乐》中提出:“应该让学生像成年人一样直接进入音乐体验,进行音乐思考,由此将他们引入音乐的主题。”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不鲜见,但是日常看到的音乐体验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对学生学习内容的过多干扰。教师教的歌学生不喜欢听,学生喜欢唱的教师不教,学生因此体验不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本文以笔者的教学经验和一些案例来探讨如何解决小学音乐体验教学的困惑。
一、情境教育,体验情节
要使音乐教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最佳办法就是采用情境教育法。
例如:教学歌曲《杜鹃》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模仿小鸟张开翅膀,在不同的音高处做出不同的高度动作,如同小鸟飞在不同的枝头。设置这样的情境有助于学生用声音、表情和动作来感受音高的变化,并能把可爱、活泼的小杜鹃以声带情地表现出来。之后再让学生初步了解轮唱的含义,与教师或同学以自己喜欢的轮唱方式合作演唱《杜鹃》。对学习的歌曲进行再创造,这是音乐体验教学的创新与拓展。在学生的再创造过程中,音乐作品的人文性就得以很好地体现。
再如:一位音乐教师执教《快乐的小队》一课,首先播放《芦笛》曲子,让学生回答听音乐的感受,不少学生都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拍手、踏步。教师这时激情地说:“从大家整齐的步伐可以看出咱们这支小队特别有朝气!听,一支士兵队伍向我们走来了。听听音乐里表达了些什么,情绪是怎样的?听了这个音乐你又想干什么呢?”接着,教师引导学习节奏。学生打击小军鼓,幻灯片呈现节奏练习,播放伴奏音乐,教师用竖笛吹奏主旋律,学生拍击节奏。幻灯片呈示完整歌谱,揭示曲名《芦笛》。最后,教师边弹钢琴边教唱音名,让学生填歌词演唱,跟钢琴伴奏演唱;让学生总结歌曲的风格,比较和开始听的《快乐的小队》风格的不同与相同点。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投入、想象和思考都是广阔的,通过听觉,可以直接与他们的生活或心灵相撞击。学生因此能够身临其境,能够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共同体验。这种体验音乐的方式能够丰富学生的感受,培养他们用心唱歌的習惯。
二、参与唱谱,体验创作
喜欢唱歌是小孩子的天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学生会唱许多电影、电视剧里的插曲和流行歌曲,主要是他们听得多,又感兴趣,自然就会唱了。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识谱唱谱虽然是重要内容之一,但学生的兴奋点不在,一旦让他们机械识谱,课堂气氛就会出现冷场,就起不到音乐情感美熏陶的作用。只有让学生自己主动体验、理解、探索和整合音乐,主动产生兴趣,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真正实现音乐欣赏和作品的创建。
1. 跟师模唱。
其实演唱歌谱,是很好的授之以渔的方式。学生只要会唱歌谱,再填入唱歌词就非常容易了。
在教学五年级《彩云追月》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跟教师一句句模唱歌谱,学生跟着音高的走向画一画旋律线。等歌谱一遍唱完,教师在旋律线上稍微添加几笔线条,就能将旋律线连成一张有美丽彩云和月亮的图片。学生在唱谱、画旋律线、演唱歌词、律动等亲身体验中,通过想象用音乐形象来感受旋律的起伏变化,激发学生对南海(广东)音乐的初步印象。
2. 循序学唱。
教学进度上,刚开始先让学生聆听歌曲,然后跟着教师模唱歌谱。模唱歌谱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声方法、演唱情绪、音准、节奏等。最后,只要学生跟着钢琴的伴奏,将歌词填入就好。通过一学期的尝试,笔者发现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很困难,只能记住几个音高;等时间长了就能记住两小节,甚至四小节的音高;渐渐的学生对音高有了概念,有的还能做出相应的科尔文手势,音准也越来越好了。所以在音乐课教学中,开始的发声练习,教师可以弹奏,让学生唱音阶,每个音唱满四拍。这样就既可以发声,又可以练习音高。而且教唱歌谱后,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完整。
在合唱教学中,也同样要关注学生唱谱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总是感觉训练时间紧张,赶紧教歌词,自己唱一句,让学生模仿一句。全班唱得热热闹闹的,感觉学生好像都会了,可是各声部合在一起就漏洞百出。所以在训练中,教师应把时间花在带学生唱准歌谱,关注音高、节奏、表情记号等上。学生通过歌谱的学习能感受到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情感体验,再填入歌词时就顺利了很多。
三、思维诱导,体验快乐
保证音乐教学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学生能感受到音乐的愉悦感。教学中,教师不能将音乐的任何一个元素以我自己理解的、想象出来的具体形象直接传达给学生,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应该让学生自己通过环境来感受、发现。
有一段时间笔者上音乐欣赏课总觉得乏味无趣。因为学生似乎并没有从中获得音乐给予他们的快乐,在他们的认知中自己只是模仿的机器,老师怎么做,他们就跟随,完全不动脑筋。这种长期的弊病迫使笔者不得不静下来思考其中的原因。对此,也有许多教师做得不错。四年级下册《摇篮曲》(舒伯特)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体验《摇篮曲》表达的内容与情感,准确演唱《摇篮曲》。一位教师在教学时用课件让学生了解维也纳及金色大厅,引导学生观看关于少年舒伯特的连环画后,带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最后再进行学唱。这样的音乐教学,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表现放在重要位置,用音乐诱导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让学生充分享受参与音乐活动的快乐,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促使情感不断丰富和深刻,架起与音乐之间的桥梁。
四、积极评价,体验乐趣
音乐课的教学评估也十分重要,可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采用过程性、情境式的评价方法。随着学生年龄增长与教学内容增加,音乐教学模式可以从低年级的体验式游戏模式,逐步过渡到体验式活动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参与、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能力。
“体验式游戏教学”在低段学生中十分有效,也可延伸到中年级。在平时的音乐课教学中,对积极发言的学生,会吹竖笛的学生,能够独立自信大胆演唱的学生,以及主动探究、合作完成音乐创作的学生,教师都应及时做好记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组演唱、表现歌曲等,一组来表演另一组来评价,然后互换;互换的同时,要求学生说出上一组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修改。在这样的评价方式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也进步了很多。
(作者单位:福建省古田县第二小学 ?摇?摇?摇责任编辑:庄严?摇?摇?摇黄晓夏)
一、情境教育,体验情节
要使音乐教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最佳办法就是采用情境教育法。
例如:教学歌曲《杜鹃》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模仿小鸟张开翅膀,在不同的音高处做出不同的高度动作,如同小鸟飞在不同的枝头。设置这样的情境有助于学生用声音、表情和动作来感受音高的变化,并能把可爱、活泼的小杜鹃以声带情地表现出来。之后再让学生初步了解轮唱的含义,与教师或同学以自己喜欢的轮唱方式合作演唱《杜鹃》。对学习的歌曲进行再创造,这是音乐体验教学的创新与拓展。在学生的再创造过程中,音乐作品的人文性就得以很好地体现。
再如:一位音乐教师执教《快乐的小队》一课,首先播放《芦笛》曲子,让学生回答听音乐的感受,不少学生都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拍手、踏步。教师这时激情地说:“从大家整齐的步伐可以看出咱们这支小队特别有朝气!听,一支士兵队伍向我们走来了。听听音乐里表达了些什么,情绪是怎样的?听了这个音乐你又想干什么呢?”接着,教师引导学习节奏。学生打击小军鼓,幻灯片呈现节奏练习,播放伴奏音乐,教师用竖笛吹奏主旋律,学生拍击节奏。幻灯片呈示完整歌谱,揭示曲名《芦笛》。最后,教师边弹钢琴边教唱音名,让学生填歌词演唱,跟钢琴伴奏演唱;让学生总结歌曲的风格,比较和开始听的《快乐的小队》风格的不同与相同点。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投入、想象和思考都是广阔的,通过听觉,可以直接与他们的生活或心灵相撞击。学生因此能够身临其境,能够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共同体验。这种体验音乐的方式能够丰富学生的感受,培养他们用心唱歌的習惯。
二、参与唱谱,体验创作
喜欢唱歌是小孩子的天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学生会唱许多电影、电视剧里的插曲和流行歌曲,主要是他们听得多,又感兴趣,自然就会唱了。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识谱唱谱虽然是重要内容之一,但学生的兴奋点不在,一旦让他们机械识谱,课堂气氛就会出现冷场,就起不到音乐情感美熏陶的作用。只有让学生自己主动体验、理解、探索和整合音乐,主动产生兴趣,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真正实现音乐欣赏和作品的创建。
1. 跟师模唱。
其实演唱歌谱,是很好的授之以渔的方式。学生只要会唱歌谱,再填入唱歌词就非常容易了。
在教学五年级《彩云追月》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跟教师一句句模唱歌谱,学生跟着音高的走向画一画旋律线。等歌谱一遍唱完,教师在旋律线上稍微添加几笔线条,就能将旋律线连成一张有美丽彩云和月亮的图片。学生在唱谱、画旋律线、演唱歌词、律动等亲身体验中,通过想象用音乐形象来感受旋律的起伏变化,激发学生对南海(广东)音乐的初步印象。
2. 循序学唱。
教学进度上,刚开始先让学生聆听歌曲,然后跟着教师模唱歌谱。模唱歌谱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声方法、演唱情绪、音准、节奏等。最后,只要学生跟着钢琴的伴奏,将歌词填入就好。通过一学期的尝试,笔者发现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很困难,只能记住几个音高;等时间长了就能记住两小节,甚至四小节的音高;渐渐的学生对音高有了概念,有的还能做出相应的科尔文手势,音准也越来越好了。所以在音乐课教学中,开始的发声练习,教师可以弹奏,让学生唱音阶,每个音唱满四拍。这样就既可以发声,又可以练习音高。而且教唱歌谱后,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完整。
在合唱教学中,也同样要关注学生唱谱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总是感觉训练时间紧张,赶紧教歌词,自己唱一句,让学生模仿一句。全班唱得热热闹闹的,感觉学生好像都会了,可是各声部合在一起就漏洞百出。所以在训练中,教师应把时间花在带学生唱准歌谱,关注音高、节奏、表情记号等上。学生通过歌谱的学习能感受到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情感体验,再填入歌词时就顺利了很多。
三、思维诱导,体验快乐
保证音乐教学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学生能感受到音乐的愉悦感。教学中,教师不能将音乐的任何一个元素以我自己理解的、想象出来的具体形象直接传达给学生,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应该让学生自己通过环境来感受、发现。
有一段时间笔者上音乐欣赏课总觉得乏味无趣。因为学生似乎并没有从中获得音乐给予他们的快乐,在他们的认知中自己只是模仿的机器,老师怎么做,他们就跟随,完全不动脑筋。这种长期的弊病迫使笔者不得不静下来思考其中的原因。对此,也有许多教师做得不错。四年级下册《摇篮曲》(舒伯特)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体验《摇篮曲》表达的内容与情感,准确演唱《摇篮曲》。一位教师在教学时用课件让学生了解维也纳及金色大厅,引导学生观看关于少年舒伯特的连环画后,带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最后再进行学唱。这样的音乐教学,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表现放在重要位置,用音乐诱导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让学生充分享受参与音乐活动的快乐,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促使情感不断丰富和深刻,架起与音乐之间的桥梁。
四、积极评价,体验乐趣
音乐课的教学评估也十分重要,可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采用过程性、情境式的评价方法。随着学生年龄增长与教学内容增加,音乐教学模式可以从低年级的体验式游戏模式,逐步过渡到体验式活动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参与、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能力。
“体验式游戏教学”在低段学生中十分有效,也可延伸到中年级。在平时的音乐课教学中,对积极发言的学生,会吹竖笛的学生,能够独立自信大胆演唱的学生,以及主动探究、合作完成音乐创作的学生,教师都应及时做好记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组演唱、表现歌曲等,一组来表演另一组来评价,然后互换;互换的同时,要求学生说出上一组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修改。在这样的评价方式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也进步了很多。
(作者单位:福建省古田县第二小学 ?摇?摇?摇责任编辑:庄严?摇?摇?摇黄晓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