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8年
6月11日,出生于中国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上栅村(时属中山县第六区)的一个普通汉族农家。原名卢克希,号悟非,英文名DR.K.C.LUSIEFUG(之后历次参加国际影展所用)。
1901年
卢施福的祖父母因年老想拍一幅照片留作纪念,到香港请摄影师来拍摄。这幅家庭照片,使神奇的摄影术在幼年卢施福脑海中留下印象。
1910年
在家乡小学堂就读。清末在珠海(时属中山县)依照西方设立的学堂受到地方保守势力抵制,时常发生学堂被捣毁事件。
1912年
因卢施福的母亲在生他时难产去世,其父亲常年在外经营茶叶生意,所以卢施福在祖父母照顾下长大。卢施福的祖父曾加入赴美国淘金的华人行列,祖母亦思想开明。
本年,当卢施福年满14岁,祖父母送他离家北上求学,寄居于在天津当铁路员工的六叔父家。卢施福一边为叔叔打理家务,一边自学英语。
1913年至1916年
先后考入天津西窑洼小学和天津英文商业专科学校就读,至1916年毕业。
1916年
考入上海同德医学院(该院后改为“祟德医科大学”;新中国建立后又改名为“上海第二医学院”)就读。同年开始实践理想,购买一部明信片尺寸大小的简易相机。起初只拍些亲友人像,渐渐拍些风景。
1924年
从上海同德医学院毕业,跟随同德医学院法籍教授柏礼、布美进修医务,同年大学毕业。卢施福对摄影及化学方面的学识比较丰富,经济能力亦允许他在摄影方面花费更多。除了添置摄影器材外,他开始自拍、自冲、自晒的暗房工作,摄影创作由此升级。
1928年
作为职业医生在上海正式开业行医,并成为誉满申江的脑系科专家,兼任田汉南国社义务医师至1930年(医馆营业至1955年)。
本年,认识了他在摄影之路上至关重要的朋友陈传霖。
1929年
9月号的《文华》二期刊登了卢施福夫妇的照片《摄影家卢施福及其夫人》以及他的1幅作品。
1930年
1月1日,由陈传霖等人发起的黑白影社在上海正式成立。卢施福加入后,成为黑白影社的重要成员。据《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记载,黑白影社社址设于上海跑马厅路485号的卢施福医寓内。自本年起,卢施福与陈传霖等共同主持黑白影社社务,卢、陈心气投合,出入相偕,成为黑白影社的黄金搭档。
1931年
忙于医务之余,摄影创作开始进入高峰期。同年加入美国摄影学会(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停止联系)。
本年起至1949年,参与、组织和举办黑白影社的多届黑白影展。大量影作和多篇学术性、技术性文章,发表于黑白影社影集、影刊、专集和《时代》《良友》《文华》《飞鹰》《柯达》《联合画报》《中华摄影》等画报杂志。此外,在上海举办个人摄影展览及联展10余次。其中,与郎静山的联展于上海北四川路俭德公寓举办;与陈传霖的两次联展于上海青年会和上海大新画廊举办。首次登上黄山,从本年起至1966年,十余次登临黄山进行摄影创作。
1933年
6月10日至18日,与陈传霖在上海四川路中国青年会举办第一次联展。
9月,卢施福和丁升保一起参加友声旅行团到华北拍摄。他到过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及泰山,河北张家口,内蒙古包头、绥远,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平居庸关长城、十三陵、西山、颐和园、故宫、天坛。在《时代》画报第七卷四期(1934年12月16日)发表《華北旅行摄影》,介绍他的旅行经历。“Smoking”(《吸烟》)入选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国际影展,并为该会美术馆永久收藏;《百炼金钢》《轮似闼心纱似情》《黎明》等9幅影作入选法国巴黎第28届国际影展。
1934年
《玩童》(并入编沙龙专集)《凯旋》入选法国巴黎第29届国际影展;《轮似闼心纱似情》入选美国波士顿国际影展;《凯旋》《木匠》(并入编沙龙专集)、《小巡捕》(并以150法郎售出)入选波兰国际影展;《轮似闼心纱似情》入选瑞士第3届国际影展;《春深》《静涧》《寺院》入选香港大学第3届国际影展;《做眉眼》获美国第14届国际影展年赛荣誉奖,在美国17座城市巡回展出。
1935年
7月6日至14日,黑白影社第三届影展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三楼举办,作品《清溪弄影》《国色》《相依为命》《慈航待度》《河山秋梦》《山溪晚濯》《天坛云影》《枝头春闹》《月下归舵》《夕阳倦晚》《搁浅》《访隐》等入选并展出。
本年,《斜阳》《满载而归》《出水芙蓉》入选意大利米兰第12届国际影展;《出水芙蓉》《闲情莫遣雪衣窥》入选加拿大第2届国际影展;《步步排云》入选法国巴黎第36届国际影展;《闲情莫遣雪衣窥》入选美国加州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国际影展;《枝头春闹》《青眼看人又一时》入选英国伦敦第26届国际影展。
《美国摄影年鉴》在世界摄影界名人录中刊载卢施福小传。
1936年
2月23日,由国际新闻摄影社发起的全国摄影展览筹备会上,卢施福被推举为常务委员。 6月20日至29日,与陈传霖在上海南京路大新公司四楼举办第二次联展。与陈传霖合作出版《陈卢影集》。本年,黑白影社出版的《黑白影刊》首刊亦为陈传霖、卢施福第二次联展影作合集。
1937年
黑白影社因抗日战争爆发而终止会务。1930年至1937年间,共选过两届执行委员会,卢施福连任执委。该会下设文书、会计、庶务、展览、编辑、研究、旅行、交际八个股,卢施福兼管编辑、文书两个股。
《美术生活》1937年新年特大号为浙江文献和美术摄影合辑,选刊卢施福4幅作品。
1941年
摄影作品两次入选香港国际影展。
1944年
两次参加《杂志》月刊组织的文艺界人士赴苏州、镇江和扬州的采风活动中,并在《杂志》发表相关摄影作品及《春城影述》一文。
1945年
传略及肖像刊登在本年的《美术家年鉴》(上海出版)。
1948年
沿用林泽苍1925年在上海创办的“中国摄影学会”(1937年停办)之名,新的“中国摄影学会”在上海成立。郎静山任理事长,卢施福等任常务理事。
1949年
截至本年,《满面风霜不知年》《铁匠》《织女》等作品从1931年起先后参与下列国际影展:英国伦敦国际影展(26届之外的)、德国波茨坦国际影展、匈牙利国际影展、瑞士鲁司伦国际影展、加拿大渥太华国际影展、美国纽约世界博览会举办的国际影展、美国旧金山太平洋博览会举办的國际影展、印度国际影展。
1956年
为了支援内地医疗事业,从上海来到安徽合肥。
1957年
加入中国摄影学会(即中国摄影家协会)。
从本年起参加全国摄影展览,除第六届外,摄影作品在第一至第七届中均有入选,其中第七届入选2幅。
1958年
调入安徽省文联工作,任《安徽画报》摄影顾问,开始从事专业摄影工作。同年,花费近半年时间赴黄山进行摄影创作。
1960年
以安徽省代表身份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文代会,把曾经参加历届国际影展所获的奖状、奖牌(约十几件)交由中国摄影学会作为史料保存。
1961年
从本年起至1966年,先后在安徽省的屯溪、淮南、滁县、马鞍山等地,通过举办摄影学习班、座谈会、专题摄影讲座等形式,为安徽省培养地方摄影人才。
本年,与吴印咸、陈勃一起拍摄黄山。
在《中国摄影》杂志1961年第一期发表摄影作品《黄山梦笔生花》,在《中国摄影》杂志1961年第六期发表文章《不学就无术,不练则无功》。
1962年
“卢施福个人摄影艺术作品展”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之后在安徽省淮南、滁县、屯溪等地巡回展出。
在《中国摄影》杂志1962年第五期发表摄影作品《仙女峰(黄山)》。
1964年
老舍赠诗高度评价卢施福的黄山摄影活动及创作成果:“黄山奇绝处,世上几人知。欲识云中路,须随卢大师。峰看八面景,影摄万篇诗。北海孤灯夜,辛勤读画时。”
1979年
当选为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特邀代表(因病未能赴北京出席),还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及中国摄影家协会安徽省分会理事。
本年,《卢施福黄山摄影选》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
1980年
9月,在《人民日报》发表作品《东海皓月》。
10月,在由安徽省文学艺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艺谭》杂志“创作谈”专栏发表文章《摄影艺术漫谈》及摄影作品《晨》《黄山松》。
此外,摄影作品《东海皓月》《云绕天都峰》参加在北京举办的“黄山摄影艺术展”。
1983年
11月1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辞世。
补注:
1988年2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由龙憙祖编著的《中国近代摄影艺术美学文选》,刊载了对卢施福主要摄影理论文章的介绍,选编了卢施福三篇文章:《对黑白社社徽的解释》(1934年2月)、《采访摄影题材的先决要件》(1936年)、《我的艺术摄影观》(年代待考证)。1998年,安徽省摄影家协会编辑出版《著名摄影家卢施福诞辰100周年(1898-1998)纪念文集》。
(作者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史委会委员,曾以笔名“公元”出版《广东摄影艺术志1843-2006》,现正编撰《珠海摄影史1844-2016》)
6月11日,出生于中国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上栅村(时属中山县第六区)的一个普通汉族农家。原名卢克希,号悟非,英文名DR.K.C.LUSIEFUG(之后历次参加国际影展所用)。
1901年
卢施福的祖父母因年老想拍一幅照片留作纪念,到香港请摄影师来拍摄。这幅家庭照片,使神奇的摄影术在幼年卢施福脑海中留下印象。
1910年
在家乡小学堂就读。清末在珠海(时属中山县)依照西方设立的学堂受到地方保守势力抵制,时常发生学堂被捣毁事件。
1912年
因卢施福的母亲在生他时难产去世,其父亲常年在外经营茶叶生意,所以卢施福在祖父母照顾下长大。卢施福的祖父曾加入赴美国淘金的华人行列,祖母亦思想开明。
本年,当卢施福年满14岁,祖父母送他离家北上求学,寄居于在天津当铁路员工的六叔父家。卢施福一边为叔叔打理家务,一边自学英语。
1913年至1916年
先后考入天津西窑洼小学和天津英文商业专科学校就读,至1916年毕业。
1916年
考入上海同德医学院(该院后改为“祟德医科大学”;新中国建立后又改名为“上海第二医学院”)就读。同年开始实践理想,购买一部明信片尺寸大小的简易相机。起初只拍些亲友人像,渐渐拍些风景。
1924年
从上海同德医学院毕业,跟随同德医学院法籍教授柏礼、布美进修医务,同年大学毕业。卢施福对摄影及化学方面的学识比较丰富,经济能力亦允许他在摄影方面花费更多。除了添置摄影器材外,他开始自拍、自冲、自晒的暗房工作,摄影创作由此升级。
1928年
作为职业医生在上海正式开业行医,并成为誉满申江的脑系科专家,兼任田汉南国社义务医师至1930年(医馆营业至1955年)。
本年,认识了他在摄影之路上至关重要的朋友陈传霖。
1929年
9月号的《文华》二期刊登了卢施福夫妇的照片《摄影家卢施福及其夫人》以及他的1幅作品。
1930年
1月1日,由陈传霖等人发起的黑白影社在上海正式成立。卢施福加入后,成为黑白影社的重要成员。据《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记载,黑白影社社址设于上海跑马厅路485号的卢施福医寓内。自本年起,卢施福与陈传霖等共同主持黑白影社社务,卢、陈心气投合,出入相偕,成为黑白影社的黄金搭档。
1931年
忙于医务之余,摄影创作开始进入高峰期。同年加入美国摄影学会(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停止联系)。
本年起至1949年,参与、组织和举办黑白影社的多届黑白影展。大量影作和多篇学术性、技术性文章,发表于黑白影社影集、影刊、专集和《时代》《良友》《文华》《飞鹰》《柯达》《联合画报》《中华摄影》等画报杂志。此外,在上海举办个人摄影展览及联展10余次。其中,与郎静山的联展于上海北四川路俭德公寓举办;与陈传霖的两次联展于上海青年会和上海大新画廊举办。首次登上黄山,从本年起至1966年,十余次登临黄山进行摄影创作。
1933年
6月10日至18日,与陈传霖在上海四川路中国青年会举办第一次联展。
9月,卢施福和丁升保一起参加友声旅行团到华北拍摄。他到过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及泰山,河北张家口,内蒙古包头、绥远,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平居庸关长城、十三陵、西山、颐和园、故宫、天坛。在《时代》画报第七卷四期(1934年12月16日)发表《華北旅行摄影》,介绍他的旅行经历。“Smoking”(《吸烟》)入选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国际影展,并为该会美术馆永久收藏;《百炼金钢》《轮似闼心纱似情》《黎明》等9幅影作入选法国巴黎第28届国际影展。
1934年
《玩童》(并入编沙龙专集)《凯旋》入选法国巴黎第29届国际影展;《轮似闼心纱似情》入选美国波士顿国际影展;《凯旋》《木匠》(并入编沙龙专集)、《小巡捕》(并以150法郎售出)入选波兰国际影展;《轮似闼心纱似情》入选瑞士第3届国际影展;《春深》《静涧》《寺院》入选香港大学第3届国际影展;《做眉眼》获美国第14届国际影展年赛荣誉奖,在美国17座城市巡回展出。
1935年
7月6日至14日,黑白影社第三届影展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三楼举办,作品《清溪弄影》《国色》《相依为命》《慈航待度》《河山秋梦》《山溪晚濯》《天坛云影》《枝头春闹》《月下归舵》《夕阳倦晚》《搁浅》《访隐》等入选并展出。
本年,《斜阳》《满载而归》《出水芙蓉》入选意大利米兰第12届国际影展;《出水芙蓉》《闲情莫遣雪衣窥》入选加拿大第2届国际影展;《步步排云》入选法国巴黎第36届国际影展;《闲情莫遣雪衣窥》入选美国加州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国际影展;《枝头春闹》《青眼看人又一时》入选英国伦敦第26届国际影展。
《美国摄影年鉴》在世界摄影界名人录中刊载卢施福小传。
1936年
2月23日,由国际新闻摄影社发起的全国摄影展览筹备会上,卢施福被推举为常务委员。 6月20日至29日,与陈传霖在上海南京路大新公司四楼举办第二次联展。与陈传霖合作出版《陈卢影集》。本年,黑白影社出版的《黑白影刊》首刊亦为陈传霖、卢施福第二次联展影作合集。
1937年
黑白影社因抗日战争爆发而终止会务。1930年至1937年间,共选过两届执行委员会,卢施福连任执委。该会下设文书、会计、庶务、展览、编辑、研究、旅行、交际八个股,卢施福兼管编辑、文书两个股。
《美术生活》1937年新年特大号为浙江文献和美术摄影合辑,选刊卢施福4幅作品。
1941年
摄影作品两次入选香港国际影展。
1944年
两次参加《杂志》月刊组织的文艺界人士赴苏州、镇江和扬州的采风活动中,并在《杂志》发表相关摄影作品及《春城影述》一文。
1945年
传略及肖像刊登在本年的《美术家年鉴》(上海出版)。
1948年
沿用林泽苍1925年在上海创办的“中国摄影学会”(1937年停办)之名,新的“中国摄影学会”在上海成立。郎静山任理事长,卢施福等任常务理事。
1949年
截至本年,《满面风霜不知年》《铁匠》《织女》等作品从1931年起先后参与下列国际影展:英国伦敦国际影展(26届之外的)、德国波茨坦国际影展、匈牙利国际影展、瑞士鲁司伦国际影展、加拿大渥太华国际影展、美国纽约世界博览会举办的国际影展、美国旧金山太平洋博览会举办的國际影展、印度国际影展。
1956年
为了支援内地医疗事业,从上海来到安徽合肥。
1957年
加入中国摄影学会(即中国摄影家协会)。
从本年起参加全国摄影展览,除第六届外,摄影作品在第一至第七届中均有入选,其中第七届入选2幅。
1958年
调入安徽省文联工作,任《安徽画报》摄影顾问,开始从事专业摄影工作。同年,花费近半年时间赴黄山进行摄影创作。
1960年
以安徽省代表身份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文代会,把曾经参加历届国际影展所获的奖状、奖牌(约十几件)交由中国摄影学会作为史料保存。
1961年
从本年起至1966年,先后在安徽省的屯溪、淮南、滁县、马鞍山等地,通过举办摄影学习班、座谈会、专题摄影讲座等形式,为安徽省培养地方摄影人才。
本年,与吴印咸、陈勃一起拍摄黄山。
在《中国摄影》杂志1961年第一期发表摄影作品《黄山梦笔生花》,在《中国摄影》杂志1961年第六期发表文章《不学就无术,不练则无功》。
1962年
“卢施福个人摄影艺术作品展”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之后在安徽省淮南、滁县、屯溪等地巡回展出。
在《中国摄影》杂志1962年第五期发表摄影作品《仙女峰(黄山)》。
1964年
老舍赠诗高度评价卢施福的黄山摄影活动及创作成果:“黄山奇绝处,世上几人知。欲识云中路,须随卢大师。峰看八面景,影摄万篇诗。北海孤灯夜,辛勤读画时。”
1979年
当选为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特邀代表(因病未能赴北京出席),还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及中国摄影家协会安徽省分会理事。
本年,《卢施福黄山摄影选》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
1980年
9月,在《人民日报》发表作品《东海皓月》。
10月,在由安徽省文学艺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艺谭》杂志“创作谈”专栏发表文章《摄影艺术漫谈》及摄影作品《晨》《黄山松》。
此外,摄影作品《东海皓月》《云绕天都峰》参加在北京举办的“黄山摄影艺术展”。
1983年
11月1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辞世。
补注:
1988年2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由龙憙祖编著的《中国近代摄影艺术美学文选》,刊载了对卢施福主要摄影理论文章的介绍,选编了卢施福三篇文章:《对黑白社社徽的解释》(1934年2月)、《采访摄影题材的先决要件》(1936年)、《我的艺术摄影观》(年代待考证)。1998年,安徽省摄影家协会编辑出版《著名摄影家卢施福诞辰100周年(1898-1998)纪念文集》。
(作者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史委会委员,曾以笔名“公元”出版《广东摄影艺术志1843-2006》,现正编撰《珠海摄影史1844-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