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问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llyc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美最近的研究表明,教师课堂每五个提问中,有三个只需要简单地回忆事实性内容,一个是关于课堂管理性的,只有一个要求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提问的质量和问题的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并未进行设计问题而是课上即兴提问,这样的问题往往偏离教学内容的关键或仅仅限于较低水平而流于形式。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问题的认知水平与学生回答的认知水平存在着正相关——较高认知水平的学习活动能带来较好的成绩,因而了解教学内容与目标并设计较高水平的问题成为教师进行有效提问的前提之一:凡是回忆具体的、先前教过的事实、定义、常识等的提问都属于较低的水平,而高级思维水平的提问往往要求学生对已有知识或所给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解决新情境下所遇到的困境。教师应在全面分析一节课的各项任务的基础上,针对每项任务从方法、技能等多方面的培养人手,至少设计一项较高水平的提问,再由此分配一些随机性提问,而不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个细节性、孤立性的练习中。例如,在工业区位选择等知识学习之后,工业的区位选择应从整体上视为一项学习任务,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已经能自觉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整地描述工业的区位选择,在此基础上教师就世界主要工业区形成、发展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行提问,这种较高水平的提问既能突出重点,更从方法与过程等角度整体掌握地理知识,促进学生地理思维活动。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地理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但这并不是说,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此放手,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随心所欲”发展个性,当“主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精心预设,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地理学习。可是,怎样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的有效学习呢?
  我认为有效学习的关键还是“问”字。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其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尤显重要,它能打开学生求知的天窗,也能使它过早地关闭。现在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地理课堂提问的具体做法。
  一、提问的基本要求
  教学中的“问”。包括学生问与教师问两个方面。学生“疑而能问”,教师只需“解惑”。但对于“读书无疑者”,则“须教有疑”,但是在地理课堂上问什么?如何问?这里又颇有一些学问。
  1、问什么?大致有四问四忌:(1)问有关知识,忌离题太远。(2)关键处发问点拨,忌不痛不痒。(3)难点处反复设疑,深入浅出,忌避重就轻。(4)巩固性提出问,归类记忆,忌肤浅零杂。
  2、问谁。也有四问四忌:(1)高深或灵活性大的问题问优生,其他人复述,各有所得,忌“枪枪卡壳。”(2)基础题,综合题,最好依次问,忌“留死角”。(3)少数人举手时,提问要选择代表多数人水平的学生,忌“以情绪定人。”
  3、问法。(1)提出问题,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2)问题的提出要简明、准确、循序渐进。(3)问题要有启发性。(4)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思考。(5)提问要因课堂内容而异,灵活运用。
  在把握了问什么,问谁,问法三者的基本要求之后,教师要注意结合所教学科和学生进行具体实践,使教师的“问”有助于学生的“学”,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二、提问的方式方法
  1、直截了当的问
  所谓直截了当的问,是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这种提问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许多教学环节如引入新课、复习巩固及讲解分析之中,常用这种问法。
  2、善于创设情境的问
  创设情境的问是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整堂课的眼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悬念法就是用疑团、困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选用悬念式提问创设问题情境,容易捕抓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急于求知的心理,为整堂课的主动学习埋下伏笔。
  3、层层深入的问
  层层深入的问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是整堂课的核心部分。此时采用递进式提问,通过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拓宽思路,抓住本质。这样不但能挖掘知识信息间的落差,而且能展示教师思维的全过程,给学生一顿思维的套餐,师生之间产生共鸣。而采用逆向思维发散式提问,又能促使学生多重角度思考问题,在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思维深广度的训练,培养创造性精神。
  4、主次分明的问
  主次分明的问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把知识方法系统条理化。教师可以把所要复习的内容设计成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
  教无定法,教要有法,同样,“问”无定法,“问”要有法,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设问,成功的设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把握数学课堂设问的艺术,是教师展现课堂教学艺术的画龙点睛之笔。数学课堂的设问要和课堂具体环节的目的、时机、作用相结合,讲究设问的方式的科学性。
  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很多,有待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探讨、运用,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地理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绘画是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而对于古代绘画课程的讲授,长久以来却面临着内容古老、知识深奥、作品陈旧、氛围沉寂等诸多问题的困扰。山水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精髓,如何使“山水之灵”激活“课堂之动”,让国画之精粹在课堂上绽放异彩,笔者为一节中国古代山水画课做了入题和收束的设计。以问题环环相扣紧凑引入,用活动激发兴趣轻松收束。  入题设想  引导学生走进“山水”,靠近古人。流过的是时间,停
期刊
【案例主题】  又到一年复习时,每每下课后,教师一碰面,都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抖抖手中的试卷,看着学生出现的一个个错题,不断地摇头,一脸的疑惑,嘴里还在不停嘀咕:这些题都讲过N遍了!怎么还会错呢?是啊,我们很多在一线教学的老师都有这样的疑惑和无奈:为什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知识,怎么还有这么多学生掌握不好呢?是不是我们的教学过程出了什么问题?  现代教材中介绍了不少重要的公式,提高了不少有深刻背景的
期刊
摘要:在c语言编程中,起泡排序和选择排序是两种常见的排序编程,教师应认识到这两种排序编程的重要性、编程过程、特征和应用。  关键词:起泡法;选择法;排序  一、重要性分析  在c语言的教学中,起泡排序和选择排序是教学重点,在c语言编程考核中,对这两种排序的考核,也往往用来作为测量学习者水平高低的标准。  二、起泡法  用起泡法对10个数排序(由小到大)  1.算法分析  将相邻两个数比较,将小的调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又是我们英语教学的主阵地,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激发和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本文从新课引入、教学方法以及课后作业布置三个方面作了具体论述。  关键词:兴趣 课堂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对学习有如此巨大的促进作用,课堂又是我们英语教学的主阵地,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又该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激发和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呢?我想从新课引入、教学方法以及课后作业布
期刊
【摘要】 面对日新月异的高考,如何以高效率的教学去提高学习成绩,如何在平时教学中渗透高考意识是每位教师的目标。以高考题的题干作为设问的切入点来研究高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把这种思想渗透到高三及平时教学中会事半功倍,同时辅助其他的设问方式会极大地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 高考研究;题干的学问;课堂提问技巧  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这是千万考生,家长和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然而也是所有的人难以
期刊
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家第斯多惠就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然而,要做到学生乐意听讲,并非一件易事,这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完善各个教学环节,总结经验教训。历史教学“导入语”设计尤为重要,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一个成功的导入法可以马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它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
期刊
历史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就在于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了解和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即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社会,思考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我结合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如何加强中学历史教学及探求如何更好地运用历史实施素质教育,提出几点思考。  一、建设一支具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证  梁启超先生在《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变革,教育的翻新,人的思想也随之改变,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作为初中生,思想层面也受到了社会的冲击及身边人的影响,所以,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更新理念,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要做到与时俱进,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拓宽实事的领域,放宽眼界,才能走的更远,把握学生的思想,才能授予政治知识。  一、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陈旧  观念很难在一个人的思想上彻底消除,对于一部
期刊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思维能力是高中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
期刊
新课标教学要求我们“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首要问题就是要使学生有兴趣学习。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必须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尽情发挥、尽情创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应该根据地理学科的这一特点,结合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巧妙运用课堂引入式教学设计,营造起伏有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