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总结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和护理的方法及体会。
方法:对2013年1月以来本社区建档的普查结果进行分析,对建档的200例高血压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及护理,比较患者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
结果:经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200例患者的血压下降明显,对健康知识的认识有显著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做好社区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及防治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对疾病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病 健康教育 体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41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256-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成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高血压病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高发病率、高致病率、高并发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另外还存在“三不”的特点即不愿意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1]。出现以上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大众对高血压病的知识缺乏,对高血压病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高血压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有效控制的疾病,当患者对高血压病有一定的的认识后,其控制率也会显著增加,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生活质量[2]。国内外经验表明,社区防治是控制高血压病的最有效的方法。在社区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帮助人们群众掌握卫生保健知识,采取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达到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做好对疾病的预防工作。2013年1月以来,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2013年1月以来本社区建档的普查结果进行分析,选取20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99例,女101例,平均年龄55.4岁,症状表现为四肢麻木、耳鸣失眠、心悸气短、眩晕、头痛等。
1.2 方法。
1.2.1 防治手段。①设置高血压门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固定的高血压门诊,随时为群众提供咨询,开展健康指导;②定期组织健康知识讲座,传授相关知识;③建立健康档案,进行电话随访、掌握患者情况,掌握社区高血压的发病趋势;④示范测量血压,使患者掌握测量血压的方法和重要性;⑤定期开展义诊,让患者更好的掌握自己的病情;⑥加强媒体宣传教育,吸引更多人们的关注。
1.2.2 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护理方法。社区中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需要针对不同对象制定不同方案,对于非高血压患者重在预防,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帮助人们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改善生活方式。而针对高血压患者则主要强调护理、治疗、监测及保健指导,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2.2.1 饮食生活。在坚持服用降压药的同时,如能安排好日常饮食,则有助于对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三餐饮食都要少量多餐,不要吃得过饱;高血压患者通常都是比较肥胖的,所以必须注意吃低热能的食物,降低热量的摄入。高血压患者的日常饮食应低盐、高钾、适当饮用牛奶补充钙质,多吃水果蔬菜。保证足够睡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1.2.2.2 适当运动。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应当以有氧训练为主,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和体操等。运动不宜太剧烈,若运动时呼吸稍微加快,但仍然能够保持呼吸畅顺吸入、及有节奏韵律,并仍可与人交谈便是合适。虽然适量运动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但对于中、重度高血压患者,运动仅能作为辅助治疗措施,不应放弃正规的药物治疗,所以,应随时监测血压情况,定时就诊,控制血压,确保达标。
1.2.2.3 血压监测。做好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监测是控制疾病的重要环节,鼓励患者定期到社区医院或者在家中进行血压监测,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使患者对自身身体状况有清楚的了解。积极组织义诊,为社区高血压患者测量血压,并建立档案,指导高血压患者的正确用药。
1.2.2.4 情志护理。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从中医的角度认为人的情志异常会损及脏腑气血,久而久之产生疾病。心理生理学研究也显示:精神紧张、植物性神经紊乱均可引起高血压[3]。因此在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要做好患者的情志护理工作,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给患者安全舒适及信任感,养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疾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2.2.5 药物干预。自然人群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较低,这主要与患者服用降压药的依从性有关,由于人们对高血压病的危害认识不足,有的患者因没有自觉症状或症状好转或是怕麻烦,加上药物不良反应、经济因素等原因导致患者擅自停药或不规律服药[4]。针对以上原因,需要医护人员反复解释治疗的意义、按时服药的重要性,严格按医嘱服药,避免短效药物引起血压的骤然升降低对心脑肾等脏器的影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2 结果
2.1 对200例高血压患者接受社区健康教育和护理前后血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后患者的血压显著下降,接受社区教育前后血压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目前高血压病在社区居民总有较高的发病率,以中老年人居多,由于其发病特点平时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社区医护人员将高血压病患者列人管理,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手段,利用心理学、行为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对患者实施心理、行为等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5]。2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下降明显,对健康知识的认识有显著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改变了病人原有的不良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提高了病人的从医行为,也增加了病人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认识,使患者的血压维持在平稳的状态,从而达到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6]。
参考文献
[1] Hahn S,Palmer JN,Adappa ND.A catecholamine-secreting skull base sinonasal paraganglioma presenting with labile hypertensionin a patient with previously undiagnosed genetic mutation[J].J Neurol Surg Rep,2012,73(1):19-24
[2] 王传德,基层社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279~280
[3] 刘海燕,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8):590~ 592
[4] 张雅雯,蔡兰平,杨晓秋,等.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干预[J].社区护理,2004,10(3):276-277
[5] 柯鉴芝,林晓芸,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护理[J].社区护理,2004,11(4):38~39
[6] 姜文秀,社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及监测[J].甘肃医药,2009,28(5):382~383
方法:对2013年1月以来本社区建档的普查结果进行分析,对建档的200例高血压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及护理,比较患者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
结果:经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200例患者的血压下降明显,对健康知识的认识有显著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做好社区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及防治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对疾病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病 健康教育 体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41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256-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成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高血压病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高发病率、高致病率、高并发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另外还存在“三不”的特点即不愿意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1]。出现以上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大众对高血压病的知识缺乏,对高血压病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高血压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有效控制的疾病,当患者对高血压病有一定的的认识后,其控制率也会显著增加,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生活质量[2]。国内外经验表明,社区防治是控制高血压病的最有效的方法。在社区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帮助人们群众掌握卫生保健知识,采取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达到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做好对疾病的预防工作。2013年1月以来,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2013年1月以来本社区建档的普查结果进行分析,选取20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99例,女101例,平均年龄55.4岁,症状表现为四肢麻木、耳鸣失眠、心悸气短、眩晕、头痛等。
1.2 方法。
1.2.1 防治手段。①设置高血压门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固定的高血压门诊,随时为群众提供咨询,开展健康指导;②定期组织健康知识讲座,传授相关知识;③建立健康档案,进行电话随访、掌握患者情况,掌握社区高血压的发病趋势;④示范测量血压,使患者掌握测量血压的方法和重要性;⑤定期开展义诊,让患者更好的掌握自己的病情;⑥加强媒体宣传教育,吸引更多人们的关注。
1.2.2 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护理方法。社区中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需要针对不同对象制定不同方案,对于非高血压患者重在预防,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帮助人们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改善生活方式。而针对高血压患者则主要强调护理、治疗、监测及保健指导,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2.2.1 饮食生活。在坚持服用降压药的同时,如能安排好日常饮食,则有助于对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三餐饮食都要少量多餐,不要吃得过饱;高血压患者通常都是比较肥胖的,所以必须注意吃低热能的食物,降低热量的摄入。高血压患者的日常饮食应低盐、高钾、适当饮用牛奶补充钙质,多吃水果蔬菜。保证足够睡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1.2.2.2 适当运动。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应当以有氧训练为主,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和体操等。运动不宜太剧烈,若运动时呼吸稍微加快,但仍然能够保持呼吸畅顺吸入、及有节奏韵律,并仍可与人交谈便是合适。虽然适量运动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但对于中、重度高血压患者,运动仅能作为辅助治疗措施,不应放弃正规的药物治疗,所以,应随时监测血压情况,定时就诊,控制血压,确保达标。
1.2.2.3 血压监测。做好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监测是控制疾病的重要环节,鼓励患者定期到社区医院或者在家中进行血压监测,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使患者对自身身体状况有清楚的了解。积极组织义诊,为社区高血压患者测量血压,并建立档案,指导高血压患者的正确用药。
1.2.2.4 情志护理。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从中医的角度认为人的情志异常会损及脏腑气血,久而久之产生疾病。心理生理学研究也显示:精神紧张、植物性神经紊乱均可引起高血压[3]。因此在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要做好患者的情志护理工作,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给患者安全舒适及信任感,养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疾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2.2.5 药物干预。自然人群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较低,这主要与患者服用降压药的依从性有关,由于人们对高血压病的危害认识不足,有的患者因没有自觉症状或症状好转或是怕麻烦,加上药物不良反应、经济因素等原因导致患者擅自停药或不规律服药[4]。针对以上原因,需要医护人员反复解释治疗的意义、按时服药的重要性,严格按医嘱服药,避免短效药物引起血压的骤然升降低对心脑肾等脏器的影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2 结果
2.1 对200例高血压患者接受社区健康教育和护理前后血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后患者的血压显著下降,接受社区教育前后血压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目前高血压病在社区居民总有较高的发病率,以中老年人居多,由于其发病特点平时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社区医护人员将高血压病患者列人管理,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手段,利用心理学、行为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对患者实施心理、行为等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5]。2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下降明显,对健康知识的认识有显著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改变了病人原有的不良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提高了病人的从医行为,也增加了病人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认识,使患者的血压维持在平稳的状态,从而达到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6]。
参考文献
[1] Hahn S,Palmer JN,Adappa ND.A catecholamine-secreting skull base sinonasal paraganglioma presenting with labile hypertensionin a patient with previously undiagnosed genetic mutation[J].J Neurol Surg Rep,2012,73(1):19-24
[2] 王传德,基层社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279~280
[3] 刘海燕,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8):590~ 592
[4] 张雅雯,蔡兰平,杨晓秋,等.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干预[J].社区护理,2004,10(3):276-277
[5] 柯鉴芝,林晓芸,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护理[J].社区护理,2004,11(4):38~39
[6] 姜文秀,社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及监测[J].甘肃医药,2009,28(5):38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