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器教学和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工明确,又相辅相成。声乐表演谓之“唱”,器乐表演谓之“奏”,唱与奏区分并概括了音乐表演艺术的两大门类。但在音乐教学中,从教学方法的意义上来说,对于唱和奏,我们却不应强调它们的区分性,而应强调它们的交融性。在教学中,我借助器乐课的演奏与歌唱的呼吸、发声等的异曲同工之法,有机融入歌唱教学。经过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发现在器乐课中开展歌唱教学,不仅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优化乐感
富有歌唱性的演奏,是演奏乐器的最高境界。在器乐课中,要让学生在演奏前先唱曲谱,找到音乐进行中的乐句和音乐语气,准确、完善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内涵。在乐器演奏过程中要养成内心歌唱的习惯,虽然是在演奏乐器,但你要感觉像在歌唱。学生大都具有很强的自我表现能力,喜欢运用各种歌唱的技能技巧,因而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让学生主动地去创造各种美妙的音响效果,增强学生的音乐情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体验情感,并转化为自己独特的音乐感受,而不只是通过具体的器乐演奏形式表达出来。
二、增强视唱、识谱能力
器乐课中坚持歌唱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用歌唱的音色来演奏乐器,还能培养他们的视唱和识谱能力。在以往的课堂上,要想解决视唱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视唱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解决音准和节奏感,而音准、节奏感又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不能只靠教师在课堂中去教。而大部分的乐器都是有固定音高,学生即使唱不准也可以在乐器中去寻找与模仿,这是一条最捷径的路。如此反复,久而久之,学生便将其音准刻槽般记入脑海中,就能很快地掌握音高关系和旋律,减少视唱音准的难度。拿到一首新的乐谱,先弄清楚节奏、节拍、速度要求,然后训练学生看着乐谱想象乐曲的实际效果,眼睛看着谱子,耳朵“听”着音乐的进行,也培养了学生的内心音乐听觉。首先用眼看乐谱,这是识别音符的基础。第二是依靠听觉,通过反复聆听来感悟音高,提高音程概念。第三,指挥发声器官或其他动作器官进行唱或奏。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也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知识、乐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提高识谱能力方面作用更为显著。
三、提高音准、节奏能力
器乐课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通过乐器的演奏或唱歌,从而感受到乐曲的乐句、节奏、速度、情绪等要素,然后将其感受再通过唱歌或器乐演奏表达出来。这种唱奏交替、穿插进行,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能强化教学效果。当学生达到唱歌与演奏要求时,再将学生分组,一组唱歌,一组演奏,唱歌与演奏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样器乐在演奏中也能更富有歌唱性。但特别要注重在歌唱和乐器演奏过程中,随时都要通过演唱者和演奏者的控制来解决音准。音准的取得,有赖于敏锐的听觉、优良的乐器、精湛的技巧与适宜的演出环境。
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乐器演奏的目的不单是掌握乐器的演奏技能,而是为了通过演奏乐器更好地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其实音乐的学习更应该关注学生听觉上的联想和想象,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首音乐作品,更好地表現这首音乐的情感和内涵,光靠单纯的器乐演奏是很难达到的。在器乐演奏的学习中开展歌唱活动,通过歌词的分析来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又通过音乐的分析加深对整首歌曲音乐形象的认识从而达到更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音乐的艺术效果。
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中,就引入了以席勒的长诗《欢乐颂》中的精华部分为词的独唱、重唱与合唱,使得这部交响曲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主题得到进一步的明确与升华。因而这部交响曲被称为“合唱交响曲”,这说明了即使是器乐作品,当有了文学的参与必然便于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音乐作品就像一篇文章,若想读懂、理解、接受它,并能分析、鉴赏加以评论。必须认识文字,理解词句、段落、文章结构,掌握语法等等语言的基本常识。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是作者内心思绪的凝结,作品之中不同的节奏型表达作者不一样的情绪,每一种不同的旋律进行也表达着作者不一样的内心感受。在器乐课中开展歌唱教学,就是让教师引领学生认识、理解、掌握音乐的基本语言,使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音乐语言特征,从而达到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责任编辑 王思静
一、优化乐感
富有歌唱性的演奏,是演奏乐器的最高境界。在器乐课中,要让学生在演奏前先唱曲谱,找到音乐进行中的乐句和音乐语气,准确、完善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内涵。在乐器演奏过程中要养成内心歌唱的习惯,虽然是在演奏乐器,但你要感觉像在歌唱。学生大都具有很强的自我表现能力,喜欢运用各种歌唱的技能技巧,因而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让学生主动地去创造各种美妙的音响效果,增强学生的音乐情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体验情感,并转化为自己独特的音乐感受,而不只是通过具体的器乐演奏形式表达出来。
二、增强视唱、识谱能力
器乐课中坚持歌唱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用歌唱的音色来演奏乐器,还能培养他们的视唱和识谱能力。在以往的课堂上,要想解决视唱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视唱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解决音准和节奏感,而音准、节奏感又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不能只靠教师在课堂中去教。而大部分的乐器都是有固定音高,学生即使唱不准也可以在乐器中去寻找与模仿,这是一条最捷径的路。如此反复,久而久之,学生便将其音准刻槽般记入脑海中,就能很快地掌握音高关系和旋律,减少视唱音准的难度。拿到一首新的乐谱,先弄清楚节奏、节拍、速度要求,然后训练学生看着乐谱想象乐曲的实际效果,眼睛看着谱子,耳朵“听”着音乐的进行,也培养了学生的内心音乐听觉。首先用眼看乐谱,这是识别音符的基础。第二是依靠听觉,通过反复聆听来感悟音高,提高音程概念。第三,指挥发声器官或其他动作器官进行唱或奏。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也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知识、乐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提高识谱能力方面作用更为显著。
三、提高音准、节奏能力
器乐课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通过乐器的演奏或唱歌,从而感受到乐曲的乐句、节奏、速度、情绪等要素,然后将其感受再通过唱歌或器乐演奏表达出来。这种唱奏交替、穿插进行,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能强化教学效果。当学生达到唱歌与演奏要求时,再将学生分组,一组唱歌,一组演奏,唱歌与演奏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样器乐在演奏中也能更富有歌唱性。但特别要注重在歌唱和乐器演奏过程中,随时都要通过演唱者和演奏者的控制来解决音准。音准的取得,有赖于敏锐的听觉、优良的乐器、精湛的技巧与适宜的演出环境。
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乐器演奏的目的不单是掌握乐器的演奏技能,而是为了通过演奏乐器更好地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其实音乐的学习更应该关注学生听觉上的联想和想象,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首音乐作品,更好地表現这首音乐的情感和内涵,光靠单纯的器乐演奏是很难达到的。在器乐演奏的学习中开展歌唱活动,通过歌词的分析来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又通过音乐的分析加深对整首歌曲音乐形象的认识从而达到更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音乐的艺术效果。
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中,就引入了以席勒的长诗《欢乐颂》中的精华部分为词的独唱、重唱与合唱,使得这部交响曲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主题得到进一步的明确与升华。因而这部交响曲被称为“合唱交响曲”,这说明了即使是器乐作品,当有了文学的参与必然便于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音乐作品就像一篇文章,若想读懂、理解、接受它,并能分析、鉴赏加以评论。必须认识文字,理解词句、段落、文章结构,掌握语法等等语言的基本常识。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是作者内心思绪的凝结,作品之中不同的节奏型表达作者不一样的情绪,每一种不同的旋律进行也表达着作者不一样的内心感受。在器乐课中开展歌唱教学,就是让教师引领学生认识、理解、掌握音乐的基本语言,使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音乐语言特征,从而达到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责任编辑 王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