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行业作为我国五大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其行业发展态势会极大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趋势。而长期以来,建筑企业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企业管理层将利润收益和规模扩展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环节,过于重视外部业务的发展,导致建筑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严重滞后于其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与企业的经营规模无法匹配,内控制度也无法适用于经营管理,影响企业长远健康发展。文章以内部控制为理论基础,以建筑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为研究对象,阐述内部控制对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化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建筑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7.089
1 引言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为了更好顺应社会形势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实现自身的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的生产经营,势必要从自身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等方面入手,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和落实,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针对内部控制中现存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和优化,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和落实力度,进而从根源上解决施工过程中的业务和财务问题,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支出和资金风险,保证企业的有序发展。
2 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
2.1 内部控制的定义
我国相关条文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单位为实现自身经营目标、保护资产资源的完整安全、财务信息数据的准确可靠、保证运营方针的执行落实和各项经济业务的效率性,而在单位内部开展的一种自我制衡、调整、评价、控制等方法手段的总称。
2.2 建筑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观察分析近年来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形势,多数企业内部控制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整体现状不容乐观。从建筑行业的性质属性来看,行业内部企业普遍存在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结算慢,建筑施工呈现整体性、多样性、临时性等特点。较为复杂烦琐的内部流程极易导致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出现漏洞风险。
建筑企业较之于其他企业,涉及的资金链、施工周期较长,地域性也较为广泛,所以在对企业的整体控制和管理方面难度较大。管理制度和流程上常常会出现疏漏和不足,尤其在对于建设项目的管理上,缺乏严格的管理措施,各个部门和业务之间往往缺少有效的联系沟通,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建设。所以,建筑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是形势所需。国有建筑企业在内部控制的建设上通常由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以及基层职员统一参与实施,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达成战略规划目标。内部控制核心点在于贯穿企业全过程全方位的经济业务活动,中心思想在于预防和控制风险,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
3 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防控存在的不足
3.1 建筑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特点
建筑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之处在于,其提供的产品更偏向于施工服务。而正是由于不同的营运特点也使得在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中存在不同特点。
第一,在如今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建筑企业不仅需要面对成本和资金风险,还需要面对本行业的一些独有风险,如项目的招投标风险、工程质量风险以及建设工人的权益保障风险等。项目施工及成品质量关系到企业的运营好坏,而在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和漏洞,将会给工程项目带来很大的风险隐患。
第二,施工企业的风险范围较广。因为工程建设项目在前期的资金成本投入高、建设周期长,导致资金的回笼速度较慢。此类因素会导致建筑企业在前期的成本投入和后续的资金回收工作上要特别重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一旦相关的流程环节监督不得当,导致资金出现缺口就会严重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进度。
第三,由于建筑施工项目具有唯一性,所以在内部控制的设计管理上不仅需要多方面的考虑,还要特别注意其独有事项,以防范各类型的风险。
3.2 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第一,项目建设和管理权限较为分散。目前许多建筑企业都设立下属子公司,导致企业内部层级较多,经营权限管理较为模糊,各个部门和项目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联系。
第二,项目分散运转,导致监管难度加大。建筑企业不同于一般的销售制造类企业,其主要经营业务在于完成各类的建造项目,但是受到其成本投入大、施工周期长、施工内容多样、无固定地点且易受到氣候环境和器械设备等多种因素影响,为了方便建筑施工,企业常常会成立项目部来进行各个项目的监管跟踪,但也同时使得大额的资金款项都集中在了项目部,导致企业的资金流转速度减缓,资金浪费的现象较为严重。
第三,工作重点不明确。虽然建筑企业面临的各类管理风险因素较多,但在企业管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尽量划分各类风险因素的轻重缓急,根据不同风险带来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进行管控。但是多数建筑企业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常常理不清头绪,胡子眉毛一把抓,做得多但是做得不精,最终导致实际的风险控制工作落实效果并不显著。
第四,过于追求高利润,忽视风险评估。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同时由于建设项目规模的日渐扩大、建设施工的技艺也趋于复杂。行业内部的企业增多,导致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许多建筑企业为了抢占项目,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自身的利润空间,而且由于一些企业肆意承接项目导致各类风险也在急剧上升[1]。过长的施工周期不仅使企业利润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企业在背负收益压力的同时,也降低了对项目风险评估的要求。
4 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防控的改善对策
在面对建筑企业复杂的内部层级和业务流程时,企业可以利用关注关键业务流程的方法来有效对建筑企业内部活动进行控制。可以按照一般事项和重点事项进行制度的设计和优化,重点细化和梳理关键环节点的业务流程,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4.1 强化工程项目管理
建筑企业在内部控制中所要面对的主要风险来源于财务资金方面,所以建筑企业除了要做好日常财务的监督管理外,还需要切实加强对工程项目的过程管控。
第一,要切实做好对工程项目的预算编制和管理工作。鉴于建设项目前期资金投入普遍较大且施工周期长,预算编制会影响到整体项目的进程和成本核算。所以,在编制工程项目预算之前,企业需要提前做好各类测算和分析工作,参考分析以往的历史数据以及结合当前的项目工程特点来仔细量化项目的预算编制,最大程度地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能降低施工成本。要加强在预算执行期间的监督,确保工程进展能够按照实际预算来执行落实。
第二,监管落实好项目工程的资金管理和成本核算。建设施工过程中,企业不仅要全面考量到工程建筑的安全和质量问题,还需要考虑到在预算范围内尽可能地压缩成本开支,通过严格的成本管理和资金使用审批流程,来确保在日常资金结算基础上降低施工成本。
第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为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应该及时的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如项目中可以设立风险评估小组,采取动态化的管控方法,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针对施工中的管理、技术、质量等问题对风险及时的跟踪把控[2]。此外,在项目完工后,企业要及时的设立应收账款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可以由项目经理主导、财务负责人监督,对工程款项的回收工作进行评估考评,缩短资金的回笼时间。
4.2 从管理层面进行内部控制优化
为了有效实现建筑企业的管理目标,单位内部应该着重关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建立高效畅通的内部信息沟通渠道,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其二,完善各个业务流程和层级之间的授权审批制度;其三,单独设立内部监督部门;其四,明确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岗位的权限职责,各级管理人员在职责范围内要及时处理好相关的事务,避免出现问题时推卸责任。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完善的授权审批制度有利于总部控制下属公司,也能及时灵活的管理子公司和项目部。有助于在面对较为分散的工程项目以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交叉业务时,可以及时的对问题和信息进行传递反馈。只有企业将各个业务项目关键节点和事项及时把控好,才能促使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而这必须要企业完善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及时评价各个项目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最终效益,对项目部的运营状况要进行过程跟踪评价,以此来判断项目绩效。
4.3 搭建信息化的财务内部控制平台
在当今的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的财务工作处理都逐步向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转型,并且财务工作也从传统的事后统计核算逐渐转向事前的预测分析和事中的监督控制。而建筑企业也需要及时的顺应时代变化,转变自身的管理观念,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方式来处理内部的财务管理问题。企业可以尝试采用当前的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来提升企业的内部风险控制有效性,通过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信息化来提升管理和监督效率。企业在建设和完善信息系统时,可以将重复性较高和可以自动化处理的工作交由系统来完成,如工程项目预算的测算分析、日常资金使用的流程审批等[3]。
利用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处理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完善管理流程,同时也可以降低人为处理过程中的差错和不规范行为。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财务人员在一些低价值的核算工作上浪费太多时间,从而将更多精力用在业务和财务流程的一些关键节点上。此外,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平台进行数据共享,使财务人员可以实时对流程项目的执行状况进行监督,以提高对员工的约束力。利用内部信息平台公布工程项目的具体进展和其他管理情况,依靠全体人员的监督来约束项目部门的行为,进而降低项目管理风险,提高工程完成质量。利用信息平台将施工信息透明化,有利于上级部门随时掌握工程的最新动态,保证工程按部就班的完成。
5 结论
目前而言,在我国社会经济进入新常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建筑企业若是想要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就务必要加强自身内部控制的建设,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同时还要加强全员的内控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促进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卯婉秋. 建筑企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 2018(13):69-70.
[2]温莉莉. 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J].商讯, 2019,180(26):87.
[3]寇志淳. 我国建筑行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以中国某建筑工程公司为例[J].营销界, 2019(42):151-152.
[关键词]建筑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7.089
1 引言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为了更好顺应社会形势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实现自身的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的生产经营,势必要从自身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等方面入手,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和落实,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针对内部控制中现存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和优化,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和落实力度,进而从根源上解决施工过程中的业务和财务问题,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支出和资金风险,保证企业的有序发展。
2 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
2.1 内部控制的定义
我国相关条文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单位为实现自身经营目标、保护资产资源的完整安全、财务信息数据的准确可靠、保证运营方针的执行落实和各项经济业务的效率性,而在单位内部开展的一种自我制衡、调整、评价、控制等方法手段的总称。
2.2 建筑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观察分析近年来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形势,多数企业内部控制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整体现状不容乐观。从建筑行业的性质属性来看,行业内部企业普遍存在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结算慢,建筑施工呈现整体性、多样性、临时性等特点。较为复杂烦琐的内部流程极易导致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出现漏洞风险。
建筑企业较之于其他企业,涉及的资金链、施工周期较长,地域性也较为广泛,所以在对企业的整体控制和管理方面难度较大。管理制度和流程上常常会出现疏漏和不足,尤其在对于建设项目的管理上,缺乏严格的管理措施,各个部门和业务之间往往缺少有效的联系沟通,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建设。所以,建筑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是形势所需。国有建筑企业在内部控制的建设上通常由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以及基层职员统一参与实施,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达成战略规划目标。内部控制核心点在于贯穿企业全过程全方位的经济业务活动,中心思想在于预防和控制风险,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
3 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防控存在的不足
3.1 建筑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特点
建筑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之处在于,其提供的产品更偏向于施工服务。而正是由于不同的营运特点也使得在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中存在不同特点。
第一,在如今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建筑企业不仅需要面对成本和资金风险,还需要面对本行业的一些独有风险,如项目的招投标风险、工程质量风险以及建设工人的权益保障风险等。项目施工及成品质量关系到企业的运营好坏,而在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和漏洞,将会给工程项目带来很大的风险隐患。
第二,施工企业的风险范围较广。因为工程建设项目在前期的资金成本投入高、建设周期长,导致资金的回笼速度较慢。此类因素会导致建筑企业在前期的成本投入和后续的资金回收工作上要特别重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一旦相关的流程环节监督不得当,导致资金出现缺口就会严重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进度。
第三,由于建筑施工项目具有唯一性,所以在内部控制的设计管理上不仅需要多方面的考虑,还要特别注意其独有事项,以防范各类型的风险。
3.2 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第一,项目建设和管理权限较为分散。目前许多建筑企业都设立下属子公司,导致企业内部层级较多,经营权限管理较为模糊,各个部门和项目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联系。
第二,项目分散运转,导致监管难度加大。建筑企业不同于一般的销售制造类企业,其主要经营业务在于完成各类的建造项目,但是受到其成本投入大、施工周期长、施工内容多样、无固定地点且易受到氣候环境和器械设备等多种因素影响,为了方便建筑施工,企业常常会成立项目部来进行各个项目的监管跟踪,但也同时使得大额的资金款项都集中在了项目部,导致企业的资金流转速度减缓,资金浪费的现象较为严重。
第三,工作重点不明确。虽然建筑企业面临的各类管理风险因素较多,但在企业管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尽量划分各类风险因素的轻重缓急,根据不同风险带来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进行管控。但是多数建筑企业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常常理不清头绪,胡子眉毛一把抓,做得多但是做得不精,最终导致实际的风险控制工作落实效果并不显著。
第四,过于追求高利润,忽视风险评估。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同时由于建设项目规模的日渐扩大、建设施工的技艺也趋于复杂。行业内部的企业增多,导致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许多建筑企业为了抢占项目,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自身的利润空间,而且由于一些企业肆意承接项目导致各类风险也在急剧上升[1]。过长的施工周期不仅使企业利润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企业在背负收益压力的同时,也降低了对项目风险评估的要求。
4 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防控的改善对策
在面对建筑企业复杂的内部层级和业务流程时,企业可以利用关注关键业务流程的方法来有效对建筑企业内部活动进行控制。可以按照一般事项和重点事项进行制度的设计和优化,重点细化和梳理关键环节点的业务流程,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4.1 强化工程项目管理
建筑企业在内部控制中所要面对的主要风险来源于财务资金方面,所以建筑企业除了要做好日常财务的监督管理外,还需要切实加强对工程项目的过程管控。
第一,要切实做好对工程项目的预算编制和管理工作。鉴于建设项目前期资金投入普遍较大且施工周期长,预算编制会影响到整体项目的进程和成本核算。所以,在编制工程项目预算之前,企业需要提前做好各类测算和分析工作,参考分析以往的历史数据以及结合当前的项目工程特点来仔细量化项目的预算编制,最大程度地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能降低施工成本。要加强在预算执行期间的监督,确保工程进展能够按照实际预算来执行落实。
第二,监管落实好项目工程的资金管理和成本核算。建设施工过程中,企业不仅要全面考量到工程建筑的安全和质量问题,还需要考虑到在预算范围内尽可能地压缩成本开支,通过严格的成本管理和资金使用审批流程,来确保在日常资金结算基础上降低施工成本。
第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为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应该及时的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如项目中可以设立风险评估小组,采取动态化的管控方法,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针对施工中的管理、技术、质量等问题对风险及时的跟踪把控[2]。此外,在项目完工后,企业要及时的设立应收账款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可以由项目经理主导、财务负责人监督,对工程款项的回收工作进行评估考评,缩短资金的回笼时间。
4.2 从管理层面进行内部控制优化
为了有效实现建筑企业的管理目标,单位内部应该着重关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建立高效畅通的内部信息沟通渠道,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其二,完善各个业务流程和层级之间的授权审批制度;其三,单独设立内部监督部门;其四,明确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岗位的权限职责,各级管理人员在职责范围内要及时处理好相关的事务,避免出现问题时推卸责任。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完善的授权审批制度有利于总部控制下属公司,也能及时灵活的管理子公司和项目部。有助于在面对较为分散的工程项目以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交叉业务时,可以及时的对问题和信息进行传递反馈。只有企业将各个业务项目关键节点和事项及时把控好,才能促使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而这必须要企业完善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及时评价各个项目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最终效益,对项目部的运营状况要进行过程跟踪评价,以此来判断项目绩效。
4.3 搭建信息化的财务内部控制平台
在当今的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的财务工作处理都逐步向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转型,并且财务工作也从传统的事后统计核算逐渐转向事前的预测分析和事中的监督控制。而建筑企业也需要及时的顺应时代变化,转变自身的管理观念,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方式来处理内部的财务管理问题。企业可以尝试采用当前的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来提升企业的内部风险控制有效性,通过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信息化来提升管理和监督效率。企业在建设和完善信息系统时,可以将重复性较高和可以自动化处理的工作交由系统来完成,如工程项目预算的测算分析、日常资金使用的流程审批等[3]。
利用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处理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完善管理流程,同时也可以降低人为处理过程中的差错和不规范行为。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财务人员在一些低价值的核算工作上浪费太多时间,从而将更多精力用在业务和财务流程的一些关键节点上。此外,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平台进行数据共享,使财务人员可以实时对流程项目的执行状况进行监督,以提高对员工的约束力。利用内部信息平台公布工程项目的具体进展和其他管理情况,依靠全体人员的监督来约束项目部门的行为,进而降低项目管理风险,提高工程完成质量。利用信息平台将施工信息透明化,有利于上级部门随时掌握工程的最新动态,保证工程按部就班的完成。
5 结论
目前而言,在我国社会经济进入新常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建筑企业若是想要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就务必要加强自身内部控制的建设,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同时还要加强全员的内控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促进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卯婉秋. 建筑企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 2018(13):69-70.
[2]温莉莉. 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J].商讯, 2019,180(26):87.
[3]寇志淳. 我国建筑行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以中国某建筑工程公司为例[J].营销界, 2019(42):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