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是一种美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330136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南京师范大学里,有一座古朴的宅院,是他用来做书籍设计的工作室,叫随园书坊。在这个幽静的宅院里,他设计的作品《蚁呓》《不裁》《设计诗》《蜗牛慢吞吞》等多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大奖。
  给梦一个飞翔的理由
  “一本书的气息是有形的,好的书能引诱你去听——纸张翻阅的声音,去看——梦一样的衣裳,去闻——纸张里草浆植物的味道。”朱赢椿指着书案上的一些古书说,“现在的书本设计已经僵化了,几十年不变。而古人许多书的设计对读者却很关照——书里有很多空间,呼吸的空间。不像现在的书,为了成本低、纸张少,排版密密麻麻。我们看过去书的排版,就算中英文对照的书,依然排得这么有艺术感。”
  朱赢椿对书的设计理念,源自他的学习经历。朱赢椿在南京师范大学学习的是国画专业。老师评价他的许多写生作品:已深得中国国画的精髓——气韵灵动,简单到极致的深远。而这一切又都和他的童年生活有关。年少时,他喜欢在田间地头疯玩。漫天绿色的麦苗,黄灿灿的油菜花,清清的小河流水,洁白的荷花和睡莲,大自然梦一样的五彩缤纷,让朱赢椿萌生了画画的念头。那时他就想,长大以后要当个画家。
  大学毕业后,他背着作品在南京城里寻找当美术老师的工作,所有的中小学都跑遍了,没有人接纳他。后来,他的老师推荐他到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做了一名美编。
  整整十年,朱赢椿一直在出版社做教辅书的美术设计。
  2004年的一天,朱赢椿像往常一样走进出版社的样书库,那天他突然觉得那一排排各类教辅书毫无生气地包围了自己。“太震撼了,几千本书,全部是我一个人做的。因为那个出版社只有我一个美编。那一瞬间,我发现,我所有的才情都幻化成一本本没有人要看的东西,太可怕了。”
  朱赢椿决定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向,他要慢慢地抽身出来,把精力投入到自己“想做的”书里面。
  在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角落里,有几座破旧的房子。朱赢椿带着朋友铲除了丛生的杂草,修了一段石子路面,掀掉破旧的房顶变出一口“天井”, 买来白涂料刷新了院墙,一个古色古香的工作室悄然出现了。最初工作室只有他和一个实习生,他吃睡在那里,接的活儿多半还是教辅。
  只等邂逅到能读懂它的人
  一天,朱赢椿的好朋友申赋渔送来一本书,书名叫《不哭》,因为写的都是智障儿童、残疾儿童的苦难故事,找了5年时间,才有一家出版社勉强同意出版。
  因为出版社没有什么利润,朱赢椿要把成本降到最低——用废纸印书。朱赢椿找了内文的纸张给出版社看,人家一看,说这纸太差了,还有霉味。朱赢椿说,这些苦难的孩子生活条件很差,身上都很脏,衣服也没有条件清洗,他们的身上有发霉的味道。如果用好的艺术纸和高档的印刷的话,和人物是没办法契合的。
  封面用的是鞋盒子的纸,上面沾满了糨糊。脊背是医院用的纱布,手抓上去非常不舒服。封面的纹理、内页,用的是很脏很旧的纸,有些纸上面还有洞。朱赢椿想,就是想要读者拿着的时候感觉不舒服,看着的时候才能让读者和那些苦难的孩子能平等地对话。因此书本的设计本身不能太美、太享受。
  一切都准备好以后,却找不到印刷厂。高档印刷厂一看到纸就否定了,说几百万的机器会被这些纸弄坏掉的。后来朱赢椿找了一个南京要倒闭的印刷厂,厂长说机器已经生锈了,套色不准,没法用啊。朱赢椿说,太好了,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书印出来后,没有想到在市场上受到了众人的好评,图书一连加印了三次。后来有人问朱赢椿,怎么敢那么大胆地设计?他说:“我设计的书,不盛气凌人,也不指望得到多少关注,只等待某一天,邂逅到能读懂它的人。”
  慢慢地,来找朱赢椿设计图书的人多了起来。2006年,作家叶蕾把自己的书《不裁》交给他设计。朱赢椿拿到书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反复地阅读,静静地体会书中的文字。因为书名,他做了个颠覆性的设计:把书做成对折的毛边书。淡淡的咖啡色的封面,两根恰到好处的红色腰线,扉页还设计了一把纸质的裁纸刀,读者读书时要不断地把对折的书页裁开。那些“兵荒马乱”的毛边,就像文字的延伸,或是对应着读者千差万别的阅读体验。这本书在2007年被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评为“中国最美的书”,紧接着又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上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该书也从首印的1000册到二版三版的5万册。“我感觉它有一种特别的气息,太完美往往让人产生难以亲近的距离感,有一点瑕疵反而更有亲和力。”
  成功蕴藏着某种天意,或许是一种回应,朱赢椿要设计自己的王国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蚁呓》《私想者》《平如美棠》《虫子旁》《空度》等一系列由他设计的图书,无不散发着独特简洁让人回味无穷的气息。而在2013年出版的《空度》,更是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空度》是一本艺术摄影集:野渡无人处的小船,无名的小鸟划过天际,湿漉漉的蝴蝶,淡到无色的蜻蜓。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画面的真实美感,朱赢椿无数次到印刷厂选纸、讨论制作工艺。他要求使用一种专利印刷技术,用四色调和来还原黑白灰,纸是选用进口的特种纸,整本书采用对裱的方式,全部使用手工装订。“以黑白灰记录了一条芦苇边的小船从早到晚的色调变化,留白充分,令人遐想。动与静的奇妙结合,体现了空灵的禅意。”这是当年“中国最美的书”给予《空度》的获奖理由。
  静心做自己喜欢的书
  成名之后的朱赢椿,极力让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因为对于设计理念有时读者还要有一个接受过程,他不想听到杂乱的声音影响自己。
  “对于有些骂声,我尽量不予回应,每本书的评价都是多元化的,有赞美,也有些骂声,很正常。”
  《蚁呓》刚上市的时候,有人说:“做书的人要有良心,一本书三分之二都是空白,全书只有2000字,森林资源如此紧张,这不是犯罪吗?”朱赢椿像真犯了罪一样一声不吭。
  对于争议更大的《空度》获奖,朱赢椿回应说,对于许多读者来说,整本书空无一字,它所传达的“空度”理念近乎是一种奢侈。这恰恰是他所要表达的一种状态:每一页的蜘蛛、芦苇都不一样,花瓣漂移不定,水中鱼儿在追逐浪花……这种“空度”状态充满了东方禅意,需要读者摆脱躁动的俗务,回归宁静本真的状态。在电子阅读的潮流下,这样设计是想让书的属性更加明显,让读者回归传统的纸质阅读。   当然,朱赢春也承认,有时自己很极端,极端到让人无法忍受。有本书叫《逝者如渡渡》,朱赢椿用硫酸纸做封,打毛,做旧,当时印刷厂的技术人员告诉他,这样的纸张装订完容易打卷。但朱赢椿坚持自己的设计,等到他到印刷厂一看,印好的书放在地上就像被人家踩过一样,比包装纸还脏,此时他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作者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写的稿子,被自己搞成这样,他不能原谅自己,结果他自己花钱赔偿印刷厂,让厂里重新选纸,直到作者满意为止。这件事让朱赢椿一直耿耿于怀,创意的点子太多了,会导致聪明反被聪明误。
  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现在朱赢椿很注意收集读者的反馈意见,自身的锐气少了许多。比如,“字少,版面很雅致,可这还让不让人读了?你们设计师完整读过自己设计的书吗?”“封面的纸用得太硬了,刚看新书手就被划伤了,不过书的内容还好,没有舍得扔。”
  “人面对赞美和抱怨的时候心态要平和,读者是消费者,他们有权做出自己的评判。”朱赢椿平静地说,“对我来说,我更注重的是书的内容。文字内容非常出色,装帧设计不是那么重要。如果设计师急于表现自己的理念,反而会伤害了书本本身出色的内容。”
  是的,书归根到底是用来读的。形式和内容能做到完美的统一当然更好,但时下出版界的现状还是让朱赢椿揪心,所有的书籍设计做得越来越豪华,理念还停留在对眼球的冲击的初级阶段,有时和书的内容完全没有关联。设计者们太急功近利了,缺少必要的沉淀。
  生活是有温度的,书是人类最亲近的朋友。装帧设计的本质还是要回归书的内容,设计语言也应体现书本内容特色。作为一个优秀的设计者,朱赢椿一直要求自己,要有悲悯情怀,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永远不能丢弃人性中质朴本真的东西。
  让一切“形式”慢下来
  朱赢椿喜欢独处,每天要留很多时间用在喝茶、弹琴、发呆、散步上。他还在室内养了一只蜗牛,蜗牛在窗台上爬来爬去,有时还会躲起来。朱赢椿就用新鲜的菜叶子把它引出来,陪蜗牛一起玩。有时在雨后,他还带着蜗牛去散步,很慢很慢,很美很美。他这样形容目前他的工作状态:“较之同行们浩浩荡荡的前行队伍,我显然是脱队了,我现在的书坊一年只接十本书的设计。”
  随园书坊的门口竖着一块交通标牌,上面写着一个笨笨的“慢”字,似乎故意要把快节奏的红尘挡在门外。“不要催,两个月后等我消息。”朱赢椿放下电话,一只蚂蚁爬上他的茶杯,他静静地等着蚂蚁离开。
  其实,“慢”并不是他本来的状态。从上大学开始,他每天画八个小时的画,每天晚上兼职教几个小朋友画画。工作后,教辅书,商业画册,想做的,不想做的,每天都忙到睡在办公室不回家。获了一些国内外大奖后,更是自我膨胀得厉害,每天工作排山倒海地找上门来。当设计被催促变得疯狂时,便会粗制滥造。这时候,他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焦虑也到达了顶峰。他开始反思:“人生苦短,到底是赚钱重要,还是让自己的内心追求圆满重要?”他决定让自己慢下来。
  从2010年起,朱赢椿每天在院子里溜达一圈,看虫子,拍照片,写笔记。四年时间下来,照片和笔记成了厚厚的一沓。2014年9月,《虫子旁》出版。在虫子旁,朱赢椿不仅看见了趣味的日常生活,还看见了战争、生死,当然也有相安无事的相处,彼此依循各自的生命的轨迹。书的封面也独具匠心:洁白的背景,封面人工地折了三道褶皱,褶子下隐藏着一只只小虫子,边沿露出细长的胡须。标题下配文,“这是个被我们忽略的世界”。看似简单的封面设计,前后修改了19次,图纸样张打了近千张。
  《肥肉》一书,他也做了6年。总共108位作者,朱赢椿没有刻意请谁。在生活中,谁听说了有这样一本书,有兴趣,就加入进来。他不知道今天会遇见谁,明天会碰到谁。“慢慢来,反正不赶出版计划。”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深信“水到渠成”这个词。内容定下来后,封面设计方案也做了十几个。到发行那天,先锋书店排起了长长的购买队伍。曾因《平如美裳》和他有过合作的出版人阴牧云说:“用6年时间,朱赢椿用慢火炖出了一锅好肉。”
  让一切都慢下来,给朱赢椿赢得了更具备灵感的创作空间。“但是,慢,绝不是拖延,而是目标明确,有选择,学会拒绝。任何设计创意,都需要时间成本,需要时间去支撑。”
  慢下来,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智慧。
  朱赢椿无意中反而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没有了焦虑,没有了压力,他开始有足够的时间让作品拥有最美的气息。“一本书就像一个人,从相见到相知,你会慢慢被它的气息所感染,所以,一本气息很对、很好的书一定会让我们无比享受阅读的快乐!”
其他文献
一场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理论与实践”的鲁班大讲堂系列专家讲座,引来数百名师生静心聆听,共享民族精神和时代文化的核心能量;一个校企文化深度对接的座谈会,赢得双方代表踊跃参与,再掀起校企互动合作的新风暴。2013年4月11日、5月4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接连开展的这两项活动彰显了学校“文化育人、合作育才”的办学思路,为学校创赢未来再添新机。  鲁班文化——提升育人内涵  两千
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00多家分支机构,员工4000多人,建立了覆盖全国380个城市的深度分销与分销执行平台,服务200多家世界500强客户,年销售额逾400亿。从一家小公司,成长为中国第一家上市供应链企业,深圳市怡亞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只用了15年的时间。去年,在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背景下,作为中国供应链行业的标杆企业,怡亞通在这场浪潮的冲刷中表现出了超凡的爆发力,建立了以物流、商流、资金
一、校办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高校校办企业发展到今天,从宏观上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阻碍了高校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去正确认识并加以解决。  1.产业管理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  由于缺乏统一管理以及相适应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校办企业的领导和监督就显得无力,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领导班子等也很不健全,造成了部分企业运行很不规范,只赢不亏,赢是个人的或小单位的,亏则由学校承担,影响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近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旨在通过改革加快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重大进展。职业教育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近期国务院、教育部明确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第三年实行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这不仅是中等职业教育助学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思想、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
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第十八次会议在京召开  【本刊讯】近日,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第十八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先审议了国家三方会议及办公室组成人员调整建议,同意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担任国家三方会议执行主席的部级领导调整为邱小平副部长。会议听取了国家三方会议2012年工作总结以及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专项行动和集体合同制度彩虹计划实施情况总结的汇报,审议了国家三方会议2013年工作要点。  2
书 名:《带团队就这么容易》  作 者:容 易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定 价:36.00元  内容简介:  一流的企业源自一流的团队,一流的团队来自一流的领导者,而一流的领导者是一流的系统培养出来的。  本书是基层主管充电,中层經理晋级,高管和老板智慧升华的首选读本。优势管理模式创始人、实力派冠军团队“总教头”总结11年实操经验,借助7大管理模式核心、12个培养人才的阶梯,教你如何快速、有方法
【编者按】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培养学生的一种高效途径,学校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注重对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的培养,以达成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如何实现校企供需的精准对接?目前校企合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学校和企业应该分别采取怎样的对策?《职业》携手知名企业,共同开设“校企合作”专栏,每期推出技工院校与学校合作办学的经典案例,切实了解企业在校企合作上的真实想法,并从“什么样的校企合作方
2013年4月1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广西民族大学举办了主题为“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知晓企业需求”的主题宣讲会。本次宣讲会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继北京师范大学宣讲会之后举行的第二场全国示范性宣讲活动。  宣讲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桂桢副司长指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稳中有忧。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大;另一方面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当前和今
你是“真忙”还是“装忙”  早晨起来在地摊上买早点,匆忙赶路上班、打卡,连续奋战8小时,挤地铁回家……貌似我们的生活真的很忙,很忙。一周过后,虽然累个半死,却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没有做。这就是传说已久的“时间遗忘症”。  你想改变这种“时间遗忘症”吗?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非常诚实地将自己每天做每一件事所花的时间记录下来,包括工作、睡觉和家务的时间。  坚持一段时间后,你就会意识到,其实你一直在自欺欺
《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布  【本刊讯】 5月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对不定时工作制的岗位范围以及工资保护作出明确规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岗位范围包括:对企业经营管理负有决策、指挥等领导职责的高级管理岗位;劳动者可以自主安排工作时间且无考勤要求的技术、研发、创作等岗位;需要机动作业、由劳动者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工作时间的外勤、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