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可视技术在地下管廊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来源 :粘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we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的規模在不断扩大,如何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间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近些年来,地下管线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种类也越来越复杂,和地上工程建设的矛盾也渐渐突出,而地下管线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地下管线的探测目的是为了明确城市地下管线的现状分布,建立完善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文章介绍了地下管线探测的方法,以及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发现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能很大程度的提高地下管线探测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关键词:三维可视技术;地下管廊;地下管线;探测方法;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U990.3;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22(2021)06-0178-05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he scale of the city is constantly expanding. How to reasonably develop and utilize the underground space of the city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underground pipelines is increasing, and the types are more and more complex.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underground pipelin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bove ground projects is gradually prominent. The underground pipelines are the lifeline of urb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are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daily life. The purpose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detection is to clarify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of urban underground pipeline and establish a perfect underground pipeline information system. The application of 3D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can help to achieve this goa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thod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detec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3D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in underground pipeline detec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3D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detection.
  Key words:3D visual technology; underground pipe gallery; underground pipeline; detection method; underground pipeline information system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城市的基本设施建设也日益完善,地下管线的铺设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部门之一,地下管线是确保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城市运行的“生命线”,它包括城市中的燃气、供水热力、排水,通信、电力、工业、广播电视等管道以及其他附属设施。对城市各种地下管线的探查和测绘即为地下管线的探测。由于技术和历史原因,对很对已经建成的地下管线的准确位置和埋深都已经无法得知,这使得如今日益扩大的管网系统的的维护和管理变得非常困难,因此需要技术人员应用科学合理地探测技术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明确城市地下管线的现状分布,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城市化建设奠定基础。而在对地下管线的建模过程中,由于地下管线的错综复杂,又没有二维矢量图作为参考,应用传统测绘方法很难对地下管线进行测绘,所以科研人员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来实现对地下管廊管线的建模测绘。地下管线大多都是以圆形管线为主,所以这里研究了地下圆形管线的数据组织,以及地下管线的三维可视化。
  1 管线数据组织
  1.1 管线数据模型
  空间实体模型和拓扑关系模型是商用地理信息系统中最常用的数据模型[1]。其中拓扑关系模型中应用的是Polyvrt结构,其主要记录的是链信息,相同的节点可以由多个不同的对象共同使用,能有效的节省存储空间,拓扑关系模型的缺点就是其结构相对复杂,很难对数据进行编辑和维护。空间实体模型则不同,尽管其公共节点会出现重复存储的现象,但是在对模型中的某个对象进行更改时不会对其他的对象造成影响,空间数据的可维护性大大提高。将这两种数据模型的优点相结合,可以得出一种既利于数据维护和编辑,又能节省存储空间的管线数据模型,如图1所示。
  地下管线可以分为7个大类:热力、燃气、排水、给水、电信、电力、工业,个大类下面还可以进行更细致的分类,例如排水管线可以分为雨水管线和污水管线等。可以将管线的基本几何数据划分为管线结合点、端点、附属设施特征点以及变径点等,将这节都成为管点。管线的在地下的分布形式较为多样,常有环状、树枝状、辐射状等形状,从变径点和交叉点的位置可以将每一条管线分成多条管线段,相应的管点将管线段连接起来,形成了一整条不间断的管线段。所以,可以将抽象地将每一条管线认为是附属设施和管线段的组成。   1.2 管线模型构造原理
  1.2.1 多边形折线逼近法
  在该方法中形体的棱边用直线段表示,形体的表面则用平面表示,如果形体的外表有弯曲则用逼近法表示[2],也就是形体中的曲线用连续的小直线段表示,曲面则用连续的小曲平面表示,如图2所示。
  1.2.2 管线表面的微积分处理
  在平面图3中,管线通常使用管线的中心线来表示的,在图上一段管线会由一条直线来表示,但是在三维透视图中,通常用圆柱面来表示一段管线,该圆柱面的轴心即为管线的中心线,其半径为管线在该处截面半径。现实中管线都是中空的,利用点-线-体的思想能够帮助点-面-体的实现,也就是利用特征点来生成平面,然后利用折线逼近法将生成的平面逼近圆柱表面。
  1.2.3 管线连接处圆滑处理
  三维透视图中,管线段是由首尾相接的虚拟圆柱面构成,对管线连接处进行圆滑过渡处理,能使虚拟的管线更加形象逼真,同时对整个三维系统的运行速度不造成影响。处理的方式是用圆弧代替管线中心线的拐角,圆弧的弧度为管线相邻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弧度,半径与管线的半径相同,经过圆滑处理后再对管线中性线进行分段处理。每段管线用圆柱面进行模拟,用斜圆柱面对拐弯处进行模拟,最后将所有的圆柱面进行收尾相接,最后在三维场景中进行光照设置,就能实现虚拟管线与真实管线在视觉上十分接近。
  1.2.4 管线段的连接
  管线段与管线段之间的连接处通常为管线变径或者管线分叉,实际生活中,都是由变径接头、阀门、三通都附属设施进行连接的[3],所系在三维系统中,会将其进行抽象建模,将它们作为立体符号在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在三维透视图中显示时,可以由管线的走向对附属设施的角度进行调整,实现管线与附属设施之间的紧密结合。
  1.3 管线模型计算
  1.3.1 管线起始处各个顶点的计算
  管线中心线在三维空间中的方向可以由中心线的两个其实节点坐标确定,将O-XYZ作为固定坐标系,而o-XYZ作为参考坐标系,这里定义参考坐标系的原点和管线中心线起始节点相重合,规定固定坐标系的某个轴与x轴方向平行,管线中心线的第一段与z轴重合,如图4所示。从圖中可以看出固定坐标系可以由参考坐标系旋转平移获得,根据空间解析几何的知识可以知道[4],在管线边缘任取一个顶点a,其在固定坐标系和参考坐标系中的关系式可以表达成:
  将关系式用矩阵的形式可以表示为:
  矩阵中坐标点代表的是在固定坐标系中参考系坐标的源点的坐标,而这就个系数是两轴系间的方向余弦,也就是:
  cosXx表示的是固定坐标系中的 X 轴与参考系坐标系中的轴之间的方向余弦,也就是这两个轴之间的夹角的余弦,夹角的范围在0~180°。根据以上关系式以及已知条件,既可以获得固定坐标系中管线起始点位置各个顶点的坐标,也就是我们需要的真实三维坐标。
  1.3.2 管线中心线其余分段点处边缘顶点坐标的推算
  根据之前已有的起算数据,在进行一定的代数运算,即可一步步算的其他边缘顶点的坐标。
  2 管线系统交互操作
  2.1 管线的编辑
  因为我们已经将每一条管线都分成了多个单一的管线段,所以在对管线进行编辑操作时会非常的简单。例如进行管线添加操作时,只要在系统中输入增加管线的各个管线段的起始节点与中间节点的颜色、半径以及空间坐标即可,输入这些数据后系统就能够自动地将虚拟管线建立并显示出来,同时通过数据库查找和空间分析可以知道新增管线和已经存在的管线之间的拓扑关系,如果管线之间有连接关系。系统会根据指定的管件自动匹配连接。管线删除操作就更为简单了,直接选取要删除的管线进行删除即可。
  2.2 管线的查询分析
  管线的三维空间查询可以分为两种查询,即从属性到图形的查询和从图形到属性的查询,同时还可以对所查询的管线进行分析,例如报关分析、横纵断面分析、安全间距分析等等。地下管线大都被建筑物和地点多覆盖,将覆盖在管线上的建筑物和地面层去除后,可以用鼠标直接选取虚拟管线的表面,然后将获取到的窗口坐标转化为实际空间坐标,即可选中某条管线段。对管线段的空间数据文件进行搜索,能够得到这条管线段的标识符以及其所在的管网层,根据管线段的标识符可以对管线的空间数据文件进行索引,即可获取这条管线段所在的管线的标识符,进而就确定了所选取的管线。
  2.3 三维管线系统的构件
  根据文中所分析的建模方法和管线数据组织,结合OpenGL和Visual C++开发工具,即可实现三维管线系统的开发,系统中重点对地下管线进行三维建立和显示,地面和地面上的主要建筑物可以用三维文字简单表示,将地面设置为半透明,这样即可是地下管线的可见度大大提高,操所人员可以通过控制键盘和鼠标,在多建立的三维场景中随意浏览,对管线进行编辑、查询以及分析操作。
  3 地下管线的探测
  地下管线是一种隐蔽性工程,因此在确定地下管线的准确位置时,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在地下管线的探测过程中需要科学的探测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准确的数据,并编制成图,也利于后面地下管网信息系统的建立。
  3.1 地下管线探测的精度要求
  地下管线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埋深测量要求如表1所示。明显的管线点的探测精度要求埋深测量限差为±5cm[5]。
  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要求中,平面位置的测量误差要小于±5cm,高程测量误差要小于±3cm。
  3.2 探查方式的有效性分析
  在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时,需要结合仪器探测和实地调查的方法进行,第一步需要确定的就是探测区域内埋设的地下管线和土壤是否寻在明显的物性差异,这样才可以采用物探的方法对探测区域进行探测。此外在对管线进行探测之前,需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路段进行物探试验,以及探测仪一致性对比试验,这样可以确定探测应的性能,对探测仪的各种探测数据误差进行掌控,经过试验确保仪器功能正常后,才可以将其应用到地下管线的正式探测中。   3.3 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和仪器选择
  在对地下管线进行实际探测时,第一步需要考虑的就是地下管线的不同类型、不同材质同周围介质之间的物性参数差异,根据物性参数差异确定是否是适合用仪器进行探测,然后结合考虑工期和成本因素,选择合适的探测方法,例如常用的有地质雷达法、电磁法、高密度电法、高精度磁法以及浅层地震波法等[6]。
  3.3.1 地质雷达法
  该方法也被称为地质雷达剖面扫描发和探地抵达法,它是由脉冲雷达系统向地下连续的发射高频电磁波,由于地下管线都不同物质的介质不同,会接受到不同的反射电磁波,并且会在显示器上显示反射图像,然后应用相应的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就可以确定地下管线的深度和埋设位置等信息。
  3.3.2 电磁感应法
  目前地下管线探测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电磁感应法,它是通过电磁场对管线进行激发,是管线中产生感应电流,进而进程相应的电磁场,然后通过探测仪器对磁场分布情況进行探测,从而确定地下管线的位置。
  3.3.3 高密度电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以管线和周围介质所寻在的电性差异为基础,然后对不同极距的电位差进行观测和分析,最后对管线的平面位置和深度进行确定。在使用高密度电法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时,其电极布置可以一次性完成,然后通过程控方式可以实现供电极与接收极的自动组合和切换[7],这样就能够一次性采集大量的数据,最后应用相应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即可达到探测地下管线准确位置的目的。
  3.3.4 高精度磁测法
  这种探测方法的探测基础是管线和周围介质所存在的磁性差异,通过对地质体的次方分布特征的分析可以获取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深度。铁磁性的管线会在地磁场的作用下被磁化,导致其磁场和周围介质存在明显的差异。高精度磁测法正是通过相应的仪器来确定地下管线的具体位置的,这种方法施工简便、仪器轻便,但是其信号容易收到干扰,此外这种方法更适合用来探测铸铁管道这一类的铁磁性地下管线。
  4 地下管线探测中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地下管线是城市运行的生命线,地下管线的探测目的是为了了解城市地下管线的具体分布状况,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技术人员已经可以熟练的应用各种科学方法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并最终确定地下管线的具体位置,然后将这些探测数据收集起来,编制对应的城市管线分布图形,但是以往绘制的大多都是二维图形,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地下管线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传统的二维图形已经无法准确的表现各个管线之间的空间关系了,例如有些管线的分布交错纵横,或者垂直与地面,这样在二维平面图上就只能用一个点来标注,不够直观清晰,所以我们需要一种三维的视图来更加直观的显示地下管线的分布状况,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利用三维可视技术对所收集的管线探测数据进行建模,然后结合OpenGL和Visual C++等各种开发工具,可以建立一个三维管线系统,在该系统中可以能够十分直观的看到地下管线的空间分布情况,利用键盘和鼠标即可在三维场景中漫游,随时可以对管线进行编辑、查询和分析[8],将这种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到地下管线的探测中,能够使得探测数据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也能十分直观的了解到地下管线的空间分布,同时可以对视对地下管线进行编辑,更改、新增、删除等等都十分便利,能大大提高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的工作效率。
  5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地下管线的敷设也日益增加,这也使得地下管线的探测难度大大增加,在实际探测过程中,根据管线的类型、材质以及测区地质条件选择合理地探测方法,可以实现对线下管线的准确探测,但是对着地下管线的日益增加,其分布状况变得错综复杂,二维图形无法表示出各个管线之间的空间关系,图形也不够直观清晰,所以需要一种更加直观立体的三维视图来显示地下管线的分布状况,将现代三维可视化技术与OpenGL和Visual C++等各种开发工具相结合,可以建立一个三维管线信息系统,系统可以十分直观的显示地下管线的各种空间关系,并且随时可以对地下管线进行编辑、查询和分析,使得地下管线的探测工作能更加高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吴良才,陶国强,李大军.城市地下管线三维模型的实现[J].测绘科学,2005,30(06):109-113.
  [2]许婷,景艳龙.基于OpenGL的城市管线GIS系统三维模块的开发[J].地理空间信息,2009,7(2):126-129.
  [3]陈卫青,张健雄.三维数据模型及地下管网的萨内建模[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30(2):48-53.
  [4]刘广社,王浩.基于OpenGL的管线三维显示方法研究[J].城市勘测,2007(1):48-52.
  [5]赵俊兰.地下管线探测综合模式探讨[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1):42-46.
  [6]杨向东,聂上海.复杂条件下的地下管线探测技术[J].地质科学情报,2005,7(24):128-133.
  [7]杨晓慧,蔡宽余.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关系系统的设计[J].上海地质,2005(2):30-35.
  [8]杜国明,龚健雅,熊汉江,等.城市三维官网的可视化及其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J].武汉大学学报,2002,27(5):1-5.
其他文献
摘 要:地质矿产勘查的任务复杂、繁琐,要想提高勘查的准确度和有效性,需要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勘查进行多维度分析。3S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其中包含3种不同的技术,即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这3种技术之间相互独立,如果将其应用于地质矿产勘查中,能够实现相互促进的效果,使得地质矿产勘查实现多维度分析,获得更加准确和高效的勘查结果。所以文章将主要研究基于3S技术的多维度地质矿产勘查。  关键
摘 要:山东章丘地区由于长年累月的开采矿资源,造成了大面积采空区的形成,不仅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的正常生产,还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针对工区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利用高密度电法相关装置,根据等值现断面图相关参数,完成对粘土矿采空区的异常特征进行全面比较,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将高密度电法相关装置与三极装置进行充分结合,不仅可以精确反映出采空区的实际位置以及采空区的大致空间形态,还能实
摘 要:如今,人类更加重视运动,会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运动活动,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损伤问题,比如扭伤、骨折、韧带拉伸等。对运动损伤进行治疗时,使用支具能够固定、保护、稳定损伤部位,使之更快痊愈。所以运动项目的推广,也促进了支具的快速发展。目前,支具的类型和功能越来越丰富,能够在很多运动损伤中发挥具体应用效果,为了进一步促进支具的发展,文章将对其在运动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文章主要
摘 要:汽车灯光系统关系行车安全,传统灯光控制逐渐淘汰,BCM控制的灯光系统具有成本低、功能多、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针对基于BCM控制的汽车灯光系统故障诊断相对复杂的问题,对BCM的控制功能和灯光控制原理进行了分析,对新型灯光系统的故障诊断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归纳;通过故障诊断仪VAS6150和示波器VAS6356结合检测了大众迈腾B8L车型前照灯异常点亮和该亮不亮的故障,以此说明BCM控制的灯
摘 要:动力电池总成属于汽车中最为关键的部位,所以在使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测,并且该质量检测是电池生产中的重要環节。由于动力电池总成检测内容繁琐,仅仅通过使用人力进行检测将会耗时、耗力,而且检测结果误差偏大。所以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度,文章设计了一种检测系统,首先通过总体方案设计,然后对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设计,最后对检测系统进行调试,发现能够具备一定的检测功能。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动
摘 要:传统的铁路机车车辆运行故障监测诊由于过于依赖信息处理技术和专家进行诊断,因此存在诊断模型的准确率不高以及泛化性不强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文章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引入Dropout、BN、SVM对该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改进模型,有效提升了对故障样本的识别能力、收敛速度以及泛化能力,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故障准确分类的额可行性。最后,在噪声干扰的情况下,对改进后的CNN-BN-SVM模型的有效性进
摘 要:文章研究了铁路既有线路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其中,相比于传统的测量方式,能够简化铁路既有线路测量的操作方式,提高测量效率和准确度。铁路既有线路测量结果能够给管理者掌握铁路运行状态提供数据基础,并且这些数据结果直接和铁路安全性有关。所以文章分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线路测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铁路既有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测量;应用  中图分类号:U469.7 文献标识码
为了研究钢渣粉掺量对钢渣粉-水泥复合材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向水泥中掺配不同比重钢渣微粉,研究钢渣微粉对水泥水化热、标准稠度需水量、凝结时间以及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渣微粉的水化程度较低,活性成分较水泥少;钢渣微粉的掺入降低了标准稠度用水量,延长了水泥凝结时间;在钢渣粉掺量小于40%时,依据试饼法进行检测的钢渣粉-水泥复合材料的安定性结果合格;在钢渣微粉掺量为30%时,水泥胶砂流动度出现峰值,钢渣微粉水化进程随着龄期增长而不断提速,对水泥胶砂的强度贡献主要集中在后期。
摘 要:2006年智能交通作为全国性战略目标首次提出,2020年中城轨发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运输骨干,国内多城市已开展智慧地铁的研究和实践,其中以上海、广州为代表,走在行业前列。当前智慧地铁的实践多为站点架构,尚未进行整体线路的架构实践。受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对西安地铁14号线进行了智慧地铁的整体架构设计,打造全线路智慧地铁,除试点智慧
摘 要:高铁隧道的建设是高铁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大量的隧道建设会引起地表沉降。对沉降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隧道在沉降方面的长期沉降规律,可以实现隧道沉降预测,从而推进的隧道的安全、高速建设。本文针对高铁隧道沉降预测问题,运用粒子群算法(PSO) 对灰色模型GM(1.1 ) 进行改进,构建了灰色-时序组合模型对问题进行了预测研究。研究表明,基于粒子群改进的灰色-时序组合模型对高铁隧道的沉降预测具有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