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诸自然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sunday_to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万诺夫-拉祖姆尼克视普里什文为一个具有宇宙感的俄国大艺术家,一位真诚面对自然的诗人,他有着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形式,而主题也一以贯之:“伟大的牧神”。伊万诺夫-拉祖姆尼克的评论发表于1911年,而此时的普里什文仅仅发表了最初的两部作品(《飞鸟不惊的地方》发表于1907年,《跟随魔力面包》发表于1908年)。而事实上,反观普里什文的毕生创作,他的主题确乎不出他所钟情的自然——“伟大的牧神”。不知是惊叹伊万诺夫-拉祖姆尼克的先见之明,还是为普里什文从一而终对自然的虔敬深情而感动。
《人参》

  小说并没有止步于对自然亲人般的关注中,初次见到梅花鹿的激动化为了平淡、冷漠的捕猎。作为猎人,初见梅花鹿的心理是矛盾的:“我身上的两个我在打架,一个说:‘你会失去这一瞬间,这机会是一去不复返的,为此你会伤心一辈子。快抓住它吧,动手吧,你会得到一只母梅花鹿,一只动物界最美丽的动物。’另一个说:‘安安静静地待着吧!可以把这美妙的瞬间保留下来,千万别用手碰它。’”这是因为普里什文身上的“本我”和“自我”在强烈斗争的结果。一方面:“我是个猎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等于一头野兽。我真忍不住想悄悄地抬起一点儿身子,猛不防地一把抓住它的那两只蹄子。是的,我是一个身强力壮的人,我感到只要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那蹄子根,我便可以降服这只鹿,用腰带把它捆绑起来。我这种要抓住这鹿把它据为己有的难以抑制的欲望,任何猎人都会理解的。”而另一方面:“在我的身上还有另外一个我,他感到不应该去抓这只鹿,恰好相反,既然出现了这美妙的瞬间,他倒是想使这瞬间成为不可侵犯的,把它永远铭记在心里。”这一矛盾心理并未贯穿始终,强烈的情感被娴熟的捕猎技巧掩盖,冷酷血腥的狩猎场面让人禁不住心中抱怨。美丽可爱的梅花鹿,有着生命脉搏的石头,一草一木的灵气被这个“背着鹿肉,拿着那张梅花鹿皮,拿着珍贵的鹿茸、鹿心、鹿肝、鹿胡子,拿着豹毯”收获满满的猎人形象带走了。而上文中可爱的“跺脚”的梅花鹿,此时已在他的刀俎之下:“这时我走了出来,把切割机的盖子打开,把已经孤立无援的公鹿的头拽过来,拴在撑着箱壁的板条上。割鹿茸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血像喷泉一样从手底喷射出来,不过痛苦只是一刹那的工夫。年轻的鹿会发狂地叫起来,惊恐地翻着白眼……”这样的场面真是让人不寒而栗,也使人产生了这样的怀疑:这位生态文学先驱的作品与一般的狩猎小说有什么差别吗?而同为生态小说家的菲耶夫笔下的打猎与普里什文笔下的打猎完全不一样。作者竭力描写的不是打猎的乐趣,而是被猎杀的动物的痛苦以及它们对人类的憎恨:“血液里不断翻起一团团的气泡,这时野兽的眼睛依然闪着微弱的光芒。甚至当后来血液流尽,污血顺着毛慢慢地流淌,像酸果蔓羹似的渐渐地凝固起来的时候,这双眼睛仍然燃烧着不可遏制的怒火和对人的永恒的憎恨。”与菲耶夫相比,更显得普里什文这位生态文学家的不称职。
  而为后人诟病的除了他残忍的狩猎方式,还在于其中牵扯的经济利益。卢文和“我”反反复复的提到鹿茸意味着“1000”日元,那就是说,要趁公梅花鹿的角——鹿茸——充满血,长得足够长了,但没有骨化的时候,把它打中并取出鹿茸。有时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鹿茸连额骨一起割下来。因为从角座割断的鹿茸便是普通的鹿茸,只能当药用来治病;而带额骨的鹿茸,还是一副可供观赏的东西,一件可以赠人的礼品,可以保佑家庭幸福,那时最富裕的中国家庭把它保存在玻璃罩里;如果时间久了,这鹿茸只虚有其表了,那么这看似废物的东西,也会使主人存有到了暮年还能激起强烈性欲的希望。而“我”也毫不忌讳地说到狂热的梦想:“培养出贵重的鹿茸品种,卖出好价钱,用得来的钱购买大批铁丝,用铁丝网把整个雾山连同山里的所有鹿都围圈起来,帮助他跟大陆隔开……”美丽的梅花鹿与神秘的人参似乎都化成了金钱,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以至于生命之根的虔诚也化为了“好多好多药”。
  前瞻性的生态思想:在自然和猎人之间
  生态文学家正残忍而愉悦地破坏着生态,他前瞻性的生态保护理念也是伴随着自己的过失,倘若以当今生态的定义来考量,他的确难辞其咎。然而,如若回归那个时代呢?生态文学研究始于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20世纪 70 年代,直到 20世纪90 年代才成为文学研究领域中的显学。而《人参》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对于生态的定义自然没有20世纪70年代以后那么明朗。与生态文学发端不同,20世纪30年代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危机还未如此严重,外界的驱动并不是普里什文生态思想的起源。只身前往大森林,因爱而怜之,自然的保护思想如同他对自然的喜爱情感一样发诸自然。当我们忽略生态文学先驱的头衔,不固执于当代生态保护的条框中,他也不过是在做一个猎人最正常不过的事情,而金钱与兽皮不过是猎人再正常不过的想法。他也不过是自然中与草木为伍、与鸟兽争斗的一员。这种融入自然的人的活力,都是如此的自自然然。也许作者自己也在深深反思,所以于《人参》之后,他在译文《灰猫头鹰》的前言中写道:“在我们的作家笔下,我们俄罗斯的狩猎总是在很小的程度上被写成一项运动,就像外国猎人所认为的那样。在某些场合,比如在普尔热瓦斯基那儿,自然就被认为是一种认识自然的方式,而在民众间,狩猎就是对自然的爱,或者更确切地说,就是众人皆能获得生活欢乐的诗歌,我非常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我的狩猎中会产生我们不可或缺的保护自然的事业。”
其他文献
简·里斯的名字对许多读者来讲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她的小说《茫茫藻海》在西方文学史上却占据了一个独特的地位:它几乎永远改写了英国小说《简·爱》在亿万读者心目中的印象。夏洛特·勃朗蒂的《简·爱》可谓家喻户晓,打动了难以计数的读者,人们无不为孤女简·爱备尝人生辛酸的命运唏嘘不已,也为她最终收获的幸福洒下欣喜的泪水。对罗切斯特先生的妻子——幽禁在阁楼里的疯女人,读者也一定是记忆犹新。这是因为,作者在读者面
《巴黎圣母院》一书开篇说道“在司法宫上演神秘剧”。神秘剧,英文是Mystery Play,指的是根据圣经故事改编的戏剧,俗称“圣经剧”,有独白、对白和伴随音乐。早在基督教诞生不久的公元1世纪后期就出现了以圣经故事为内容的剧作,如《基督受难》。1150年前后,在英格兰出现了一部标题为《亚当之谜》的法语或者说盎格鲁-诺曼语剧作,主要内容是人所熟知的关于人类堕落以及早期先知们的故事,包含道具、场景、对话
·ZTC智囊团·    智囊团成员  刘延英南方杂志社资深编辑  吴重生资深记者,中国新闻出版报驻浙江记者站站长  林莉杭州外国语学校心理学高级讲师  提问信箱: ztc@zjjybkzs.com    难过的Blue问ZTC智囊团  我在班里成绩中等,最近一次的年级排名在200多名。我一直想能够稳定在年级前100名,可是常常考到了100多名,接着又会退回200多名。上高中以来,这种情况已经不下三
父母教育有方 儿子大展宏图  美国东部时间5月24日,86岁高龄的著名数学家、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和他82岁的夫人艾丽西亚·纳什,在美国新泽西州乘坐出租车时不幸遇车祸身亡。当时他们乘坐的这辆出租车在新泽西收费公路上超车时与另外一辆汽车相撞,失控后撞上了道路护栏, 夫妇俩被弹出车外。两人有可能没有系安全带,司机幸免于难。  纳什在数学界的贡献有目共睹,几天前刚和夫人一道赴挪威领取数
人物:2006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第一名获得者 杭州第二中学毕业生 卢毅  采访:本刊特约记者杨冰冰    喜欢的课程和学习方法    杨冰冰(以下简称杨):请先来谈谈你最擅长的和最喜欢的科目吧,你觉得它们带给你什么样的思考和体验?   卢毅(以下简称卢):在高中阶段,物理与数学算是我最喜欢的两门课了,而物理尤甚。物理向人们展现了自然界最奇妙的现象,并揭示了其中所蕴藏的最基本而又最引人入胜的规律。它是
《简·爱》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评论界的重视,传统的评论是以简为中心,对于隐身于桑菲尔德庄园阴冷黑暗的阁楼上的伯莎评论却很少,这些仅有的评论也往往简单、草率:“要么加以边缘化,让其游离于中心之外,用于铺垫和陪衬中心人物之用,要么加以妖魔化,对其贴上诸如‘恶魔’、‘吸血鬼’、‘疯女人’、‘弃妇’、‘变态者’等一个个十恶不赦的标签。”直到女权主义的兴起,伯莎才从女权主义角度得到重新解读。吉尔伯特和库巴合
(徐桦君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全国模范教师、浙江省功勋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长期担任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小组组长,并致力于作文教学的研究。)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文章的题目犹如一个人的额和眼,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自拟题目”是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的普遍要求,它以发散性、灵活性、多元性、自主性给同学们搭建了张扬个性、展示才情的舞台。新颖别致、引人注目的标题是提供给阅卷老师窥视文
“为了你想要去冒险,我的心紧紧抱着梦,盼望你就在身旁和我一起梦冒险!”每当酒井法子的《梦冒险》伴着急促的旋律响起之时,许多80后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火枪手达达尼昂和他的伙伴一同冒险的精彩故事,这就是1987年日本NHK电台制作的52集动画片《三个火枪手》。  该作品改编自19世纪法国作家大仲马的“达达尼昂三部曲”,为了使情节紧凑且适合青少年观看,制片人选取了第一部《三个火枪手》中的前半部分,即达达尼昂
book  The student with a book in his hand asked the booking office clerk if he could book a ticket.  品词:句中第一个book是名词,意思是“书”;第二个book是动词,以动名词形式与office构成复合名词“售票处”;最后一个book是动词,意思是“预订”。句意为:“手里拿着一本书的学生问售票员,
雪里,有一个青年安静地伫立;雾里,看不清他的模样。雪里雾里的他,正如当年的我,是欣赏美景,还是思索人生?总在一种心境里沉落,或是于陷阱里挣脱,又或者无可奈何把时光消磨。春是死去的冬天,假如没有死,漫漫寒冬将无边无际。人应该为这种死而歌唱,保守自己,等待春的复活。【作者】任红伏,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无他好,唯以摄影为乐,倏忽三十余载,已逾天命,尚有余梦,师造化,与路同道。攝于天津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