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鲍勃·迪伦以一首《我相信你》来回应这个不信的世界——没想到上帝果真给他打开了另一扇门:诺奖来敲门。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推迟揭晓,评委们意见不一致、争夺激烈,瑞典学院最后把文学奖授予鲍勃·迪伦完全出人意料,他成为1901年以来主要以歌手身份获得诺奖的第一人。这个站在人们想象的另一边、高度浓缩的精神符号,到底何许人也?
回到1965年7月的那一天。诗人、抗议歌手、美国的良心、20世纪60年代代言人、民谣教父鲍勃·迪伦再次出现在全美民谣的大本营——新港音乐节上。24岁的迪伦带着乐队上场,也照例带上了吉他。只不过他挑衅般地把吉他插上电,把民谣的灵魂灌入摇滚,世界顿时哗然一片。转身那一刻,他成了民谣界的叛徒。
曾经作为美国20世纪60年代民谣精神图腾的迪伦,从硝烟弥漫的战壕里走来,却没有冲向敌营,而是悄悄背离战场,飘然远走。他是青年一代反抗运动的旗手,但又迅速撕掉这个标签。“就因为你喜欢我的东西,不代表我就欠你什么东西。”他不断地形成标签,又不断地撕碎标签。
这个双子座男人,拥有历史上最多变的灵魂。街头顽童、默默无闻的画家、民谣救世主、霓虹灯兰波、旧约先知、亚米西农民、白面化妆剧演员、缠着WWE腰带的晚期猫王……他不断改变面貌,昨天还是反战英雄,今天就变成迷幻抒情,明天可能就是乡村大叔。他是不断生长的活着的传奇,始终以一种背离人群的姿态面向世界的喧哗。30年间的一次次音乐冒险之旅,从爵士到乡村又到民谣再到蓝调……他始终没有一次重复从前的自己。
鲍勃·迪伦儿时就表现出对于音乐和诗歌的热爱与天赋,这促使他在大学时代勇敢地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他崇尚自由、独来独往,并将此倾注于他一生的音乐和文学创作中。迪伦始终最讨厌被任何定义束缚,他虽然难以捉摸,又总能先知般地领先于听众和评论家。他既能承包全世界的个性签名,又享有流行音乐活化石的声望,还能被纳入严肃文学讨论范畴。他压根没把文学当事业,连副业的副业都不算,却把大半生活成了诗。集齐诺贝尔奖、奥斯卡奖、普利策奖、格莱美奖,几乎只差一枚奥运金牌。迪伦就是一个行走的文化中心。
史无前例地将文学奖颁给一位歌手,这是有诺奖以来最大的一次喧嚣。文学奖在上世纪中叶曾颁给哲学家罗素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如今又颁给了一位非文学界人士。迪伦让诗歌恢复了最传统的传播方式。他首先是一个诗人,而后才是一个音乐人。他那一串串灿烂夺目的意象,猛然踢开你脑袋里那扇门。它们和时代一样巨大,和世界一样难解。从莎士比亚到布莱克,从丁尼生到艾略特,哪一个不是如此?
2500年前,荷马和萨福写下本应配合音乐吟唱的诗作,我们现在依然在阅读欣赏荷马与萨福的著作,对鲍勃·迪伦也是如此。
诺奖从来就不是奖励低眉温顺之辈的舞台。往往越叛逆,得奖概率越高。美籍波兰人米沃什、美籍苏联人布罗茨基、德国籍罗马尼亚人赫塔·米勒、旅居欧洲的苏联人索尔仁尼琴……他们和迪伦选择的道路如出一辙——我能做的一切就是做我自己,你管我是谁?一位作家或许并不能改变世界,但他们构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不服从的边缘。
想要问问你敢不敢,拒绝标签,拒绝一生都被塞入一个词,或是一个身份,1946年诺奖得主赫尔曼·黑塞振聋发聩道:“在世上,最让人畏惧的恰恰是通向自己的道路。人只应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屈从任何外力的驱使,并等待觉醒那一刻的到来,这才是善的和必要的行为,其他的一切均毫无意义。”这正是百年诺奖的伟大传统,鲍勃·迪伦只是继承了“人格独立、灵魂自由、桀骜不驯”的不灭薪火。在个体与时代的苦苦挣扎中,在无意义的生命对意义的本能追求中,迪伦成为一切自由想象的集合体,他孕育了许多年轻人的希望与梦想。
要么疯狂做自己,要么顺流成为一潭死水,世上有些道理简单得要命,可有几人做得到?1964年,另一位人类智慧的明灯,法国作家、哲学家萨特拒绝诺贝尔奖的理由是:“我署名‘萨特’还是‘萨特: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决不是一回事。”
“我是个百依百顺的孩子,至死不变,但只顺从我自己。”
个性嚣张是吧,很好,学院的评委偏偏就想颁奖给你们这样的自己。
许多天过去了,鲍勃·迪伦还是一句话没讲,多次联系未果之后,瑞典皇家学院表示已放弃联系他,学院的常务秘书仍坚信今年12月10日举行的颁奖晚宴上迪伦一定会出现。
他会成为第二个萨特吗?
不羁、桀骜、穷极一生反主流,迪伦获得诺贝尔奖并不意外,他也不需要诺贝尔奖证明什么,也许是诺贝尔奖更需要他。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争议最终会归于死寂,或是因为无动于衷,或是因为无言以对,或是因为欲言又止,就像迪伦最著名的那首歌中所唱:“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随风飘扬。
回到1965年7月的那一天。诗人、抗议歌手、美国的良心、20世纪60年代代言人、民谣教父鲍勃·迪伦再次出现在全美民谣的大本营——新港音乐节上。24岁的迪伦带着乐队上场,也照例带上了吉他。只不过他挑衅般地把吉他插上电,把民谣的灵魂灌入摇滚,世界顿时哗然一片。转身那一刻,他成了民谣界的叛徒。
曾经作为美国20世纪60年代民谣精神图腾的迪伦,从硝烟弥漫的战壕里走来,却没有冲向敌营,而是悄悄背离战场,飘然远走。他是青年一代反抗运动的旗手,但又迅速撕掉这个标签。“就因为你喜欢我的东西,不代表我就欠你什么东西。”他不断地形成标签,又不断地撕碎标签。
这个双子座男人,拥有历史上最多变的灵魂。街头顽童、默默无闻的画家、民谣救世主、霓虹灯兰波、旧约先知、亚米西农民、白面化妆剧演员、缠着WWE腰带的晚期猫王……他不断改变面貌,昨天还是反战英雄,今天就变成迷幻抒情,明天可能就是乡村大叔。他是不断生长的活着的传奇,始终以一种背离人群的姿态面向世界的喧哗。30年间的一次次音乐冒险之旅,从爵士到乡村又到民谣再到蓝调……他始终没有一次重复从前的自己。
鲍勃·迪伦儿时就表现出对于音乐和诗歌的热爱与天赋,这促使他在大学时代勇敢地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他崇尚自由、独来独往,并将此倾注于他一生的音乐和文学创作中。迪伦始终最讨厌被任何定义束缚,他虽然难以捉摸,又总能先知般地领先于听众和评论家。他既能承包全世界的个性签名,又享有流行音乐活化石的声望,还能被纳入严肃文学讨论范畴。他压根没把文学当事业,连副业的副业都不算,却把大半生活成了诗。集齐诺贝尔奖、奥斯卡奖、普利策奖、格莱美奖,几乎只差一枚奥运金牌。迪伦就是一个行走的文化中心。
史无前例地将文学奖颁给一位歌手,这是有诺奖以来最大的一次喧嚣。文学奖在上世纪中叶曾颁给哲学家罗素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如今又颁给了一位非文学界人士。迪伦让诗歌恢复了最传统的传播方式。他首先是一个诗人,而后才是一个音乐人。他那一串串灿烂夺目的意象,猛然踢开你脑袋里那扇门。它们和时代一样巨大,和世界一样难解。从莎士比亚到布莱克,从丁尼生到艾略特,哪一个不是如此?
2500年前,荷马和萨福写下本应配合音乐吟唱的诗作,我们现在依然在阅读欣赏荷马与萨福的著作,对鲍勃·迪伦也是如此。
诺奖从来就不是奖励低眉温顺之辈的舞台。往往越叛逆,得奖概率越高。美籍波兰人米沃什、美籍苏联人布罗茨基、德国籍罗马尼亚人赫塔·米勒、旅居欧洲的苏联人索尔仁尼琴……他们和迪伦选择的道路如出一辙——我能做的一切就是做我自己,你管我是谁?一位作家或许并不能改变世界,但他们构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不服从的边缘。
想要问问你敢不敢,拒绝标签,拒绝一生都被塞入一个词,或是一个身份,1946年诺奖得主赫尔曼·黑塞振聋发聩道:“在世上,最让人畏惧的恰恰是通向自己的道路。人只应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屈从任何外力的驱使,并等待觉醒那一刻的到来,这才是善的和必要的行为,其他的一切均毫无意义。”这正是百年诺奖的伟大传统,鲍勃·迪伦只是继承了“人格独立、灵魂自由、桀骜不驯”的不灭薪火。在个体与时代的苦苦挣扎中,在无意义的生命对意义的本能追求中,迪伦成为一切自由想象的集合体,他孕育了许多年轻人的希望与梦想。
要么疯狂做自己,要么顺流成为一潭死水,世上有些道理简单得要命,可有几人做得到?1964年,另一位人类智慧的明灯,法国作家、哲学家萨特拒绝诺贝尔奖的理由是:“我署名‘萨特’还是‘萨特: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决不是一回事。”
“我是个百依百顺的孩子,至死不变,但只顺从我自己。”
个性嚣张是吧,很好,学院的评委偏偏就想颁奖给你们这样的自己。
许多天过去了,鲍勃·迪伦还是一句话没讲,多次联系未果之后,瑞典皇家学院表示已放弃联系他,学院的常务秘书仍坚信今年12月10日举行的颁奖晚宴上迪伦一定会出现。
他会成为第二个萨特吗?
不羁、桀骜、穷极一生反主流,迪伦获得诺贝尔奖并不意外,他也不需要诺贝尔奖证明什么,也许是诺贝尔奖更需要他。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争议最终会归于死寂,或是因为无动于衷,或是因为无言以对,或是因为欲言又止,就像迪伦最著名的那首歌中所唱:“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随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