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中国农村实现小康目标?花山小镇洛场村,通过探索美丽新农村建设将文化创意与乡村改造、历史传统保护与古村落维护相结合,修缮旧房老宅、重塑农村基层生态,如今靠着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走上了小康发展的道路,这样的做法,也为地方发展带来了一些启发。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中国广大的农村和农民是个关键。
回溯改革开放后国内城乡规划演变之路,从城市化到城镇化,再到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中国走过了一段不平常的路。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提出到2020年,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以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提高小城镇的“自我造血”功能。此举无疑是为农村实现小康目标,指明了又一条新的路径。
现在为了发展进步而催生出来的特色小镇概念,能释放多大能量还没有人给出具体范畴。而浙江式特色小镇之所以赫赫有名,在于其一并解决了空间资源瓶颈、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等发展难题,更在于其将这些功能平台实现了“产、城、人、文”的深度融合。这样的成功,让不少期待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升格的城镇跃跃欲试。2013年,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洛场村,通过旧村落改造,提炼出小镇地域文化的特色,并由此开始了振兴发展的探索之旅。
碉楼古村渐变“空心村”
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洛场村,可能是广州市最繁忙的地方之一。其繁忙在于,白云机场就坐落在其6.1公里之外,距离广州市中心仅35公里,突出的区位优势使洛场村不偏不倚地站在了临空经济的风口之上。
事实上,在岭南文化浓郁的花都区,洛场村原本并不显眼。相比早已出名的狮岭镇、炭步镇朗头村、花东镇高溪村这样的历史文化名村,洛场村历史虽然悠久但由于地片小名气并不大。熟知洛场村发展史的人却清楚地明白,洛场村是一个能讲出故事的地方。
据当地村民介绍,洛场村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广州著名的侨乡,从咸丰年间开始就有村民飘洋出国谋生,现有海外侨胞5000多人,是现居村民人数的2倍,具备了浓郁的侨乡文化和风土人情。
当地村民说,19世纪中期远渡重洋的华侨,在上世纪30年代纷纷回乡购置土地,兴建起一批中西风格融合、居住与防御功能齐全的碉楼建筑。洛场村现存的碉楼有45座,多建于民国初年,有着过百年的历史。职业摄影师凡尘是第一批进驻洛场村花山小镇项目的新村民,他向《小康》记者介绍,洛场村是广州周边地区较少见的以碉楼为特色的古村落,现存的45座碉楼相比广东开平碉楼的风格和用途都更居家、平民、实用,广府碉楼特色更明显。
在当地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小康》记者走访了花山小镇一期工程所在地洛场村八队。初来乍到,你会发现居住在这个小镇里的原住民,大多是历经悠悠岁月的老人,而比他们跨越时间刻度更久远的便是凡尘提到的老式碉楼。
这些碉楼大多为四层楼房,中西合璧,以砂砖和青砖为主要材料,部分楼顶有瓦片镂空雕花。碉楼里设有厨房、卧室、会客厅、书房等,内部装修与陈设以中式为主,建筑造型则以西式为主,兼具中西建筑风格,外观上则散发着岁月沉香。然而和中国的大多数村庄一样,随着近年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洛场村也曾面临着荒芜凋敝的局面,全村两千多人,一半劳力外出打工,剩下留守的多是老人小孩,百年碉楼几乎都空置和荒废,洛场村逐渐变成了“空心村”。
“华侨都很少回来,而本来居住在这里的年轻人又都出去打工,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后来一些老人和孩子也被接走,不少旧房子因年久失修已经倒塌,村子环境很脏很差,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失传。”花都规划设计院书记黄业华告诉《小康》记者,如果不是花山小镇项目在洛场村的落地,很难想象未来的洛场村是否能再次焕发光彩。直到2013年,美丽乡村建设和“三旧改造”工程在花都区轰轰烈烈推进,村里的变化就从那时候开始了。
来自大城市的“新村民”
花山小镇项目董事长谭乐不仅是花山小镇项目的策划人和执行者,同时也是几年来洛场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见证人,正是他的“空心村复兴”想法,洛场村花山小镇才得以再现古村光芒。据他介绍,筹备花山小镇项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探索如何让 “空心村”不再空心,让农村的宅基地不再闲置的问题上,他和他的项目团队经过了半年多的筹划,最终建设方案在2013年开始着手启动。按照总体规划部署,花山小镇总规划面积将达到30万平方米,微改造范围将涉及洛场村1、2、3、8、9队。一期工程历经三年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吸引了一批包括红酒咖啡文化、太极文化、陶艺、影视、书画院、乡村民俗等业态陆续前来投资。发展理念里,因地制宜立足于古村优势,融汇华侨文化+碉楼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文化为一体的新尝试,让原本沉寂的农村一下子被激活,涅槃再生。
谭乐说:“大而不强、多而不聚、杂而不精是当前大多数地方推特色小镇过程面临的问题。生搬硬套并不可取,如果不注意融合自身特点,终究只能被淘汰。尤其是要避免地区发展的雷同,没有个性、千篇一律、千镇一貌单纯追求数量的做法,也背离中央创建特色小镇的发展理念。效仿成功的特色小镇经验不难,真正难的还在于如何发掘出自身的优势,丰富自身的内涵,打造自身的独特性,这才是有志成为特色小镇的地区最需要费心思虑的。”
而谭乐选择做花山小镇项目却在最初受到了周围朋友的质疑。谭乐坦言,不少人早期觉得运营花山小镇项目花时间和精力,效益也短时间内难以达成,并不如现金带来的经济效益更能体现价值。谭乐告诉《小康》记者,做花山小镇项目的最初想法,其实并没有将关注点过多的集中在是否能收获经济效益,而是将关注点聚焦在改善城乡差距的民生问题上。 “做花山小镇的项目是基于一帮有情怀的文化人去做,我们在对洛场村的改造、建设过程中通过一些努力希望城乡差距能有所转变,这种改变又是基于文化的探索,如果没有情怀,很多事情是做不好的,同时有了情怀不坚守也是不行,还要忍受孤独,因为这过程中有不少人也是中场退出,所以即使利益得不到的情况下也要保持乐在其中的态度。有人觉得赚到现金才是效益,这个不一定,有时候看到很多村民尊重你,觉得你在这里做了一件种福田的事情,也是一种快乐。”也是基于这种信念,谭乐和自己的团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盘活农村土地。
“让村民们自觉自愿置换和有偿出租这些宅基地,使农村闲置土地资源盘活,然后围绕可利用的资源做跨界融合的尝试和探索,丰富花山小镇的内涵,形成岭南生活方式为主的小镇特色,那么很多人就会关注侨乡文化岭南文化,构建起小镇与世界的联系。” 谭乐谈到,花山小镇项目摒弃了传统大拆大建的老路,更注重环保和原始生态,碉楼和百年民居也按照原有的自然布局和生态环境规划进行改造,他认为:“大拆大建,原有的传统历史文化就会断了根,等于断了乡村发展的文脉”。不过谭乐也提到,“修旧如旧”还原了本体建筑原貌的同时,花山小镇项目也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元素结合,使古碉楼既散发着厚重的传统历史感,又焕发出现代美学的特点。
《小康》记者走进花山小镇的字门太极会馆,里面院落设计基本保持了老屋旧式格局,创新之处在于融入了更多文化元素。在会馆进门之处,开辟出的方形石子沙地,平日用来公益为村民和武当字门弟子传授太极功夫。拾阶走入院内,左侧墙壁落款花山论剑四个大字,长势正旺的杜鹃悬于一侧为小院增添了一丝文艺气息,之前屋主开凿在院内的吃水井,则成了院里的点睛之笔。而正屋里面的布置则作为各种自制养生产品的展示销售区,供游客观赏和购买。
会馆会长聂根如向《小康》记者介绍,作为新村民,花山小镇当地的人文情怀具备了很强大的吸引力,“新旧村民没有距离的和睦相处,让长久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再次感受到了乡愁,这种乡愁情感让人有了归属,也让想要感受传统文化的人,体会到了传统的岭南生活方式。”聂根如说,村里新旧村民相处得十分融洽,热情的村民经常拿新鲜的食材分享,一些知晓村史的老村民有空就为像他一样新进驻的新村民讲述村里发生过的故事,这种文化的兼容和包容,给乡村带来了新鲜的色彩。
同样有相同看法的还有创业青年Cat。她告诉记者,从香港大学毕业归乡后,自己在父亲的引荐下第一次接触古村落,带着试一试的想法,Cat在父亲的协助下在花山小镇开起一家以咖啡红酒文化为主的饮品店——歌乐吧。Cat说,歌乐吧的前身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小泥房,此前随着村里变迁,百年泥房年久失修逐渐沦为了猪圈,无人打理。直到Cat将这里重新规划,百年泥房才再次被有效利用旧貌换了新颜。走访中《小康》记者见到,Cat口中昔日的猪圈已经改造为酒窖,门前的淤泥烂地被改造为花园,地块的用途也延伸为广州市花都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的创客交流中心,定期在此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串联起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精神眷念。Cat说,爱上这里的原因可能离不开这里的慢生活和“闹中有静,旺中带静”的地理优势,未来她希望,小镇能通过口碑相传吸引更多喜欢传统岭南文化的年轻人,让喜欢慢生活的都市人能在这里寻得一份安宁。
发展中的思考
不过,特色小镇这条发展道路注定了不会是一马平川:在过去三年里,花山小镇的建设一度遇到困境,而花山镇洛场村发展基础较薄弱、城乡面貌有待改善的现状,也成为其开发建设的短板。
让人乐观的是,积极的变化也正在不断发生。占地3. 5万平方米的花山小镇一期规划已经完成,花山小镇也在花都区和花山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被纳入微改造行列,并在2015年被金羊网评为当年“珠三角最美乡村”。谭乐说现在小镇环境不但得到改善,农村的“三留人员”也就地完成了就业,按照最早预期的那样,农民对外来资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增收,是最直接的红利。
采访途中记者偶遇了正在做保洁工作的洛场村民六嫂。六嫂说本地就业后,自己的工作时间弹性自由,每个月的收入也能有2000多,加上老屋出租后的租金收入,自己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环境和治安都变好了,周边的几个村子都很羡慕我们8队,晚上有保安巡逻也不担心有车被偷,放到过去根本想象不到。”这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谐共处让同样生活在这里的84岁老人新叔看到了曙光。“过去那么艰苦的环境现在改变了,如果没有人来投资,让我们村民自己搞建设,肯定是做不好。现在外面的人来我们小镇参观,不但是改善了我们村的生活品质,也带旺了村里经济,放到过去这些想都不敢想。”新叔说,现在每年每人至少能分红5000多元,男女老少都能享受到政策和经济发展的红利。
而放眼全局,如今,谭乐更多地开始思考,如何让小镇长久持续的发展。然而,光靠决心和企业,发展是难以为继的, 政企联动、树立起区域发展一盘棋的观念,同频共振才是关键。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要分清角色、各司其职,做到不缺位又不越位。谭乐注意到,浙江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政府只是负责规划配套、资源保障、文化挖掘、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把控大方向。具体如何建设的细节,则是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小镇的投资建设来完成。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社会资本在市场化运作上,往往比政府更专业,也更具商业嗅觉,更能聚集市场资源。
目前花山小镇在配套服务方面,政府部门仍然有许多需要作为和可以作为的,供电排水污水处理等方面还未落实到位,周边的巷道硬工程完成报建后,迟迟未能按计划完工,发展空间严重受限。细节决定成败,与宏大的愿景相比,或许这才是花山小镇急需突破的短板。
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或许可以给花都区带来一些启发。浙江成熟的特色小镇的理念最鲜明的地方就在于,当地政府给企业提供了最好的配套服务。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护航、经营权保障等宏观层面,企业负责规划、招商引资、管理、运营、服务.政企一条心的抱团发展,特色小镇的优势也就更容易凸显,特色小镇才能释放出更多能量。
编辑/张玉荣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中国广大的农村和农民是个关键。
回溯改革开放后国内城乡规划演变之路,从城市化到城镇化,再到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中国走过了一段不平常的路。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提出到2020年,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以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提高小城镇的“自我造血”功能。此举无疑是为农村实现小康目标,指明了又一条新的路径。
现在为了发展进步而催生出来的特色小镇概念,能释放多大能量还没有人给出具体范畴。而浙江式特色小镇之所以赫赫有名,在于其一并解决了空间资源瓶颈、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等发展难题,更在于其将这些功能平台实现了“产、城、人、文”的深度融合。这样的成功,让不少期待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升格的城镇跃跃欲试。2013年,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洛场村,通过旧村落改造,提炼出小镇地域文化的特色,并由此开始了振兴发展的探索之旅。
碉楼古村渐变“空心村”
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洛场村,可能是广州市最繁忙的地方之一。其繁忙在于,白云机场就坐落在其6.1公里之外,距离广州市中心仅35公里,突出的区位优势使洛场村不偏不倚地站在了临空经济的风口之上。
事实上,在岭南文化浓郁的花都区,洛场村原本并不显眼。相比早已出名的狮岭镇、炭步镇朗头村、花东镇高溪村这样的历史文化名村,洛场村历史虽然悠久但由于地片小名气并不大。熟知洛场村发展史的人却清楚地明白,洛场村是一个能讲出故事的地方。
据当地村民介绍,洛场村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广州著名的侨乡,从咸丰年间开始就有村民飘洋出国谋生,现有海外侨胞5000多人,是现居村民人数的2倍,具备了浓郁的侨乡文化和风土人情。
当地村民说,19世纪中期远渡重洋的华侨,在上世纪30年代纷纷回乡购置土地,兴建起一批中西风格融合、居住与防御功能齐全的碉楼建筑。洛场村现存的碉楼有45座,多建于民国初年,有着过百年的历史。职业摄影师凡尘是第一批进驻洛场村花山小镇项目的新村民,他向《小康》记者介绍,洛场村是广州周边地区较少见的以碉楼为特色的古村落,现存的45座碉楼相比广东开平碉楼的风格和用途都更居家、平民、实用,广府碉楼特色更明显。
在当地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小康》记者走访了花山小镇一期工程所在地洛场村八队。初来乍到,你会发现居住在这个小镇里的原住民,大多是历经悠悠岁月的老人,而比他们跨越时间刻度更久远的便是凡尘提到的老式碉楼。
这些碉楼大多为四层楼房,中西合璧,以砂砖和青砖为主要材料,部分楼顶有瓦片镂空雕花。碉楼里设有厨房、卧室、会客厅、书房等,内部装修与陈设以中式为主,建筑造型则以西式为主,兼具中西建筑风格,外观上则散发着岁月沉香。然而和中国的大多数村庄一样,随着近年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洛场村也曾面临着荒芜凋敝的局面,全村两千多人,一半劳力外出打工,剩下留守的多是老人小孩,百年碉楼几乎都空置和荒废,洛场村逐渐变成了“空心村”。
“华侨都很少回来,而本来居住在这里的年轻人又都出去打工,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后来一些老人和孩子也被接走,不少旧房子因年久失修已经倒塌,村子环境很脏很差,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失传。”花都规划设计院书记黄业华告诉《小康》记者,如果不是花山小镇项目在洛场村的落地,很难想象未来的洛场村是否能再次焕发光彩。直到2013年,美丽乡村建设和“三旧改造”工程在花都区轰轰烈烈推进,村里的变化就从那时候开始了。
来自大城市的“新村民”
花山小镇项目董事长谭乐不仅是花山小镇项目的策划人和执行者,同时也是几年来洛场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见证人,正是他的“空心村复兴”想法,洛场村花山小镇才得以再现古村光芒。据他介绍,筹备花山小镇项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探索如何让 “空心村”不再空心,让农村的宅基地不再闲置的问题上,他和他的项目团队经过了半年多的筹划,最终建设方案在2013年开始着手启动。按照总体规划部署,花山小镇总规划面积将达到30万平方米,微改造范围将涉及洛场村1、2、3、8、9队。一期工程历经三年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吸引了一批包括红酒咖啡文化、太极文化、陶艺、影视、书画院、乡村民俗等业态陆续前来投资。发展理念里,因地制宜立足于古村优势,融汇华侨文化+碉楼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文化为一体的新尝试,让原本沉寂的农村一下子被激活,涅槃再生。
谭乐说:“大而不强、多而不聚、杂而不精是当前大多数地方推特色小镇过程面临的问题。生搬硬套并不可取,如果不注意融合自身特点,终究只能被淘汰。尤其是要避免地区发展的雷同,没有个性、千篇一律、千镇一貌单纯追求数量的做法,也背离中央创建特色小镇的发展理念。效仿成功的特色小镇经验不难,真正难的还在于如何发掘出自身的优势,丰富自身的内涵,打造自身的独特性,这才是有志成为特色小镇的地区最需要费心思虑的。”
而谭乐选择做花山小镇项目却在最初受到了周围朋友的质疑。谭乐坦言,不少人早期觉得运营花山小镇项目花时间和精力,效益也短时间内难以达成,并不如现金带来的经济效益更能体现价值。谭乐告诉《小康》记者,做花山小镇项目的最初想法,其实并没有将关注点过多的集中在是否能收获经济效益,而是将关注点聚焦在改善城乡差距的民生问题上。 “做花山小镇的项目是基于一帮有情怀的文化人去做,我们在对洛场村的改造、建设过程中通过一些努力希望城乡差距能有所转变,这种改变又是基于文化的探索,如果没有情怀,很多事情是做不好的,同时有了情怀不坚守也是不行,还要忍受孤独,因为这过程中有不少人也是中场退出,所以即使利益得不到的情况下也要保持乐在其中的态度。有人觉得赚到现金才是效益,这个不一定,有时候看到很多村民尊重你,觉得你在这里做了一件种福田的事情,也是一种快乐。”也是基于这种信念,谭乐和自己的团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盘活农村土地。
“让村民们自觉自愿置换和有偿出租这些宅基地,使农村闲置土地资源盘活,然后围绕可利用的资源做跨界融合的尝试和探索,丰富花山小镇的内涵,形成岭南生活方式为主的小镇特色,那么很多人就会关注侨乡文化岭南文化,构建起小镇与世界的联系。” 谭乐谈到,花山小镇项目摒弃了传统大拆大建的老路,更注重环保和原始生态,碉楼和百年民居也按照原有的自然布局和生态环境规划进行改造,他认为:“大拆大建,原有的传统历史文化就会断了根,等于断了乡村发展的文脉”。不过谭乐也提到,“修旧如旧”还原了本体建筑原貌的同时,花山小镇项目也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元素结合,使古碉楼既散发着厚重的传统历史感,又焕发出现代美学的特点。
《小康》记者走进花山小镇的字门太极会馆,里面院落设计基本保持了老屋旧式格局,创新之处在于融入了更多文化元素。在会馆进门之处,开辟出的方形石子沙地,平日用来公益为村民和武当字门弟子传授太极功夫。拾阶走入院内,左侧墙壁落款花山论剑四个大字,长势正旺的杜鹃悬于一侧为小院增添了一丝文艺气息,之前屋主开凿在院内的吃水井,则成了院里的点睛之笔。而正屋里面的布置则作为各种自制养生产品的展示销售区,供游客观赏和购买。
会馆会长聂根如向《小康》记者介绍,作为新村民,花山小镇当地的人文情怀具备了很强大的吸引力,“新旧村民没有距离的和睦相处,让长久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再次感受到了乡愁,这种乡愁情感让人有了归属,也让想要感受传统文化的人,体会到了传统的岭南生活方式。”聂根如说,村里新旧村民相处得十分融洽,热情的村民经常拿新鲜的食材分享,一些知晓村史的老村民有空就为像他一样新进驻的新村民讲述村里发生过的故事,这种文化的兼容和包容,给乡村带来了新鲜的色彩。
同样有相同看法的还有创业青年Cat。她告诉记者,从香港大学毕业归乡后,自己在父亲的引荐下第一次接触古村落,带着试一试的想法,Cat在父亲的协助下在花山小镇开起一家以咖啡红酒文化为主的饮品店——歌乐吧。Cat说,歌乐吧的前身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小泥房,此前随着村里变迁,百年泥房年久失修逐渐沦为了猪圈,无人打理。直到Cat将这里重新规划,百年泥房才再次被有效利用旧貌换了新颜。走访中《小康》记者见到,Cat口中昔日的猪圈已经改造为酒窖,门前的淤泥烂地被改造为花园,地块的用途也延伸为广州市花都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的创客交流中心,定期在此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串联起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精神眷念。Cat说,爱上这里的原因可能离不开这里的慢生活和“闹中有静,旺中带静”的地理优势,未来她希望,小镇能通过口碑相传吸引更多喜欢传统岭南文化的年轻人,让喜欢慢生活的都市人能在这里寻得一份安宁。
发展中的思考
不过,特色小镇这条发展道路注定了不会是一马平川:在过去三年里,花山小镇的建设一度遇到困境,而花山镇洛场村发展基础较薄弱、城乡面貌有待改善的现状,也成为其开发建设的短板。
让人乐观的是,积极的变化也正在不断发生。占地3. 5万平方米的花山小镇一期规划已经完成,花山小镇也在花都区和花山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被纳入微改造行列,并在2015年被金羊网评为当年“珠三角最美乡村”。谭乐说现在小镇环境不但得到改善,农村的“三留人员”也就地完成了就业,按照最早预期的那样,农民对外来资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增收,是最直接的红利。
采访途中记者偶遇了正在做保洁工作的洛场村民六嫂。六嫂说本地就业后,自己的工作时间弹性自由,每个月的收入也能有2000多,加上老屋出租后的租金收入,自己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环境和治安都变好了,周边的几个村子都很羡慕我们8队,晚上有保安巡逻也不担心有车被偷,放到过去根本想象不到。”这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谐共处让同样生活在这里的84岁老人新叔看到了曙光。“过去那么艰苦的环境现在改变了,如果没有人来投资,让我们村民自己搞建设,肯定是做不好。现在外面的人来我们小镇参观,不但是改善了我们村的生活品质,也带旺了村里经济,放到过去这些想都不敢想。”新叔说,现在每年每人至少能分红5000多元,男女老少都能享受到政策和经济发展的红利。
而放眼全局,如今,谭乐更多地开始思考,如何让小镇长久持续的发展。然而,光靠决心和企业,发展是难以为继的, 政企联动、树立起区域发展一盘棋的观念,同频共振才是关键。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要分清角色、各司其职,做到不缺位又不越位。谭乐注意到,浙江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政府只是负责规划配套、资源保障、文化挖掘、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把控大方向。具体如何建设的细节,则是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小镇的投资建设来完成。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社会资本在市场化运作上,往往比政府更专业,也更具商业嗅觉,更能聚集市场资源。
目前花山小镇在配套服务方面,政府部门仍然有许多需要作为和可以作为的,供电排水污水处理等方面还未落实到位,周边的巷道硬工程完成报建后,迟迟未能按计划完工,发展空间严重受限。细节决定成败,与宏大的愿景相比,或许这才是花山小镇急需突破的短板。
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或许可以给花都区带来一些启发。浙江成熟的特色小镇的理念最鲜明的地方就在于,当地政府给企业提供了最好的配套服务。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护航、经营权保障等宏观层面,企业负责规划、招商引资、管理、运营、服务.政企一条心的抱团发展,特色小镇的优势也就更容易凸显,特色小镇才能释放出更多能量。
编辑/张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