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日本超老龄进程的行稳行远,老年人“孤独死”现象愈加凸显。本文主要从日本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出发,来考察日本老年人“孤独死”社会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以及日本社会的应对措施。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孤独死”现象也屡见不鲜。由于中日处于相同的文化圈之中,因此日本的“前车之鉴”值得中国关注。
关键词:日本“孤独死”现象 老龄化社会 社会孤立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346
一、日本“孤独死”现象出现的背景
考察日本老年人“孤独死”现象,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角度。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到日本令和2(2020)年2月1日(确定值),日本总人口为一亿2600万4千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3598万6千人。根据老龄化率的计算标准,可以计算出此时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龄化率)超过了35%。这表明日本已然步入“超老龄社会”,并在超老龄的道路上“有条不紊”地越走越远。伴随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林林总总的问题涌现出来。其中,老年人“孤独死”现象就是其衍生出来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日本“孤独死”现象的定义
“孤独死”又称“孤立死”,是指高龄者在身边无人对其进行必要看护的状态下死亡,死亡之后尸体被放置相当长的时间才被发现的悲惨事件。生前孑然独居,死后无人问津。换言之,“孤独死”现象是一种脱离社会关系的“被动自杀”。
日本政府认为“孤独死”是由于生存中的孤立状态而死亡,应当将其作为公开化的事情来看待,同时有必要认识到应对生存中孤立问题的迫切性。
三、日本“孤独死”现象出现的原因
(一)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和“单身化”导致血缘关系的疏离甚至断绝。伴随着三世同堂家庭结构的逐渐瓦解和终身未婚率的增加,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和“单身化”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趋势。在昭和55(1980)年的世代构造中,三世代所占比例最多,约为全体的一半;然而在平成30(2018)年,夫妇世代占比最多,约为全体的3成,夫妇世代和单独世代合计约占全体的6成。
血缘关系处于淡化甚至断绝的边缘。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下产业结构的调整,青年人背井离乡流入城市,繁忙的工作和快速的生活节奏使他们无暇顾及父母。另一方面养老制度的完善也使得高龄者可以独立生活。家人之间联系匮乏,互不干扰,血缘关系逐渐变得稀薄化。
(二)地域共同体的瓦解导致地域关系的淡化。“稻作文化”的迷失导致村落共同体的瓦解。日本传统的农业社会以“稻作文化”为基础。在相同的文化圈内人们往来种作,互帮互助,集团意识浓厚。随着20世纪60年代城镇化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传统的“稻作文化”所构筑的紧密人际关系网络在逐渐崩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少。与城市里儿女失去联系,无人照顾;与邻里街坊接触甚少,无人交流,部分农村老人被迫陷入孤立境地,最终走向“孤独死”的结局。
互联网的发展导致城市社区共同体的瓦解。据日本内阁府平成29(2017)年版高龄社会白书(全体版)数据显示:70-79岁年龄段的互联网用户与平成24(2012)年相比增加了14.3个百分点,60-69岁年龄段的用户增加了12.2个百分点。利用互联网的高龄者呈现出增长的趋势。除此之外,45.2%的65岁以上互联网用户表示使用频率为:“每日至少一次”。在共同体意识原本就淡薄的城市,互联网的普及加剧了人际关系的恶化,社区的凝聚力和团结力显得微乎其微。足不出户的虚拟空间交流使城市的邻里真正做到了“老死不相往来”。
(三)企业雇佣制度的改变导致社交关系走向冷寂。经济全球化的大浪潮使得日本企业更倾向于雇佣海外廉价劳动力、短时工、派遣工等非正式员工,从而加速了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制的瓦解。企业雇佣制度的改变增加了国内的失业率,加剧了社会成员,尤其是高龄者的经济贫困。而被遗留下来的正式员工则因为繁重的工作任务,私人空间被剥夺,社交领域被限制,致使很多人在退休之后依然出现社交空白的现象,生活无援无助,孤独如影随形。
四、日本应对“孤独死”现象的对策
政府:推动高龄者再就业,重构人际关系网络日本政府通过法律、政策、就业平台的支持积极推进高龄者再就业相关改革。
(一)法律保障。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制定了《高龄者雇佣安定法》,此后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延迟了高龄者退休年龄和养老金领取年龄。1986年,日本规定了60岁退休制度;2013年,日本政府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日本政府预计在2020年将退休年龄提高到70岁,以实现有意愿、有能力、有经验的高龄者再就业。此举措不仅有利于缓解老龄化社会下劳动力不足状况,更有利于缓解老年人的精神孤独,重构其社交关系网络。
(二)政策支持。同时,日本政府于2007年度启动了“孤独死”零工程政策,并对“孤独死预防推进事业”投入了约1亿7千万日元的预算,以求积极推进高龄者联络咨询窗口的设置和紧急情报体制的整治;对积极雇佣高龄者并激发其社会活力的企业给予声誉表彰和财政支持。
(三)就业服务平台。此外,日本政府积极搭建高龄者再就业服务平台(例如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银发人才中心),根据高龄者多样化的就业需求,因地制宜为高龄者提供精准、高效、务实的就业岗位;增加高龄者的社会主动性、社会参与感、社会贡献度,激发其社会活力、消除老年孤独、减少“孤独死”现象的发生。
地域:构建倾听、交流、看护三位一體的地域支援网络,促进高龄者的社交活跃性。
(一)倾听。地区自治体通过设立全年、全天候的高龄者电话热线、志愿者例常电话询问、关怀员友爱访问等方式来了解高龄者的生活实态,通过倾听鼓励高龄者进行日常对话,缓解生活枯燥感和社交孤独感。例如日本千叶县八千代市某地区的区域自治体建立1个志愿者结对3个高龄者的帮扶体制,志愿者通过每周一例常的电话询问来确认高龄者的生存情况;此外,当地的紧急电话福祉协会设立了365天,每天24小时的紧急电话联系热线,满足老年人的精神咨询需求,从而防止“孤独死”现象的发生。 (二)交流。设立民生委员,增加老年人交流,健身,学习,娱乐的场所(比如老年俱乐部、老年沙龙活动、老年学习中心等场所,促使高龄者走出舒适区,增加外出频繁度,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交流。通过新闻贩卖店、牛奶贩卖店、乳酸菌贩卖店的关怀和通报协力,构建交流协作机制和平安与否的确认制度。
(三)看护。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出台的《老人保健福利推进10年战略计划》中,推出了社区看护制度的模式,旨在通过地域共同体的协力,为高龄者搭建地域看护支援网络。21世纪初期厚生劳动省提出的《高龄者护理研究报告书》中明确构建地域性护理服务体系的紧迫性,地域养老看护的趋势愈发明显。通过构建地域看护网络,可以增强对高龄者生存情况的实时跟进,打造高龄者地域文化认同感,从而减少“孤独死”现象的发生。
个人:积极利用社会学习平台和紧急情报联络体制,进行自助和自救。
(一)自助。“活到老学到老”,高龄者应树立终身学习的发展理念,持续学习新知识,通过再培训掌握新技能,从心理根源上消除社会孤立感。据内阁府令和2年数据显示:在60-69岁和70岁以上的年龄段里,分别有81.4%和62.6%的高龄者学习欲望强烈。大多数高龄者选择借助互联网或公民馆、终身学习中心等公共机关的讲座和课堂来进行学习,丰富老年生活,增加社会参与感和社会幸福感。
(二)自救。预防“孤独死”问题,单凭地域居民,相关机构和政府职员等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进一步强化当事人的预防意识和紧急联络意识,构建公助、共助、自助的联合协作体制。例如,千叶县松户市常盤平区域实施的“安心登录卡项目”和爱知县爱西市实施的“寄存钥匙”措施。另外,部分高龄者积极在家里安装相关的报警铃和电话紧急通报系统,以防在发生意外时可以得到及时的救助,预防并缓解“孤独死”现象的发生。
五、结束语
“孤独死”现象作为老龄化问题衍生出来的产物,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目前日本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对预防“孤独死”现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日本社会的老龄化现状不容乐观,未来10年、甚至20年都将继续在少子老龄化的焦虑中挣扎前行。21世纪初期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着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群体的扩大和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孤独死”现象也屡见不鲜。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老年人“孤独死”现象的频发和得不到有效治理不符合人民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期望,影响了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也制约着我国主要矛盾的解决。应对“孤独死”现象是一场持久战,中国需早为之所、有备应对,借鉴日本在预防、缓解“孤独死”现象方面的相关经验,以便更游刃有余地面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巨大挑战。
参考文献
[1]赵丹.高龄者的社会孤立所带来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6(05):225.
[2]高俊虹.关于孤独死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13.
[3]杨慧康.空巢·孤独·死亡——国内空巢老人“孤独死”社会成因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
[4]李书琴.日本“无缘死”研究中的共同体主义意识形态辨析[J].日本问题研究,2017,031(002):73-80.
[5]江新兴,魏奎.日本高龄者“孤独死”现象及成因分析[J].東北亚学刊,2019,000(006):P.84-93.
[6]赵宁.日本老年人孤独死问题研究[D].
作者简介:裴淑洁(1999年—),女,汉族,籍贯:河南洛阳,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日语专业在读本科生。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0
关键词:日本“孤独死”现象 老龄化社会 社会孤立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346
一、日本“孤独死”现象出现的背景
考察日本老年人“孤独死”现象,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角度。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到日本令和2(2020)年2月1日(确定值),日本总人口为一亿2600万4千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3598万6千人。根据老龄化率的计算标准,可以计算出此时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龄化率)超过了35%。这表明日本已然步入“超老龄社会”,并在超老龄的道路上“有条不紊”地越走越远。伴随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林林总总的问题涌现出来。其中,老年人“孤独死”现象就是其衍生出来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日本“孤独死”现象的定义
“孤独死”又称“孤立死”,是指高龄者在身边无人对其进行必要看护的状态下死亡,死亡之后尸体被放置相当长的时间才被发现的悲惨事件。生前孑然独居,死后无人问津。换言之,“孤独死”现象是一种脱离社会关系的“被动自杀”。
日本政府认为“孤独死”是由于生存中的孤立状态而死亡,应当将其作为公开化的事情来看待,同时有必要认识到应对生存中孤立问题的迫切性。
三、日本“孤独死”现象出现的原因
(一)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和“单身化”导致血缘关系的疏离甚至断绝。伴随着三世同堂家庭结构的逐渐瓦解和终身未婚率的增加,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和“单身化”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趋势。在昭和55(1980)年的世代构造中,三世代所占比例最多,约为全体的一半;然而在平成30(2018)年,夫妇世代占比最多,约为全体的3成,夫妇世代和单独世代合计约占全体的6成。
血缘关系处于淡化甚至断绝的边缘。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下产业结构的调整,青年人背井离乡流入城市,繁忙的工作和快速的生活节奏使他们无暇顾及父母。另一方面养老制度的完善也使得高龄者可以独立生活。家人之间联系匮乏,互不干扰,血缘关系逐渐变得稀薄化。
(二)地域共同体的瓦解导致地域关系的淡化。“稻作文化”的迷失导致村落共同体的瓦解。日本传统的农业社会以“稻作文化”为基础。在相同的文化圈内人们往来种作,互帮互助,集团意识浓厚。随着20世纪60年代城镇化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传统的“稻作文化”所构筑的紧密人际关系网络在逐渐崩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少。与城市里儿女失去联系,无人照顾;与邻里街坊接触甚少,无人交流,部分农村老人被迫陷入孤立境地,最终走向“孤独死”的结局。
互联网的发展导致城市社区共同体的瓦解。据日本内阁府平成29(2017)年版高龄社会白书(全体版)数据显示:70-79岁年龄段的互联网用户与平成24(2012)年相比增加了14.3个百分点,60-69岁年龄段的用户增加了12.2个百分点。利用互联网的高龄者呈现出增长的趋势。除此之外,45.2%的65岁以上互联网用户表示使用频率为:“每日至少一次”。在共同体意识原本就淡薄的城市,互联网的普及加剧了人际关系的恶化,社区的凝聚力和团结力显得微乎其微。足不出户的虚拟空间交流使城市的邻里真正做到了“老死不相往来”。
(三)企业雇佣制度的改变导致社交关系走向冷寂。经济全球化的大浪潮使得日本企业更倾向于雇佣海外廉价劳动力、短时工、派遣工等非正式员工,从而加速了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制的瓦解。企业雇佣制度的改变增加了国内的失业率,加剧了社会成员,尤其是高龄者的经济贫困。而被遗留下来的正式员工则因为繁重的工作任务,私人空间被剥夺,社交领域被限制,致使很多人在退休之后依然出现社交空白的现象,生活无援无助,孤独如影随形。
四、日本应对“孤独死”现象的对策
政府:推动高龄者再就业,重构人际关系网络日本政府通过法律、政策、就业平台的支持积极推进高龄者再就业相关改革。
(一)法律保障。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制定了《高龄者雇佣安定法》,此后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延迟了高龄者退休年龄和养老金领取年龄。1986年,日本规定了60岁退休制度;2013年,日本政府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日本政府预计在2020年将退休年龄提高到70岁,以实现有意愿、有能力、有经验的高龄者再就业。此举措不仅有利于缓解老龄化社会下劳动力不足状况,更有利于缓解老年人的精神孤独,重构其社交关系网络。
(二)政策支持。同时,日本政府于2007年度启动了“孤独死”零工程政策,并对“孤独死预防推进事业”投入了约1亿7千万日元的预算,以求积极推进高龄者联络咨询窗口的设置和紧急情报体制的整治;对积极雇佣高龄者并激发其社会活力的企业给予声誉表彰和财政支持。
(三)就业服务平台。此外,日本政府积极搭建高龄者再就业服务平台(例如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银发人才中心),根据高龄者多样化的就业需求,因地制宜为高龄者提供精准、高效、务实的就业岗位;增加高龄者的社会主动性、社会参与感、社会贡献度,激发其社会活力、消除老年孤独、减少“孤独死”现象的发生。
地域:构建倾听、交流、看护三位一體的地域支援网络,促进高龄者的社交活跃性。
(一)倾听。地区自治体通过设立全年、全天候的高龄者电话热线、志愿者例常电话询问、关怀员友爱访问等方式来了解高龄者的生活实态,通过倾听鼓励高龄者进行日常对话,缓解生活枯燥感和社交孤独感。例如日本千叶县八千代市某地区的区域自治体建立1个志愿者结对3个高龄者的帮扶体制,志愿者通过每周一例常的电话询问来确认高龄者的生存情况;此外,当地的紧急电话福祉协会设立了365天,每天24小时的紧急电话联系热线,满足老年人的精神咨询需求,从而防止“孤独死”现象的发生。 (二)交流。设立民生委员,增加老年人交流,健身,学习,娱乐的场所(比如老年俱乐部、老年沙龙活动、老年学习中心等场所,促使高龄者走出舒适区,增加外出频繁度,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交流。通过新闻贩卖店、牛奶贩卖店、乳酸菌贩卖店的关怀和通报协力,构建交流协作机制和平安与否的确认制度。
(三)看护。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出台的《老人保健福利推进10年战略计划》中,推出了社区看护制度的模式,旨在通过地域共同体的协力,为高龄者搭建地域看护支援网络。21世纪初期厚生劳动省提出的《高龄者护理研究报告书》中明确构建地域性护理服务体系的紧迫性,地域养老看护的趋势愈发明显。通过构建地域看护网络,可以增强对高龄者生存情况的实时跟进,打造高龄者地域文化认同感,从而减少“孤独死”现象的发生。
个人:积极利用社会学习平台和紧急情报联络体制,进行自助和自救。
(一)自助。“活到老学到老”,高龄者应树立终身学习的发展理念,持续学习新知识,通过再培训掌握新技能,从心理根源上消除社会孤立感。据内阁府令和2年数据显示:在60-69岁和70岁以上的年龄段里,分别有81.4%和62.6%的高龄者学习欲望强烈。大多数高龄者选择借助互联网或公民馆、终身学习中心等公共机关的讲座和课堂来进行学习,丰富老年生活,增加社会参与感和社会幸福感。
(二)自救。预防“孤独死”问题,单凭地域居民,相关机构和政府职员等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进一步强化当事人的预防意识和紧急联络意识,构建公助、共助、自助的联合协作体制。例如,千叶县松户市常盤平区域实施的“安心登录卡项目”和爱知县爱西市实施的“寄存钥匙”措施。另外,部分高龄者积极在家里安装相关的报警铃和电话紧急通报系统,以防在发生意外时可以得到及时的救助,预防并缓解“孤独死”现象的发生。
五、结束语
“孤独死”现象作为老龄化问题衍生出来的产物,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目前日本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对预防“孤独死”现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日本社会的老龄化现状不容乐观,未来10年、甚至20年都将继续在少子老龄化的焦虑中挣扎前行。21世纪初期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着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群体的扩大和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孤独死”现象也屡见不鲜。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老年人“孤独死”现象的频发和得不到有效治理不符合人民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期望,影响了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也制约着我国主要矛盾的解决。应对“孤独死”现象是一场持久战,中国需早为之所、有备应对,借鉴日本在预防、缓解“孤独死”现象方面的相关经验,以便更游刃有余地面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巨大挑战。
参考文献
[1]赵丹.高龄者的社会孤立所带来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6(05):225.
[2]高俊虹.关于孤独死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13.
[3]杨慧康.空巢·孤独·死亡——国内空巢老人“孤独死”社会成因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
[4]李书琴.日本“无缘死”研究中的共同体主义意识形态辨析[J].日本问题研究,2017,031(002):73-80.
[5]江新兴,魏奎.日本高龄者“孤独死”现象及成因分析[J].東北亚学刊,2019,000(006):P.84-93.
[6]赵宁.日本老年人孤独死问题研究[D].
作者简介:裴淑洁(1999年—),女,汉族,籍贯:河南洛阳,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日语专业在读本科生。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