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

来源 :中外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nla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加入WTO后,电信业是开放进度最快、开放力度最大的行业之一,也是世界资本最看好的领域。其中移动通信将在五年内完全开放,国内的移动运营企业间的竞争也更加白热化。这些都使刚从国企的重组、改制中走出来的年轻的国内移动运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因此研究电信运营企业的竞争策略,明确自身优、劣势,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具有很紧迫的战略意义。
  
   一、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1.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对其竞争目标的实现能力,如企业获得资源条件的能力,赢得客户的能力,占有和控制市场的能力等。电信运营企业的稳定、持续的发展必须依靠企业自有的长期竞争优势,而长期竞争优势是企业拥有的、比竞争对手能够更加卓有成效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解决各种难题的能力的综合,这种能力就是电信运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综合竞争力的形成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的诸多能力。一个企业在市场中所表现出的竞争性锋芒与挑战性压力是通过竞争资源与优势的合理配置与组合而表现出来的。它不仅需要有卓越有效的市场竞争活动,而且需要有能够支撑外部竞争行为的内部力量与能力。
  外部环境、技术演变、企业资源、竞争格局的不断改变,使得电信运营企业的竞争力处于此消彼长的变化之中,电信运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具有相对性、系统性、动态性、发展性等特征。
  2.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目前,在关于企业竞争力的学术研究上,最具代表性的是产业结构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
  (1)产业结构理论
  对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贝恩为代表的产业经济学哈佛学派。并经过芝加哥学派和现代产业经济学的不断丰富和演进。该学派认为公司规模结构(一家或多家厂商)的集中与否和集中程度对企业群的竞争具有深刻的影响。其“结构—行为—绩效”范式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行为,企业行为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市场绩效,这种影响是一种双向的交互作用。目前主要有如下三家理论。
  马歇尔外部经济理论: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首先提到了集群一词。而马歇尔认为,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规模经济使企业生产成本处于或接近最低状态,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马歇尔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以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简称D-S模型)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克鲁格曼在《递增收益与经济地理》(1991)一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说明:一个国家或区域为实现规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化,从而使得制造业企业倾向于将区位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但大的市场需求则又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所以,中心—边缘模式的出现依赖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分额。这一运输成本包括有形运输成本,也包括地方保护引起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等。
  波特新竞争优势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产业集聚原理对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得到了空前重视。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1990)一书中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他认为,国家只是企业的外在环境,政府的目标是为国内企业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因而,评价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该国能否有效地形成竞争性环境和创新。
  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构架主要由四个基本的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和两个附加要素(机遇和政府)组成。波特强调各个要素发挥作用时,是一个动态系统性机制的变化。国内竞争压力和地理集中使得整个“钻石”构架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只有在每一个要素都积极参与的条件下,才能创造出企业发展的环境,进而促进企业投资和创新,其中地理集中是必要条件。
  1998年波特发表了《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波特认为,形成产业集群的区域往往从三个方面影响竞争:首先是提高该区域企业的生产率;其次是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率;第三是促进新企业的建立。他认为,产业集群与竞争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在群内的生产力对群外企业施加影响;其二,集群内的企业通过采取低成本地进行技术创新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三,集群的环境有利于新企业的产生和集群规模及影响的扩大。因此,产业集群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企业能力理论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力是由企业本身的能力决定的,市场外部结构则是企业能力演化的自然结果。该学派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一个能力体系,积累、保持和运用能力开拓产品市场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其在现有市场上的业绩表现源于现有产品的价格性能特征,从长远来看,企业竞争力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的能力,特别是核心专长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为:其一,企业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这种优势的持续性。其二,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直接支撑,而持续竞争优势则来源于企业核心能力。一般说来,核心能力具有稀缺性、可延展性、价值性和难以模仿性。企业要获得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三个层面上参与竞争。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最终产品是核心能力的市场表现,核心产品是核心能力的物质载体。其三,组织学习是建立并不断强化企业核心能力的根本途径。其四,企业家创新精神是组织学习的动力源泉。
  产业结构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都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但在实用中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产业结构理论在解释企业持续竞争力及在长期与动态性方面不足;而企业能力理论对企业竞争的环境、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因素分析不够。实际上,在评价企业竞争力时,应该从企业的外部市场表现和企业的内部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3.企业竞争力评价的一般步骤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主要依赖于统计学的单指标对比和多指标综合等评价方法。
  久负盛名的世界三大杂志《财富》、《福布斯》和《商业周刊》仅通过规模指标评价企业实力,而且忽略了行业间的巨大差异对排行公正的影响。世界经济论坛(WEF)主持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发布的《世界竞争力年鉴》也是非常著名的竞争力研究成果。但这两项研究均着眼于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与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尽相同。
  国内在行业与企业竞争力评价方便也有不少实践,如中国企业联合会与世界经济论坛联合发布的行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国家机械部设计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等。但由于评价主体能力和调查方法的限制,传统的工业企业评价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电信企业。
  企业竞争力评价的一般步骤如下图所示:评价主体根据一定的评价目标,确定评价原则及参评客体,然后进入具体的评价操作过程;在得出各个评价客体的评价指数后,分析特定或全部参评客体的竞争力指数,发掘其相对优劣势,以评价报告的形式提出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的建议。
  


    企业竞争力评价的一般步骤
  
  企业竞争力评价实践的四个核心步骤是:
  (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竞争力评价分析的前提,层次化的指标体系是一种最常见的形式。该步骤涉及到指标体系的架构,以及选择底层(基础指标层)评价指标。指标架构的设计应遵从一定的评价原则;基础指标的选取主要依靠行业资深研究人员的经验,必要时也通过极小广义方差法、极大不相关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定量手段进行筛选。
  (2)确定指标的转换方法
  对于一些定性或模糊评价指标,可能还需要额外进行转化操作。例如对于效益型的定性/模糊指标,可以进行量化赋值;对于成本型的定性或模糊指标,亦可进行类似的转化。对于有量纲的定量指标,转换的第一步是无量纲化处理。为描述方便,不妨设定所有单个基础指标的评价值都在50~150之间,100表示该指标的平均水平,如大于100,则表示该企业在这项指标的经营效果处于平均水平以上,反之则处于平均水平以下。
  (3)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权重是衡量各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相对重要程度的一个数值,一般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确定权重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通常使用专家评分法,可以采用背靠背无反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有反馈的多次评分方式。当相互比较的指标数量较多时,可采用变异系数法等客观赋权法。
  (4)加权求综合评价指数
  进行多指标综合的数学方法有多种,包括线性综合法、几何综合法和混合综合法。通常普遍使用的是线性综合法。
  
  二、中国电信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电信运营企业属于典型的服务行业,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于对客户需求的精确把握、服务质量的保障、业务的先进型和实用性,同时也与客户群规模紧密联系。本评价体系综合考虑了企业财务运作能力、客户发掘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和学习成长能力。
   1.平衡计分卡评测体系
  基于对电信运营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理解,依据平衡计分卡的考核纬度,判定财务、客户、资源、学习与成长是竞争力综合评价中的关键因素。目前国际通用的平衡计分卡(BSC)方法为理论依据,分财务、顾客、内部过程以及学习与创新四个方面。
  平衡计分卡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罗伯特·卡普兰教授与大卫·诺顿于1992年提出的企业综合评测体系。这种方法摆脱了传统的财务评价限制,以企业未来绩效评价为目标,已被世界上许多企业采用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平衡计分卡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平衡计分卡示意图
  
  上述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方面并非固定不变,企业可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的增减,甚至可以取舍其中的核心维度。一般认为,上述四个方面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四个指标体系中,以财务指标体系为基础,其他三个方面最终为财务指标作贡献。企业员工学习成长的素质决定了企业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销售收入、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表现;而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又决定了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顾客满意度以及市场需求环境和企业的投资环境等综合因素又共同决定了企业的收入利润和财务状况。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分类思想,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关键因素分为财务、客户、资源和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其作用不仅在于评价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强弱,而且能够分辨出企业竞争力驱动因素,使得企业评价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石。
  2.电信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原则与体系
  从横向角度考虑,综合评价体系涵盖了财务运作、客户发掘、资源利用、学习成长四个方面;从纵向角度考虑,该体系采取了三层架构,最底层指标为基础指标,这类指标的选取关系着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1)基础指标的选取原则
  为科学、全面、准确地选择评价电信运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选取基础指标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指标的全面性: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情况,尽可能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它不仅要反映当前的生产经营状况,而且要反映企业长远的发展变化趋势,从而达到对整体竞争力的认识。
  指标的重要性:不同的指标反映不同侧面和内容特征,而且对于某项具体的经济活动所引起的作用和影响也有较大的差别,所以选取指标时应考虑对竞争力影响的重要性,即对竞争力的贡献程度,做到所选取的指标个数不是很多,但是严格区分主次,取舍得当,突出直接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指标。
  指标的可比性:指标要尽力能够横向、纵向比较,具有国别间的可比性和历史可比性。
  指标的可行性:指标易于取得,便于操作,尽可能删除相互重复的指标,简化统计指标体系。其主要原因是指标越多,收集数据时所花费的人力、财力就会越大,给数据处理带来困难。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企业竞争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综合评价企业竞争力时应该考虑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定性和定量两类指标。当然,对定性指标的数量要进行一定的控制并且明确其含义,并按照某种标准对其赋值,使其能够恰如其分地反映指标的含义。
  (2)电信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指标体系
  电信企业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三层,共有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见下表。
  


     电信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该综合评价体系涵盖了财务运作、客户发掘、资源利用、学习成长四个方面;从纵向角度考虑,该体系采取了三层架构。在此基础上,利用综合竞争力评价方法中的线性综合法,可以建立电信运营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出电信运营企业的年度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名比较。从而明晰国内运营企业的竞争优劣势及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升综合竞争力的策略。
  (大连理工大学)
其他文献
秦巴山区山高坡陡、林草丰茂、山清水秀,适宜养殖山羊。过去,一些条件的影响,当地山羊一直是全放牧饲养。这种饲养方式的缺点是山羊生长慢,养殖效益低,制约了养羊业的发展。现在,科
1流行病学竖 鳞病又称鳞立病、根鳞病、松球病等,是鲫鱼、鲤鱼、金鱼以及各种热带鱼的常见病。病原是水型点状假单胞菌,短杆状,近圆形,单个排列,有动力,无芽孢和革兰氏阴性。当水质
目的探讨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对乙肝肝硬化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的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1选用种子选用种子的前提必须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要选择已经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的适宜北方早熟地区种植的品种。具体要求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