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为主的综合方案治疗脑膜转移瘤Ⅱ期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xy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前瞻性分析脑膜转移瘤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纳入2014-201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93例脑膜转移瘤患者,接受螺旋断层放疗技术实施的全脑放疗、局部推量和/或全脊髓照射为基础的综合治疗,记录临床症状、磁共振检查、脑脊液细胞学、液体活检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OS),次要研究终点为局部控制(LC)、颅内无进展生存(IPFS)及脑转移专项生存(BMSS)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主要原发病为非小细胞肺癌。全组接受全脑放疗±局部推量(中位剂量分别为40 Gy分20次、60 Gy分20次)或全脑、全脊髓照射(中位剂量分别为40 Gy分20次或50 Gy分25次、36 Gy分20次)。20例找到肿瘤细胞并行鞘注化疗;63例接受靶向治疗。中位随访时间33.8个月,1年OS、LC及IPFS分别为62%、77%及53%。中位生存时间15.9个月,中位BMSS时间42.2个月。3-4级不良反应少见,仅观察到8例3级血液学不良反应。

结论

精准放疗结合鞘注化疗或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有效延长脑膜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血液学检查结合临床因素与放射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放疗的206例鼻咽癌患者,分析一般临床资料、血液学检查与甲减相关性,建立血液学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N分期、甲状腺体积、平均剂量、V20Gy、V25Gy、V30Gy、V35Gy、V40Gy、V45Gy、纤维蛋白原含量、胆碱酯酶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
宫颈癌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和/或放疗联合化疗,放疗包括外照射和近距离治疗(BT),而BT又包括高剂量率BT (HDR-BT)和低剂量率BT (LDR-BT)。宫颈癌预后较好,但疗后仍有部分盆腔内和/或盆腔外复发。复发后宫颈癌治疗目前欠缺高效、微创和低不良反应的治疗手段,预后差。2002年王俊杰教授将CT引导技术引入LDR-BT领域,2015年又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BT领域,实现了LDR-BT术前计划
相比于体外放射治疗,后装放射治疗有其独特的剂量优势,在放射治疗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中国开展后装放射治疗的单位不断增加,但是后装治疗机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急需一份全面的,易于在临床中应用的纲领性文件发布,以适应当前精准后装放射治疗的需求。本指南起草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了临床的实际情况,指南的内容不但包括后装治疗机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要求,还针对每一项要求,列出
近距离治疗是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国内应用最多仍是二维近距离后装技术。为规范宫颈癌近距离腔内放疗二维治疗技术的应用与开展,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分会近距离治疗学组、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分会妇科肿瘤学组、中国抗癌协会近距离治疗专委会联合制定此专家共识。
随着COVID-19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中国的疫情防控将呈长期化趋势。放疗作为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合理应用,可使患者做到"防疫"、"抗瘤"两不误。本推荐将国内防疫指南、国外防疫及妇科肿瘤治疗文献,与北京协和医院前期疫情期间妇科肿瘤放疗实践相结合,从疫情期间妇科肿瘤放疗原则、临床试验、MDT及学术活动方面,为国内放疗科、妇科放疗组在COVID-19疫情期间的妇科恶性肿瘤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放射性心肺功能不全动物模型。方法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照射组接受胸部局部单次20 Gy电子线照射,照后饲养6个月。超声心动检查心功能,血气分析检测血氧分压(PaO2),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Masson染色法检测心肺纤维化。结果照射组LVEF (68.60±10.92)%与对照组(81.75±8.79)%降低(P<0.01);照射组心
目的评估宫颈腺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后疗效,分析同步放化疗后仍有残留病灶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6年间收治的109例局部进展期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外照射临床靶体积处方剂量50.4 Gy分28次,内照射A点剂量30~36 Gy分5~7次。同步顺铂或紫杉醇周疗。放化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对部分缓解(PR)者进行挽救性治疗(手术和/或紫杉醇联合卡铂或顺铂化疗和/或放疗)。Kapl
目的用精准自动勾画女性肠道器官的Dense V-Network模型对宫颈癌患者进行训练并评估。方法将Dense Net与V-Net2个网络模型进行融合,形成一种用于三维CT图像自动分割的Dense V-Network算法。160例宫颈癌患者CT数据被随机分为训练集130例用于调整模型参数,测试集30例用于评估自动分割效果。采用戴斯相似性系数(DSC)等8个参数定量评估分割效果。结果小肠DSC、杰卡
目的评估肺癌质子调强治疗(IMPT)中肿瘤运动所致的相互影响(Interplay)效应,并比较不同次数的等能量层重扫描技术对Interplay效应的缓解效果。方法选取8例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行4DCT扫描,生成10个时相。基于商业化质子治疗计划系统,采用稳健性优化算法,在4DCT图像的参考时相设计临床靶区(CTV)概念的IMPT计划。稳健性优化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包括:摆位不确定性±5
目的研究宫颈癌三维放疗同步化疗过程中不同解剖部位骨髓受照剂量与中性粒细胞毒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2018年间接受根治性三维放疗同步化疗的117例宫颈癌患者资料,剂量学参数包括Dmean、V5Gy、V10Gy、V20Gy、V30Gy、V40Gy、V50Gy。用线性回归验证各剂量学参数与中性粒细胞最低值的相关性,用多因素分析进一步验证各剂量学参数与中性粒细胞毒性的相关性。结果1-4级中性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