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斑先锋——茶多酚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zon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斑的危害知多少
  斑是指皮肤上出现的黑色素斑块。50岁以后,大部分人的脸部或身上出现斑,年龄越大,斑块越明显。斑,不疼不痒,很多人对此熟视无睹。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
  进入老年期或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后,新陈代谢功能逐渐减弱,细胞代谢功能日益衰退。代谢减慢又进一步导致清除坏死细胞能力减弱。斑,实际上就是坏死细胞残骸的堆积,是细胞衰退增多和代谢清除能力减慢两个因素的必然结果。解剖发现,斑不只长在人体皮肤上,内脏也长斑,只是没被看见而已。若斑长在大脑里,会引起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斑聚集在血管壁上,会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有统计表明,容易长斑的人,随着年龄增长,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概率更高。
  盲目祛斑问题多
  问题一:急功近利惹后患很多女性在面部、手臂部刚出现斑块时,喜欢使用有祛斑功能的化妆品。那些见效快的含剥脱剂的化妆品或短期漂白肌肤法,看似立竿见影,实际上对皮肤表层损伤严重,晒太阳后容易出现晒斑等顽固性色斑,给祛斑增加难度。
  问题二:治标不治本激光祛斑法,是当下很多人的选择之一。虽然祛斑非常快,但也容易复发,一般半年后斑块又会出现。
  医学研究发现,长斑是机体自由基惹的祸,即自由基作用于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产物。长斑提示着体内自由基与自身抗氧化防御系统失衡。
  茶多酚祛斑
  要防御过量自由基“搅局”,延缓机体衰老,可借助外源性抗氧化物。不妨试一试古老而神奇的植物“茶”——它的精华就是茶多酚。
  1.茶多酚可抑制酪氨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皮肤黑化、雀斑、褐斑和老年斑与酪氨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增加密切相关,茶多酚对这两种酶的抑制作用很强,这与茶多酚的金属络合特性有关。茶多酚作为还原剂,可抑制黑色素形成的氧化进程。茶多酚对酪氨酸氧化及脂质过氧化的抑制,可有效地抑制斑痕和色素,对皮肤起到美白作用。
  2.茶多酚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抑制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摄取,降低血脂。同时,茶多酚能增强毛细血管韧性、渗透性,增强动脉抵抗硬化的能力,保护心脑血管。茶多酚能与脂类结合,达到调节血脂的作用。
  3.茶多酚能保护细胞膜,消除脂质过氧化自由基,对清除血管和皮肤斑块有辅助作用。常年喝茶的人皮肤光洁,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低,这可能与食取茶中茶多酚有直接关系。茶多酚还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延缓衰老。
  毒理学研究已经证实,茶多酚安全、无毒,无副作用。
其他文献
男性在40~55岁可能开始出现类似女性更年期的情况。与女性更年期有所不同的是,由于男性雄激素的分泌始终没有完全停止,只是随着年龄增长激素分泌下降.所以临床症状是缓慢而逐渐出
中医古方常有许多寓意,“逍遥散”便是千年古方中的一个。“逍遥”二字,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逍遥又作“消摇”,它是指悠然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自由自在、没有
问起“喀纳斯湖在我国的什么地方”.虽然现在每年都有不少人参团去过,但是仍然有相当多的人不知其在何方。如果问起,国内可能有水怪的湖在哪里?也许得到的答案除长白山天池外.就是
吴松身为云南大学的校长,走下了三尺讲台,摇身一变成了云南省保山市的市长.有记者甚为好奇,前来采访他.记者:“吴市长,之前您的职位是云南大学的校长,现在您的官位是保山市的
成语“不可救药”,比喻病重到已无法用药医治。广义而言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成语出自《诗·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煸煸,不可救药。”成语故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让从事农业一线的农资人头痛不已.据了解,每年都会有1/6以上的作物受到如旱、涝、冰冻、霜降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为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如果有一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科  硒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营养组织确认为人和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的许多免疫防御功能都缺不了它。硒在人体的总量不高,但就像人需要水和空气一样,是不可或缺的,少了它,人体免疫系统就会“摊上大事”,一旦免疫系统损伤,可导致免疫性疾病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资料表明,人体中淋巴结、肝脏及脾脏等器官中硒的含量较高,这些组织正是免疫细胞的集中地,这也充分说明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28日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旨在优势互补,把中国种业产业发展推向新台阶.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遵照中科院的改革
巴斯夫植物科学有限公司的《表达HCP7的抗真菌植物》专利近日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增加HCP7蛋白的表达的方法来控制真菌病原体,特别是层锈菌科(Phacopsora
过去民间有句老话,叫作“内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癣”,甚至还有“治喘必丢脸”之说。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哮喘的复杂性和难治性。对此,不少人因患此病而感同身受。而更多的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