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技术作为数据管理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在各行各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围绕一个“人事管理系统”程序的设计和应用系统的开发课题为背景,详细介绍了以Java 和Oracle为语言编写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该程序通过Java中的GUI图形界面前台与后台Oracle数据库的连接,并具有典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特征,完成了系统结构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
管理系统的开发不仅是一个应用程序编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所做的工作。该程序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软件工程学的方法,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并主要讲述了程序的总体设计、详细设计阶段,对程序进行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利用SQL的强大数据库功能,直到形成一个完善的可行性系统.优美、秀丽的界面,方便实用的查询与维护功能共同构成了“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关键词:Oracle,數据库,软件工程
1.系统分析
1.1系统的初步调查
系统初步调查的方式主要为系统分析员与单位的管理者和人事信息管理人员交流,并了解机关和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方面的一些内容和工作流程情况。机关和事业单位现行的人事信息管理方式主要是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也是单位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安排可行性研究。
1.2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在对系统目标和环境精心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营运可行性三个方面对本系统进行可行性研究。
1.2.1营运可行性
由于本系统只是面向机关和事业单位内人事信息管理人员和在职人员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尽管这些人员可能没有使用过类似的系统,但是以Windows的友好界面,可以使人事信息管理员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帮助下迅速掌握系统的操作方法。同时,用户也可以根据我们编写的详细的“用户操作说明书”,来学习正确的操作本系统。
1.2.2技术可行性:
开发的软件可行性:
目前流行的数据库开发从管理软件来看,对于有关数据库的信息管理系统,用基于J2SE的架构开发B/S结构,在数据库方面采用oracle9i,无疑是实际应用中最合适的一种解决方案。
开发的硬件可行性:
本系统对计算机的硬件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内存、主频、外设等都有最低要求,如果低于这个要求将影响到本系统的正常运行。
1.2.3经济可行性
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人事信息管理目前还完全以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耗时多,效率低下并且极易出现错误。由于认为失误而早成用形和无形的经济损失事件层出不穷,我们也无法估算出所造成损失的总额。而利用计算机来实现人事管理的以成为适应当今人事管理的方式。开发一套能满足人事信息管理的软件是十分必要的,实现人事管理的自动化,在减少由于认为失误而早成损失的同时,也可以使人事信息管理部门减少许多费用支出,如实现自动化管理后可以精简人员,减少工资支出等。由上述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本系统的开发时机已经成熟,从多种角度考虑开发此系统都是可行的,并且也是十分必要的。
2.系统数据库设计
项目所涉及的系统数据库的表包括:员工基本信息表、员工奖惩表、员工培训表、员工考评表、员工调薪表、员工调动表、账套管理表、操作日志表、操作管理员表
2.1概念模型设计
概念性数据模型关心的是如何完整、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不关心在数据库中如何实现。这种数据模式能真实地反应用户要求的实际情况,是一种容易被人们理解的直观的数据库结构模式。同时也是一种相对稳定统一的数据模式,一般情况下很少变动。概念性数据在用户和设计者之间建立了桥梁。是设计数据库结构的基础。
概念设计中自顶向下的实体分析方法,即常用的实体联系模型(简称E-R模型),对具体数据进行抽象加工,将实体集合抽象成实体类型。用实体间联系反映现实世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E-R模型是建立概念性数据模型的有力工具。
2.2物理数据库模型设计
设计时,我们将确定下来的实体对象的属性值映射为数据库表中的列,在不同级的表之间,我们用按名应用映射父表与子表间的引用关系,同级表之间,我们仍然沿用主码、外码以映射它们之间的引用关系。这样,我们就建立了一个物理数据模型。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是独立与实际数据模型的信息结构,必须将其转化为逻辑结构后才能进行数据库应用的设计。也就是要将概念上的结构转化为数据库系统所支持的实际数据模型。
第一种转化是将实体转化为关系表。这种转化比较简单,只需要将实体的属性定义为表的属性即可。
第二种转化是联系的转化。即将各实体之间的联系转化为表格之间的关系,如外部键的定义。
在上面工作的基础上归纳出人员管理数据库表格的组成、列的属性、表格之间的联系等。
该数据库系统要求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1)结构合理,对一个人员建立多条记录;
(2)所建立的数据冗余度小,独立性强;
(3)建档、修改、查询、统计快而准确;
(4)保密性、可靠性好。
要做到以上四点要求,在数据库的设计中必须尽量做到满足数据库设计第三范式,也就是满足第三范式的定义:如果关系模式R(U,F)中的所有非主属性对任何候选关键字都不存在传递信赖,则称关系R是属于第三范式的。从第一范式到第三范式是逐次“包含于”的关系。遵循关系数据库设计的范式要求才能达到规范化目的,从而使结构更合理,消除存储异常,使数据冗余尽量小,便于插入、删除和更新。
3.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它是对需求分析设计和编码的最后复审。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错误,通常在编写出每个源程序后,就要对它进行必要的测试,这步工作自己来完成。此后由专门的测试人员进行各种综合测试。软件产品可用黑盒测试法和白盒测试法进行测试,通常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我在测试系统时先进行黑盒法测试,即检查程序是否输出正确的结果,而后进行白盒测试,即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对程序中重要的逻辑路线进行测试,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状态,确定实际状态与时期的状态是否一致[2]。
完成了企业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的编译和调试工作,最后一步就是系统的编译和发行。在系统的编译和发行以前,需要设置工程项目的属性。选择“Project|Renshi_MIS Properties”菜单,进行属性设置。
最后选择”FileMade Renshi_Mis.exe”菜单,编译开始。编译完毕之后,即生成了相应的可执行文件。编译通过后,生成可执行文件Renshi_Mis.exe.我们需要在发布前对生成的可执行文件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的可执行文件,就可以发布了。
管理系统的开发不仅是一个应用程序编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所做的工作。该程序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软件工程学的方法,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并主要讲述了程序的总体设计、详细设计阶段,对程序进行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利用SQL的强大数据库功能,直到形成一个完善的可行性系统.优美、秀丽的界面,方便实用的查询与维护功能共同构成了“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关键词:Oracle,數据库,软件工程
1.系统分析
1.1系统的初步调查
系统初步调查的方式主要为系统分析员与单位的管理者和人事信息管理人员交流,并了解机关和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方面的一些内容和工作流程情况。机关和事业单位现行的人事信息管理方式主要是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也是单位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安排可行性研究。
1.2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在对系统目标和环境精心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营运可行性三个方面对本系统进行可行性研究。
1.2.1营运可行性
由于本系统只是面向机关和事业单位内人事信息管理人员和在职人员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尽管这些人员可能没有使用过类似的系统,但是以Windows的友好界面,可以使人事信息管理员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帮助下迅速掌握系统的操作方法。同时,用户也可以根据我们编写的详细的“用户操作说明书”,来学习正确的操作本系统。
1.2.2技术可行性:
开发的软件可行性:
目前流行的数据库开发从管理软件来看,对于有关数据库的信息管理系统,用基于J2SE的架构开发B/S结构,在数据库方面采用oracle9i,无疑是实际应用中最合适的一种解决方案。
开发的硬件可行性:
本系统对计算机的硬件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内存、主频、外设等都有最低要求,如果低于这个要求将影响到本系统的正常运行。
1.2.3经济可行性
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人事信息管理目前还完全以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耗时多,效率低下并且极易出现错误。由于认为失误而早成用形和无形的经济损失事件层出不穷,我们也无法估算出所造成损失的总额。而利用计算机来实现人事管理的以成为适应当今人事管理的方式。开发一套能满足人事信息管理的软件是十分必要的,实现人事管理的自动化,在减少由于认为失误而早成损失的同时,也可以使人事信息管理部门减少许多费用支出,如实现自动化管理后可以精简人员,减少工资支出等。由上述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本系统的开发时机已经成熟,从多种角度考虑开发此系统都是可行的,并且也是十分必要的。
2.系统数据库设计
项目所涉及的系统数据库的表包括:员工基本信息表、员工奖惩表、员工培训表、员工考评表、员工调薪表、员工调动表、账套管理表、操作日志表、操作管理员表
2.1概念模型设计
概念性数据模型关心的是如何完整、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不关心在数据库中如何实现。这种数据模式能真实地反应用户要求的实际情况,是一种容易被人们理解的直观的数据库结构模式。同时也是一种相对稳定统一的数据模式,一般情况下很少变动。概念性数据在用户和设计者之间建立了桥梁。是设计数据库结构的基础。
概念设计中自顶向下的实体分析方法,即常用的实体联系模型(简称E-R模型),对具体数据进行抽象加工,将实体集合抽象成实体类型。用实体间联系反映现实世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E-R模型是建立概念性数据模型的有力工具。
2.2物理数据库模型设计
设计时,我们将确定下来的实体对象的属性值映射为数据库表中的列,在不同级的表之间,我们用按名应用映射父表与子表间的引用关系,同级表之间,我们仍然沿用主码、外码以映射它们之间的引用关系。这样,我们就建立了一个物理数据模型。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是独立与实际数据模型的信息结构,必须将其转化为逻辑结构后才能进行数据库应用的设计。也就是要将概念上的结构转化为数据库系统所支持的实际数据模型。
第一种转化是将实体转化为关系表。这种转化比较简单,只需要将实体的属性定义为表的属性即可。
第二种转化是联系的转化。即将各实体之间的联系转化为表格之间的关系,如外部键的定义。
在上面工作的基础上归纳出人员管理数据库表格的组成、列的属性、表格之间的联系等。
该数据库系统要求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1)结构合理,对一个人员建立多条记录;
(2)所建立的数据冗余度小,独立性强;
(3)建档、修改、查询、统计快而准确;
(4)保密性、可靠性好。
要做到以上四点要求,在数据库的设计中必须尽量做到满足数据库设计第三范式,也就是满足第三范式的定义:如果关系模式R(U,F)中的所有非主属性对任何候选关键字都不存在传递信赖,则称关系R是属于第三范式的。从第一范式到第三范式是逐次“包含于”的关系。遵循关系数据库设计的范式要求才能达到规范化目的,从而使结构更合理,消除存储异常,使数据冗余尽量小,便于插入、删除和更新。
3.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它是对需求分析设计和编码的最后复审。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错误,通常在编写出每个源程序后,就要对它进行必要的测试,这步工作自己来完成。此后由专门的测试人员进行各种综合测试。软件产品可用黑盒测试法和白盒测试法进行测试,通常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我在测试系统时先进行黑盒法测试,即检查程序是否输出正确的结果,而后进行白盒测试,即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对程序中重要的逻辑路线进行测试,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状态,确定实际状态与时期的状态是否一致[2]。
完成了企业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的编译和调试工作,最后一步就是系统的编译和发行。在系统的编译和发行以前,需要设置工程项目的属性。选择“Project|Renshi_MIS Properties”菜单,进行属性设置。
最后选择”FileMade Renshi_Mis.exe”菜单,编译开始。编译完毕之后,即生成了相应的可执行文件。编译通过后,生成可执行文件Renshi_Mis.exe.我们需要在发布前对生成的可执行文件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的可执行文件,就可以发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