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碑林博物馆第二展室中,有一块石碑默默矗立。自明天启五年(1625年)出土后,它就引起一些西方人的关注和觊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曾有丹麦人企图以复制碑换走原碑,再将原碑偷运出中国,但最终被地方官府制止。以此为契机,原碑被移入西安碑林保护。
这块石碑就是碑林的镇馆之宝之一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一些西方学者将之与埃及的“罗赛塔石碑”、约旦的“摩押石碑”和墨西哥的“阿兹特克授时石刻”并称为“世界四大名碑”。
此碑刻立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额题“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题“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并序”,螭首龟趺,高280厘米,宽99厘米,景教僧侣景净撰写碑文。碑文有序有颂,刻文32行,行62字,书体为楷书。碑额上方刻着一个由莲花台烘托的“十”字,碑文下方和碑左右两侧还刻有古叙利亚文。
“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谓,“景教”是早期基督教派别——聂斯脱利派于唐代传入中国后的名称。“景教”之名最早出现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详尽记述了唐贞观九年(635年),聂斯脱利派传教士阿罗从波斯到长安传教,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郑重接待,迎其入宫,讨论教义。从此,景教开始了在唐代近150年的传播历史。此碑系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中国基督教文献,对研究宗教史及中国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碑文最后提及书写者系“朝议郎前行台州司士参军吕秀岩”,苍劲有力、饱满浑厚又不失秀雅的楷书,气贯于字里行间,充满韵律感和节奏感,体现出蓬勃雄健的大唐气象,堪为习书典范。
这块石碑就是碑林的镇馆之宝之一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一些西方学者将之与埃及的“罗赛塔石碑”、约旦的“摩押石碑”和墨西哥的“阿兹特克授时石刻”并称为“世界四大名碑”。
此碑刻立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额题“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题“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并序”,螭首龟趺,高280厘米,宽99厘米,景教僧侣景净撰写碑文。碑文有序有颂,刻文32行,行62字,书体为楷书。碑额上方刻着一个由莲花台烘托的“十”字,碑文下方和碑左右两侧还刻有古叙利亚文。
“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谓,“景教”是早期基督教派别——聂斯脱利派于唐代传入中国后的名称。“景教”之名最早出现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详尽记述了唐贞观九年(635年),聂斯脱利派传教士阿罗从波斯到长安传教,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郑重接待,迎其入宫,讨论教义。从此,景教开始了在唐代近150年的传播历史。此碑系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中国基督教文献,对研究宗教史及中国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碑文最后提及书写者系“朝议郎前行台州司士参军吕秀岩”,苍劲有力、饱满浑厚又不失秀雅的楷书,气贯于字里行间,充满韵律感和节奏感,体现出蓬勃雄健的大唐气象,堪为习书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