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我们做好当前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今年以来,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复工复产工作抓得比较早,全省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9%、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进出口增长13.4%。这说明前段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有力有效的,全省稳定经济增长是有潜力、有支撑的。抓经济工作必须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咬定目标不放松。只要精准施策,完全可以稳住经济基本盘。当前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防疫防汛两手抓,复工复产齐推进,六稳六保守底线,脱贫攻坚夺全胜”。
全力稳定居民就业
无论“六稳”还是“六保”,就业都排在首位。今年就业压力更大一些。全省高校毕业生40余万人,增量、增幅均为近年之最,1000多万在外务工人员中,约785万人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疫情无论是对产业转型,还是对就业观念、就业形态、就业结构,都带来很多新变化,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因应施策。要加强跟踪监测和援企稳岗服务,用心用情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贫困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大对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和兜底帮扶。
牢牢守住“三保”底线
目前,“三保”支出正常发放是有保障的,但也面临税收刚性减少、支出刚性增加、债务刚性兑付等风险挑战,“三保”任务依然繁重艰巨。当家就要理财,各市州和县(市、区)的党政正职是“三保”第一责任人,要召开专题会议,把“三保”的情况搞清楚。保工资界线是清楚的,保运转界线也相对清楚,保基本民生主要是教育、卫生、社保等到人头的刚性支出,不能把“三保”当作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要强化对县(市、区)特别是困难地区“三保”监测预警,做好应对预案。要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有保有压”“能压尽压”,牢牢守住债务总量不增加的底线。在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做到应减尽减的同时,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抓好收入组织,依法依规管理非税收入,积极挖潜增效,壮大自身财力。
稳定经济运行
我们一直讲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化危为机。疫情冲击在所难免,但也带来了许多新机遇。比如,国家出台系列真金白银政策,释放了诸多政策红利;疫情加速了全球范围内产业洗牌重构,为湖南发展芯片、半导体等国产替代创造了条件;欧美等国将加快老旧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湖南工程机械行业有望继续向好;数字经济加速崛起,湖南移动互联网和信创产业有望“弯道超车”,等等。要抢抓机遇,立足湖南实际,找准与“国之大者”的结合点发力点,发挥工程机械、装备制造、轨道交通等方面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既促进湖南相关产业发展,又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更大贡献。最近省委相继召开信创工程联席会议以及新型电子产业和工程机械产业发展专家、企业家座谈会,着眼点就在于此。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用好中央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等政策,把“两新一重”作为重中之重,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达产,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要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围绕文化旅游、餐饮娱乐等领域精准施策,进一步提升消费意愿,促进居民消费。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倒计时,越到最后,越要保持定力、尽锐出战,越要精准精细、落小落实。前段,各部门都行动起来,省委组织部牵头开展扶贫干部考察,省纪委组织了万名纪检干部入村蹲点督查,宣传部门发挥优势为扶贫产品“代言”,等等,就是体现尽锐出战的要求。通过脱贫质量“回头看”及整改,对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普遍性的问题都基本解决了,但存在的个别性问题不容忽视。各地要全面查漏补缺,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有问题不可怕,怕就怕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或者对问题视而不见。要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把政策宣传解释到位,解决好老百姓反映的突出问题。面对普查督查,要实事求是,有问题立马改、坚决改、改到位,千万不要遮遮掩掩甚至弄虚作假。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以接受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为契机,持续推进“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相关市州要对标对表、查漏补缺,确保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等任务全面整改到位。长江“十年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必须坚决打赢长江禁捕退捕这场硬仗,沿江各地方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及其背后的利益链,巩固禁捕成果,决不能让“禁渔令”成为一纸空文。对“上岸”渔民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回应渔民合理诉求,帮助他们顺利转型。
扎实做好防汛抗灾工作
入汛以来,湖南经历了数轮暴雨洪水,各地基本经受住了汛情考验。目前,洞庭湖仍处于高洪状态,部分站段水位超警戒持续时间长,防汛这根弦不能有丝毫放松。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继续保持高度警惕,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汛情、山情,加强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既防流域洪灾,也防点上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既防面广量大的漫堤,也防突如其来的强破坏。要层层压紧压实防汛救灾责任,切實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区域、每个河段、每个工程、每个环节、每个岗位。今年一些地方发生了多起学生、老人溺水身亡的情况,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和隐患排查,织密学生安全防护网,有效防范学生溺水事件发生。我们的党员干部多辛苦一点,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更强一点。要加强值班值守,把省市县乡村各级干部队伍发动起来,把森林防护员、辅警、村医、网格员、有经验的“老把式”等各种力量调动起来,用党员干部的辛苦付出换取群众的幸福安宁。
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
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湖南已连续160多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但也要保持定力,保持清醒头脑。我们既要防大意防松懈,也要防偏颇防过头。必须加强国内外疫情评估及对本地防控风险研判,完善常态化防控下疫情紧急应对预案,进一步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人员”四方责任,形成工作闭环。加强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的精准管控,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哨点作用,健全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疗、感染防控以及报告处置、快速流调等常态化防控机制,确保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治疗。
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坚持稳字当头、守土尽责,时刻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进一步压紧压实风险防控各方责任,落实安全风险管控举措,健全事故预防、隐患排查、应急响应、现场处置、舆论管控引导等机制,加强危化品、烟花爆竹、尾矿库、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化解,切实防微杜渐,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坚持把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牢牢抓在手上,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监管制度,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粮和放心食品。必须压实压紧各级党委(党组)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旗帜鲜明地同各类抹黑言论和谬论作斗争,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始终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今年以来,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复工复产工作抓得比较早,全省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9%、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进出口增长13.4%。这说明前段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有力有效的,全省稳定经济增长是有潜力、有支撑的。抓经济工作必须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咬定目标不放松。只要精准施策,完全可以稳住经济基本盘。当前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防疫防汛两手抓,复工复产齐推进,六稳六保守底线,脱贫攻坚夺全胜”。
全力稳定居民就业
无论“六稳”还是“六保”,就业都排在首位。今年就业压力更大一些。全省高校毕业生40余万人,增量、增幅均为近年之最,1000多万在外务工人员中,约785万人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疫情无论是对产业转型,还是对就业观念、就业形态、就业结构,都带来很多新变化,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因应施策。要加强跟踪监测和援企稳岗服务,用心用情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贫困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大对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和兜底帮扶。
牢牢守住“三保”底线
目前,“三保”支出正常发放是有保障的,但也面临税收刚性减少、支出刚性增加、债务刚性兑付等风险挑战,“三保”任务依然繁重艰巨。当家就要理财,各市州和县(市、区)的党政正职是“三保”第一责任人,要召开专题会议,把“三保”的情况搞清楚。保工资界线是清楚的,保运转界线也相对清楚,保基本民生主要是教育、卫生、社保等到人头的刚性支出,不能把“三保”当作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要强化对县(市、区)特别是困难地区“三保”监测预警,做好应对预案。要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有保有压”“能压尽压”,牢牢守住债务总量不增加的底线。在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做到应减尽减的同时,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抓好收入组织,依法依规管理非税收入,积极挖潜增效,壮大自身财力。
稳定经济运行
我们一直讲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化危为机。疫情冲击在所难免,但也带来了许多新机遇。比如,国家出台系列真金白银政策,释放了诸多政策红利;疫情加速了全球范围内产业洗牌重构,为湖南发展芯片、半导体等国产替代创造了条件;欧美等国将加快老旧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湖南工程机械行业有望继续向好;数字经济加速崛起,湖南移动互联网和信创产业有望“弯道超车”,等等。要抢抓机遇,立足湖南实际,找准与“国之大者”的结合点发力点,发挥工程机械、装备制造、轨道交通等方面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既促进湖南相关产业发展,又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更大贡献。最近省委相继召开信创工程联席会议以及新型电子产业和工程机械产业发展专家、企业家座谈会,着眼点就在于此。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用好中央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等政策,把“两新一重”作为重中之重,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达产,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要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围绕文化旅游、餐饮娱乐等领域精准施策,进一步提升消费意愿,促进居民消费。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倒计时,越到最后,越要保持定力、尽锐出战,越要精准精细、落小落实。前段,各部门都行动起来,省委组织部牵头开展扶贫干部考察,省纪委组织了万名纪检干部入村蹲点督查,宣传部门发挥优势为扶贫产品“代言”,等等,就是体现尽锐出战的要求。通过脱贫质量“回头看”及整改,对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普遍性的问题都基本解决了,但存在的个别性问题不容忽视。各地要全面查漏补缺,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有问题不可怕,怕就怕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或者对问题视而不见。要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把政策宣传解释到位,解决好老百姓反映的突出问题。面对普查督查,要实事求是,有问题立马改、坚决改、改到位,千万不要遮遮掩掩甚至弄虚作假。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以接受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为契机,持续推进“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相关市州要对标对表、查漏补缺,确保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等任务全面整改到位。长江“十年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必须坚决打赢长江禁捕退捕这场硬仗,沿江各地方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及其背后的利益链,巩固禁捕成果,决不能让“禁渔令”成为一纸空文。对“上岸”渔民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回应渔民合理诉求,帮助他们顺利转型。
扎实做好防汛抗灾工作
入汛以来,湖南经历了数轮暴雨洪水,各地基本经受住了汛情考验。目前,洞庭湖仍处于高洪状态,部分站段水位超警戒持续时间长,防汛这根弦不能有丝毫放松。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继续保持高度警惕,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汛情、山情,加强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既防流域洪灾,也防点上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既防面广量大的漫堤,也防突如其来的强破坏。要层层压紧压实防汛救灾责任,切實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区域、每个河段、每个工程、每个环节、每个岗位。今年一些地方发生了多起学生、老人溺水身亡的情况,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和隐患排查,织密学生安全防护网,有效防范学生溺水事件发生。我们的党员干部多辛苦一点,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更强一点。要加强值班值守,把省市县乡村各级干部队伍发动起来,把森林防护员、辅警、村医、网格员、有经验的“老把式”等各种力量调动起来,用党员干部的辛苦付出换取群众的幸福安宁。
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
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湖南已连续160多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但也要保持定力,保持清醒头脑。我们既要防大意防松懈,也要防偏颇防过头。必须加强国内外疫情评估及对本地防控风险研判,完善常态化防控下疫情紧急应对预案,进一步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人员”四方责任,形成工作闭环。加强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的精准管控,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哨点作用,健全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疗、感染防控以及报告处置、快速流调等常态化防控机制,确保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治疗。
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坚持稳字当头、守土尽责,时刻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进一步压紧压实风险防控各方责任,落实安全风险管控举措,健全事故预防、隐患排查、应急响应、现场处置、舆论管控引导等机制,加强危化品、烟花爆竹、尾矿库、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化解,切实防微杜渐,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坚持把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牢牢抓在手上,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监管制度,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粮和放心食品。必须压实压紧各级党委(党组)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旗帜鲜明地同各类抹黑言论和谬论作斗争,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始终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