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我们学校对备课进行改革已进行三年多了,由原来的教案变为导学案。教师们都不同程度的学习、借鉴“导学案”的编写原则和要求,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下面就谈自己的几点体会:教案和“导学案”要完全区分。
关键词:农村;语文;导学案;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0070-01
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
教案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的角度来考虑,重在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教案是教师独有,不给学生使用的。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我们许多教师对“导学案”模式不理解,在教学中改不了传统教学法,只是简单地将传统语文教案中的流程标题重新“包装”,改换成“活动一”、“活动二”…的活动单。真正的“导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的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每张“导学案”都备有适当的课堂练习,教师在习题讲解时注重了学法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先学后教、以问题承载知识,导学导练、当堂达标”的预期目的的教学模式。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積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充分正确运用“导学案”导学的过程。
(一)出示导学案,学生自学。课前教师首先要把“导学案”及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文本,思考重点问题,努力完成预习目标和部分导学目标。其次,教师进行适当辅导,知道学生学习的方法。告诉学生导学案中那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第三,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问题的地方做好记录,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向课堂。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有效性。
(二)自学检测,讨论交流。课堂导学前,教师要对学生自学的结果进行汇报交流,检测、反馈学生的自学成效,了解学生自学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对不能解决会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解释疑问时帮助学生解决。
(三)精讲释疑,当堂训练。精讲释疑是学生在自学检测、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精讲释疑,首先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应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师设计的问题开展。其次方式要精,要有启发性。要克服满堂灌、满堂问,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训练要精,要加强针对性的当堂训练,及时检测学生记忆、理解的程度,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校正,做出讲评。讲评时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在课堂中,我还发现:我们语文老师过分依赖于“活动单”,错误地认为只要活动单一发,就万事大吉,当起了甩手掌柜,在课堂上一言不发,一脸无辜,即使参与学生展示活动,他们对学生的发言也不置可否,认为他的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作用。其实,从教师角色来说,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显然不可以蜕变成课堂的旁观者、局外人;而是要让教师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真正发挥“导学”、“助学”、“参学”作用,和学生一道构建高效课堂。总而言之,作为新世纪的农村教师要摆正自己和学生的位置,不能喧宾夺主,主次不分。
三、正确引导学生使用导学案。
(一)拿到“导学案”后根据其导学题目认真进行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要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部分,然后可以做提高题,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共同提高。在完成“导学案时”做到:自觉、主动、独立。
(二)课堂学习时要适当做些方法、规律等方面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每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
(三)每隔一段时间后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以上三个方面是我在小学语文“导学案”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只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只要遵循科学规律,积极探索,相信我们用辛勤汗水浇灌的“课改之花”,今后一定会更加灿烂!
关键词:农村;语文;导学案;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0070-01
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
教案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的角度来考虑,重在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教案是教师独有,不给学生使用的。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我们许多教师对“导学案”模式不理解,在教学中改不了传统教学法,只是简单地将传统语文教案中的流程标题重新“包装”,改换成“活动一”、“活动二”…的活动单。真正的“导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的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每张“导学案”都备有适当的课堂练习,教师在习题讲解时注重了学法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先学后教、以问题承载知识,导学导练、当堂达标”的预期目的的教学模式。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積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充分正确运用“导学案”导学的过程。
(一)出示导学案,学生自学。课前教师首先要把“导学案”及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文本,思考重点问题,努力完成预习目标和部分导学目标。其次,教师进行适当辅导,知道学生学习的方法。告诉学生导学案中那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第三,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问题的地方做好记录,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向课堂。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有效性。
(二)自学检测,讨论交流。课堂导学前,教师要对学生自学的结果进行汇报交流,检测、反馈学生的自学成效,了解学生自学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对不能解决会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解释疑问时帮助学生解决。
(三)精讲释疑,当堂训练。精讲释疑是学生在自学检测、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精讲释疑,首先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应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师设计的问题开展。其次方式要精,要有启发性。要克服满堂灌、满堂问,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训练要精,要加强针对性的当堂训练,及时检测学生记忆、理解的程度,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校正,做出讲评。讲评时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在课堂中,我还发现:我们语文老师过分依赖于“活动单”,错误地认为只要活动单一发,就万事大吉,当起了甩手掌柜,在课堂上一言不发,一脸无辜,即使参与学生展示活动,他们对学生的发言也不置可否,认为他的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作用。其实,从教师角色来说,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显然不可以蜕变成课堂的旁观者、局外人;而是要让教师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真正发挥“导学”、“助学”、“参学”作用,和学生一道构建高效课堂。总而言之,作为新世纪的农村教师要摆正自己和学生的位置,不能喧宾夺主,主次不分。
三、正确引导学生使用导学案。
(一)拿到“导学案”后根据其导学题目认真进行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要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部分,然后可以做提高题,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共同提高。在完成“导学案时”做到:自觉、主动、独立。
(二)课堂学习时要适当做些方法、规律等方面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每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
(三)每隔一段时间后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以上三个方面是我在小学语文“导学案”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只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只要遵循科学规律,积极探索,相信我们用辛勤汗水浇灌的“课改之花”,今后一定会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