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因高校校园社会化、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法治意识淡薄等因素,民事侵权、刑事犯罪以及社会治安等事件时有发生,给高校安全保卫与和谐校园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亟需通过培育与弘扬法治文化、增强高校治理法治理念、加强高校学生法治教育等方式,树立高校治理的法治思维,以增强高校治理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 高校安全保卫 和谐校园 法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人们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多元化以及高校校园社会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给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管控型安保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和諧校园建设的需要,亟需切实转变思路,运用法治思维妥善应对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在依法治校语境下提高高校安保水平。
一、高校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
近年来,高校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多发,不仅影响了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如处理不当,则会造成师生心理恐慌,乃至影响高校的社会公信力和认同度。总体来看,高校安保事件成因较为复杂,按其性质,主要包括四类:
(一)民事侵权案件。
高校校园内民事侵权案件可分为以下类型:一是校内人工湖、假山等的危险地带未设置警示牌并采取防护措施;高校安全事故,诸如教学楼、宿舍楼等梯护栏、阳台护栏等损坏或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建筑物耐火级别低,消防通道复杂,未建立必要的火灾预警措施;实验室等化学用品或实验样品存储或销毁不够规范,引发化学品中毒事件;学生宿舍违章用电,私接高功率电器等。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均可能侵害到师生的人身和财产权利。二是学生之间因琐事发生口角,引起打架斗殴,造成轻微伤害事件。三是高校正常教学等活动中出现的意外事件,诸如体育课上或在日常体育锻炼中,学生意外受伤。四是学生在诸如饮食、购买物品等日常民事活动中,与经营者发生矛盾,人身或财产权益受到侵害等。总之,高校民事侵权案件既可能发生在学生之间,也可能发生在学生与高校或其他经营者之间,成因具有高度复杂性。
(二)刑事犯罪案件。
近年来,高校刑事犯罪事件呈现出上升趋势,依案件性质主要包括:一是盗窃案件,校园内自行车失窃现象时有发生,而随着电子产品的进一步普及,手机、电脑特别是笔记本等价值较高的微型电子产品被盗案件日趋攀升;二是高校校园内因情感或其他琐事引发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严重侵害生命、人身权利案件,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甚至引起各界对高等教育的重新审视,三是有些不法分子乘高校学生防范意识淡薄之机,以推销产品为名,流窜学生宿舍行诈骗之实;四是个别人员在黄昏时分在校园偏僻角落或专门踩点在人流量较少时在自习室、楼道等实施抢劫、抢夺、强奸等犯罪行为;五是高校校园内发生交通事故或危害公共安全事件,如2010年“我爸是李刚”事件;六是涉嫌毒品以及利用计算机网络实行高智能、隐蔽性犯罪成为高校学生犯罪的新类型;等等。
(三)社会治安案件。
高校校园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社会治安事件,直接影响到校园的安全稳定。按人群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个别纪律松散、不求上进的学生拉帮结派,或与校外闲杂人员勾结,在校园内称王称霸、胡作非为;另一类是校外无业人员乃至黑社会组织,游荡于校园周围,采取威胁、恫吓乃至暴力等手段欺凌学生,制造紧张空气,危害高校校园和谐稳定。
(四)其他非法活动。
除上述类型外,高校校园内其他非法活动主要包括:一是未经批准的非法游行、集会、示威活动,被某些不法分子所利用,造成事态扩大;二是个别学生辨别能力较差,受法轮功或“三股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的蛊惑,从事反动宣传和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三是学生在特殊时期的群体狂欢行为,诸如毕业生在毕业前夕乱扔啤酒瓶、敲脸盆等群体起哄;等等。
二、高校校园事件的成因
高校校园事件的发生,既存在社会因素,也包括学生自身原因。具体而言:
(一)外部原因:高校校园社会化。
随着高校后勤保障和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大多数高校属于开放的社区,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校园人员复杂,除了师生外,进入校园的人员还包括从事校园建设和后勤服务的修缮工、清洁工等临时人员,增加了对乘机混入的不法分子的辨别难度;另一方面,“一些目光敏锐的经营者瞄准了高校这个市场,纷纷在校园内及周边地区开设饮食摊点、小超市、网吧、影吧、碟吧、出租屋、旅社等,且违法经营行为较为严重” ,使得校园周边环境更为复杂,给高校保卫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此外,随着高校扩建和大学城建设,很多高校新校区处于城郊结合部或出现“校中村”,更进一步加剧了校园外部环境的复杂性。
(二)新型因素: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目前,高校大学生以“90后”群体为主,被称为“互联网的一代”。“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85亿人、手机网民3.18亿人。目前网民的最大群体仍是学生,特别是大学生,95%的大学生都是网民,可以说网络的触角深入到了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随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第四媒体'和以手机为载体的'第五媒'体的渗透和普及,网络越来越成为各种社会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 一方面,高校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的成熟期,成为各类势力争夺的对象,互联网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有效途径,而国内诸如法轮功、极端宗教势力等各类组织抓住高校学生崇仰西方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这一特点,极力鼓动,制造混乱;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可控性较弱,具有暂时隐匿当事人身份的特点,从而成为高校学生发泄情绪乃至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载体。
(三)深层原因:法治意识淡薄。
法治意识淡薄是高校校园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具体包括:一方面,高校管理仍以传统管控型为主,尚未形成预防和应对校园安全事故等事件的法治思维;另一方面,高校学生法治观念普遍淡薄,缺乏权利、义务和责任观念,血气方刚,意气用事,不能理性地处理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尤其是“90后”大学生多属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反感各类约束,以自我价值判断作为行为标准,容易情绪冲突进而酿成严重后果。 三、高校安全保卫与和谐校园建设的法治化路径
上述各类事件的发生,均不同程度地危害到校园环境,影响到和谐校园建设,进而折射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法治思维缺位。因此,树立法治思维、弘扬法治文化是高校保卫与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培育与弘扬法治文化。
所谓法治文化,有学者从法治的角度指出,“法治不仅仅是用来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而是成为全国举国上下在生活中普遍遵循的原则,普遍实现的一种生活方式。” 高校法治能否得到真正实施以及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法治的心理和意识,是内源于个体的,反映的是人们的精神风貌。因此,高校安全保卫与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运用法治思维推进依法治校,提升高校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二)增强高校治理法治理念。
对于高校安全保卫与和谐校园建设而言,增强高校管理法治理念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根据高校校园事件的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诸如基于民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对高校内部设施予以完善,以免发生民事侵权事件等;二是在综合运用人防、物防和技防手段,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同时,应避免由此侵害到师生的其他权利;三是对于属于高校保卫部门处理的轻微事件,保卫部门可在当事人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促成調解,及时地化解校园纠纷;四是囿于高校保卫部门不享有执法权,对于超越其职权范围的事件,应及时与所在社区派出所等部门联系,寻求妥善解决,尤其避免违法搜查等超越职权的行为。
(三)加强高校学生法治教育。
针对高校学生法治意识较为淡薄这一现状,应通过法律公共课或其他非常态化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增强行为理性。首先,对高校学生法治教育不应仅仅停留于法条的灌输,更重要的是,使其深刻地理念法律条文所蕴含的法治理念,领悟立法目的与利益考量,增强其行为与法律的契合性;其次,由于大部分高校学生已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树立“对自己权利负责”和“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观念,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控能力;最后,高校学生应以法律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学会冷静面对和理性判断是非,避免盲从他人或被某些另有企图的人员所诱导、利用,提高独立判断的能力。
(作者:于勇坤,华北电力大学保卫处治安科科长,工程师,研究方向:民事诉讼与高校安全管理;陈焘,华北电力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事诉讼与司法改革)
注释:
刘良能.浅谈高校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7(5).
马凌锋.基于高校网络舆情下“9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3).
李德顺.怎样理解法治文化.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1).
关键词 高校安全保卫 和谐校园 法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人们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多元化以及高校校园社会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给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管控型安保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和諧校园建设的需要,亟需切实转变思路,运用法治思维妥善应对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在依法治校语境下提高高校安保水平。
一、高校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
近年来,高校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多发,不仅影响了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如处理不当,则会造成师生心理恐慌,乃至影响高校的社会公信力和认同度。总体来看,高校安保事件成因较为复杂,按其性质,主要包括四类:
(一)民事侵权案件。
高校校园内民事侵权案件可分为以下类型:一是校内人工湖、假山等的危险地带未设置警示牌并采取防护措施;高校安全事故,诸如教学楼、宿舍楼等梯护栏、阳台护栏等损坏或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建筑物耐火级别低,消防通道复杂,未建立必要的火灾预警措施;实验室等化学用品或实验样品存储或销毁不够规范,引发化学品中毒事件;学生宿舍违章用电,私接高功率电器等。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均可能侵害到师生的人身和财产权利。二是学生之间因琐事发生口角,引起打架斗殴,造成轻微伤害事件。三是高校正常教学等活动中出现的意外事件,诸如体育课上或在日常体育锻炼中,学生意外受伤。四是学生在诸如饮食、购买物品等日常民事活动中,与经营者发生矛盾,人身或财产权益受到侵害等。总之,高校民事侵权案件既可能发生在学生之间,也可能发生在学生与高校或其他经营者之间,成因具有高度复杂性。
(二)刑事犯罪案件。
近年来,高校刑事犯罪事件呈现出上升趋势,依案件性质主要包括:一是盗窃案件,校园内自行车失窃现象时有发生,而随着电子产品的进一步普及,手机、电脑特别是笔记本等价值较高的微型电子产品被盗案件日趋攀升;二是高校校园内因情感或其他琐事引发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严重侵害生命、人身权利案件,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甚至引起各界对高等教育的重新审视,三是有些不法分子乘高校学生防范意识淡薄之机,以推销产品为名,流窜学生宿舍行诈骗之实;四是个别人员在黄昏时分在校园偏僻角落或专门踩点在人流量较少时在自习室、楼道等实施抢劫、抢夺、强奸等犯罪行为;五是高校校园内发生交通事故或危害公共安全事件,如2010年“我爸是李刚”事件;六是涉嫌毒品以及利用计算机网络实行高智能、隐蔽性犯罪成为高校学生犯罪的新类型;等等。
(三)社会治安案件。
高校校园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社会治安事件,直接影响到校园的安全稳定。按人群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个别纪律松散、不求上进的学生拉帮结派,或与校外闲杂人员勾结,在校园内称王称霸、胡作非为;另一类是校外无业人员乃至黑社会组织,游荡于校园周围,采取威胁、恫吓乃至暴力等手段欺凌学生,制造紧张空气,危害高校校园和谐稳定。
(四)其他非法活动。
除上述类型外,高校校园内其他非法活动主要包括:一是未经批准的非法游行、集会、示威活动,被某些不法分子所利用,造成事态扩大;二是个别学生辨别能力较差,受法轮功或“三股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的蛊惑,从事反动宣传和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三是学生在特殊时期的群体狂欢行为,诸如毕业生在毕业前夕乱扔啤酒瓶、敲脸盆等群体起哄;等等。
二、高校校园事件的成因
高校校园事件的发生,既存在社会因素,也包括学生自身原因。具体而言:
(一)外部原因:高校校园社会化。
随着高校后勤保障和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大多数高校属于开放的社区,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校园人员复杂,除了师生外,进入校园的人员还包括从事校园建设和后勤服务的修缮工、清洁工等临时人员,增加了对乘机混入的不法分子的辨别难度;另一方面,“一些目光敏锐的经营者瞄准了高校这个市场,纷纷在校园内及周边地区开设饮食摊点、小超市、网吧、影吧、碟吧、出租屋、旅社等,且违法经营行为较为严重” ,使得校园周边环境更为复杂,给高校保卫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此外,随着高校扩建和大学城建设,很多高校新校区处于城郊结合部或出现“校中村”,更进一步加剧了校园外部环境的复杂性。
(二)新型因素: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目前,高校大学生以“90后”群体为主,被称为“互联网的一代”。“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85亿人、手机网民3.18亿人。目前网民的最大群体仍是学生,特别是大学生,95%的大学生都是网民,可以说网络的触角深入到了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随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第四媒体'和以手机为载体的'第五媒'体的渗透和普及,网络越来越成为各种社会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 一方面,高校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的成熟期,成为各类势力争夺的对象,互联网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有效途径,而国内诸如法轮功、极端宗教势力等各类组织抓住高校学生崇仰西方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这一特点,极力鼓动,制造混乱;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可控性较弱,具有暂时隐匿当事人身份的特点,从而成为高校学生发泄情绪乃至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载体。
(三)深层原因:法治意识淡薄。
法治意识淡薄是高校校园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具体包括:一方面,高校管理仍以传统管控型为主,尚未形成预防和应对校园安全事故等事件的法治思维;另一方面,高校学生法治观念普遍淡薄,缺乏权利、义务和责任观念,血气方刚,意气用事,不能理性地处理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尤其是“90后”大学生多属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反感各类约束,以自我价值判断作为行为标准,容易情绪冲突进而酿成严重后果。 三、高校安全保卫与和谐校园建设的法治化路径
上述各类事件的发生,均不同程度地危害到校园环境,影响到和谐校园建设,进而折射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法治思维缺位。因此,树立法治思维、弘扬法治文化是高校保卫与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培育与弘扬法治文化。
所谓法治文化,有学者从法治的角度指出,“法治不仅仅是用来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而是成为全国举国上下在生活中普遍遵循的原则,普遍实现的一种生活方式。” 高校法治能否得到真正实施以及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法治的心理和意识,是内源于个体的,反映的是人们的精神风貌。因此,高校安全保卫与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运用法治思维推进依法治校,提升高校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二)增强高校治理法治理念。
对于高校安全保卫与和谐校园建设而言,增强高校管理法治理念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根据高校校园事件的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诸如基于民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对高校内部设施予以完善,以免发生民事侵权事件等;二是在综合运用人防、物防和技防手段,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同时,应避免由此侵害到师生的其他权利;三是对于属于高校保卫部门处理的轻微事件,保卫部门可在当事人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促成調解,及时地化解校园纠纷;四是囿于高校保卫部门不享有执法权,对于超越其职权范围的事件,应及时与所在社区派出所等部门联系,寻求妥善解决,尤其避免违法搜查等超越职权的行为。
(三)加强高校学生法治教育。
针对高校学生法治意识较为淡薄这一现状,应通过法律公共课或其他非常态化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增强行为理性。首先,对高校学生法治教育不应仅仅停留于法条的灌输,更重要的是,使其深刻地理念法律条文所蕴含的法治理念,领悟立法目的与利益考量,增强其行为与法律的契合性;其次,由于大部分高校学生已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树立“对自己权利负责”和“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观念,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控能力;最后,高校学生应以法律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学会冷静面对和理性判断是非,避免盲从他人或被某些另有企图的人员所诱导、利用,提高独立判断的能力。
(作者:于勇坤,华北电力大学保卫处治安科科长,工程师,研究方向:民事诉讼与高校安全管理;陈焘,华北电力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事诉讼与司法改革)
注释:
刘良能.浅谈高校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7(5).
马凌锋.基于高校网络舆情下“9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3).
李德顺.怎样理解法治文化.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