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特点是行业发展的方向标,信息时代的到来将传统图书馆推向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业态下,计算机网络技术承载起图书馆的功能,图书馆馆藏模式和服务模式发生变化。本文所要论及的是数字图书馆环境下的三种建构模式与管理创新对策。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建构模式 管理創新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225-01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而且信息社会的特征在日趋凸显、日趋发达的状态下,推动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提速增效的显著变化,引发社会变革的工具是计算和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覆盖越来越广泛的社会生活,数字图书馆即计算机网络技术环境下的产物。数字图书馆在承接传统图书馆功能的基础上,以互联网、无线互联网、广电网与计算机技术架构起公共信息中心和枢纽,以为读者提供媒介信息阅读来提速便捷纸质信息阅读,无疑,数字图书馆的是时代发展进步的标志,也是图书馆业发展进步的标志。
一、数字图书馆的建构模式
信息时代,发达国家对于信息技术的利用仍是领先的,一些信息化强国在发展数字图书馆方面已经在超前探索和实践。“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发展,将形成数字图书馆三种主流模式即特种馆藏型模式、服务主导型模式和商用文献型模式。”①特种馆藏型模式、服务主导型模式、商用文献型模式,这三种模式亦堪称是与当下社会信息化水平所相称的。
特种馆藏型模式:这种馆藏模式可以一分为二地区别,即公开的特种馆藏模式和壁垒式的特种馆藏模式。公开的馆藏模式具有信息共享的特点,打破了传统图书馆馆藏的独家拥有和独家使用的状态,通过建立图书馆联盟的形式,提供给联盟各方共享,也包含对于有需求读者的有偿性服务。在通过公开特种馆藏模式的同时,壁垒式的特种馆藏模式也是存在的,这部分馆藏具有私密性,但其藏储手段是数字化的。
服务主导型模式: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就是为公众提供信息和知识服务,服务主导型模式即是满足公共图书馆功能的模式,也可称之为读者服务模式。“服务主导型数字图书馆的体系结构以三种主要数字化资源为基础,由统一信息访问平台、网上参考咨询(VRD)平台为两翼组成,提供不同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网上参考咨询平台主要解决用户在访问数字图书馆时的疑问。这两个平台对一个实用的数字图书馆是不可缺少的。”②
商用文献型模式:适应文化、出版、传媒等商家的需求建立起这种商用文献型模式的数字图书馆,这类图书馆-般既建有索引数据库、又建有全文对象数据库,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如我国的书生移动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
二、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数字图书馆条件下,传统图书馆已经形成和积累的管理经验已经不适用,进行管理创新成为必然。
1.图书管理系统高信息化建构
传统图书馆是以直至文本形式来管理图书信息资源的,而数字图书馆则需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是由馆员和计算机共同构成的对于图书和文献信息输入、输出、维护、加工的系统,不再仅仅依靠“人”的管理因素,扩展到了“人机并用”的管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构建起的图书管理系统需要开发和打造,使之更具备紧密性的、即时性的、跨越时空的、高效率性互动和联动。互动即管理者和服务者的互动,联动即馆际间、馆商的联动,使得信息化管理功能凸显并不断提高水平。
2.服务方式的高信息化实施
数字图书馆条件下,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宗旨不会改变,单位读者服务的方式则必须适应图书管理系统的高信息化,继而显现出图书馆对读者服务的高信息化,这种特征对图书馆员的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挑战,图书馆员对于读者的服务方式必须予以创新。需要创新的方面包括: 如何高效地利用图书馆的网络平台,如何高效地实施网上信息导航服务和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如何针对特色读者群提供特色服务等。反映在诸多变化中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关键点是高信息化的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3.图书馆员的高信息化素质
在任何情况下,人的因素都是第一位的。数字图书馆条件下的图书馆管理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图书馆员,高度信息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只不过发挥着工具性能,而图书馆员的能动作用是使用工具、利用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工具性能的先决条件。建设数字图书馆、发挥好数字图书馆的优势,需要图书馆员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很显然,停留在现状水平下的图书馆员的素质是不够的。概括起来说,图书馆员应该具备的高信息化素质是:具有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以及信息检索和设计能力;具有娴熟迅捷保质保量的在线服务的能力;具有多媒体服务的能力;具有整合、开发网上信息资源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能力,等等。图书馆员的高信息化素质需要从学习和实践中来,需要图书馆的刻意培训,有目的地培训图书馆员,也需要图书馆员自身的刻意求取,有动力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责任编辑:孙 瑶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建构模式 管理創新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225-01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而且信息社会的特征在日趋凸显、日趋发达的状态下,推动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提速增效的显著变化,引发社会变革的工具是计算和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覆盖越来越广泛的社会生活,数字图书馆即计算机网络技术环境下的产物。数字图书馆在承接传统图书馆功能的基础上,以互联网、无线互联网、广电网与计算机技术架构起公共信息中心和枢纽,以为读者提供媒介信息阅读来提速便捷纸质信息阅读,无疑,数字图书馆的是时代发展进步的标志,也是图书馆业发展进步的标志。
一、数字图书馆的建构模式
信息时代,发达国家对于信息技术的利用仍是领先的,一些信息化强国在发展数字图书馆方面已经在超前探索和实践。“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发展,将形成数字图书馆三种主流模式即特种馆藏型模式、服务主导型模式和商用文献型模式。”①特种馆藏型模式、服务主导型模式、商用文献型模式,这三种模式亦堪称是与当下社会信息化水平所相称的。
特种馆藏型模式:这种馆藏模式可以一分为二地区别,即公开的特种馆藏模式和壁垒式的特种馆藏模式。公开的馆藏模式具有信息共享的特点,打破了传统图书馆馆藏的独家拥有和独家使用的状态,通过建立图书馆联盟的形式,提供给联盟各方共享,也包含对于有需求读者的有偿性服务。在通过公开特种馆藏模式的同时,壁垒式的特种馆藏模式也是存在的,这部分馆藏具有私密性,但其藏储手段是数字化的。
服务主导型模式: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就是为公众提供信息和知识服务,服务主导型模式即是满足公共图书馆功能的模式,也可称之为读者服务模式。“服务主导型数字图书馆的体系结构以三种主要数字化资源为基础,由统一信息访问平台、网上参考咨询(VRD)平台为两翼组成,提供不同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网上参考咨询平台主要解决用户在访问数字图书馆时的疑问。这两个平台对一个实用的数字图书馆是不可缺少的。”②
商用文献型模式:适应文化、出版、传媒等商家的需求建立起这种商用文献型模式的数字图书馆,这类图书馆-般既建有索引数据库、又建有全文对象数据库,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如我国的书生移动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
二、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数字图书馆条件下,传统图书馆已经形成和积累的管理经验已经不适用,进行管理创新成为必然。
1.图书管理系统高信息化建构
传统图书馆是以直至文本形式来管理图书信息资源的,而数字图书馆则需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是由馆员和计算机共同构成的对于图书和文献信息输入、输出、维护、加工的系统,不再仅仅依靠“人”的管理因素,扩展到了“人机并用”的管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构建起的图书管理系统需要开发和打造,使之更具备紧密性的、即时性的、跨越时空的、高效率性互动和联动。互动即管理者和服务者的互动,联动即馆际间、馆商的联动,使得信息化管理功能凸显并不断提高水平。
2.服务方式的高信息化实施
数字图书馆条件下,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宗旨不会改变,单位读者服务的方式则必须适应图书管理系统的高信息化,继而显现出图书馆对读者服务的高信息化,这种特征对图书馆员的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挑战,图书馆员对于读者的服务方式必须予以创新。需要创新的方面包括: 如何高效地利用图书馆的网络平台,如何高效地实施网上信息导航服务和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如何针对特色读者群提供特色服务等。反映在诸多变化中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关键点是高信息化的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3.图书馆员的高信息化素质
在任何情况下,人的因素都是第一位的。数字图书馆条件下的图书馆管理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图书馆员,高度信息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只不过发挥着工具性能,而图书馆员的能动作用是使用工具、利用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工具性能的先决条件。建设数字图书馆、发挥好数字图书馆的优势,需要图书馆员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很显然,停留在现状水平下的图书馆员的素质是不够的。概括起来说,图书馆员应该具备的高信息化素质是:具有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以及信息检索和设计能力;具有娴熟迅捷保质保量的在线服务的能力;具有多媒体服务的能力;具有整合、开发网上信息资源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能力,等等。图书馆员的高信息化素质需要从学习和实践中来,需要图书馆的刻意培训,有目的地培训图书馆员,也需要图书馆员自身的刻意求取,有动力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责任编辑:孙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