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村直接将红头文件张贴公示;有的村公开栏修半山腰,远离村委会,也远离群众居住地,少人问津……2020年5月,泸州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办公室在开展村务公开专项监督时,就发现不少类似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
其实这些,并非新情况。近年来,村务公开一方面越来越受重视,被视为解决村级矛盾重要的方式;另一方面走过场、搞形式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导致基层一些地方“微腐败”频出。
在泸州,近4年立案查处的3076件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案件中,涉及村务公开的有1999件,占比达65%。加之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启动,村庄“三合一”“四合一”甚至“六合一”,村“两委”换届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权力越来越大,“要破解村务公开这个老大难问题,强化村务专项监督越来越迫切”。
2020年4月,在省纪委监委的指导下,泸州市启动村务公开专项监督试点工作,通过督促民政、农业农村等相关主责部门,不断推动村务公开规范化精准化常态化,探索出泸州深化村务公开的“新样本”。
偏离初衷 群众看不见看不懂不愿看
对于村务公开,泸州市纪委监委一直在关注。
早在2019年4月,泸州市纪委监委便组织人员到古蔺县太平镇高笠村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共利用半个月的时间,走访群众120余户,组织召开座谈会4场次,全面梳理核查该村2017年以来群众享受的27项财政补贴资金公示公开情况。
泸州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郑勇告诉记者:“公开的目的是要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倒逼干部更好履职尽职。但实际上相当部分村组干部认为公示栏公开是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或是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留痕需要,对具体效果如何关注不大。”
比如,高笠村2018年的生产便道建设,项目划款有公开要求,村上便将项目基本情况进行了张贴,然后照相打印作为建设资料和公示依据,至于是否真正进行了公开、是否按要求公开、效果如何,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认定。
公开偏离了初衷,顾上不顾下、顾领导不顾群众、顾形式不顾内容,难免导致公开“乱象”。
合江县白米镇金宝山村公开栏过去设置了财务、村务、事务、政务、回音壁、质询栏等11个栏目;江阳区黄舣镇罗湾村虽然只有“社会救助和惠民惠农”和“计生卫健”2个栏目,公开的项目多达18项,有些项目仅仅公示的纸张就厚达几厘米;公开只为应付上级检查,哪个部门来检查了就贴哪个部门的内容;部分村具体负责村务公开的就是村监委主任,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导致村务公开乱象的原因很多,里面既有形式主義,也有官僚主义甚至机制方面的原因,必须逐项理顺,逐项破解。”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泸州市纪委监委与相关部门一起分析了这些问题背后的制度、机制原因。
泸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一米告诉记者,村务公开,不是为公开而公开,而是通过公开,解决基层治理问题,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要实现村务公开规范化精准化常态化,除了“治标”,还得“治本”,要彻底解决村务公开问题背后的症结问题,让公开回归初心。
专项监督 公开既有“基本盘”又有“机动面”
深化村务公开,究竟要如何破解难题,怎么干好?泸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在前期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想法:不仅要让群众看得见,还要看得懂,更要喜欢看。
“由于村级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很多村干部文化素质不够高,最终是上面怎么说,下面怎么干,上面如果说得不具体清晰、下面做来可能就五花八门。”泸州市纪委监委督促民政、农业农村等相关主责部门,在“守住底线、不增负担、各方满意”的原则上,制定了“群众看得到,参与热情高;小孩扯不掉,大风吹不跑;内容要精到,语言要明了;部门深融合,上下联动好”的村务公开总目标。
清理公开事项,成为深化村务公开的首要环节。
经过两个月对公开事项的清理,令相关主责部门没有想到的是,市级层面共梳理出村一级公开事项135项,各个区县由于情况不同清理出的事项数量有所差异。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泸州市将135项合并删减为57项,形成了《泸州市村务公开指导性目录》。
将满足“法律法规文件有硬性规定”“近年来信访量和案发量较大”“群众关注度高”“涉及群体多”“廉政风险大”5个特点的“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承包和经营权的流转、调整情况”“村级财务收支明细”等26类事项作为“基本盘”,各村必须严格按规定至少在公开栏公开,同时为确保覆盖面可以选择其它方式公开。
将法律法规文件有硬性规定必须公开、遵循历史惯例应当公开,但关注群体相对不多、公开频率相对不高、廉政风险相对不大事项的“村级财务审计情况”“村民应当承担的公共劳务和费用”等31类事项作为“机动面”,各村可结合实际以精准传递至相关人群为前提,灵活确定公开方式。
“村务公开不再随心所欲,而是有章可循,要公开什么,什么时候公开,心里都一清二楚。”谈起全新的村务公开,泸县嘉明镇复兴村文书聂莉一番感慨,以前村务公开内容繁杂,现在内容精简清晰,完全是“傻瓜式”的公开,直接复制粘贴打印出来就可以完成公开的工作任务,“以前10个小时的工作量,如今2个小时就轻松搞定了。” 与此同时,村务公开专项监督,让村监委会主任开展监督都有了底气。“以前监督什么,如何监督,心里没数,现在哪个阶段该公开哪些内容,公开样板台账有无相应的标准、流程等,照单检查即可。”对金宝山村监委主任郑路来说,他只需要对照公开时间与公开样板两个台账“两个清单”就能履职监督。
打消疑虑 干群齐心奔小康
“姚泽英的200元,梁永强户因收入达标而取消,如果大家都还有疑问的,可以随时打上面的三个电话核实。”日前,在合江县金宝山村公示栏前,刘福银仔细帮邻居查看低保金享受情况并一番感慨,“谁该不该享受政策,该得的钱究竟得没有都很清楚,大家的疑虑自然烟消云散。”
从以前看不懂村务公开的“门外汉”到如今的“明白人”,刘福银十分乐意当邻里的“传话筒”。在他看来,以前村务公开栏目太多,账目糊里糊涂。现在整个公开栏很“干净”,只有“干部基本信息”“事务公开”“项目公开”“资金公开”四项,每个项目也一目了然。
更重要的是,公示内容更口语化,比如“借方”“贷方”表达换成了“收入”“支出”,群众明白“收入”就是“揣在包包头的钱”,“支出”就是“从包包里用出去的钱”,这样就对村财务收支情况更加清楚明了。
这是合江县在泸州市纪委监委村务公开专项监督基础上进行的“四合一”探索,即对所有公开事项逐项统一公开样板,将惠民政策享受的标准、流程、明细、电话四个要素浓缩在一张A4纸上,更加清晰明了。
深化村务公开全市铺开,泸州各地结合实际做了不少“自选动作”,将公开内容、范围最大化。
龙马潭区则利用打造好了的“党风廉政建设大数据+”监督平台,把全区11个街镇的村(居)务公开从墙上搬到“手机上”:群众通过扫码,直接在手机上就可以看到整个村务公开情况;江阳区纪委监委顺应群众呼声,督促全区15个镇街80个村将群众关注度高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建设项目等25项村务公开事项延伸到组上进行公开,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纳溪区把资金和项目等群众关注度高的内容,公开至“当家人”微信群,让老百姓在“掌上”随时随地了解村务,参与监督……
新村务公开背后的成效立竿见影:2020年11月,金宝山村信访量较上月整体减少50%以上,百花村则实现了零信访。村上账目透明了,群众心气也更顺畅了,大家都把精力集中用在脱贫致富等大事上:尤其是曾经以乱出名的“上访村”——古蔺县鱼化镇苗沟村,现在变成了零上访的和谐“幸福村”。如今,涉及群众的红白喜事、生病住院等,村干部必帮;涉及村容村貌、公益项目等,村干部必管。流转土地引进产业的同时,该村还建起综合养殖基地,带动65户群众就业。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1.2万多元。
“村务公示公开看似小事,背后的意义却十分重大。”泸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理主任何洪波说,纪检監察机关在护航决战脱贫攻坚中,必须牢牢盯住“县里的权、乡里的情、村上的点”,尤其是村上这个“点”,只有让所有项目、资金在阳光下运行,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才能彻底打消群众心中的疑点,全员凝心聚力齐心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