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旅游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升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鄂州职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多学期,分段式”和“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的目标。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鄂州职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资助项目“高职旅游专业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5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48-0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许多高职院校实施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升职业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鄂州职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将我校近年来实行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现状
鄂州职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开办于2002年,2010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通过省级教改试点专业验收,成为省级重点专业。
本专业采用“工学交融全真实训”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重心,在多元整合优化的基础上,突显人才培养模式的适用性和创新性。结合本地区旅游行业季节性特征和合作企业需求,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探索执行“多学期,分段式”和“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即校内理实一体化,仿真全真实训;校外分段式交融,季节性顶岗,努力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的目标。第一学年,进行理论学习和职业任职实习,第三学期充分利用校内全仿真学训区搭建的理实一体教学平台,强调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协调统一,第三学期末至第四学期根据旅行社、景区、酒店企业旺季需要,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充分利用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教学资源,将部分教学课堂移置于实习企业。第五学期,旅游淡季,学生返校上课,利用校内教学条件及校内生产性基地进行校内全真实训,第六学期,学生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及就业活动,开展校外集中实训。我校旅游管理专业选择了湖北东吴国际旅行社、上海亚湾酒店管理公司、杭州太虚湖酒店集团作为合作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校企双方在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合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解决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二、探索工学结合模式,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一)探索多种工学结合形式
工学结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以这一思想為指导,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模式,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根据旅游行业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形式,从而实现“时空交错、循环交替”的效果。其主要工学结合形式有:“课堂、企业、社会”三位一体模式、“基地、教学、就业”三位一体模式;课堂实训一体化模式、工学交替模式、顶岗实习模式等形式。此外,还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模式、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与鄂州市东吴旅行社合作,建成“校中社”合作模式,旅行社专业能手直接上实践课和实训课,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直接顶岗实习,并定期轮岗实习。
(二)明确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明晰化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旅游行业的发展,出現了岗位化和专职化的趋势。这需要大量的景区开发、旅行社、酒店服务等技能操作型人才。我们通过广泛和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了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的需求状况,明确了本专业的技能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专业的技能集成。根据专业整体目标,我们将该专业技能分解成职业通用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和创业发展技能等子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对应每一个子目标的课程。通过技能课、理论知识课程、综合课程、基础认知实验、模拟现场实训、熟练操作训练、综合应用实训、创新能力训练、顶岗实习、毕业实习(设计)等教学环节实现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其中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贯穿全部教育教学的始终。
(三)构建“分层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为了突出技能培养,本专业根据技能层次,构建了“分层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以旅游业职业技能为依据,根据培养目标设定技能标准,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顶岗等)通过合理配置,构建以能力培养为基础,按专业核心技能、职业通用技能和创新创业发展技能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
旅游管理专业“分层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是这一实践教学体系最为突出的特点,这一鲜明特点使“分层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彻底区别于传统教育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真正从理论教学体系的依附中摆脱出来,从而使实践教学成为职业教育的中心环节,发挥了实践教学的作用,充分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特色。
(四)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教学过程。我们不断探索“以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规范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与顶岗实习单位沟通共同进行顶岗实习过程考核,从而提高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考核分为过程考核、综合性考核、结果考核和社会检验与评价四种方式。过程考核是对学生实践的全过程进行考察和评价,包括实践的前期准备、实践过程中的态度、言行以及实践结果等。过程性考核侧重考核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做到了知与行的统一,体现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特点。以技能为主线的过程考核,避免了单靠一个成绩一份报告来决定学生实践成绩的简单化的做法。综合性考核,是将学生在校某段期间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看作一个整体,将实践教学涉及所有项目作为考核对象,对各次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连续而及时的考核,并形成及时有效的反馈,从而全面规范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结果考核是根据实践教学的成果来评定学生的实践课成绩,如实验报告、实训总结报告、实习报告、技能操作熟练程度、毕业设计等。这一考核方法操作简便,可行性强,有较为完善的评价尺度,能直接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社会检验与评价是考核学生职业能力、技能操作和综合素质的最重要的标准,社会评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该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同时,通过信息的反馈,将会促使对学生职业能力、技能操作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改进的提高。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鄂州职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资助项目“高职旅游专业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5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48-0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许多高职院校实施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升职业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鄂州职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将我校近年来实行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现状
鄂州职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开办于2002年,2010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通过省级教改试点专业验收,成为省级重点专业。
本专业采用“工学交融全真实训”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重心,在多元整合优化的基础上,突显人才培养模式的适用性和创新性。结合本地区旅游行业季节性特征和合作企业需求,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探索执行“多学期,分段式”和“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即校内理实一体化,仿真全真实训;校外分段式交融,季节性顶岗,努力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的目标。第一学年,进行理论学习和职业任职实习,第三学期充分利用校内全仿真学训区搭建的理实一体教学平台,强调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协调统一,第三学期末至第四学期根据旅行社、景区、酒店企业旺季需要,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充分利用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教学资源,将部分教学课堂移置于实习企业。第五学期,旅游淡季,学生返校上课,利用校内教学条件及校内生产性基地进行校内全真实训,第六学期,学生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及就业活动,开展校外集中实训。我校旅游管理专业选择了湖北东吴国际旅行社、上海亚湾酒店管理公司、杭州太虚湖酒店集团作为合作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校企双方在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合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解决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二、探索工学结合模式,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一)探索多种工学结合形式
工学结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以这一思想為指导,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模式,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根据旅游行业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形式,从而实现“时空交错、循环交替”的效果。其主要工学结合形式有:“课堂、企业、社会”三位一体模式、“基地、教学、就业”三位一体模式;课堂实训一体化模式、工学交替模式、顶岗实习模式等形式。此外,还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模式、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与鄂州市东吴旅行社合作,建成“校中社”合作模式,旅行社专业能手直接上实践课和实训课,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直接顶岗实习,并定期轮岗实习。
(二)明确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明晰化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旅游行业的发展,出現了岗位化和专职化的趋势。这需要大量的景区开发、旅行社、酒店服务等技能操作型人才。我们通过广泛和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了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的需求状况,明确了本专业的技能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专业的技能集成。根据专业整体目标,我们将该专业技能分解成职业通用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和创业发展技能等子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对应每一个子目标的课程。通过技能课、理论知识课程、综合课程、基础认知实验、模拟现场实训、熟练操作训练、综合应用实训、创新能力训练、顶岗实习、毕业实习(设计)等教学环节实现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其中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贯穿全部教育教学的始终。
(三)构建“分层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为了突出技能培养,本专业根据技能层次,构建了“分层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以旅游业职业技能为依据,根据培养目标设定技能标准,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顶岗等)通过合理配置,构建以能力培养为基础,按专业核心技能、职业通用技能和创新创业发展技能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
旅游管理专业“分层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是这一实践教学体系最为突出的特点,这一鲜明特点使“分层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彻底区别于传统教育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真正从理论教学体系的依附中摆脱出来,从而使实践教学成为职业教育的中心环节,发挥了实践教学的作用,充分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特色。
(四)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教学过程。我们不断探索“以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规范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与顶岗实习单位沟通共同进行顶岗实习过程考核,从而提高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考核分为过程考核、综合性考核、结果考核和社会检验与评价四种方式。过程考核是对学生实践的全过程进行考察和评价,包括实践的前期准备、实践过程中的态度、言行以及实践结果等。过程性考核侧重考核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做到了知与行的统一,体现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特点。以技能为主线的过程考核,避免了单靠一个成绩一份报告来决定学生实践成绩的简单化的做法。综合性考核,是将学生在校某段期间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看作一个整体,将实践教学涉及所有项目作为考核对象,对各次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连续而及时的考核,并形成及时有效的反馈,从而全面规范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结果考核是根据实践教学的成果来评定学生的实践课成绩,如实验报告、实训总结报告、实习报告、技能操作熟练程度、毕业设计等。这一考核方法操作简便,可行性强,有较为完善的评价尺度,能直接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社会检验与评价是考核学生职业能力、技能操作和综合素质的最重要的标准,社会评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该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同时,通过信息的反馈,将会促使对学生职业能力、技能操作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改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