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丹红注射液在急诊救治脑梗塞患者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对照组患者给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急诊救治脑梗塞,能够保护患者的缺血半暗带,促进其神经系统功能的尽快恢复,具有较强的安全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脑梗塞;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49.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5-0140-01
脑梗塞是指由于患者的脑组织出现缺血、坏死的病症,从而引起其神经系统功能出现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近几年来,脑梗塞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为了分析探究丹红注射液在急诊救治脑梗塞患者时的临床疗效,文章选取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其展开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选取1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临床表现确诊为脑梗塞。在11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范围为35~78岁,平均年龄为49±03岁,其患病时长为2d~7年,平均患病时长为5.3年。将所选取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和病情危急程度等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两组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协议书。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
1.2.1 常规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治疗方法为溶栓、抗凝等基本治疗。
1.2.2 采用丹红注射液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250ml﹢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点滴。14 天一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基本痊愈:患者的偏瘫、失语等症状完全恢复,其神经系统体征也逐渐消失,仅在感知度上存在略微障碍,对普通工作不会造成影响;进步:患者的偏瘫、失语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神经系统的相关功能体征基本良好,生活自理不存在问题;无变化: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无明显变化;恶化: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较治疗前有加重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和x2 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如表1显示。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脑梗塞;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49.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5-0140-01
脑梗塞是指由于患者的脑组织出现缺血、坏死的病症,从而引起其神经系统功能出现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近几年来,脑梗塞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为了分析探究丹红注射液在急诊救治脑梗塞患者时的临床疗效,文章选取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其展开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选取1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临床表现确诊为脑梗塞。在11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范围为35~78岁,平均年龄为49±03岁,其患病时长为2d~7年,平均患病时长为5.3年。将所选取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和病情危急程度等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两组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协议书。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
1.2.1 常规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治疗方法为溶栓、抗凝等基本治疗。
1.2.2 采用丹红注射液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250ml﹢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点滴。14 天一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基本痊愈:患者的偏瘫、失语等症状完全恢复,其神经系统体征也逐渐消失,仅在感知度上存在略微障碍,对普通工作不会造成影响;进步:患者的偏瘫、失语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神经系统的相关功能体征基本良好,生活自理不存在问题;无变化: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无明显变化;恶化: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较治疗前有加重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和x2 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如表1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