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 )植入术对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5年4月确诊的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7例(40只眼),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悬韧带情况及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镜判断前房角关闭范围。根据悬韧带松弛程度及断裂范围将患者分为A组(轻度)、B组(中度)、C组(重度),分别采取显微超声乳化
【机 构】
:
510060 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510060 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510060 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5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 )植入术对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5年4月确诊的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7例(40只眼),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悬韧带情况及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镜判断前房角关闭范围。根据悬韧带松弛程度及断裂范围将患者分为A组(轻度)、B组(中度)、C组(重度),分别采取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9只眼)、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张力环(CTR)及IOL植入术(24只眼)、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IOL悬吊术(7只眼)。平均随访时间(11.2± 7.1)(8~ 41)个月。比较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中央前房深度(ACD)、用药种类及房角关闭范围的差异。
结果A、B、C组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分别为1.36 ± 0.74、1.08 ± 0.62和0.86 ± 0.44,术后提高至0.31 ± 0.29、0.26 ± 0.31和0.36 ± 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术前平均眼压分别为(42.9 ± 14.4)、(40.7 ± 11.7)和(40.7 ± 13.7)mmHg,术后降低至(12.1 ± 1.6)、(14.6 ± 5.1)和(14.8 ± 3.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使用降眼压药物的数量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术前为3.0 (1, 4)、2.5 (1, 4)和2.0 (1, 4)种,术后除1眼用药眼压不能控制外,余均未使用降眼压药物;术前平均ACD分别为(1.34 ± 0.28)、(1.42 ± 0.42)和(1.14 ± 0.80 )mm,术后加深至(4.14 ± 0.45)、(3.71 ± 0.42)和(3.32 ± 0.4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房角关闭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术前分别为6 (0, 12)、12 (0, 12)和8 (6, 12)个钟点,术后减少至0 (0, 9.5)、5 (0,12.0)和2.3 (0, 7.0)个钟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对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效果好,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有助于加深前房和开放房角、降低眼压并获得良好的视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对20例第2~ 5指单个手指末节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远节指骨基底部背侧穿支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3.5 cm × 2.5 cm~ 2.0 cm × 2.0 cm。对15例第2~ 5指单个手指中、末节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近端1/3处背侧穿支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4.5 cm
目的总结正中动脉增粗致腕管综合征5例的诊疗经验。方法自2012年5月-2014年9月,共收治腕管综合征5例,术前进行Levine腕管综合征问卷评分。在臂丛阻滞麻醉下行正中神经探查松解术,术中见腕管段正中动脉异常增粗,无其他引起正中神经卡压的因素。行正中神经外膜松解,术后1年采用门诊随访的形式,再次对患者进行Levine腕管综合征问卷评。结果术后1年随访,患者麻木症状及功能明显缓解,日常活动受限制程
目的讨论Rathke囊肿的术前诊断和经鼻蝶显微手术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6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垂体Rathke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经鼻蝶显微手术。结果术前第一诊断及考虑垂体Rathke囊肿50例,误诊12例。术后随访6~ 12个月,患者的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有1例复发,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 结论Rathke囊肿的诊断需要
目的探讨应用拇指掌指关节背侧横向切取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蒂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从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拇指指端缺损的患者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18~ 46岁,平均31.3岁。在拇指掌指关节背侧横向设计切取以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穿支为蒂的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皮瓣供区直接缝合,其中13例将皮瓣内的指背侧神经与受区指固有神经吻合重建皮瓣感觉。拇指软组织缺损面积1.5
目的探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4月-2013年9月,采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骨或肌腱外露创面12例,其中8例以胸背动脉外侧支穿支为血管蒂,4例以胸背动脉前锯肌支穿支为血管蒂,皮瓣不带背阔肌及胸背神经,切取皮瓣面积最小13 cm × 8 cm,最大15 cm × 25 cm。 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受区与供区均一期愈合。术后
目的探讨携带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的上侧胸部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8月至2013年10月,在解剖研究基础上应用带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的上侧胸部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肢体皮肤缺损7例,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33~ 57岁,平均39岁,急诊修复2例,二期修复5例。切取皮瓣面积为9 cm × 10 cm~ 10 cm × 15 cm;其中应用胸外侧动脉穿支皮瓣3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rTFPI)在治疗大鼠碾压撕脱皮瓣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30只SD大鼠被随机数字分为3组:对照组、碾压撕脱组和rTFPI治疗组,每组10只。在所有SD大鼠背部设计一个8.0 cm × 2.5 cm的随机皮瓣,碾压撕脱组和治疗组的皮瓣被一个特殊装置造成碾压撕脱伤,原位缝合后各组连续治疗3 d。对照组、碾压撕脱组注射磷酸缓冲液,治疗组注射r
目的报道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应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端皮肤缺损60例60指。其中示指30指,中指15指,环指10指,小指5指。切取皮瓣面积1.2 cm × 1.7 cm~ 3.2 cm × 3.6 cm,皮瓣内携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与创面指神经断端进行显微修复,重建皮肤的感觉。供区取腕部或上臂内
目的探讨采用前臂掌侧静脉游离皮瓣修复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采用前臂掌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第2~ 4指中、远节指背皮肤缺损15例15指,其中示指6例,中指5例,环指4例,静脉皮瓣切取后不倒置,选择皮瓣远端一条静脉与伤指指腹非优势侧指固有动脉远端吻合,皮瓣远端其余血管结扎,皮瓣近端静脉尽可能多的与指背缺损创面近端静脉吻合,前臂掌侧皮瓣供区直接缝合,术后患者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