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米罗的世界》教学案例评析

来源 :中国中小学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me1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米罗的世界》-课的教学案例是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来撰写的,其整体思路与案例结构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
  一、案例结构的变化
  近年来,教学案例多以详实的设计方式进行撰写,其特点是内容全面,对于新老师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此教学案例在结构上进行了创造性地改动,文字少而精,加强了图片的展示与对比,并为图片做了文字导读,为观者提供了有效的引导。由于结构的变化,使此教学案例体现出了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凸显了问题情境的重要性
  此教学案例中在缩减项目内容的同时增加了“问题情境”,体现了问题情境在学生开展学习及艺术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教学活动从单独一课内容向主题性教学活动的转变,教学过程重在培养学生发现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质量描述更为直接,学生水平指向更为明确
  案例设计者将“教学评价”这一较为靠后的环节前置,以简洁的文字概述出学生应达到的预期学习水平。从学生学习水平的描述中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学生应掌握的重点知识及形成的关键能力,并从知识能力的难易程度区分出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应达到的要求,简洁概括,层次清楚。以此我们可以感受到教学设计正在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设定向探究学生学习水平层次要求转变的趋势,体现了教師的教学活动服务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
  (三)文字内容简洁而富有启发性,促进教师个性化地开展教学活动
  此教学案例以简案的形式呈现,文字量大幅缩减,只对问题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简单的提示,为教师个性化地开展教学活动预留出施展的空间。案例中的问题指向明确,研究性强,为教师们打破常态教学的模式,开发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起到了引领和帮助作用。
  二、对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活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体现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此教学案例注重通过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借助学生对图像的识读,积淀文化底蕴,加深文化理解
  此教学案例通过对不同风格、不同画家作品的比较赏析,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作品传达的信息,感受不同艺术作品的同时了解作品的背景文化知识,体会作品的创作手法,理解作品的情感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教师设定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什么样的人才是大师?”“你认为米罗的作品是否有改进的地方?”他们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便于学生深入及多角度地理解所学知识,对于学生客观地分析艺术作品,建立科学的思维习惯,形成珍视并包容多元文化的人文情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以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此教学案例以诗歌的形式创设了问题情境,围绕问题展开了后面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这种在问题情境下开展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借助相关资料对画家及作品进行分析、判断、沟通,表达自己的理解,由此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本课的艺术实践活动源于问题情境,贴近生活实际及学生年龄特点,在拓展环节所提到的“米罗的绘画甚至对现如今的设计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起到了前后呼应、回归生活情境的作用。
  三、对于教学案例的思考及建议
  教学活动作为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总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建议教师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进一步开发多种资源及手段,强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对于调动学生感受艺术作品之美,激发学生的鉴赏、探索的欲望,理解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起到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为了进一步做好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初中美术省级工作坊专业指导工作,2018年11月14日至15日,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初中美术省级工作坊线下现场会在青岛市市北区立新小学召开。  本次线下会议以“让美术教学搭上互联网+快车”为主题,通过专家引领、课堂实践,借助现场研讨会的形式,分享经验,引领思考,激發广大美术教师研究与学习的热情,提升美术课堂教学及教研水平。山东省中小学师
期刊
一、一本好书的时代价值  开始这样一个话题,始于一本好书。由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共同所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为近些年来课程教学研究领域难得的一本“非常有價值的书”。该书对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核心素养本位课程改革来说,可谓恰逢其时。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正式颁布,核心素养本位的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在新课程理念下,学校教育中的各学
期刊
地方教育资源具有直观、形象、深刻且更为亲近本地学生的特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本土特色。地方教育资源中蕴含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因此,发掘地方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美术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提出,提供给学生的美术创作材料可以来自“周围生活” “身边物品” “自然材料” “废旧材料”。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的自然资源,引导
期刊
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8课,在“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民间美术”课程的知识主线来讲,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二年级《百变团花》、四年级《刻纸》《刻纸点彩》等课程上,学生已学习了剪纸的方法,本课侧重学习民间美术中纹样及寓意的相关知识,为六年级《吉祥图案》一课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尚未学习阴刻和阳刻的知识,在思维逻辑上无法预见作品剪刻后的
期刊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中国画有了一定的了解,且具有良好的认知能力,能够结合其他人文课程对美术课程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解。经过调查,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对技法表现程序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中国画的装裱应用、创作的过程与价值的综合理解比较弱。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本课程将从中国画的形制与观赏方法人手,学生可以结合问题情境更好地理解课程,并服务于后续的创作学习。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内容为:中国书画装裱的形式
期刊
编者按:  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件还提出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将其落实到整
期刊
教案,是课程理论在实践中的缩影。  这是一则参加“教育部首届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大赛”的微课教案,我们期望在课程设计中,能体现出对核心素养的理解。  核心素养课程设计和传统课程设计有什么区别?核心素养课程怎样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针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我们尝试在教案中增加了大概念、基本问题和问题情境等环节。  大概念设计  “大概念”是课程要传达的核心内容,对于本课内容“手卷欣赏”,传统的
期刊
課题:《铝线的工艺制作》  作者:梅成林  学校:四川省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郫县分校  课题:《提线纸偶》  作者:荣功飞  学校: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高新新城学校  课题:《有趣的文字》  作者:郭英杰  学校: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桦南林业局东风小学  课题:《吹塑纸版画刻印法》  作者:葛修洁  学校:四川省成都市武候区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
期刊
“推翻‘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这样的教学理念早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把课堂让给学生的同时,对于老师来说,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同样,我们的教研活动,也不应采取“一言堂”的形式,教研活动的改变,对教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避免个人的知识技能的局限性,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借助了课题组团队的力量,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剪纸教研活动,多次组织课题组成员开会,研讨培训的内容、进度及根据每
期刊
六年级下册《吉祥图案》是一节带有总结性质的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内容。在与教师共同备课的过程当中,由于教师的个人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不同,导致了同样一节课出现了不同的教学方案。我们要从这许许多多的不同之处,发现优秀的教学案例设计。因此,教师个人的知识积累,决定了他的教学方案设计的高度,也决定了这节课教学过程当中,他的学生的实际获得。吉祥图案的相关内容,从中低年级的几册教材当中,已经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