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2014年年末,总共17条线路的北京地铁,平均每日接送1100万人次上下班。行色匆匆的人流,在巨大的地下迷宫川流不息。地铁与每名乘客的生活息息相关,从A点到B点的旅程,承载着他们的生活、梦想、成长和喜怒哀乐。新华社摄影部国际照片编辑室的十几名编辑,一起做了一个手机地铁摄影的小项目,他们用手机记录自己搭乘地铁的日常见闻,讲述身边的地铁故事,也许这些画面对观者来说并无特别,但将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拼接在一起,你也许可以感受到人与城市血脉相连的深刻感情。
对手机摄影,我怀着特别的感情和期待。
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摄影比赛,大多以精美为荣,力求拍出效果堪比单反的图像,展示高超的技艺,体现手机的高端。这个方向,有助于手机摄影硬件技术的提升和对爱好者热情的肯定。但我一直以为,手机摄影更大的未来,其实属于那些拿着手机单纯拍照,对所谓创作全然不自觉的人,属于在所谓摄影艺术面前,原本一直沉默的大多数。
我把手机摄影定义为摄影的白话文运动。它和以前的摄影其实全然不同。是手机摄影,第一次把照片从美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在更宽广的领域里,成为最基本的沟通语言甚至生存工具。
几十年前,现代主义艺术先驱纳吉曾预言,未来的文盲是那些不懂摄影的人。他所说的未来已经来临,但我们发现,他的预言太激进又太保守。激进在于,摄影不再用来“懂”,而会慢慢成为人类的本能。保守在于,未来社会,个人如果欠缺摄影,远非文盲的比喻那么简单,他们会是真正的残疾人,集盲人聋子和哑巴于一身。
有人说,手机也红火不了几年了,未来取而代之的,会是方兴未艾的智能穿戴设备。谁知道呢?“只要活着,就能看得到。”无论如何,我相信,手机摄影带来的影像意义的改变会越加清晰。诞生于
1839年,摄影一路惶恐、清高与修行,终成正果,可以普渡众生,大慈大悲。
这些关于地铁的图文正是如此,逾越炫耀与自赏。
我理想中的手机摄影本应如此,更多交谈与倾听。
对手机摄影,我怀着特别的感情和期待。
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摄影比赛,大多以精美为荣,力求拍出效果堪比单反的图像,展示高超的技艺,体现手机的高端。这个方向,有助于手机摄影硬件技术的提升和对爱好者热情的肯定。但我一直以为,手机摄影更大的未来,其实属于那些拿着手机单纯拍照,对所谓创作全然不自觉的人,属于在所谓摄影艺术面前,原本一直沉默的大多数。
我把手机摄影定义为摄影的白话文运动。它和以前的摄影其实全然不同。是手机摄影,第一次把照片从美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在更宽广的领域里,成为最基本的沟通语言甚至生存工具。
几十年前,现代主义艺术先驱纳吉曾预言,未来的文盲是那些不懂摄影的人。他所说的未来已经来临,但我们发现,他的预言太激进又太保守。激进在于,摄影不再用来“懂”,而会慢慢成为人类的本能。保守在于,未来社会,个人如果欠缺摄影,远非文盲的比喻那么简单,他们会是真正的残疾人,集盲人聋子和哑巴于一身。
有人说,手机也红火不了几年了,未来取而代之的,会是方兴未艾的智能穿戴设备。谁知道呢?“只要活着,就能看得到。”无论如何,我相信,手机摄影带来的影像意义的改变会越加清晰。诞生于
1839年,摄影一路惶恐、清高与修行,终成正果,可以普渡众生,大慈大悲。
这些关于地铁的图文正是如此,逾越炫耀与自赏。
我理想中的手机摄影本应如此,更多交谈与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