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笔者依据新课标理念,首先分析了情感体验与音乐欣赏的特点,然后根据特点认为可以从拓展音乐时空感知多种情境、视情境教学的不同引发真实情感、借助联想创造诱发心中美感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 情境 联想创造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音乐教学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特别是通过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于抒发感情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人类通用语言——心灵之声。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因此,音乐教学中必须注重情感交流。一则,要通过音乐动之以情,感之以形,晓之以理,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其乐观向上的精神,并“使之爆发出火花”,达成审美教育的目的。再则,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以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愿望。忽视情感性的音乐教学,不仅会阻碍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而且是对其音乐兴趣的扼杀。
在小学阶段,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情感进一步发展和变化。我们在音乐教学上应该如何运用情感这一特殊纽带,引导学生打开心灵之窗,感受音乐美的魅力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拓展音乐时空,感知多种情感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方案,对学校四、五、六年级学生作了一番有关音乐喜好的调查。从中不难发现三个年级的学生对于课堂上所学的歌都抱以“一般”的态度,同时“令人讨厌”这一项所占的比例也很高。另外,我们还发现学生对于课外的各类通俗、流行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也给我们的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拓展音乐时空,正确选择课本外合适的教材,让学生感知多种情绪。那么应该选择哪些音乐呢?首先,作品必须富有情趣和艺术表现力的。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作品应该感性生动、寓意含蓄、结构完整、形式优美风趣,并且贴近小学生的表现能力,是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学会的。此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选择音乐,定期进行音乐展示,这样可以防止那些无意义音乐作品的侵入。
二、重视情境教学,引发真实情感
从字面理解,情境包括两个部分,一为情,二为境。情是情绪、情感;境是环境、场景,二者合一,就勾勒出一个人的内在感觉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音乐教学特有的情感世界。从另一个角度说,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塑造形象的情感艺术。因此,情景教学模式是必要的,也是关键的。具体操作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导情感投入
情境的设置包括学习环境和组织教学的情境创设两方面。环境设置就是布置一个特殊的音乐教室,可以张贴各类音乐图片、音符,放置各种头饰、一打击乐器,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定的音乐情境。组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听着音乐律动进教室,感受音乐氛围,安定情绪,进而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感受情境,诱发情感共鸣
感受情境主要是以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或者多媒体精彩直观的画面为切入口,在教师引导下,来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在欣赏乐曲《苗岭的早晨》时,教师通过讲解可以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展开联想:清晨的太阳刚刚升起,小鸟在树上唱歌……使学生进发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三)拓展情境,引起情感升华
音乐的奇妙在于能描绘出让人心动的意境和让人心醉的情感。在情感投入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引起感情的升华。艺术创新是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最佳方式。
(四)转化情境,达到情理合一
伍德曾说过:“音乐能使人们沟通思想,联系感情,改进德行;它能把人们带到更高更美的境界。”因此我们要懂得转化情境,通过教师的启发总结,使学生从情境转化中领悟所学内容的情感基调,做到情与理的统一。
三、借助联想创造,诱发心中美感
贝多芬说:“当我作曲时,总是心里描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可见,音乐作品是与一定事实形态联系在一起,与人的生理、心理反映联系在一起的。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投入其中,诱导他们设身处地地构思,以获得鲜明生动的意象感觉,这就是联想法。它关键是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所抒发的感情,并对“音画”展开联想。
由情入手,注重思维,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已成为音乐教学的主流理念。音乐教学绝不仅仅是靠一张嘴和一台录音机,它更需要用心去感受、去捕捉,用情感去浇灌、去融合,奇迹往往诞生于其中。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只有让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感受和理解,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音乐特有的魅力,也才能达到音乐欣赏的目的。然而,无论是音乐课程改革的新要求,还是新生代在特殊发展年代给我们造成的危机,都对我们音乐教育者提出警告:更新观念,不断学习,丰厚自身的知识面和文化底蕴,不断探索和研究教学中的新课题新方法,是我们面对时代的筹码。
关键词: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 情境 联想创造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音乐教学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特别是通过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于抒发感情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人类通用语言——心灵之声。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因此,音乐教学中必须注重情感交流。一则,要通过音乐动之以情,感之以形,晓之以理,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其乐观向上的精神,并“使之爆发出火花”,达成审美教育的目的。再则,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以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愿望。忽视情感性的音乐教学,不仅会阻碍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而且是对其音乐兴趣的扼杀。
在小学阶段,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情感进一步发展和变化。我们在音乐教学上应该如何运用情感这一特殊纽带,引导学生打开心灵之窗,感受音乐美的魅力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拓展音乐时空,感知多种情感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方案,对学校四、五、六年级学生作了一番有关音乐喜好的调查。从中不难发现三个年级的学生对于课堂上所学的歌都抱以“一般”的态度,同时“令人讨厌”这一项所占的比例也很高。另外,我们还发现学生对于课外的各类通俗、流行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也给我们的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拓展音乐时空,正确选择课本外合适的教材,让学生感知多种情绪。那么应该选择哪些音乐呢?首先,作品必须富有情趣和艺术表现力的。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作品应该感性生动、寓意含蓄、结构完整、形式优美风趣,并且贴近小学生的表现能力,是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学会的。此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选择音乐,定期进行音乐展示,这样可以防止那些无意义音乐作品的侵入。
二、重视情境教学,引发真实情感
从字面理解,情境包括两个部分,一为情,二为境。情是情绪、情感;境是环境、场景,二者合一,就勾勒出一个人的内在感觉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音乐教学特有的情感世界。从另一个角度说,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塑造形象的情感艺术。因此,情景教学模式是必要的,也是关键的。具体操作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导情感投入
情境的设置包括学习环境和组织教学的情境创设两方面。环境设置就是布置一个特殊的音乐教室,可以张贴各类音乐图片、音符,放置各种头饰、一打击乐器,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定的音乐情境。组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听着音乐律动进教室,感受音乐氛围,安定情绪,进而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感受情境,诱发情感共鸣
感受情境主要是以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或者多媒体精彩直观的画面为切入口,在教师引导下,来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在欣赏乐曲《苗岭的早晨》时,教师通过讲解可以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展开联想:清晨的太阳刚刚升起,小鸟在树上唱歌……使学生进发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三)拓展情境,引起情感升华
音乐的奇妙在于能描绘出让人心动的意境和让人心醉的情感。在情感投入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引起感情的升华。艺术创新是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最佳方式。
(四)转化情境,达到情理合一
伍德曾说过:“音乐能使人们沟通思想,联系感情,改进德行;它能把人们带到更高更美的境界。”因此我们要懂得转化情境,通过教师的启发总结,使学生从情境转化中领悟所学内容的情感基调,做到情与理的统一。
三、借助联想创造,诱发心中美感
贝多芬说:“当我作曲时,总是心里描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可见,音乐作品是与一定事实形态联系在一起,与人的生理、心理反映联系在一起的。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投入其中,诱导他们设身处地地构思,以获得鲜明生动的意象感觉,这就是联想法。它关键是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所抒发的感情,并对“音画”展开联想。
由情入手,注重思维,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已成为音乐教学的主流理念。音乐教学绝不仅仅是靠一张嘴和一台录音机,它更需要用心去感受、去捕捉,用情感去浇灌、去融合,奇迹往往诞生于其中。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只有让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感受和理解,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音乐特有的魅力,也才能达到音乐欣赏的目的。然而,无论是音乐课程改革的新要求,还是新生代在特殊发展年代给我们造成的危机,都对我们音乐教育者提出警告:更新观念,不断学习,丰厚自身的知识面和文化底蕴,不断探索和研究教学中的新课题新方法,是我们面对时代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