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电工程建设环境复杂,安全生产管理任务艰巨。本文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分析总结,列出了水电工程常见的各类安全管理隐患与问题,分析了其形成的内部和外部原因,给出了安全生产的主要控制内容、控制难点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对改进措施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
引言
为了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的安全生产水平,我国所有水利工程将逐步创建安全标准化体系。随着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深入实施,进行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评估,对于促进体系建设、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2011年中央下发《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后,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全面提速,对水利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特点主要表现为:①水利建设任务加重,事故发生概率增加,安全生产压力加大;②早期建设的水利工程安全隐患多,运行管理风险大;③极端天气现象频发,导致洪涝灾难风险加大。为此,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促进水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确保水利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提高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本质安全水平
在危害分析、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现场设备设施提出了具体的条件,促使淘汰落后生产技术、设备,特别是危及安全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的根本素质问题,提高企业的安全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的整体发展水平,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和保障能力。
(二)、落实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
通过建立健全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从业人员、操作岗位,强调了全员参与的重要意义,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梳理,全面细致地查找各种事故隐患、问题以及与评定标准规定不符合的地方,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落实各项整改措施,从而促使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持续好转。
(三)、提升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水平
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水利化,是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生产工艺特点,强化风险管理,注重过程控制,做到持续改进,逐渐形成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有利于形成和促进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四)、维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安全生产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关于教育培训和职业健康的相关内容,可以更好地保证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五)、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水利生产经营单位的各部门、生产岗位、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各种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必须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要求。这是一项系统、全面、基础和长期的工作,要克服工作的随意性、临时性和阶段性,做到用法规抓安全,用制度保安全。
二、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一)、人的不安全因素
人的不安全因素是指影响安全的人的因素,即能够使系统发生故障或发生性能不良的事件的人员,其个人的不安全因素以及违背设计和安全要求的错误行为。
①生理上的不安全因素,包括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年龄、体能、疾病等作业岗位要求的影响因素或不适合工作。②心理上的不安全因素是指人在心理上具有影响安全的气质、性格和情绪,如粗心、懒散等。③能力上的不安全因素,不能适应工作和作业岗位要求的影响因素包括应变能力、知识技能、资格等。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包括机械设备等物质或环境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
①防护保险方面的缺陷;②物(包括机器、设备、工具、物质等)本身存在的缺陷;③作业环境场所的缺陷;④物的放置方法的缺陷;⑤作业方法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⑥外部的和自然界的不安全状态;⑦保护器具信号、标志和个体防护用品的缺陷。
(三)、管理的不安全因素
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调在生产中要做好预知预防工作,尽可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建立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制度、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制度、起隔离防护作用的制度等并切实实施,消除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
三、处理好安全生产的关系
(一)、安全与危险的关系
在同一事物的运动中安全与危险是相互依赖、相互对立而存在的。因为有危险,为了防止危险的发生,才要进行安全管理。安全与危险并非是平静相处、等量并存的。安全与危险随着事物的运动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进行着此消彼长的斗争。可见,在事物的运动中,都不会存在绝对的安全和危险。
(二)、安全与速度的互促
生产的蛮干、乱干,缺乏真实与可靠,在侥幸中求得的快,一旦酿成不幸,非但没有速度可言,反而会延误时间。速度应以安全作保障,安全就是速度。竭力避免安全减速度,追求安全加速度。安全与速度成正比例关系。当速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暂时减缓速度、保证安全才是正确的做法。
(三)、安全与质量的同步
从广义上看,质量包涵安全工作质量,安全概念也包涵着质量,两者交互作用,互为因果。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两个第一并不矛盾。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因素的角度提出的,而质量第一则是从关心产品成果的角度而强调的。安全为质量服务,质量需要安全保证。
四、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基层特别是地县两级安全监管队伍力量不足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大都组建了专门的安全监督机构,但地县两级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生产一线安全监管力量不足,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存在安全生产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执法能力不够,无法形成工作合力等问题。这与新形势下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
(二)、思想认识不够
一些水利安全监管部门将大部分精力放到应付集中整治、大检查等工作和事故调查处理等应急工作上,忽视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基础性、长期性工作。部分水利生产经营单位,认为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耗时、耗力、耗财,投入多而不能在短期内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而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
五、对策建议
(一)、加强服务,完善体系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科研院所及专家在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支撑作用,为创建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创建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制订工作指南,提供典型、通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供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和参考。
(二)、规范管理,严抓整改
对达标单位要深入分析等级之间的差距,找准薄弱点,完善工作措施,推进达标升级。对未达标的单位,要盯住抓紧,督促加强整改,限期达标。通过水利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促进相关单位不断查找管理缺陷,堵塞工作漏洞,建立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施工生产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形成制度不断完善、工作不断细化、程序不断优化的持续改进机制,提高水利行业安全生产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三)、分类指导,重点推进
针对水利行业特点,把水利工程建设、水库工程管理特别是病险水库和施工现场作为重点,着力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突出问题和管理漏洞。通过达标建设,进一步增强人员安全素质,提高装备设施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强化岗位责任落实,全面促进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强规范管理,加大检查力度,通过“执法触动”,使其认识到开展该项工作的紧迫感。
结束语
将标准化建设与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是进一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精细化的重要途径,是规范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行为和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管理暂行办法[S].2013.
[2]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S].2010.
【关键词】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
引言
为了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的安全生产水平,我国所有水利工程将逐步创建安全标准化体系。随着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深入实施,进行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评估,对于促进体系建设、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2011年中央下发《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后,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全面提速,对水利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特点主要表现为:①水利建设任务加重,事故发生概率增加,安全生产压力加大;②早期建设的水利工程安全隐患多,运行管理风险大;③极端天气现象频发,导致洪涝灾难风险加大。为此,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促进水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确保水利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提高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本质安全水平
在危害分析、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现场设备设施提出了具体的条件,促使淘汰落后生产技术、设备,特别是危及安全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的根本素质问题,提高企业的安全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的整体发展水平,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和保障能力。
(二)、落实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
通过建立健全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从业人员、操作岗位,强调了全员参与的重要意义,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梳理,全面细致地查找各种事故隐患、问题以及与评定标准规定不符合的地方,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落实各项整改措施,从而促使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持续好转。
(三)、提升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水平
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水利化,是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生产工艺特点,强化风险管理,注重过程控制,做到持续改进,逐渐形成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有利于形成和促进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四)、维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安全生产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关于教育培训和职业健康的相关内容,可以更好地保证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五)、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水利生产经营单位的各部门、生产岗位、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各种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必须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要求。这是一项系统、全面、基础和长期的工作,要克服工作的随意性、临时性和阶段性,做到用法规抓安全,用制度保安全。
二、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一)、人的不安全因素
人的不安全因素是指影响安全的人的因素,即能够使系统发生故障或发生性能不良的事件的人员,其个人的不安全因素以及违背设计和安全要求的错误行为。
①生理上的不安全因素,包括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年龄、体能、疾病等作业岗位要求的影响因素或不适合工作。②心理上的不安全因素是指人在心理上具有影响安全的气质、性格和情绪,如粗心、懒散等。③能力上的不安全因素,不能适应工作和作业岗位要求的影响因素包括应变能力、知识技能、资格等。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包括机械设备等物质或环境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
①防护保险方面的缺陷;②物(包括机器、设备、工具、物质等)本身存在的缺陷;③作业环境场所的缺陷;④物的放置方法的缺陷;⑤作业方法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⑥外部的和自然界的不安全状态;⑦保护器具信号、标志和个体防护用品的缺陷。
(三)、管理的不安全因素
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调在生产中要做好预知预防工作,尽可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建立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制度、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制度、起隔离防护作用的制度等并切实实施,消除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
三、处理好安全生产的关系
(一)、安全与危险的关系
在同一事物的运动中安全与危险是相互依赖、相互对立而存在的。因为有危险,为了防止危险的发生,才要进行安全管理。安全与危险并非是平静相处、等量并存的。安全与危险随着事物的运动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进行着此消彼长的斗争。可见,在事物的运动中,都不会存在绝对的安全和危险。
(二)、安全与速度的互促
生产的蛮干、乱干,缺乏真实与可靠,在侥幸中求得的快,一旦酿成不幸,非但没有速度可言,反而会延误时间。速度应以安全作保障,安全就是速度。竭力避免安全减速度,追求安全加速度。安全与速度成正比例关系。当速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暂时减缓速度、保证安全才是正确的做法。
(三)、安全与质量的同步
从广义上看,质量包涵安全工作质量,安全概念也包涵着质量,两者交互作用,互为因果。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两个第一并不矛盾。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因素的角度提出的,而质量第一则是从关心产品成果的角度而强调的。安全为质量服务,质量需要安全保证。
四、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基层特别是地县两级安全监管队伍力量不足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大都组建了专门的安全监督机构,但地县两级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生产一线安全监管力量不足,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存在安全生产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执法能力不够,无法形成工作合力等问题。这与新形势下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
(二)、思想认识不够
一些水利安全监管部门将大部分精力放到应付集中整治、大检查等工作和事故调查处理等应急工作上,忽视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基础性、长期性工作。部分水利生产经营单位,认为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耗时、耗力、耗财,投入多而不能在短期内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而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
五、对策建议
(一)、加强服务,完善体系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科研院所及专家在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支撑作用,为创建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创建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制订工作指南,提供典型、通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供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和参考。
(二)、规范管理,严抓整改
对达标单位要深入分析等级之间的差距,找准薄弱点,完善工作措施,推进达标升级。对未达标的单位,要盯住抓紧,督促加强整改,限期达标。通过水利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促进相关单位不断查找管理缺陷,堵塞工作漏洞,建立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施工生产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形成制度不断完善、工作不断细化、程序不断优化的持续改进机制,提高水利行业安全生产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三)、分类指导,重点推进
针对水利行业特点,把水利工程建设、水库工程管理特别是病险水库和施工现场作为重点,着力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突出问题和管理漏洞。通过达标建设,进一步增强人员安全素质,提高装备设施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强化岗位责任落实,全面促进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强规范管理,加大检查力度,通过“执法触动”,使其认识到开展该项工作的紧迫感。
结束语
将标准化建设与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是进一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精细化的重要途径,是规范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行为和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管理暂行办法[S].2013.
[2]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S].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