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国家为了规范我国教辅出版发行的市场秩序,出台了一系列新政,如 “出版资质” “发行资质” “限价” “授权”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及逐步推进使我国教辅的出版发行面临新的格局。面对教辅新政的出台,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如果不能很好地迎接挑战,那么就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实行优胜劣汰,从此退出教辅出版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教辅新政;现状;措施;地方中小型出版社
[作者简介]陆耀东,福建人民出版社。
近年来,国家为了规范我国教辅出版发行的市场秩序,出台了一系列新政,如“出版资质” “发行资质” “限价” “授权”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及逐步推进使我国教辅的出版发行面临新的格局。
众所周知,在传统出版中,教育类图书的出版历来是我国出版市场的根基和支撑,包括教材和教辅类图书在内的教育出版市场占到总市场的70%,而中小学教辅出版更是占有相当高的比重。以目前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在校人数近2亿、中小学校近40万所计,保守估计每年的市场需求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巨大的市场需求曾导致全国大多数出版社纷纷涌向教辅出版物市场,在这些出版社中,有的出版社基本靠出版发行教辅生存,尤其是地方中小型出版社,教材及教辅是整个出版社赖以生存的支柱。教辅新政的出台,意味着整个市场将重新洗牌,作为地方中小型出版社,是退出还是重构,是放弃还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值得我们思考。
一、地方中小型出版社的现状分析
教辅新政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出版社的利润相较以前大大减少,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对教辅出版材料的印张进行限价。以2012年秋季的55克787毫米×1092毫米纸张为例,以前一个印张一般可以定价为1.50元,限制印张价后,仅为0.80元,减少50%。二是一些省份在印张限价的同时还限定印张数,如此一来,进一步压缩了原本就很微薄的利润空间。三是为取得原创教材出版社授权而产生的授权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下面结合教辅新政具体分析其给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带来的影响。
1. 出版资质分析
2011年12月,原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加强图书出版单位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资质管理的通知》中规定:“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审核批准的业务范围、办报办刊宗旨,核定出版单位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资质。出版单位出版中小学教辅材料必须符合资质要求,不具备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一律不得安排中小学教辅材料选题,不得出版中小学教辅材料。”据此通知,不符合教辅出版资质的不得出版中小学教辅,这里说的出版资质是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编辑人员的资质,无形中要求各出版社配备学科齐全的编辑。地方中小型出版社由于自身规模小,编辑人员配备良莠不齐,有的学科十几个,有的学科一个都没有,导致其在出版资质审批时根本过不了关,即使过关了,出版的教辅也不成套系,失去了整体品牌竞争的优势,最后不得不退出市场。
2. 发行资质分析
关于教辅的发行资质,2011年12月,原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加强图书出版单位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资质管理的通知》中也有规定:“中小学教辅材料必须由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批准的发行企业发行,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一律不得从事中小学教辅材料的发行活动……严禁出版发行单位委托不具有发行资质的部门、单位和个人代理发行销售中小学教辅材料。”以前,地方中小型出版社选择发行商没有严格的资质要求,可以同书店合作,也可以同个人甚至是学校合作,合作方式比较灵活。但新政出台后,出版社就要寻找具有资质、信誉良好、适合自己的发行商,这无疑增加了不少难度。
3. 出版限价分析
为了规范教辅市场,全面加强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管理 ,2012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原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通知》,决定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对中小学生使用的主要教辅材料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按照此次拟定的指导价水平,大部分教辅价格将比目前市场价降低近4—5成。如此强度的限价政策,给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限价政策的政府指导价,“一科一辅”、上推荐目录教辅定价“保本微利”和最低6.5折的发货折扣规定,大大削弱了出版社的利润,这对以教辅出版发行为主要方向的地方中小型出版社,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4. 出版授权分析
“根据他人享有著作权的教材编写出版的中小学教辅材料,必须依法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的规定,即需要对教辅出版资质进行审核,教辅出版需要取得原创教材社授权。限价政策对以靠教辅出版为主要支柱的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已经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授权政策的出台无疑是雪上加霜。一是有部分教材出版社为了维护自己出版教材配套教辅的市场,采取不授权政策,这样一来地方中小型出版社连出版资格都没有,不得不退出出版市场。二是在取得授权的过程中会导致恶性竞争,每个省一般只能授权给一家出版社,与此同时想取得授权的出版社有两家甚至多家,这样一来授权的出版社就会无形中抬高授权费用。
二、地方中小型出版社积极应对教辅新政的措施
教辅新政势在必行,作为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如果不能很好地迎接挑战,那么就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实行优胜劣汰,从此退出教辅出版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不管是退出还是重构,都是为了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1. 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应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限价政策和授权政策的出台大大削弱了出版社的利润,造成了出版社经济利益的减少。作为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出版方针的出版社来说,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在这个时候更应该体现出来。教辅的出版发行承担着为祖国未来服务的巨大使命,更不应该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虽然此次教辅新政的出台给中小型出版社带来了冲击,但保本微利政策说明做得好还是有利可图的。比如针对利润薄的问题,我们可以努力扩大市场占有率,靠发行量来支撑,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 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应积极加快人才建设的步伐,配备齐全的教辅出版队伍
一个出版社要发展,最关键的是靠人才。地方中小型出版社要想继续靠出版教辅来支撑,就出版资质来说,不得不配备齐全的人才。出版社一是需要加大人才的招聘和引进力度,二是要加快对人才的培训。现代社会数字出版已成必然趋势,编辑除了进行传统的编辑出版工作,还需要学会利用新科技带来的成果,如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其他电子化网络进行策划、组稿、营销、发行等,做到出版流程电子化。
3. 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应着力打造教辅品牌
教辅新政的出台是为了规范教辅出版发行市场,目的是引导教辅出版市场走上规范化之路。教辅出版市场规范化,首先要从教辅出版的源头,即教辅的质量抓起。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必须逐渐缩小教辅的规模,放弃以往那种同时出版几套甚至十几套教辅的行为,进行优势整合,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通过集中精力打造品牌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 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应积极转变经营理念,走多种经营的发展路子
发展是硬道理。现代社会各种社会关系错综复杂,一个出版社要想发展,必须转变过去单一的出版发行模式,实行多种经营。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大同本省其他出版社的合作,这不仅是编辑资源的优势互补,也可以促使发行向多方面发展。如成立发行联合体,共同争取原创教材社的授权,节省出版发行的成本。除了探索同行业的合作模式,地方中小型出版社也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营合作思路,如同其他培训机构合作办学、合作培训等。地方中小型出版社甚至可以品牌教辅为平台,开发后续增值服务,作为纸质教辅的拓展和延伸。如对纸质教辅的内容进行碎片化,将相应答案、解题思路及步骤放在网站或移动运营商的数据库中,供学生有针对性地使用。
5. 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可通过实行数字化转型的契机,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是现代出版社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教辅图书本身来说,由于读者对象是学生,因而传统的发行模式不能替代。但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教辅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可以通过电脑网络以及其他电子化网络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如建立网站论坛、微博等,为学生和编者搭建交流的平台。从逐渐摆脱对教辅的依赖来说,由于教辅不能作为出版社发展的主要方向,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必须开发新的图书品种,如大众类图书品种等,摆脱单一教材出版模式,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面对教辅新政的出台,对于地方中小型出版社来说,不管是退出还是重构,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发展是地方中小型出版社的唯一出路。
[1] 温金明,张福财.教辅限价箭在弦上 出版社需开拓新的产品集群[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05-30.
[2] 王东,穆宏志.教辅新政尘埃方定 业界聚集授权[N].中国图书商报,2012-06-07.
[关键词]教辅新政;现状;措施;地方中小型出版社
[作者简介]陆耀东,福建人民出版社。
近年来,国家为了规范我国教辅出版发行的市场秩序,出台了一系列新政,如“出版资质” “发行资质” “限价” “授权”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及逐步推进使我国教辅的出版发行面临新的格局。
众所周知,在传统出版中,教育类图书的出版历来是我国出版市场的根基和支撑,包括教材和教辅类图书在内的教育出版市场占到总市场的70%,而中小学教辅出版更是占有相当高的比重。以目前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在校人数近2亿、中小学校近40万所计,保守估计每年的市场需求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巨大的市场需求曾导致全国大多数出版社纷纷涌向教辅出版物市场,在这些出版社中,有的出版社基本靠出版发行教辅生存,尤其是地方中小型出版社,教材及教辅是整个出版社赖以生存的支柱。教辅新政的出台,意味着整个市场将重新洗牌,作为地方中小型出版社,是退出还是重构,是放弃还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值得我们思考。
一、地方中小型出版社的现状分析
教辅新政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出版社的利润相较以前大大减少,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对教辅出版材料的印张进行限价。以2012年秋季的55克787毫米×1092毫米纸张为例,以前一个印张一般可以定价为1.50元,限制印张价后,仅为0.80元,减少50%。二是一些省份在印张限价的同时还限定印张数,如此一来,进一步压缩了原本就很微薄的利润空间。三是为取得原创教材出版社授权而产生的授权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下面结合教辅新政具体分析其给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带来的影响。
1. 出版资质分析
2011年12月,原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加强图书出版单位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资质管理的通知》中规定:“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审核批准的业务范围、办报办刊宗旨,核定出版单位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资质。出版单位出版中小学教辅材料必须符合资质要求,不具备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一律不得安排中小学教辅材料选题,不得出版中小学教辅材料。”据此通知,不符合教辅出版资质的不得出版中小学教辅,这里说的出版资质是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编辑人员的资质,无形中要求各出版社配备学科齐全的编辑。地方中小型出版社由于自身规模小,编辑人员配备良莠不齐,有的学科十几个,有的学科一个都没有,导致其在出版资质审批时根本过不了关,即使过关了,出版的教辅也不成套系,失去了整体品牌竞争的优势,最后不得不退出市场。
2. 发行资质分析
关于教辅的发行资质,2011年12月,原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加强图书出版单位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资质管理的通知》中也有规定:“中小学教辅材料必须由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批准的发行企业发行,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一律不得从事中小学教辅材料的发行活动……严禁出版发行单位委托不具有发行资质的部门、单位和个人代理发行销售中小学教辅材料。”以前,地方中小型出版社选择发行商没有严格的资质要求,可以同书店合作,也可以同个人甚至是学校合作,合作方式比较灵活。但新政出台后,出版社就要寻找具有资质、信誉良好、适合自己的发行商,这无疑增加了不少难度。
3. 出版限价分析
为了规范教辅市场,全面加强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管理 ,2012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原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通知》,决定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对中小学生使用的主要教辅材料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按照此次拟定的指导价水平,大部分教辅价格将比目前市场价降低近4—5成。如此强度的限价政策,给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限价政策的政府指导价,“一科一辅”、上推荐目录教辅定价“保本微利”和最低6.5折的发货折扣规定,大大削弱了出版社的利润,这对以教辅出版发行为主要方向的地方中小型出版社,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4. 出版授权分析
“根据他人享有著作权的教材编写出版的中小学教辅材料,必须依法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的规定,即需要对教辅出版资质进行审核,教辅出版需要取得原创教材社授权。限价政策对以靠教辅出版为主要支柱的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已经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授权政策的出台无疑是雪上加霜。一是有部分教材出版社为了维护自己出版教材配套教辅的市场,采取不授权政策,这样一来地方中小型出版社连出版资格都没有,不得不退出出版市场。二是在取得授权的过程中会导致恶性竞争,每个省一般只能授权给一家出版社,与此同时想取得授权的出版社有两家甚至多家,这样一来授权的出版社就会无形中抬高授权费用。
二、地方中小型出版社积极应对教辅新政的措施
教辅新政势在必行,作为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如果不能很好地迎接挑战,那么就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实行优胜劣汰,从此退出教辅出版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不管是退出还是重构,都是为了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1. 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应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限价政策和授权政策的出台大大削弱了出版社的利润,造成了出版社经济利益的减少。作为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出版方针的出版社来说,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在这个时候更应该体现出来。教辅的出版发行承担着为祖国未来服务的巨大使命,更不应该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虽然此次教辅新政的出台给中小型出版社带来了冲击,但保本微利政策说明做得好还是有利可图的。比如针对利润薄的问题,我们可以努力扩大市场占有率,靠发行量来支撑,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 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应积极加快人才建设的步伐,配备齐全的教辅出版队伍
一个出版社要发展,最关键的是靠人才。地方中小型出版社要想继续靠出版教辅来支撑,就出版资质来说,不得不配备齐全的人才。出版社一是需要加大人才的招聘和引进力度,二是要加快对人才的培训。现代社会数字出版已成必然趋势,编辑除了进行传统的编辑出版工作,还需要学会利用新科技带来的成果,如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其他电子化网络进行策划、组稿、营销、发行等,做到出版流程电子化。
3. 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应着力打造教辅品牌
教辅新政的出台是为了规范教辅出版发行市场,目的是引导教辅出版市场走上规范化之路。教辅出版市场规范化,首先要从教辅出版的源头,即教辅的质量抓起。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必须逐渐缩小教辅的规模,放弃以往那种同时出版几套甚至十几套教辅的行为,进行优势整合,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通过集中精力打造品牌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 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应积极转变经营理念,走多种经营的发展路子
发展是硬道理。现代社会各种社会关系错综复杂,一个出版社要想发展,必须转变过去单一的出版发行模式,实行多种经营。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大同本省其他出版社的合作,这不仅是编辑资源的优势互补,也可以促使发行向多方面发展。如成立发行联合体,共同争取原创教材社的授权,节省出版发行的成本。除了探索同行业的合作模式,地方中小型出版社也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营合作思路,如同其他培训机构合作办学、合作培训等。地方中小型出版社甚至可以品牌教辅为平台,开发后续增值服务,作为纸质教辅的拓展和延伸。如对纸质教辅的内容进行碎片化,将相应答案、解题思路及步骤放在网站或移动运营商的数据库中,供学生有针对性地使用。
5. 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可通过实行数字化转型的契机,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是现代出版社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教辅图书本身来说,由于读者对象是学生,因而传统的发行模式不能替代。但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教辅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可以通过电脑网络以及其他电子化网络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如建立网站论坛、微博等,为学生和编者搭建交流的平台。从逐渐摆脱对教辅的依赖来说,由于教辅不能作为出版社发展的主要方向,地方中小型出版社必须开发新的图书品种,如大众类图书品种等,摆脱单一教材出版模式,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面对教辅新政的出台,对于地方中小型出版社来说,不管是退出还是重构,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发展是地方中小型出版社的唯一出路。
[1] 温金明,张福财.教辅限价箭在弦上 出版社需开拓新的产品集群[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05-30.
[2] 王东,穆宏志.教辅新政尘埃方定 业界聚集授权[N].中国图书商报,2012-06-07.